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成年小孩來說,應該在什麼階段讓他們接觸網絡比較好?

奮鬥的白蟻


對於未成年來說,應該儘早的接觸網絡比較好,這樣會在家長的輔助下,接觸正面,積極,有益的內容。一般進入小學一年級就可以接觸網絡了,畢竟網絡會伴其一生,正確的使用網絡是他人生的第一課,在小學階段,確定幾個接觸網絡的範圍,比如,豐富課外活動的網頁,輔助閱讀的網頁,建立生活習慣的網頁,培養興趣愛好的網頁等等。


莊秋寒


我兒子今年26歲,接觸網絡大概是五六歲,小學時學動畫製作,初中階段學編程,玩兒遊戲是做完作業自己掌握時間,表現好獎勵玩兒的時間,犯錯罰不讓玩兒電腦,高考結束那天他跟我說沒逃過課沒泡過網吧,幾個同學相約要玩兒個通宵,我答應了,結果沒幾個小時就回家了,說沒意思,同學們都散了[捂臉],大家覺得挺神秘的網吧原來挺無聊


羊奶穎姐


現今的網絡不比馬路安全。

小孩應該在什麼階段接觸網絡比較好?我認為在小學3-4年級開始比較好,並不是說這之前就讓孩子完全隔絕數碼產品和網絡,而是8-9歲這個階段的小孩基本具備成人思維,如果引導管理恰當,能讓小孩聰明運用網絡工具,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0-2歲哺乳階段的孩子,處在“動作感知思維”發展階段,靠摸爬滾打各種肢體運動來發展四肢感統和觸覺思維,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數碼產品也就當一個表象的玩具,還理解不了網絡的概念。

3-6歲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開始了各種語言、感官、情緒、人際關係等綜合認知學習,能通過具體事務展開自己腦洞大開的聯想力,對所接觸的新生事物都充滿探索好奇。這階段的孩子關注的內容本身,而不在乎是否來源網絡。

7歲起進入小學後,會更多的受到周邊同學上網玩遊戲的影響,這個時候的孩子會主動要求聯機上網,會主動去探究網絡。但一二年級重在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到三四年級學校也可能推行網上課堂作業等,這個時候就必須要讓孩子同步跟進網絡學習。

無論你決定幾歲開始讓孩子使用網絡,父母的態度都很重要:尤其是孩子在低齡階段,有原則的控管是必要的,讓孩子認識潛藏的危機,8-9歲或以上階段,充分的溝通與彈性討論,管教合一是缺一不可的。

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願意放下手機,用實際的互動陪伴孩子成長。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未成年的概念。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週歲的公民。而十八歲之前又可以分為童年和少年兩個階段。

1、童年 0歲—6歲(週歲,下同)

(1)嬰兒期0-3周月

(2)小兒期4周月—2.5歲

(3)幼兒期2.5歲後—6歲

2、少年 7歲—17歲

(1)啟蒙期7歲—10歲

(2)逆反期11歲—14歲

(3)成長期15歲—17歲

從上面的分類可以看到,現在的未成年人,只有嬰兒期不接觸智能手機和電子遊戲,到小兒期1歲以後基本上孩子就開始接觸智能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了。雖然他們不認識字,但是他們有記憶,看到大人點過後,會記住自己經常看的東西在哪一塊兒,我見過的,1歲多的小孩子肯定不認識“動漫”這兩個字吧,但是他能從平板上點出來動漫自己看,所以不管他們應不應該,他們已經接觸了。不過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接觸後,看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大人能夠好好的引導他們,讓他們合理的運用這些科技產品,就算是打遊戲,也有很多益智類的遊戲,只要把握好度,對他們還是有利的。

對於童年時期的孩子,一週歲以後會自己玩了,慢慢地自己有意識了,有好奇心,看到大人們玩智能手機和電子遊戲,也會想去嘗試一下,現在的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裡的東西太豐富了,總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而他們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專心的去看,不再吵鬧,不會影響大人幹別的事,所以就算大人們知道智能手機和電子遊戲玩的時間長,會對孩子不好,有時候為了省事還是不想去管。其實有時候孩子還是很願意出去跑著玩的,但是沒人帶他們出去玩,大人們有時候工作忙,又怕他們出去自己玩不安全,所以只有讓他們玩這些東西。

對於少年期的孩子,大人們最煩惱的時期應該就是11歲——14歲的逆反期了,這時候孩子的主要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們最擔心的事就是孩子會形成網癮——無心學習,其實這時候大人們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和孩子好好的溝通,不要一味的阻止他們去玩智能手機和電子遊戲 ,可能你越阻止,他就越想玩,大人們應該和他們講玩智能手機和電子遊戲的利弊,引導他們能利用這些東西在學習的同時體會到樂趣,使他們能適量的玩,但是不成癮。

所以,對於現在的未成年孩子,不管他們應不應該接觸智能手機和電子遊戲,他們都接觸到了,但是任何東西都是有兩面性的,所以既然避免不了,那就正確的引導他們去利用這些科技產品,只要把握好度,利一定大於弊,不過如果我們大人們有時間儘量去陪伴一下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了,因為體力與腦力勞動相結合,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更有利。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八點家長課


對於未成年小孩來說應該在什麼階段接觸網絡比較好?這個問題,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是不由得你家長來做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周圍都是空氣,難道你不去呼吸嗎?

第一,自打孃胎起,還是就開始接觸網絡。你會讓孩子聽網絡歌曲,網絡故事,下載各種胎教App進行胎教。你敢說你的孩子不正在接收網絡嗎?

第二,孩子生下來以後,各種早教機器人,故事,唱歌,遊戲,古詩,認字,學數學,英語啟蒙教育,哪一樣能離開網絡?就連在吃飯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把一部手機放在孩子面前給他看動畫片,讓他安靜地吃飯。

第三,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小學,更加離不開網絡。老師要通過網絡佈置作業孩子完成,比如說英語,難道你不去完成嗎?

所以說網絡,手機,電腦,iPad就像病毒一樣存在於我們周圍,無孔不入。連大人都是低頭族,更何況是沒有自控力的孩子?

大人能夠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引導和控制孩子看電腦手機的時間,不讓孩子長期沉迷。唯此而已。


兒兒老師


你好,現在呢,虛擬交往取代了真實的人際交往,現在的孩子們不想離開這個虛擬世界,Facebook、Instagram、微信、微博、QQ空間上隨時都有信息在更新,睡覺時手機也不離枕頭。因為是虛擬世界,所以有惡毒評論盛行,而對孩子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比如有一個對肥胖姑娘的評論:“你需要一個擁抱……在你的脖子上……用一根繩子…”而因為網絡欺凌造成的自殺也屢屢發生。

網絡上的色情信息更是滿天飛。澳大利亞有53%的13歲以下的女孩看過色情圖片,16歲的女孩的比例則達到了97%。她們在做作業時用搜索引擎就會彈出無數個無關的色情信息。這是一代沒有性經歷就看過性暴力的孩子,研究表明,這會誘導男孩子認為可以強迫女孩進行性行為,而女孩也會困惑,女人是不是為男人服務的工具,女孩即使不喜歡這樣,她也會困惑於,按照色情片,她應該享受這些。

父母們應該怎麼做:你要和你的孩子進行深度的談話,讓他(她)明白網絡的便捷,也要知道網絡上到處存在的陷阱和陰暗面;你可以幫孩子註冊社交賬號,但要設置為最大程度的隱私保護,你要成為他們的好友,告訴孩子父母只是關心你的安全;給孩子用的電腦安裝網頁過濾系統,你要關注她的上網記錄;對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做出限制,特別是睡前不得使用電子屏幕;最重要的是你要和你的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他(她)看到了什麼讓他(她)不開心的事情都會跟你說,而你也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警覺。

希望你的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瞭解孩子的內心最重要,你若不能瞭解,就不能有相應的應對措施!


孟郎君解讀育兒知識


當孩子表現出對網絡有極大興趣的時候,不壓制,不忽視,及時地正面引導。現在的小孩就是在網絡社會出生的,他們接觸網絡極為正常,大多數家長不願孩子接觸網絡的原因是怕孩子沉迷網絡,尤其是遊戲、抖音、QQ等,然後缺乏自制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實,在孩子最早接觸的時候就要重視這個問題,陪伴他們,告訴他們網絡的雙面性,引導他們通過網絡查閱資料、瞭解新聞資訊、正確對待網絡評價等。以身作則,家長不要自己成天玩手機還要求學生不玩,如果你沉迷的是親子閱讀,相信孩子也會如此,你天天在拿劃手機,學生是有像學樣的。此外,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間,一週兩次左右,一次一到一個半小時就差不多。孩子學習很忙的,基本就夠了。


楊子不語


完全避免是不可採取的,有了網絡是好事,但是要正面引導,不能讓孩子沉迷遊戲,沉迷不屬於他自己年齡的視頻,在他開始出現興趣的時候可以買給他適合他年齡的電子產品,提高他的興趣,提高他的見識,要積極引導,比如現在就開始的少兒編程,網絡課程,網絡語言外教,都是比較好的網絡學習。


韓韓小姐


對於現在的未成年小孩來說,什麼年齡段接觸網絡最好?估計有孩子的很多家長都會急著說,最好是16歲或者18歲之後。其實悟空提出這個問題,是一個未婚男女提出來的問題。如果已婚男女,不會提出如此問題。


共享智慧


這是個比較新的命題。我認為在這個網絡時代,如果說不讓孩子接觸是很難做到的。

既如此就要正確面對,具體說什麼時候接觸。其碼也要到孩子上學後比較合適些,一來可以鍛鍊網上知識,二來方便自己的網上作業,但要有時間限制,切不可放任自流,去看那些不必要看的東西。

總而言之,在與時俱進的年代,既要做到進,也要掌握好度,收到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