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千億美金的巴菲特,為何過得卻像一個“普通小民”?

王潮濤


大體來說,過著簡單生活的人,更有機會做出大公司,原因就在於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於琢磨享樂生活,用於琢磨經營的時間與精力自然會減少,將精力與時間用於經營,會把公司做的更好。

巴菲特就是這樣的人,不是享樂主義者。一輩子就在出生的小鎮工作生活,並沒有追求大都市生活,沒有追求豪華別墅,這就是簡單生活。巴菲特的房子,就是一個簡單的民房。巴菲特那個房子,很普通,美劇、好萊塢電影看得多就知道,生活在美國就更容易體會這種普通。

其實這種不講究奢華,就是一種節省,講究實用,對於經營公司來說,節省成本是一個巨大優勢。觀察國內外一些公司,處處奢華,最終公司衰落,比如有個影視行業的公司,其老闆花幾億去買名畫,公司卻常年沒有盈利,幾年後就可能退市。巴菲特不這麼幹,不買古董,不買豪車,不買豪華別墅,這些對他來說都是浮雲。

比爾蓋茨講過與巴菲特交往的經歷,第一次去巴菲特家裡,發現有餐桌,竟然沒椅子。

巴菲特也講他自己從小就不會讓他的小孩覺得家裡特別有錢,讓家裡人都把自己定位成普通人。

做投資,這種事情就是一面鏡子,如果發現哪個上市公司的老闆排場大,處處奢華,那就不要買他公司的股票,那些老農民一樣的上市公司老闆,更有機會持續做大公司。


西格瑪的化學


其實看著過的像普通小民,不代表方方面面都是這樣,比如飲食,隱私等方面花費還是比較巨大的,其實國內像馬雲去哪個地方經常也可以看到穿的很普通甚至都不如巴里巴巴的普通員工,但是人家的無形資產,已經不需要豪車奢飾品來裝飾自己了,越有錢的人都會選擇比較低調的方式,最怕的就是出門被人注意,如果一些人出門全都是奢侈品,這種人說明還沒有達到特別高的社會地位,需要吸引別人的注意。

其實很多富豪都很低調,但是有錢人的生活真的不是看表面的,他們花費在隱私,飲食,教育方面的資金會讓人吃驚的,只不過在奢飾品上會讓你覺得和我們沒有太大的區別,人無論有錢沒錢只要活得舒服就可以了,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眼睛去評論一個人。


投資新勢力


巴菲特說

賺錢是順帶手兒的事情

抱歉了還不太專業啊!



福筱航


這就是我的偶像---巴菲特

你說人低調吧,年年開股東大會,幾萬人朝拜,大聚會,一點也不低調。

你說人顯擺吧,幾十年了還住在老地方,每天就是幾個常吃的東西,漢堡,牛肉,也沒比普通人好到哪去。

你說這麼多錢,怎麼不去享受下呢?怎麼不去環球旅行,太空旅行呢?

普通人確實想不通,這老頭子這麼有錢,也不花,還都給捐出去,真的浪費啊,糟蹋錢啊!

這就是人家的消費觀,是價值觀的體現。人家享受的是,賺錢本身,而不是花錢。懂了嗎?所以才賺這麼多錢!

而普通人想的是,賺多少錢,賺錢是為了花錢,不然賺錢幹什麼?這叫什麼,叫不專注,你又想著賺錢,又想著花錢,和一個只想著賺錢,從不想著怎麼去消費的人,你覺得誰賺錢的能力更強?毫無疑問,肯定是隻想著賺錢的人卻沒想著怎麼去花的人。而大部分普通人想著怎麼花應該更多吧。

還是應了那句話,專注才讓人成功。學會抵住更多的誘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人生,就是做減法,而非加法,越簡單,就越能成功。

這就是老巴的成功法則啊!學習一下~

趙冰峰財經


巴菲特過著低調極簡的生活,其實這深含著貴族精神。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爆發戶精神,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節約又慷概

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就是住別墅、買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股神巴菲特節儉普通地生活,沒有豪華奢侈的房子,住所可供人參觀,飲食簡單,鍾愛可樂,人們驚歎他的財富,卻忘了他同時也是一個大慈善家。

早在幾年前,他就已經許下了承諾,宣佈要將自己名下99%的資產捐獻給慈善事業。僅僅截止2014年他已捐出近230億美元。

有社會擔當

真正的貴族精神,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並不是以財富衡量的,2008年經濟危機,巴菲特主動對當時總統奧巴馬講,願意救市。而後向高盛注資了50億美元。

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其實越是最富有的人,越是過著一種極簡的生活,越是貴族精神的顯現。

像任正非出差普普通通的經濟艙,70多歲自己拎行李箱。像扎克伯格,財富價值564億美元,世界富豪排名第八。但他為人和生活十分節儉,只開著一輛24萬的大眾。

頂級有錢人的生活不是奢侈、紙醉金迷,往往是樸素低調大方自律有擔當,這就是貴族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