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剪紙文化為何困難重重?

麥吻斌


蔚縣剪紙俗稱“窗花”歷史悠久,蔚縣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的美譽,以其獨特的風格在海內外享有盛譽。蔚縣剪紙以薄薄的宣紙為原料,用小巧銳利的雕刀手工刻制而不是用剪刀剪,刻完後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而成,構圖樸實飽滿,造型生動優美逼真,色彩對比強烈,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很多人在新春的時候不僅會貼剪紙,甚至會把剪紙當成饋贈親朋好友的禮物。在2009年10月蔚縣剪紙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加以保護。可是在現代文化和經濟發展的浪潮下,尤其是現代的快餐文化氾濫,人們很難靜下心來繼承和傳承一樣傳統文化和技藝,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為了賺快錢,他們很難拿出相當長的時間用來學習傳統技藝,這種傳承就是存續,首先得保證它的存在,才能發展,為了發展而保護。沒有保護,難以發展;而沒有發展,保護也就失去了重要意義。而蔚縣剪紙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促使現代工藝的介入,這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淡化了其文化內涵,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點和藝術特色。也使傳承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被擠壓,也慢慢的放棄了傳統手工藝,忘記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這樣的時代大潮下任何傳統文化和技藝要想傳承也是困難重重。





小蝸50512736


剪紙是很傳統的文化表現形式之一。為什麼發展困難呢?

1、剪紙流派挺多的,從業人員也很多,但是作為主業卻比較困難,市場需求決定,如果作為主業卻不能保證自己生存的話,就困難了。

2、以前剪紙都是貼窗戶上的,俗話貼窗花,現在還有多少人貼?還有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窗戶和以前的也不一樣了。

3、特別容易被替代,手工剪紙,非常容易被電腦刻花替代,電腦刻花的成本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

所以,發展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