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地久天長》導演王小帥,這部電影勾起你哪些回憶?關於成長、工作、家庭等等?

導演王小帥


好久沒去看電影了,昨天去看的時候還是重新買的會員卡。好幾部電影,看到這部是王小帥的電影,就直接買了。這個名字也值得我看一下。果真沒有失望。拍的很好。我是七零後,看到了帶竹子的枕頭套,看到了熟悉的杯具,看到了很多那個時候的場景。就是水庫邊站著小朋友表情有點尬,另外麗雲被迫打胎後從病床上醒來時候頭髮那個乾淨……不是從工廠下班暈倒後發現直接送過來的嗎?

不過還是值得看,三個小時,一直沉浸在其中。很寫實,中國這代人的無奈,隱忍,平凡和不平凡。結尾星星迴來了,有點……牽強,不過打95分了。


老照片發黃了


《地久天長》中的劉耀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男人,一個北方男人,這樣北方男人的生活,是自己熟悉的。我去讀上海戲劇學院之前,上過技校鉚焊專業,我是有焊工證的。所以影片的那些活兒,也都是我熟悉的。

片子裡有接電焊修船的戲,就是修船的時候需要焊一塊,船東還以為我瞎焊的,過來後鐺鐺鐺敲一敲,我焊的焊縫挺不錯,還讓我幫她都焊完!我在新百大廈站了六個月的櫃檯,賣童鞋。每天阿姨們、媽媽們、奶奶們帶著孩子來買鞋。後來就去辦公室搞業務,所以這可能對我的表演都有很多的幫助,因為我能接觸很多的人,我也特別願意自己去買個菜,這樣生活氣息會比較濃一點。

我覺得人還是要有點菸火氣,尤其是演員,我是這麼認為的。我自己就應該這樣去做,多接觸人,多觀察人,就這樣融入生活,才能詮釋出這樣的劉耀軍。


王景春


《地久天長》這部影片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去看。我們習慣了快節奏的電視劇,剛看這樣一部電影,的確十分不習慣。開篇的長鏡頭,多條時間線的穿插,讓很多人沒有看懂。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很多疑團被解開。

影片中,耀軍和麗雲是對苦命夫妻,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又失去了生育能力。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內心出現了扭曲。茉莉以為自己給耀軍生孩子是為兄嫂贖罪,耀軍也一度動心了,但是他是個有良心有擔當的男人,他既想要屬於自己的孩子,又不願意對不起麗雲。影片的最後,茉莉喚自己兒子出場的時候,耀軍內心太複雜了,既希望那個即將登場的孩子是自己的,又怕是自己的。而當他看到一個混血兒童的時候,他既鬆了口氣,又有所失望。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同情麗雲。她是一個兩次失去孩子,又不被養子理解的母親,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卻總能看出丈夫渴望子女的眼神,這讓她抑鬱了,覺得自己是多餘了,如果世界上沒有自己,或許會更好。抱著這個念頭,麗雲選擇了自殺,幸虧被耀軍既是發現,否則真的釀成悲劇。

而在我的記憶裡,真的有這樣一位母親。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捐款,對象是一個患了腦膜炎的女孩。當時每個人都非常同情女孩的遭遇,由於年幼,誰也沒有意識到,最悲慘的不只是這個女孩,還有她的母親。因為第一胎是女兒,家裡逼著懷二胎,情況和影片中的麗雲差不多,不僅第二個孩子沒要成,還失去了生育能力。女孩長到十多歲的時候竟然因為腦膜炎失去生命,而孩子的母親因為無法再次生育,被迫離了婚。

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小城鎮女子,很多沒有什麼文化。人到中年,失去了孩子,離了婚,還無法找到像樣的工作,只能依靠出賣體力養活自己,生活也變得沒有希望,現在想來,真的是太慘了。

在看《地久天長》的時候,一下讓我回憶起那個未曾謀面的母親。一面是特殊的年代,一面是來自家庭的壓力,讓麗雲這類的女子揹負了太多。


小亮談影視


今天無意中看到了關於這個電影的問題,立馬百度搜索了一下。《地久天長》是由王小帥執導,王景春、詠梅領銜主演,齊溪、王源、杜江、艾麗婭、徐程、李菁菁、趙燕國彰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2月14日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2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1]。

影片講述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生縫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遠走遙遠的南方,相隔三十年後再度聚首的故事[2]。

2019年2月16日,該片主演王景春、詠梅包攬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3]。

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還是從悟空問答官方賬號有獎活動熟知,當時裡面的照片就讓人有種濃濃的熟悉感,心裡就冒出了很多的回憶,很迫切的想參與這個互動!

立馬行動翻出了很多以前的老照片,那一幕幕以為忘記的事情隨著照片的出現又湧上了心頭,眼睛微酸,心裡漲漲的,突然覺得好多事想寫卻無從下手。

生活的忙碌讓我們忘記了很多,沒有時間去回憶從前,得到了很多,卻讓我們丟失了很多,這部電影光看宣傳片勾起了我們關於工作,家庭,生活中曾經發生的點點滴滴!明天週末抽空去看看!

放慢生活的腳步,關心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

你打算去看這部電影嗎?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熱愛生活的劉姥姥,如果你喜歡我就點個關注聊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劉姥姥談天說地


我是出生在廣東的80後,《地久天長》這部電影還沒有看,但預告片所展現的跨度長達30年的時代,就已經能勾起很多的回憶。

錄音機播放“友誼地久天長”時,讓我想起小時候,爺爺和爸爸是企業職工,別人會很羨慕的說,你們家有鐵飯碗。但爺爺總會告訴我們,這些都是苦過來的,以前靠生產隊掙工分,爺爺小時候當了學徒沒幹過農活,爸爸也是高中畢業就跟著爺爺進了企業,全家七口人,基本是靠大伯拿工分來養,日子很拮据。但幸好沿海發展比較快,又遇到改革開放,生活才變得越來越好。

但到了九幾年又發生了變化,爸爸還是企業職工卻經常很憂愁,因為企業效益越來越低,面臨倒閉的風險,而且工資固定卻很低,後來,爸爸在叔叔的介紹下,選擇停薪留職,開了一家小店,雖然不是什麼大生意,也算是度過難關。有很多爸爸的同事,都選擇了一樣的路,有的是辭職,大部分是被迫下崗或選擇停薪留職下海經商。

還有關於計劃生育,我們家生兩個那會不算特別嚴,不過生完馬上就要上環,後面越來越嚴就經常聽我媽說,居委會又開始檢查了,誰又大肚子跑了,還有誰家老人又被抓去居委會等人回來領。也試過有親戚,為了躲避計劃生育,到每個親戚家裡住兩天直到生下小孩,而且等了很多年小孩才能上戶口。

這是我小時候的記憶,父親那一輩的人,經歷過變化最多的時代,從60年代降生,到恢復高考讀了書,後來又遇到了人民公社,經歷了改革開放,計劃生育,企業改革,下海經商等等,每次改變都是巨大的,這其中有人抓住機遇發家致富,也有人在歷史的洪流下痛苦隱忍。我沒切身經歷過一切,但家裡十年的變化,也早已能讓我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對普通百姓有著多麼深刻的影響,而父親為了家人所作出的一次次艱難的選擇,也讓我在回憶的時候產生了深深的感動。


Michelle的美食分享


讓我回憶過去的歲月,我喜歡自己的童年,然後更喜歡80年代初剛剛從電影院出來以後,那種的純粹,那種的透明,留下了特別美好的回憶。

這個話題我覺得特別好,當然,我很幸運,這個年齡段遇上了王小帥導演、遇上了《地久天長》、遇上了李海燕。那天在包頭,我跟導演說,感覺我們特別像一家人在做一件事兒,特別美好。給我的感覺,好像大家幾十年前就認識,那種感覺很奇妙。拍了30多年的電影,在這個行業成為一位好演員,我覺得我特別幸福,也很對得起自己。

我從82、83年開始拍電影,一直到現在,我好像第一次遇到這樣一個“家庭”,從我拍這個電影、到柏林、到看大家的評論、到包頭路演,我總是哭的稀里嘩啦,從骨子裡邊的,我從來沒有過,我一直找不到這個答案,我從業這麼多年沒有過這種感覺,可能一生當中能夠遇到這樣好的一件事兒和一群人,真的不容易,這就是地久天長給我的。

我覺得李海燕這個角色很完整,如果能夠理解這個影片,以及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應該會懂海燕,我特別喜歡他。那天在包頭有人跟我說特別不喜歡海燕,我覺得:你不喜歡就對了!

當拿到劇本的那一天起,這個故事這個角色就一點一點長在了我的心裡,所以很多東西從那一刻起,她的語氣、她的節奏、她的感覺就長在了我的身體裡。我記得很清楚在表彰大會,那種語氣,人物走出來的那種勁兒,那個不是設計的,好像這個人就應該是那樣的。那個年代,做這個工作的女性都很要強,很負責任,她就應該是這樣。

還有一次在別墅裡面,我對著大肚子一個勁的“乖乖、乖乖”,把杜江給嚇壞了,我覺得這個媽媽應該是這樣,她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就是因為這麼多年的這種壓抑、責怪、內疚、委屈,她的思維是錯亂的,所以我覺得海燕這個角色特別完美,我覺得我演的也沒毛病,我有這樣的自信。


艾麗婭liya


《地久天長》把我帶回了童年的記憶中

我的父親也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北方工人。父親年輕的時候很聰明,不用怎麼費勁就學會了電工、電焊、機械維修和質量檢測,也從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了檢驗科長。

記得那年爸爸帶我參加過廠子裡的聯歡會,場景真的就和影片裡一樣,我騎在爸爸脖子上玩,走的時候還帶了許多玩具回家。

可是父親最終還是沒有逃過下崗大潮。那一年,我上初三。工廠破產,父親下崗。他從飯局的座上賓到一個下崗工人,這個落差是很大的。

所謂禍不單行,我中考失利了。我的學校是工廠子弟學校,教學資源很差。中考成績中: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還有語文的作文都是接近滿分的成績,可是我最好喜歡的歷史和政治只考了個及格分。因為文科臨時改成了開卷考試,因為題我沒有見過。不過,我依舊是班裡的第一名。

想上好高中就需要花高價學費,而父親恰好下崗。


那時動漫


影片的背景設置在我沒有經歷過的時期,“劉星”是一個很複雜的角色,他雖然很叛逆,但是他迷茫的根源是來源於他對自我身份的那種探尋。

叛逆是每個人少年都必然經歷的一個成長過程,但不要因為這份成長的迷茫而去傷害愛你的人,多去理解父母的不易和付出,請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多陪他們吃吃飯讓他們安心,也可以帶著爸媽一起來看《地久天長》。






王源工作室


近兩晚都睡不太好,一閉上眼就是劉耀軍的樣子晃來晃去,所以必須說上幾句《天長地久》。

從兒子溺忘開始,劉耀軍又經歷了兩次離別,第一次是領養的周永福離家出走,臨行前永福向耀軍深深地磕了個頭,耀軍正眼都不看一下。第二次是在農村公交上車點送別和他有一夜情的女徒弟沈茉莉,耀軍坐在卡車上隔馬路遠遠看著沈,沈一直向他微笑,公交進站帶走了沈,劉呆呆地看著碼頭邊空蕩蕩的公交站,禁不住無聲地痛哭。

接下來就是麗雲留下遺書自殺,半夜裡耀軍抱著麗雲向醫院一路狂奔,進入院子實在抱不住了,扛起來繼續跑。

一共有四次生離死別,電影中生活粗暴地拿走了耀軍幾乎所有的一切,也一步步擊潰了觀眾的心理防線。

影迷看王景春的表演,就是吃貨就紅燒肉喝茅臺。

歲月未曾饒過誰,而善良寬恕了歲月。


鈍感之豬


麗雲是那個時代每個普通女性的縮影,就如我的母親,她非常的獨立,非常的堅強,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她本身的優點對我有很大影響,現在回憶起來,所有有關她的美好的回憶都是對我溫暖的支撐,她的人性和母性十分充足。她很可愛,但是性格里也有剛烈,為了孩子吃苦耐勞毫無怨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