本人應聘填寫35k月薪,上崗後發現HR說這個職位是50到100k,心裡一涼,怎麼辦?

芹菜家的煙火


俗話說:“人的行為是內心世界的寫照。”你能在簡歷上填寫期望薪資3.5萬,說明你對自己目前的心理估值就是這麼高。至於該公司的崗位實際工資待遇為5萬到10萬,估計在試用期你是拿不到了!要想拿到的話,就看你後期的能力能不能達到崗位本身的要求。

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一般情況下,在面試合格後,發送offer時,HR核定新人的工資一般會有以下3種對待方式:

1.給出本崗位的最低標準薪資待遇。

2.給出本崗位最低薪資標準的80%,但不低於當地最低薪資水平。

3.給出你所期望的薪資待遇,前提是你的期望薪資待遇低於本崗位最低薪資標準。

不難發現,這3種薪資標準,都是基於本崗位核定的最低薪資標準的。很多公司的各崗位薪資待遇都是提前設定好的,也不是HR能夠隨隨便便更改的。但也有一種情況,那些稀有的,薪資待遇沒有統一市場價位的崗位,可能公司會在內部這樣交代HR應對:

1.如果應聘者期望的薪資待遇低於核定的薪資待遇,那就按照應聘者期望薪資待遇核定。

2.如果應聘者期望的薪資待遇高於崗位最低薪資待遇,HR必須要和應聘者通過談判壓到該崗位的最低薪資標準。

公司為什麼要這樣做?說白了,這是公司基於自身的人力成本來考慮的。道理很簡單,就是你要得低了,我滿足你的期望值;你要得高了,我給你講一堆道理,說服你按照規定的薪資待遇標準來。也請勞苦大眾理解理解企業這種做法,古今中外,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他們並沒有做慈善的義務,能開出高於員工自身崗位價值的薪資待遇,是他的情分;能夠開出與員工自身崗位價值匹配的薪資待遇,是他的本分;如果開出低於員工自身崗位價值的工資,那隻能說明他是在剝削勞動人民,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很大的發展前途。

那麼,在我們求職時,為了能夠獲得更高更公平的薪資待遇水平,在面試時,都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面試前要深入的瞭解行業內所求職崗位薪資水平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找工作時,都是有明確的行業定位,崗位定位,職位定位的。像這種能夠應聘月薪5萬到10萬工作的人,都肯定對行業,崗位,職位定位的比較清楚。那麼,在求職前肯定有能力對行業內所求職的崗位進行一番詳細的瞭解。

具體如何去了解行業內求職崗位的薪資待遇呢,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幾個渠道,可供參考:

(1)通過業內認識的熟人瞭解

如果在業內有認識的熟人,他們正好從事你所求職的崗位或與從事所求職崗位的人比較熟悉,可以通過他們來了解崗位的具體薪資待遇,一般通過他們瞭解的薪資待遇數據比較精確。

(2)當地政府公佈的崗位薪資待遇數據

每年當地政府都會將各行各業的崗位薪資待遇參考值公佈出來,你可以去當地政府的政務公開欄查看,也可以通過政府官網進行查看。但是政府公佈的薪資待遇數據一般只是一個平均值,有時上下浮動還是比較大的,僅做參考就行。

(3)招聘網站上同類崗位的薪資範圍

在互聯網發展至今,崗位薪資待遇已經趨於透明化了,不再是秘密了。在面試前,應該先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查看一下所求職崗位在業內和業外的薪資待遇範圍,以便為面試時的薪資談判做好準備工作。

(4)行業論壇查詢或留言諮詢

在一些行業論壇上,一般都會有人爆料自己或他人的薪資待遇,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向論壇內目前從事你所求職崗位的人留言諮詢,以獲取更為實時精準的薪資待遇數據。

(5)業內交流群

目前很多做同一工種的人為了便於交流和信息共享,基本上都會加入一些交流群。這些交流群除過交流工作上的心得和經驗以外,還會交流各自的薪資待遇。這就為我們瞭解崗位薪資待遇提供了方便。

2.盡力摸清所面試公司的崗位薪資待遇

一般情況下,想要精確的知曉所面試公司的崗位薪資待遇,只有2個辦法:

(1)在該公司內部有熟人

運氣足夠好的話,可能會有自己的熟人或親戚朋友的熟人在你即將要去面試的公司任職,你可以通過他們瞭解一下所求職崗位在公司的薪資待遇。比如,你的熟人正好在該公司做財務或出納的工作,他們對公司每一個崗位的工資待遇是瞭如指掌的,你可以向他們瞭解。

(2)在該公司官網上查詢

如果沒有熟人,實在沒有辦法,也可以去該公司的官方網站上碰碰運氣,有時一些企業的官網上就會有招聘啟事,裡面明確的寫明崗位的薪資待遇。但我發現,只有很少一部分公司寫明薪資待遇,絕大部分沒有顯示。

3.在簡歷中填寫薪資待遇時,不要直接填寫固定數值

很多情況下,在面試時,如果你不填寫期望薪資那一欄,HR都會要求你填寫上。此時,就不能胡亂的填寫一通,是要講求方法技巧的。

我在面試時,就發現有些應聘者基本上填寫的是一個固定的數值,甚至還有對自己極度不自信的填了一個很低的期望薪資數值。不過,我們公司在招人的時候,即使你填寫的期望薪資值低於公司的最低薪資待遇,在面試完,如果面試通過的話,都會按照公司的最低薪資待遇標準走的,不會因為人家寫的低,就坑人。因為你暫時坑了員工,人家來上班後,過一段時間就會知道自己被公司坑的,一旦培養的差不多了,他一氣之下離職,這是極其不划算的。

言歸正傳,在填寫簡歷時,該如何正確的填寫期望薪資待遇那一欄呢?

(1)如果已經知曉該崗位的薪資待遇範圍,可以填寫一個稍微高於該崗位的期望薪資範圍。

(2)如果不是很清楚求職崗位的薪資待遇範圍,在填寫期望薪資時,儘量往高的填寫,但是也不要太離譜。

按照以上兩種方式填寫的話,基本上在求職時,就能有效的避免被公司坑,最起碼也會拿到本崗位的最低薪資待遇。

【總結】:

在面試前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功課,尤其是在薪資待遇這一塊兒。期望薪資太離譜,HR會認為你對自己認識不清,可能會使好工作泡湯;如果期望的太低,似乎自己又不值錢,進去後一旦發現自己被坑了,再去找公司加薪或換工作,就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和煩惱。


職同心合


出現這種現象,說好聽一點,你是謙虛,說難聽一點,你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甚至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不然,怎麼說,也不會出現自己的報價比實際用工單位的薪酬相差這麼多。

事實也是,正常情況下,在參加招聘會什麼的,一般都會將自己的報價報得高一些,一方面,想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則想增加一些自己的收入。至少,不會出現報價遠不如招聘單位實際報酬高的現象。

可以預料,所以不敢多報,除了不自信之外,也可能自己確實沒有多少本領,不該拿那麼高的薪酬。結果呢,就算錄取了,老闆省錢了,f早晚有一天,老闆還會將你開掉。一個沒有自信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大作為的。

當然,受生活之壓,急於找到工作,也可能是一個方面。如果這樣,可以理解,但不能容忍。


譚浩俊


為什麼會出現實際收入比HR要薪水時低?因為許多人不懂,薪資溝通跟offer溝通其實並不是一個流程。最後拿到offer一看,覺得自己要低了,心裡一涼。那實際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一、正式面試之前,電話邀約的時候,HR會先問候選人對這個職位的興趣,以及期望的薪酬範圍

如果跟公司確定的該職位薪酬範圍大體一致,才會開始後續的面試流程。如果雙方對該職位的薪資差異太大,無法協調,那就不會開展後續面試流程。

很明顯,題主寫的是35K月薪,HR是非常願意的。

二、HR沒有按照上述流程,跟候選人就薪資問題做前期溝通怎麼辦

候選人可以在面試前電話溝通裡,主動了解職位薪資信息,能夠滿足預期的再去面試,免得浪費時間。這樣也可以拒絕一些不靠譜的公司,遠離一些不靠譜的HR。

三、什麼時候會談offer

一般情況下,面試流程全部結束之後再談offer。

公司會根據對候選人的面試評估,候選人的目前薪資以及期望薪資,再結合公司的薪資架構和薪酬政策,綜合給候選人定個價。

候選人薪資一般都是由業務部門有權定薪資的主管和HR部門的主管共同確認。

四、誰來談offer

一般都是由HR來負責談offer,有的也會由業務部門來談。不管誰談,都是把offer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告訴你,然後看你的反應。

如果你對部分內容有異議,大家可以繼續商討。比如薪資、職位、入職時間等。只要你沒有正式接受offer,一切都還有商量的餘地。

由此可見,薪資的溝通一般都是前置,在面試正式之前就要開展,而offer溝通則是後置,只有在面試結束企業願意爭取錄取你的時候才會啟動。

薪資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後續大家在薪資範圍上,不會有大的出入,offer溝通則是對具體的薪資數額進行確認,為入職簽訂勞動合同做準備。

最後,再來談個問題:薪酬說少了,怎麼補救?

一、短時間內,至少試用期內,不要提及此事

畢竟是自己曾經和公司談好的條件,臨時變卦不太地道。可以試用期好好幹,做出了成績,比如你已經得到了較多的認可,結束後再找機會用成績來說話。

二、“工資要低了”,要想好判斷依據

如果只是拿老員工的工資比,覺得低了,這樣不妥。人家資歷比你久,還有能力、經驗、學歷等因素影響。

工資高還是低,還要在行業內,與自己情況差不多的人比,評估自己條件,可能會更準確。

三、如何交談,提升工資

正確表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在試用期結束後,你也做出了一定成績,獲得了領導認可。這個時候,你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辦法提工資。

一方面你當初要的工資的確低了;另一方面,經過試用期,領導認為你值這個工資。

以上。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我覺得這件事沒那麼簡單,感覺有蹊蹺,請聽我細細道來。

一般我們寫期望薪資的時候,會在上一份薪資加20%-30%,是正常的。

為什麼會加上20%-30%呢?

一方面是換工作有個試用期,一般試用薪資是轉正薪資的80%,也就是說我們報原來的薪資,那跳槽漲薪有什麼意義,白折騰,除非你特別想進入該公司。另一方面我們期望薪資報多點,這樣跟HR有議價空間,比如你原薪資是3萬,你期望薪資報了5萬,漲了60%以上了,HR覺得你說太高了,會壓一壓你,可能最後成交了4萬,但是如果你期望薪資報了3萬,HR還是會適當的壓一壓你,因為所謂的期望是理想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假設你報期望薪資3萬5是漲幅了30%,那你原來的薪資是2萬7,新工作的薪資區間是5萬到10萬,你能得到漲幅翻一倍到四倍的崗位,真的是很了不起,常人無法觸及。

你瞭解過市場的行情價嗎?

招聘中很少會看到月薪5萬到10萬,浮動區間這麼大的崗位,要麼是銷售崗位,有提成,浮動比較大,要麼是總監/總經理級別的。

如果你是銷售,那對市場行情應該很瞭解,你是不太可能會在薪資上吃這麼大的虧,所以我猜你可能是總監或者總經理級別的

那能到達這麼高的級別,按常理來說,應該對市場行情有一定了解,就算不了解,HR也不會真的給你3萬5的薪資,雖然一般公司內部是不允許討論個人工資的,但是始終會有人打聽到的,所以一旦有人像你這樣,拿到的薪資遠遠少於最低水平,肯定會離職的

,所以HR聽到你報的期望薪資遠低於最低水平,要麼HR覺得你沒自信,難道是實力不夠嗎;要麼HR覺得你不瞭解行情,如果公司決定要你的話,就給你5萬的薪資,一來你得到超過期望薪資的答覆,會增大你入職的幾率,二來對於公司來說不吃虧,很實惠。

為什麼我會覺得事情有蹊蹺呢?

原因一:HR是不可能主動告訴你:“這個崗位薪資是5萬到10萬的,你才開3萬5,虧大了!”,除非他不想幹了,要辭職,臨走前跟你坦白。

原因二:HR故意說高了,讓你離職,這個可能性也很小,如果你能力沒達到要求,那公司不給你轉正就行了,不用這麼折騰。

原因三:你進的公司可能是外包公司,HR跟你說的是正式合同工的崗位薪資是5萬到10萬,這是有可能的,所以HR敢告訴你,外包公司賺差價是很正常的

原因四:可能你把薪資寫錯了,不是3萬5,是3500,不是5萬到10萬,是5千到一萬,因為幾千塊的漲幅區間很正常。

所以如果你覺得薪資被公司坑了,那你可以找新工作,因為以你能拿到3萬5,說明有一定的實力,再找一份新工作不難,所以找到新工作再辭職吧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經濟,產品等領域的內容,讓每次閱讀都有所收穫,謝謝。

職場的小世界


一般而言,當得知應得待遇比實際待遇高許多,人們就開始搖擺,失去做事的定力,這時不信任就開始產生,其結果就是分道揚鑣。

如果有好的工作就早點離開這家公司。因為它沒有符合規範的人力制度,一般而言,一個崗位的薪資待遇是在一定範圍的。如題所說,HR說這個崗位薪水在50k-100k之間,而你拿到的是35k,如果給你的連該崗位最低薪酬都不到,顯然是公司HR體系極其不成熟。

另外,HR會把這件事透露給你,也證明該體系極其不成熟。

從這樣的細節可以反映,所謂100k的高薪也是忽悠,大騙子而已。

很多公司都說能提供高薪,有時甚至面試時答應給的薪水,進公司之後,你會發現七減八扣的,得到的工資7成都不到。你原來以為拿到是稅後,它答應的卻是稅前,還包括年終獎。

另一種讓人討厭的就是,欣喜地加盟一家公司,沒多久就聽說你拿到薪水是最低的,證明自己是弱智,不會談薪水。這些公司就沒誠意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唯一能繼續待著的理由:HR亮出底牌是為了讓你去爭取,意思是告訴你,轉正之後你將獲得至少50k的月薪,如果在哪些方面有提升,這個崗位將能拿到100k的月薪,怎麼晉升,怎麼加薪的規則都寫得清清楚楚。如此,它是一家人性的,懂得激勵且較為公平的公司。

如果,暴露這則信息只是為了證明你傻,那公司才是大傻子。被證明是傻子的員工,如何安靜而高效的工作呀。

如果你在一個月內,不管是通過談判,還是其他方式,你得不到該崗位的最低工資,而只是按照你應聘時的條件給你,你就應該離開它。不然,遲早要被折磨死。

它一點都不值得留念。還不如回去找你心目中35k工資的工作呢。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就是一名HR,這種情況很常見。做了十多年招聘工作,我也遇到許多應聘者填寫薪資會低於招聘崗位薪資的情況。而且往往應聘者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內容都會覺得後悔,“怎麼就填低了呢?”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談幾點感受,僅供大家參考。

一、應聘者填薪資的主要依據是對照過去的收入

企業招聘員工時,在求職登記表上,都會有一欄“期望薪資”需要填寫。

而應聘者填寫期望薪資的時候,主要依據是自己過去的收入水平。舉個例子,如果我是一名HR,上一份工作月薪3000,找工作肯定希望收入有所上浮,就會填個4000-5000左右的數字。

實際上我對應聘單位的薪資狀況、工作職責等並不瞭解,對方這個崗位薪資也許可以定到6000以上。

產生這樣的差異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行業的不同,比如你在製造業做HR,收入相對就低一些,去了互聯網行業收入自然就更高;

二是工作內容的不同,比如HR裡面做OD崗位的,薪資普遍會比搞勞動關係的高出不少;

三是能力與崗位要求的不匹配,公司崗位實際的薪資高,往往也意味著該崗位對應聘者能力的要求同樣也高,假設你的能力達不到,應聘不上,也沒有後悔寫低了這件事。

二、入職時的起薪低,並不都是壞事

一個員工到一家新公司,起薪談的低一些,表面看是員工吃虧了,單位佔了便宜;從另一個角度看,實際上也是員工的一種以退為進。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自己就有實際的經歷,10年前,我入職第二家單位的時候,是降薪過去的,那時候想著自己不是科班人力資源出身,能夠進大公司就非常幸運了,壓根沒計較收入的問題。

然後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公司領導對我的能力刮目相看,覺得我比他們預期的表現要好很多。說的直白點,就是”性價比“挺高。

後來,領導們也覺得這點收入不合適,就給我做了晉升、提拔,此後也得到了領導的信賴與重用。

試想,如果我那時候要價很高,即便表現好,領導也會覺得你是應該如此,畢竟給的待遇高啊。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是一種”預期效應”,即當你對某件事一開始就抱著較高的預期,對此後的發展你就沒有這樣的喜悅感;而一開始預期不高,此後的發展超出你的預期了,則會有格外的驚喜。

三、起薪的多少,長期看並不影響你整個職業發展的走勢

回想起我第一份工作,試用期第一個月的收入只有800元,那時候身邊的同齡人都至少月入兩三千。

然而職業生涯是一場馬拉松,並非短跑,起步落後,只要你努力追趕,總有機會在某個階段去超越你身邊的人。

再說回到這個話題本身,你填的薪資比應聘崗位的工資要低,但只要可以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價值,薪酬一定有對應的空間。

而且薪酬管理本身就有兩個最基本的特性,一是內部公平性,即公司裡同崗位之間的比較,比如你業績都做得很好了,可收入卻遠不如周圍的同事,公司又如何留住你呢?二是外部競爭性,即你的崗位薪資放在市場上都處於低位的,那麼獵頭、同行業公司分分鐘可能把你挖走,畢竟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人才了!

總之,你的價值一定會在某個時間予以兌現,哪怕這個兌現的時間不是當下。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建議和分析,僅供各位參考。

作者 : 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自媒體營銷號top5,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高級培訓師,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1 頭會是見工,給人家提出的工資之後

人家副總回覆,如果說我按照你提出的工資少1000,但是過了實用期之後,給你加上去,你覺得可以不?我腦殼空白了好久,回覆了可以,後來到領工資的時候,其實還是按照我提的工資進行發放的,我才知道,是見工的副總是為了測試我。

2 第二次,是我見工的職位我自己預計的是低職位,實際上任職的要高

現在是上市公司,在沒有上市前我做了一年多,見工是是品質組長,經過部門經理見工之後,人家一定喊我做品質工程師,我可蒙圈了,說自己沒有信心,但是還是被趕鴨子上架了。後來上班三天,就被調班,自己獨立管理一個部門的品質工作。

人在被逼的時候是真的會有潛力爆發。當你真正去實踐的時候,結果往往比你原來的期待更加高。

樓主的問題,我覺得可以這樣想

如果說公司覺得你值,那你就要好好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公司,就這麼簡單。

大家好,俺是小玲瓏尋匠心,俺是80後,及時行樂的射手座,目前任職高端藍牙耳機模具廠網絡營銷,喜歡讀書,運動,自媒體寫作,現代詩愛好者,影視局愛看諜戰片,工作中的女漢子,生活中的軟妹子。熱情奔放不是俺的正確標籤,但是樂於奉獻是俺的打開方式。希望遇到擁有有趣靈魂的朋友們和我一起在頭條的路上,共同成長!來吧,來吧,來撩吧

一根蠟燭可以點燃一千根蠟燭,而它的生命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幸福是不會因為分享而減弱的。 ——Tal Ben-Shahar 幸福的方法 我願意做這根蠟燭,你願意 靠近我,溫暖你嗎?


么妹愛跳舞


看來你是在應聘之前,沒有對該公司進行了解,也沒對該職位的工資水平進行了解,同時,也沒對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工資差距進行了解……。這些也不怪你,畢竟不可能把每件事都瞭解清楚的。既然事情出現了,就與對方好好溝通,說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差距……等等。不過,現在你已經上崗了,先不要急著去溝通,而是做點成績出來,這樣就本錢去找老闆了。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上班,因種種原因,去的時候沒談工資,公司也是按照同行業同崗位的工資標準給我。後來知道我與同職位的工資最多的相差一千多。在這種情況下,什麼都沒說,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的事做好。到年底找老闆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老闆也沒說什麼。開年後上班,老闆獎了我一千元,同時工資加了一千五,而那些同職位的,工資最多的才加了五百。

這裡要說的是,首先不要去想工資差別的事,再就是好好做自己的事,做出成績來。只要有成績了,什麼都好說。其實好多老闆對下面的人所做的事還是看在眼裡的。


我只是草根


雖然我只有初中文憑 雖然我沒參加過正規培訓或者面試,但我很清楚,你填的底薪和公司開的絕對不一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你填的只會高,如果你填低了也會給你公司應給的,懸殊不可能像你說的,如果你理解一個員工的流失造成的損失你就不會提這個問題了


貓哥看世界


對這個題目我略微有些疑慮,按照HR通用的說法,月薪35K以上的,基本就說年薪多少萬,很少有說月薪50到100K的。其次,能給到這個數目薪資的,基本上都是大外企大民企,如果是中小微企業,肯定是很高的職位了。


而大外企大民企招聘這樣的崗位,都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這套流程裡面百分百包括,這個崗位的薪資範圍。再說的不客氣一點,大公司招聘,崗位的薪資範圍基本都是非常明確的寫出來的,

標準格式就是:XXX崗位,年薪60到120萬!


即使是沒有明確寫出來,只要候選人詢問,大公司的HR也一定會明確的告知薪資範圍。如果這個崗位的薪資真的是50到100K,而你填寫的期望薪資是35K,那麼你入職後,你的工資也一定不會是35K,而是50K+。這就是大公司!!!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公司選人最看重的是崗位匹配度,不是薪資!通常而言,薪資要求35K的候選人,應聘這個崗位是很難成功的,大公司不怕多花錢,而是看你要這麼點工資,怕你能力不行!但只要入職,HR絕不會讓你明顯低於同級別的同事的


級別是大公司對員工定工資的重要標準,不懂級別的同學,可以多瞭解瞭解外企,多瞭解瞭解大民企比如華為阿里的級別。所以,不會讓你明顯低於同級別同事的。一句話,大公司基本不存在題主說的這種事情!


如果中小微公司,這種事情倒是會經常出現。老闆想的也很多簡單,想拿50到100K找高管,結果35K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但入職後,HR又告訴你真相,無外乎是說你可以再向老闆多爭取一點。


現實中,只要入職定了薪資,短時期內想大幅提高薪資,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能力,老闆會以獎金等形式給與一些補償;如果你能力不行,分分鐘就會讓你走人。因為你已經讓老闆看透了底牌,那就是35K就是你的期望薪資了。

世界500強經理,職場規劃和轉型專家,只分享跳躍性發展的乾貨,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