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葬花吟》“鳥自無言"和“杜鵑無語"意味著什麼?

gaotzy


《葬花吟》是林黛玉為落花埋葬香冢之時,為自己吟誦的生命之詞。這裡面,以花喻人,寄託著自己紅顏薄命的身世之悲,抒發著生命無常的命運之哀,更夾雜著內心深處對於愛恨兩難的無奈與糾葛。其中的哀傷與悽苦,更是林妹妹悲劇命運的寫照。

理解了這一主旨,我們再把握“杜鵑無語”和“鳥自無言”在詩中的內涵,就容易了很多。特別是“杜鵑無語”,與“望帝啼鵑”和“杜鵑啼血”這一典故息息相關。傳說死後化魂為鳥的蜀地君主杜宇,每每在暮春時節日夜啼哭,血淚滴在杜鵑花之上,其聲哀婉,其血悲慘。
由此,杜鵑在中國詩詞裡成為悲愁的象徵。在這首《葬花詞》裡,“杜鵑無語”這一意象,更是寄託著林黛玉深深的傷感與無盡的哀怨。一代君王杜宇,死後化而為鳥,仍在為亡國日夜哀痛。林妹妹直到最後“淚盡夭亡”,那些化不盡的哀怨與惆悵,“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林妹妹那一聲聲的哭泣,就像望帝的哀鳴,和著血與淚,與落花一起,堆積成冢,埋葬在繁華似錦的大觀園裡。紅消香斷,花落人亡,林妹妹對於生命無常的體悟,對於愛情堅貞不屈的追求,只能由一抔黃土來掩盡風流。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杜鵑泣血,血染枝頭,伴著這黃昏慘淡,血淚流盡,葬花之後,也只剩下默默無語獨歸去。落花易葬,香魂難留。林妹妹所有的傷春、憐春與惱春,都只為那“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昨夜悲歌觸動林妹妹的詩心與詩魂,總想一探究竟是花魂還是鳥魂。只可惜,花鳥無言,悲傷逆流成河,詩意流淌成冢,也無人與共。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只能夢想著生出鳥的翅膀,隨著落花飛到天的盡頭。賈府的富貴,大觀園的繁華,卻沒有人能保護住林妹妹的周全,守護住林妹妹的愛情。“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那些尋尋覓覓,最終逃不過”花落人亡兩不知”。

“鳥自無言”和“杜鵑無語”,與《葬花詞》字裡行間流露的哀怨與悽楚,是一致的。一曲葬花詞,似讖成真,暗合了林妹妹這一生的悲劇命運。最終,在寶玉大婚之際,瀟湘妃子焚詩斷稿之後,香消玉殞,無人知。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流盡了一生的血與淚,我也該走了。杜鵑啼血之後,可不就是無言也無語。黛玉未曾語,筆者如是想,而已。


此箋


鳥本愛叫,杜鵑啼血,如今沉默,自是傷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