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聽蒯徹還會死嗎?

唇唇欲動1


蒯(kuǎi)通,本名蒯徹,范陽(今河北徐水北固鎮)人,因為避漢武帝劉徹之諱而改為通。蒯通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曾為韓信謀士,先後獻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韓信死後被劉邦捉拿後釋放,後成為相國曹參的賓客。

漢四年(前203年),漢將韓信俘虜魏王豹,攻破趙、代,使燕國降服,接連平定三國,然後率兵向東將要攻打齊國。軍隊還沒有過平原縣,聽說漢王劉邦已派酈食其勸降了齊國,韓信想停止進軍。

蒯通遊說韓信,說: "將軍您受漢王的命令攻打齊國,而漢王又另外派兼有暗探身份的使者單身前去勸降齊國,難道有詔書命令您停止進攻嗎?為什麼不進軍?況且酈先生以一個士人的身份,乘車前往,憑三寸不爛之舌,而勸降齊國七十餘城,將軍您率領幾萬兵眾,才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當了好幾年將軍,反而不如區區一個儒生的功勞大。"於是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採納了他的建議,終於渡過黃河。齊王已聽從了酈食其的勸說,就把他留下,一起飲酒作樂,撤除了對漢的防禦。韓信因而襲擊歷下的齊軍,於是來到臨苗城下。齊王認為酈食其欺騙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於是兵敗逃走。

韓信最終通過自己的軍事突襲平定了齊國,於是派人請求劉邦冊封說:“齊人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南邊又與敵國相鄰,如果不設王,就難以鎮撫齊地。望能允許我為假(代理)齊王。” 劉邦當時正在榮陽受圍困,一聽韓信請求封為齊王的信息後,憤怒不已,當著使者的面,破口大罵道:“我被困在這裡這麼長時間,日夜都 盼望著他能趕來幫我,沒想到他竟然要自立為王! ”當時,張良正坐在劉邦的旁邊,張良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韓信的向背對楚漢戰爭的勝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況且,韓信遠在齊地自立為王,劉邦無可奈何,根本沒有辦法阻止。於是,連忙在案下輕輕踩了他一腳,劉邦如此精明的人,反應相當快,立即感覺之前的失言,於是改口假裝罵道:“大丈夫既定諸侯,就要做個真王,何必做個代理的王!”劉邦本來就很愛罵人,因此他之前這一罵也並沒人覺得奇怪,況且先後銜接自然,天衣無縫,竟然沒露出什麼破綻。

於是在同年的二月,劉邦派張良拿著印綬去齊地封韓楚。將韓信封為正式的齊王,安撫韓信,使他堅定站在劉邦的一邊。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對韓信採取了暫時妥協的方法,卻成功地拉攏住了韓信,解決了漢內部的權位矛盾,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

在劉邦派張良封韓信為齊王的同時,項羽也派武涉去勸說韓信,想要和他聯合。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就先用隱語暗示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相面術,觀察您的臉譜,最多不過被封為侯爵,又總是處於危險之中;而看您的背形,則非常尊貴,難以說出。"

韓信問:"您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蒯通於是請求讓別人走開,進行了一番鞭辟入裡的分析並試圖說服韓信割據一方,說辭要點有四,前三點是:一是楚漢相拒三年,誰也無力取勝,韓信的軍力就成了決定性因素,“二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為楚則楚勝。”;二是人生多欲,人心難測,不能信任劉邦,以原來是刎頸之交的張耳、陳餘後成為死敵為例說明;三是“勇略振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勾踐、文種、范蠡為例說明。蒯徹的說詞邏輯性極強,所舉例子也很恰當,道理也是淺顯易懂。蒯徹的說辭的確打動了韓信,韓信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去考慮一番。

但韓信因為在項羽屬下任職時不受重視而在劉邦麾下受到重用的對比,不忍背叛劉邦,又自以為功勞大,劉邦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於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最後幫助劉邦在垓下消滅了項羽的軍隊,劉邦最終統一了天下!但劉邦對攻必取、戰必勝的韓信一直很忌憚,先把韓信的齊王改封為楚王,接著又以韓信叛亂的名義俘獲降封為淮陰侯,感覺鳥盡弓藏的韓信因為參與到響應陳豨的叛亂當中被人告發,最後被呂后聯合韓信一直信賴有加的蕭何以平定叛亂、群臣共賀的名義進宮,在長樂宮的鐘室被呂后殺掉!韓信臨斬時非常悔恨地說道:“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

綜合史料分析,韓信選擇繼續效力於劉邦麾下沒有選擇三足鼎立,是因為對劉邦的敬服,對劉邦實力的忌憚。

劉邦“將將”的能力

劉邦曾問過韓信關於帶多少兵的問題,韓信說劉邦只能帶十萬人,而自己是多多益善。劉邦問他,為什麼我能擒你。韓信回答說:“陛下不能將兵而能將將”,而且這種能力是“天授非人力也”。什麼是“將將”,不能簡單地解釋為能指揮將軍們打仗,至少要加上知人善用以及控制將領的能力。

成功的君主都應該有“將將”的能力的:能識人、用人、馭人。這可是很不簡單的事,從古到今能作好這些的人並不多。而劉邦則是帝王中的姣姣者,韓信對劉邦不忍背信棄義的行為來看,就是劉邦“將將”的能力。此外,劉邦麾下還有著許多能征善戰的將軍,這些人的實力雖然比韓信要弱上一個或者幾個層次,但勝在猛將如雲。

劉邦對韓信的超強控制力

劉邦對韓信麾下兵士有著超強的控制力,能夠輕而易舉地收其兵權,這從劉邦三次收復韓信的兵權可以看出。

第一次劉邦得到韓信軍是在前205年,韓信大破魏王豹,平定魏、代等地後,劉邦派人收其精兵,只給韓信留下幾萬人,去和趙國幾十萬大軍戰鬥。

第二次在前204年,韓信破趙降燕,平定北方。劉邦突然馳入韓信軍營,到其臥室收其兵符印信,韓信竟然還在睡夢中。

第三次在前202年,垓下之戰消滅項羽後,劉邦也以突然的手段奪取韓信的大軍(“高祖襲奪齊王軍”)。

其中第一次是比較正常的,而後兩次就耐人尋味了。韓信絕非馬虎人,他從沒有被敵軍偷襲成功過。劉邦能直進他臥室,只能有一種解釋:在韓信身邊有劉邦的內線,劉邦通過內線能輕而易舉的控制韓信,並且輕而易舉的繳獲他的隊伍。

劉邦麾下謀士的能力

前201年,劉邦想整治下軍功赫赫的韓信,陳平給他出主意,要以皇帝狩獵,諸侯來見皇帝時的名義,在見面時突然襲擊抓住韓信。果然,韓信就這樣被陳平設計輕而易舉的擒獲,被剝奪了楚王的爵位,改封淮陰侯。除了陳平,劉邦手下還有如張良、蕭何這樣優秀的謀士。韓信對張良的能力,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蕭何的能力無疑都有著深刻認知和清醒的判斷。

韓信對手下兵士的控制能力非常弱

雖然韓信攻必取、戰必勝,但他給人的印象是歸屬於劉邦旗下的一員大將,他的一切權力和軍隊的管控都來自於劉邦的授權,沒有劉邦的授權,他就成了無水之魚。此外,從韓信與麾下兵士的感情來說,韓信也並沒有值得稱道的個人魅力,能讓麾下將士只聽從他的個人命令,一切以韓信馬首是瞻、感恩戴德,而從韓信被擒殺後,並沒有生前屬於自己的部下,打著為韓信復仇的名義進行叛亂。種種表現來看,韓信對手下兵士的控制能力實在一般,其平時沒有注重拉山頭、建立自己親信隊伍的行為。

綜合分析,韓信如果聽取了蒯徹的說辭,謀劃三足鼎立的局面,脫離了劉邦的控制,韓信仍然不會取得個人成功,最大的可能性是提早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提早遭致劉邦的擒殺!


百聞廣記小書童


會,一定會死 只不過這種事可能不再是全家被誅,可能只是他一個人,他的家人親屬和部下可能受到了影響就比較小。 韓信之所以會死,是因為他對當時的統治者能夠造成威脅,功高震主是一方面兒 統治者不願意看到有人能夠威脅到他,中國有句古話 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縱然他絕不會對統治者造成實際上的威脅,但怪只怪他有能力威脅到統治者 假如他當時聽從了, 最好的可能就是說只有他一個人死,他的後代可能會繼承他的爵位封地財富,與國同戚,就像其他當時漢朝的開國功成後代一樣。 自古功高震主死路一條,要不很多封疆大吏不惜自汙,就是在保全自身



輪迴的沉浮


蒯徹確實是個很厲害的謀士,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厲害,為韓信獻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可惜韓信由於自己的優柔寡斷,不聽其計,最後被呂后所殺。蒯徹後被劉邦放了,做了曹參的賓客。個人認為如果韓信真的聽了蒯徹的計謀,那麼歷史必將改寫,就跟鴻門宴一樣,項羽如果聽了範曾的話,也不會有漢家天下。歷史不會重演,可惜了韓信,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天清日晏2013


如果名將韓信聽了謀士蒯徹之言,就不會最終慘死於呂后之手還被滅了三族落得一個悲慘結局。聽了謀士蒯徹之言,會開創自己的一番輝煌霸業,即使不當天子也會是一世梟雄,一方霸主,會改變秦未亂世的歷史。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一代名將韓信終落悲慘結局,還禍及滿門殃及宗族含恨而亡。


小龍女5505


我的答案可能很多韓信粉都不愛聽,但事實上韓信既便聽了蒯徹建議也只不過是多鬧騰幾年,最終還是會被劉邦滅掉,不過是晚死幾年與早死幾年的的區別罷了。原因無他,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和表現手段。正如局部戰鬥勝利不能扭轉整個戰役的趨勢一樣,軍事手段的高明也最終挽救不了政治上的低能。韓信作準陰侯時,密謀造反,還沒動手就走漏了風聲。什麼原因,就是他不能得人,而得人則是重要的政治手腕之一。這一點,韓信一百年也趕不上劉邦。韓信把手下的士兵都看作棋子,他自己則是高明的棋手,驅使他們去做韓信想要他們做的事。而劉邦則會把他看作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會去研究他們心裡究竟想要什麼。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韓信一旦失勢就會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而劉邦則不論淪落到多麼慘的地步,總能拉起一幫兄弟,東山再起。一個不能得下屬擁戴的韓信,不管他有多少勢力和本錢,遇到劉邦終會土崩瓦解,一敗塗地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閒人歷史故事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喜歡分析研究歷史。喜歡遠古歷史,古代歷史,還有近代歷史,我對歷史深有研究並且很感興趣。以下是我的分享:\r

蒯通歸齊後勸韓信自立為王搶奪全國。但韓不從道:“築壇拜將之時,我立下誓詞,漢不負信,(指劉幫)信不負漢,今天我豈可失期於漢。蒯通的勸說韓信堅決不從,後來公然應驗了蒯的預見。\r

假設韓信最初容許了蒯通的策略,漢朝的前史或許會改寫。前有項羽,後有韓信,西有劉邦,漢朝前期的三國鼎立之勢便成了,到後來勝負未卜還真不好說。\r

以上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認識這個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在閱讀當中能開心,能夠更好的去學習,去進步,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東西。謝謝大家\r


5千年中華歷史


當初韓信破了齊王田廣,韓的謀士蒯通認為要有個名號方可鎮住齊人,就寫申請表奏劉幫,請求封個假名號。當蒯通把申請書交給劉邦看後大怒,罵韓信:“胯下夫,楚尚未滅,(指項羽)就想王位”!軍師張良趕緊附劉耳朵,用人之際,休得因小失大。劉幫聽後,立馬改口,說大丈夫要便是真王,何用假也!當時蒯通看得淸楚,給此人賣命,恐今後不得善終。所以,蒯通歸齊後勸韓信自立為王爭奪天下。但韓不從道:“築壇拜將之時,我立下誓言,漢不負信,(指劉幫)信不負漢,今日我豈可失信於漢。蒯通的勸告韓信堅決不從,後來果然應驗了蒯的預見。

假如韓信當初答應了蒯通的謀略,漢朝的歷史也許會改寫。前有項羽,後有韓信,西有劉邦,漢朝早期的三國鼎立之勢便成了,到後來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陳萱睿然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當初韓信破了齊王田廣,韓的謀士蒯通認為要有個名號方可鎮住齊人,就寫申請表奏劉幫,請求封個假名號。當蒯通把申請書交給劉邦看後大怒,罵韓信:“胯下夫,楚尚未滅,(指項羽)就想王位”!軍師張良趕緊附劉耳朵,用人之際,休得因小失大。

劉幫聽後,立馬改口,說大丈夫要便是真王,何用假也!當時蒯通看得淸楚,給此人賣命,恐今後不得善終。所以,蒯通歸齊後勸韓信自立為王爭奪天下。但韓不從道:“築壇拜將之時,我立下誓言,漢不負信,(指劉幫)信不負漢,今日我豈可失信於漢。蒯通的勸告韓信堅決不從,後來果然應驗了蒯的預見。

假如韓信當初答應了蒯通的謀略,漢朝的歷史也許會改寫。前有項羽,後有韓信,西有劉邦,漢朝早期的三國鼎立之勢便成了,到後來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清風說史


韓信是一位百年難遇的偉大軍事家。

但是,從他向劉備要假王,就這一點,就說明了他沒有政治家的智慧。

如果韓信聽聰謀士的,可能改變當時的格局,也可能三國鼎立提前出現。

但,對於歷史,真的沒有辦法去假設!


qjb喬加貝


歷史沒有假設。韓信雖然善於用兵,但戰爭不能代替一切。在用人、心機、厚黑等政治手段上,韓信是弱項。所以,即使韓信聽信了蒯通的話,被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