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為什麼要搞垮秦朝?對他有什麼好處?

家家有愛讀歷史


趙高為什麼要搞垮秦朝?對他有什麼好處?

趙高大家都知道他是秦國有名的宦官,就是他把秦國推向了滅亡,如果沒有趙高的話,秦國說不定就不會滅亡,那這個趙高有和秦國有什麼深仇大恨呢,以至於讓他把秦國推向滅亡,那這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在秦始皇還沒有同意六國的時候他和趙國進行了一場大戰,叫做長平之戰,這場大戰決定了秦國和趙國的命運,所以這場戰爭有很多人參加了,一共大概有一百萬人參加。

其中在戰爭裡面死掉的就有四十多萬人,是一場特別殘酷的戰爭,這場戰爭就發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期間,這場戰爭幾乎兩個國家裡面的每一個家庭都派出了親人去參加戰爭,在這場戰爭裡面趙國的實力不如秦國所以就失敗了,秦國的人看到趙國剩餘的人很麻煩,因為人數很多,放回去的話又怕他們又怕他們捲土重來,帶回去的話人又太多了,帶不走,於是他們就把這些人都給殺了

這個消息被趙國的人知道了以後,他們所有的人都很傷心,因為他們的每個家庭都派出了人去參加戰爭,結果他們的親人不是直接的戰敗而死,而是被人敵人直接殺了,所以趙國的人都特別的氣憤,然而趙高他有七個兄弟,他們家在趙國是貴族,他的父親就都帶著他的七個兄弟去參加了這次的戰爭,他們本來是在家裡等待著親人回來的,結果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親人全部被殺害了。

當秦國佔領了趙國的時候,趙高的心裡面已經對秦國產生了不良的情緒,後來趙高的母親因為在皇宮裡面犯了錯,趙高也被連累了,被人處罰變成了太監,於是趙高的心理就扭曲了,想著要找秦國報仇,成為宦官的趙高有一天聽到秦始皇要為他的兒子胡亥找一個老師,他知道秦始皇喜歡積極努力的人,本來就是貴族出身的趙高本身就有著很高的綜合素質。

為了成為胡亥的老師他把秦國的法律全部都背下來了,而且還研究了其他國家的法律,果然趙高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成為了胡亥的老師,後來他就把秦始皇去世消息瞞著別人,和李斯勾搭在一起然後改了秦始皇的遺旨,還弄死了扶蘇,最後他把胡亥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面,還殺死李斯,沒有過到幾年秦國就滅亡了,趙高的仇也報了。


歷史影閣


趙高搞垮秦朝對趙高來說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會招致殺身之禍。

那為什麼趙高還會搞垮秦朝呢?

因為趙高真正目的只是自己,搞垮秦朝只是順帶著的事。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 ,秦始皇時期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

趙高一個閹宦之臣,因在皇帝身邊做事,機靈狡黠,深受秦始皇寵幸,一步步扶搖直上,走向權力巔峰。趙高野心很大,為了達到自己的權力慾望,借掌管玉璽的方便扶立胡亥,慫恿胡亥誅殺秦朝皇室,剪滅阻擋自己道路的一切忠臣。



在趙高胡作非為的同時,大量人事的替換,奸臣當道,忠臣賢良被害,推動了秦朝的崩潰和滅亡。

所以,趙高真正目的只是實現自己的野心,而不是摧毀秦朝,搞垮秦朝只是實現政治野心中“順帶著”的事。

明歷史,知興替,懂得失,歡迎大家關注津城沐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不貪圖富貴的。

在秦二世時期,趙高官至丞相,如此大富大貴,他還想搞垮秦朝,對他有什麼好處?根本不可能有好處。

那麼,既然一點好處沒有,趙高為什麼要搞垮秦朝?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有問題”的問題。

事實上,不是趙高想搞垮秦朝,也不是趙高將秦朝搞垮的。秦朝的滅亡,是各種因素綜合導致。

下面,我們結合有關史料來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秦朝之所以被“搞垮”,與秦始皇自己挖的“三個大坑”不無關係

客觀上講,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他開創了郡縣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語言文字等等措施,奠定了後世中國人“統一乃民心所向”的文化基礎,可謂功不可沒,功蓋千秋。

但是,功是功過是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作的一系列行為,為秦朝的加速滅亡挖了“三個坑”。

第一個“坑”是“焚書坑儒”。公元前213年至前212年,秦始皇將“非《秦記》”之書,都通通燒掉,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的《詩》、《書》等也限期銷燬,並活埋了議論秦始皇為人的方式460人。《史記.儒林列傳》載:“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如此殘暴的行徑,不僅造成文化上的重大損失,更令民心大失。

第二個“坑”是嚴酷刑法。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反抗他的人,用絞刑、梟首、腰斬、分屍、車裂、戮、棄市、夷族等死刑加以懲罰,後來還發展到“具五刑”(即黥、劓、斬趾、斷舌、梟首等刑法一起施加懲罰)。如此嚴酷刑法,自然引起民眾的不滿與反抗。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勝吳廣起義,就是這種刑法逼出來的。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這種情況下,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刑法對待。與其等死不如戰死,於是,他們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起義。這一起義的後果,就是秦王朝的快速崩盤。

第三個“坑”是濫用民力。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秦始皇統一徵集民力去修長城,一次性就抽調上百萬人。可當時秦朝統治之下的老百姓總數不過2000萬。不僅如此,秦始皇還強徵民力,為自己修建“阿房宮”,役用人數達七十萬左右。須知,民力也是兵力的保障如此濫用民力,豈不是直接動搖了自己的統治基礎?秦朝不滅亡才怪呢!

其次,秦朝之所以被“搞垮”,是極度貪戀富貴的趙高之流無意中“加力”促成

當然,要說趙高對秦朝滅亡不負責任,這也是不符合事實的。只不過,趙高的主觀故意不是要搞垮秦朝,而是要將秦朝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他卻是看不清形勢、少了點能力,最後將自己和秦朝一起被埋葬。

歷史記載,趙高本來就屬於贏氏,也就是說他和秦始皇是一家子的。在當上秦朝丞相之前,他就是一名宦官。秦始皇死後,他和李斯合謀秘不發喪,偽造詔書逼太子扶蘇自殺,另立秦二世胡亥為帝,並自任郎中令。在胡亥寵信中,獨攬大權,指鹿為馬;前208年,害死李斯,為秦朝丞相。前206年,逼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王,幸好子嬰設計殺掉了他。

不難看出,趙高就是一個重私利的人,他所作所為,根本目的就是要將秦朝變成自己的秦朝。秦朝垮了,他自己也就垮了,相信這一點他跟清楚明白。

但是,趙高一心想把秦朝收歸自己囊中,卻根本沒看清楚,此時的秦朝已經不是當初的秦朝,陳勝吳廣起義帶動起來的各路反秦武裝,已經讓秦朝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把一個勢若危卵得秦朝捏在手裡,就相當於手中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炭,最終自己也要被燒滅成灰。

所以說,趙高的所作所為,非為亡秦,乃是給本來已經快速滅亡的秦朝加了一點速而已。

最後,秦朝之所以被“搞垮”,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其後各路反秦武裝的攻擊

在秦二世的時候,在趙高的操弄下,秦朝進一步加重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繼續修建阿房宮,繼續發民戍邊,農民起義一觸即發。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發動大澤鄉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掀起了風起雲湧的反秦鬥爭。

在起義軍的影響下,許多郡縣民眾殺官以吏響應。原來被滅掉的六國貴族等也乘機起來奪取利益,原楚國名將項燕之子項梁及項梁侄子項羽領八千子弟兵起兵抗秦,原沛縣亭長劉邦也乘機起事。在各路人馬的夾擊之中,本就風雨飄搖的秦朝,最終也就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公元前208年,劉邦率大軍攻速關中,到達離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秦王子嬰率領秦國大臣投降。秦朝也就自此滅亡。

綜合以上分析,小結一下:

“趙高為什麼要搞垮秦朝”,它是一個偽命題。實際上,不是趙高想搞垮秦朝,也不是趙高將秦朝搞垮的;秦朝的滅亡,是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各種內外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


歷史側影


趙高不是故意搞垮秦朝的,搞垮秦朝只是他在權力鬥爭中不小心做到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任用趙高為中車府令(相當於領導秘書,為領導開車和保管公章),李斯為丞相。在秦始皇兢兢業業的工作中,秦朝雖然法律嚴苛卻也還沒有誰敢大規模造反。


沙丘:一個被譽為最邪門的地方,商紂王、趙武靈王以及秦始皇都在這裡離開人世。

秦始皇死前下了一道命令“命令公子扶蘇回咸陽主持工作”,命令先到趙高那裡蓋章生效才會被送到邊疆。

也許趙高已經蓋章,也許還沒來得及蓋章秦始皇就與世長辭了。

趙高、李斯、胡亥為了權力,篡改了秦始皇的命令;他們命令“公子扶蘇與蒙恬自殺”;就這樣胡亥成為了秦二世。這是趙高奪權的第一步,也是滅亡秦朝的第一步。


第一階段的鬥爭趙高、李斯是夥伴;他們共同成就了胡亥,他們對於秦二世來說是功臣。

當外部矛盾解決之後,趙高就開始了與李斯的權力鬥爭。

趙高一個身殘志堅的陰謀家,在後來的鬥爭中趙高一步一步的設計李斯,他離間李斯與秦二世的關係。最終將李斯被送上了斷頭臺,從此秦朝失去一個治理國家的能手。

這是趙高奪權的第二步,也是滅亡秦朝的第二步。

趙高搞定了李斯,於是以太監的身份成為了秦朝的宰相登上權力的巔峰。

沒有了李斯、趙高在朝中一手遮天。他告訴秦二世:您只要好好享受就可以了,治理國家這種幸苦的活交給我就可以了

接著在宴會上有來了一出“指鹿為馬”讓所有的大臣都知道,這個世界是趙高說了算。

如果趙高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或許秦朝不會滅亡。

可偏偏趙高只是一個陰謀家,對治理國家一竅不通;各地的造反運動一波接一波,趙高讓種反政府運動成功的生根發芽。他對秦二世說“這個世界一切都很好”,卻對造反派束手無策。

這成為了趙高滅亡秦朝的第三步

當陳勝派周章攻打咸陽時,秦二世還在享受著他的太平盛世。

趙高對造反派束手無策,卻對內部的鬥爭輕車熟路。他知道目前造反運動轟轟烈烈,無法再隱瞞秦二世了。

為了避免被秦二世所殺,他只有先下手為強。

於是秦二世在趙高的最後掙扎中死去,接著就是擁立子嬰為秦王;後來趙高又被子嬰所殺。沒過幾個月劉邦攻入咸陽囚禁了子嬰,兩個月後項羽進入咸陽殺子嬰;秦朝正式宣佈滅亡。

趙高不是故意搞垮秦朝的,他只是不小心的;早說搞垮秦朝對他是否有好處,小編以為或許有(讓他登上了權力巔峰),或許沒有(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蟻史為諫


金鱗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種可能來回答。第一種可能,趙高是趙國後人,之所以搞垮秦朝,是為了復仇!清代史學家趙翼的《陔餘叢考》,說趙高本為趙國公子,因痛恨趙國被秦國所滅,不惜自宮進入秦宮,引發秦朝內部爭鬥,尤其是秦始皇去世以後,大權獨攬,殺盡秦朝宗室,滅亡秦朝。如果真是這樣,那真乃大丈夫所為。不過支持這種情況的證據實在太少太弱,只能是一種猜測,所以我們必須考慮第二種可能,也是概率更高的一種可能。

第二種可能,趙高就是秦國人,他之所以搞垮秦朝,不是因為他想搞垮秦朝,而是因為他的無能,搞垮秦朝只是一個歷史結果,不是他的初衷。為了掩蓋他沙丘之變的真相,維護自己的地位和權勢,只能不斷的打壓殘害同僚,殘害秦宗室後人,一旦停手就是自己的死期。下面我們就看看趙高都是幹了啥?又得到了什麼?

沙丘之變,拉攏李斯

按照現有史書記載,沙丘之變的主謀就是趙高和胡亥,李斯只是輔助者。趙高受秦始皇重用,是胡亥的學生,為什麼不是想著繼承皇帝的遺志,報答知遇之恩呢?從趙高之後的所作所為來看,趙高這個人陰柔殘暴,不過深藏不露,是個記仇的人,在秦始皇身邊待久了,肯定得罪了許多人,也被許多人得罪。他本身又是胡亥的老師,秦始皇一旦去世,就沒人保護他了。為了自保,選擇發動政變,立胡亥為帝,符合他的最大利益。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了,趙高之所以能勸動李斯,是因為他身為宦官,跟隨始皇帝那麼多年,察言觀色的本領早已爐火純青,成了心理學大家。李斯想什麼?擔心什麼?想要得到什麼?他都一清二楚,李斯是個很看中世俗慾望和權勢的人,趙高深知這一點!

陷害同僚,殘殺二世

趙高回到咸陽之後,先是除掉蒙氏兄弟後,然後又將謀殺的矛頭轉向了秦王室。據史書記載,趙高一次就在咸陽殺掉了胡亥的12個兄弟,將10名公主碾死於杜郵,可謂狠辣!李斯面對危局,本想力挽狂瀾,找二世胡亥進言,但是卻被趙高設計殺掉,同時被殺的還有馮去疾馮劫,如此一來,趙高便沒有真正的對手了,到了指鹿為馬的地步,但是大秦也終於面臨無人可用的局面了。

初看之下,趙高這麼做是在搞垮秦朝,但只是在保護他自己。不過在他的瘋狂舉動中,終於搞得天下大亂,分崩離析了。眼看局面無法收拾,趙高終於把矛頭指向了秦二世,命令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發動望夷宮之變,逼迫二世自殺。

惡貫滿盈,終遭報應

殺了胡亥之後,趙高決定改立子嬰,而且還取消帝號,複稱秦王,因為此時大秦被他折騰的已經沒多大地方了。 子嬰作為始皇后人,對趙高的種種惡行自然恨之入骨,他不願重蹈胡亥的覆轍,做趙高的傀儡,和與心腹宦官韓談商定了斬殺趙高計謀,並且成功實施,而後又將趙高夷三族。

為什麼一個上沒有上位的子嬰,就可以殺掉趙高呢?趙高不是已經指鹿為馬了嗎?秦二世去世之後,趙高作惡多端,不得人心,也到了強弩之末,所以子嬰一擊成功,誅滅了趙高。但此時大秦卻大勢已去,再難重鎮往日雄風,始皇帝當年一掃六國的煌煌壯舉只能成為秦國人的追憶了。


金鱗戲蘭池


趙高為什麼要搞垮秦朝?他為什麼要“搞垮秦朝”?!如果我說,他不是有意的,你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先說趙高其人。

趙高,嬴姓,趙氏。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趙高本是秦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

到到這裡趙高開始露出猙獰,但是,這恰恰是一個宦官的追求。始皇死了,通過一番操作,他趙高就可以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兒,這種大權在握的誘惑,對一個宦官來說,是致命的,是不可抗拒的。他也確實做的接近“完美”。

沙丘政變之後,趙高一朝得勢,利用胡亥的寵信,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風頭可謂一時無兩。趙高滿足嗎?不滿足,因為頭上還壓著一個李斯,這李斯身為大秦丞相,老是願意對趙高指手畫腳,搞得他很是煩躁,於是他千方百計想要除掉李斯。

公元前208年,趙高誣陷李斯的長子和陳涉勾結,將李斯下了大獄。趙高李斯兩人都是熟知大秦律法的人,兩人圍繞秦律,一番鬥智鬥勇,趙勝李敗,李斯被判處受五刑,在雲陽街市腰斬,趙高榮登秦朝丞相。

第三年趙高脅迫秦二世胡亥自殺, 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為皇。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趙高生前的所作所為,被人認為是要搞垮秦朝,其實不然。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要搞垮秦朝,相反,如果有可能,他還會拼命的維護秦朝。

趙高和大秦的命運是唇亡齒寒,搞垮了秦,他趙高又上哪裡去享受萬人朝拜,榮華富貴?他沒有理由自掘墳墓,自斷活路。

雖然,趙高將大秦的暴政推向了巔峰,趙高加速了秦的滅亡,但是,別忘了,他只是個不能人事宦官,他的思想裡沒有家國天下,只有無盡的金錢與權力。所以,

不是趙高想要摧毀大秦的江山。


呂大明


關於趙高許多人瞭解的比較片面,大多數人其實都不知道趙高其實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師!還有,要知道趙高是不是刻意搞垮秦朝,諸如:趙高到底是不是太監?他是趙國人還是秦國人?他真的篡改了秦始皇的詔書嗎?這些問題都要去考證和思考,如果這些問題搞明白了,也就知道為什麼了。下面,我們一起梳理一下。

▲大書法家、律政達人、皇子的老師,趙高的高光時刻

趙高是書法家?

沒錯!秦始皇統一文字時,曾經找幾個寫字漂亮的人寫了全國規範貼,我們都知道李斯是其中之一,殊不知趙高也是。趙高寫的就是《爰歷篇》六章。而且因為趙高字寫的漂亮,始皇帝專門讓他教年幼的胡亥寫字,唐代張懷瓘的《書斷》中的《大篆》篇說:“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由此胡亥才對趙高非常依賴,這也成為以後趙高能控制胡亥的原因之一。而且對趙高的書法,歷朝歷代都有非常高的評價。北魏時期《古今文字志目》中收錄了五十九個書法名家,其中就有趙高。《採古來能書人名》還非常明確指出趙高“善大篆”。由此可見,趙高的書法造詣很高,可以稱得上是書法家!

還有,趙高能在始皇帝身邊工作,不僅僅因為他字寫的漂亮,他也是一位熟讀秦法的律政達人!有一次他犯了重罪,蒙毅要按法處死他,他愣是憑著對法律的熟知和自己的巧言令色,活脫脫讓始皇帝免了他的罪!大概也就是因此,他才對蒙毅懷恨在心,意欲除之而後快吧!

所以,趙高其實並不是只會說好話的馬屁精,他是有真才實學的,要不秦始皇也不會重用他。

▲趙高真的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嗎?

趙高夥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詔書這個設定,相信早已深入各位歷史愛好者的腦海了,因為以《史記》為主的各大“正史”書籍都是這麼記載的。但是這個設定,其實早在2009年就引發了大討論。

2009年,收藏家捐給北京大學一些西漢竹簡,有三千多枚。專家整理後,發現裡面有一篇《趙正書》,多達1500字。趙正,專家認為就是趙政,也就是秦始皇。書中記錄了秦始皇和周圍幾個重要人物的言論及事件,其中一些和《史記》是相符的,專家猜測,這可能是司馬遷寫《史記》時的重要參考資料。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記錄完全顛覆了《史記》。

比如,趙高並沒有篡改詔書,秦始皇死前就已經認可把皇位傳給胡亥!而且殺趙高的並不是子嬰,而是大將軍章邯!

這麼看來,秦始皇到底把皇位傳給誰了,其實在西漢時期就頗有爭議!而司馬遷,則是審時度勢選擇了其中一種~

▲趙高到底是趙國人還是秦國人?他真是個太監嗎?

《史記》中是這麼描述趙高的,

“趙高者,諸趙疏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很多歷史愛好者,包括不少專家學者據此得出:趙高是趙國人,兄弟好幾個,而且都是太監,他們的母親因為被刑責,所以他家的地位比較低賤。

但是也有很多專家對此提出異議,他們認為這句話並非說趙高是趙國人,而是說他屬於趙氏。這些專家還說,根據秦始皇對趙高如此重用來看,趙高甚至是秦始皇的遠房宗親,因為都姓趙!那為什麼趙高的家庭地位這麼低?那是因為秦國法律比較嚴苛,即使是同宗都可能受刑,比如以前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就曾被挖過鼻子。

而且,他兄弟幾個也不是太監,因為此處的“隱宮”記錄錯誤,應該為“隱官”。根據《雲夢秦簡》記錄,隱官應該是官府的手工作坊,是專門收容犯錯受刑罰,從而導致身體有殘缺的受刑者作工的地方。這相當於現在的“刑滿釋放人員”專門的工作機構,因為勞改犯都不好找工作。趙高的母親就是如此,因為她“被刑僇,世世卑賤”

。所以趙高及其兄弟,都出生在這個地方,就叫做“皆生隱官”

這麼一來,兩種說法貌似都挺有道理,你又會傾向於哪一種說法呢?

稍微具體地說完趙高,我們現在就可以說說趙高為什麼要搞垮秦朝了。

1,如果趙高是趙國人,那他完全有理由故意搞垮秦,來為被秦屠戮的趙國報仇!那他篡改秦始皇詔書的行為也變得非常合理,就是為了能控住胡亥!若如此便可這麼設想:趙高的祖上其實是趙國的王室成員,趙高為了報仇,不惜做了太監,由趙國秘密潛入秦國,因為熟讀秦律,字寫的也好,所以取得始皇帝的信任,還做了胡亥的老師,後終於挾持胡亥滅了秦國!他搞垮秦國,就是為了替趙國死難同胞報仇!而且,這樣設想,竟然和《史記》很吻合。

2,如果趙高不是趙國人而是秦國人呢?那他搞垮秦朝,根本就是無意之舉~很可能是因為對權力的渴望,讓他失去了對時局的判斷!或者說,他根本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加之在黨爭中殺戮太多,讓他殺心越來越重,得罪的人也越來越多,最終終於招來了殺身之禍,也把秦朝搞垮了~

以上,為什麼趙高要搞垮秦朝,大概就是這兩種可能。


乇三千歷史短鏡頭


趙高是趙國人,從小天資聰慧喜歡讀書,父親、母親加上兄弟六人,一家人的生活其樂融融。這時候,秦始皇要統一六國,派白起帶兵攻打趙國,趙國民眾自發保衛國家,趙高的父親帶著趙高的四個哥哥上了戰場,家裡就剩下趙高、母親和小弟弟趙成。長平之戰趙國大敗,白起把趙國軍隊40萬人全部活埋,這其中就包括趙高的父親和四個哥哥。

消息傳來,趙高的母親當場暈了過去,失父喪兄之痛讓他第一次深深的體會到了秦統治的殘暴。然而,這僅僅才是他悲劇的開始。不久趙國淪陷,趙高、趙成及母親失去了安生的家園,母子三人被抓到秦國作為奴隸。沒幾天,趙高的母親就被折磨死了。

失去了最後的心靈避風港,少年趙高非常害怕。為了讓弟弟更好的活下來,他暫時的收斂起了仇恨。努力討好主子,事件一長,果真討得了主子的歡心,為弟弟求得了一份平靜安逸的生活。

也許他也沒想到有一天會被秦始皇看中,因為熟悉法律。但是他來自趙國,秦始皇不放心,命人閹了他。怕他工作分心,殘忍的把與他相依為命的弟弟殺了。這下,趙高內心的仇恨終於爆發了。於是就有了接下來一系列對待秦國的瘋狂舉動


淺淺的流年帶著微笑


天下在秦朝,在嬴政的手中統一了。秦滅六國,天下歸於一統。秦始皇嬴政的事業和個人權利達到最高峰,但其私慾也達到了最高峰。

修長城,建阿房,修建巨大的個人陵寢……

百姓苦不堪言,對百姓的壓榨也接近極限。但秦的國制、朝臣、軍事力量尚在,國家仍然統一。

秦始皇死於東巡途中,死之前,立公子扶蘇為太子。但趙高篡改了詔書。改立公子胡亥為太子。

為什麼呢?

因為,扶蘇容不得趙高,即位之後,趙高是沒好果子吃的,甚至都吃不到。趙高為了自保,立一個自己可以掌握的人登基,這個人就是毫無賢能的胡亥。

胡亥即位後,被趙高玩弄於股掌之間,讓其專心於修道和女色,自己緊握大權,剷除異己。

啊,不對,是剷除忠良之臣。趙高的異己,都是忠良。

秦國在趙高的手中支離破碎,本來已走在分崩邊緣的秦國,危險至極。但此時,趙高在朝堂大肆殺戮忠臣良將,甚至為了自保,其中一些人要刻意的曲意逢迎。

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即來自於此時。

叔孫通為了自保,迎合趙高,說天下沒人謀反,只是一些雞鳴狗盜之徒而已。因此,受了趙高的賞賜,但其內心深知:秦朝,完了。

看的時候,彈幕也是很精彩。一個彈幕是這樣說的:

秦朝,是被趙高滅的?


從趙高的所作所為來看,似乎是這樣。秦國,無止境的壓榨百姓,繼續下去,必將崩潰。趙高加速了這個進程。

可,趙高為什麼要這麼做,僅僅是自保嗎?

當其權傾朝野之時,為什麼還要盡殺忠臣良將,指鹿為馬,偽造軍情,這是禍國的作為。



僅僅用奸臣,是不足以解釋這些行為的。但,把趙高看成一個小孩子,這些行為都可以得到解釋。

一個小孩子,為什麼要哭鬧?

有孩子的家長,應該都會知道:他的需求沒得到滿足,哭鬧,是為了博得關注和理解。

孩子看到一個玩具,想吃一個東西,他本能的會想要,想得到,如果大人沒關注他,沒關注他的感受,或者說不滿足他,那孩子只有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而且,大人如果沒有照看好孩子,他沒有感受到來自養育者的關注和照顧,那他的哭鬧會更厲害。

哭鬧,是為了博得關注,是為了獲取來自養育者的愛。

一些女孩子,經常問他的男友:你愛我嗎?

也可以用這個來解釋。她的心理還沒有成年,她要通過男友的話來確認“愛”。

趙高,是個閹人。能進宮的閹人,正常情況下,是家境不好的。一個家境不好的人家,對子女的照顧想必也不會太好。所以,閹人不單是身體殘疾,心理的殘疾可能更甚:嬰兒的心理,甚至變態的嬰兒心理。

趙高,一個變態的巨嬰。



當,權力,至高的權力在其面前呈現時,他會像餓急眼的野狗一樣撲上去,抓住它,撕咬它。

而,權力就變成了趙高博得眼球、博得關注的工具。至於帝國的存亡,他一丁點都不會關心。

朝堂和帝國,對於趙高來說,只是一件玩具了。在這個玩具身上,他的變態心理會得到極大滿足。而,秦帝國也在過程中加速走向衰敗。

養育好孩子,是不世之功;

養育好孩子,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誰會養育出好孩子呢?內心能量充足的人,這無關金錢。


北國曆史


秦朝的滅亡確實是同趙高專政,殘害忠良有關,他在秦始皇死後,基本就沒做過好事。先是同丞相李斯密謀篡改聖旨,把沒什麼才能只會殺害兄弟姐妹的胡亥推舉為皇帝,同時將賢能的扶蘇賜死。後來依靠胡亥對他的信任,他逐漸殘害那些對他持反對意見之人,“指鹿為馬”事件就是為了尋出反對他的人,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被殺害,甚至後來李斯都死在他手上。

趙高的種種做法,都加速了秦朝的滅亡,但他是故意的嗎?很明顯不是,秦朝滅亡了對他也沒什麼好處。以下有兩個根據,可以說明趙高沒想過要搞垮秦朝。

趙高是個貪圖權力之人,他甚至想當皇帝

趙高跟隨了秦始皇多年,但一直沒什麼特別大的權力,秦始皇死去之後,他同李斯密謀篡改聖旨,讓胡亥成為皇帝,就是為讓自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事實證明,他沒有白白當胡亥的師傅,胡亥對他十分信任,什麼國家大事都問他這個師傅,甚至還讓他當上了丞相。趙高也抓住這個機會,逐步掌管朝政,將胡亥的權力架空,後面甚至逼死了胡亥。

他所做的種種,不為什麼,就為了他自己能高高在上。如果他想要秦朝覆滅,他就不會殺死胡亥,推舉子嬰為秦王,他就是希望子嬰能成為他的傀儡皇帝,好讓自己真正掌控權力。只可惜,他太小看子嬰了,最終落得被子嬰埋伏殺死的結局。

大家不妨想一下, 要是秦朝滅亡了,趙高也必定活不了。天下不少人起義,都是以討伐他為目的,畢竟他殘害忠良之士,不但引起朝中大臣不滿,天下的百姓對他也是十分憎恨。他想要活得好,就必須依靠秦朝,因此,他就沒想過覆滅秦朝,只是他在追逐權力的同時,引得眾人的憎恨,在一定程度上,變相地使人們起義反抗秦朝。

趙高不是趙國人,更不會為了趙國而搞垮秦朝

很多人看到趙高姓趙,就認為他是趙國人。甚至認為趙高殺害那麼多的忠臣,是有目的的。因為秦朝消滅了趙國,他就“忍辱負重”,長期埋藏在秦朝的統治者身邊,力圖瓦解整個朝廷,但這是沒有史料依據的觀點。

他毒害秦朝是真實的,但說他是趙國人卻沒什麼依據,不能僅僅因為趙國的統治者姓趙,就認為趙高是趙國貴族。我們先看看正史中的趙高是什麼身份?

《史記》中的蒙恬列傳中記載:“趙高者,諸趙疏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僇刑,世世卑賤。”

上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趙高同趙姓宗族有親戚的關係,但他的親戚可不是趙國人,很可能是秦始皇本人。秦始皇的姓氏也是趙,《史記》中,司馬遷稱呼秦始皇為趙政,而不是嬴政,這點就很好說明了。

而趙高的母親很早就犯了事,他們一家子地位都較為低下,但能在秦國活下去,趙高還能進入仕途,學習秦朝的法律等知識,甚至後來能呆在秦始皇身邊,成為公子胡亥的老師。他能這麼成功,估計真的是秦始皇的遠房親戚。

他是不是秦始皇的親戚我們不能肯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實的是,他不會為了趙國而覆滅秦朝,不說他是不是趙國人,就算是,他也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去覆滅秦朝,做這種損人還害自己的事情。

如果趙高真想覆滅秦朝,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他大可阻止章邯出兵鎮壓,甚至可以在殺死胡亥之後,順便殺死子嬰,這樣秦朝就沒什麼人能上位當皇帝了,這個朝代自然也就滅亡了。畢竟胡亥上位之後,幾乎殺光了有可能會同他搶皇位的人。總之,要搞垮秦朝,趙高有太多直接的辦法。

由上訴來看,趙高是不希望秦朝滅亡的,而且滅亡了他什麼好處都沒有,但他為個人利益的所作所為,確實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