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神鵰俠侶》,我那刺痛般的結就來了:金庸為什麼寫小龍女失貞?

用戶68839978


金庸為何寫小龍女失貞,我想,這是無數讀者不忿的問題。

按照金庸先生本來意願,《神鵰俠侶》作為《射鵰英雄傳》的後半截故事。金庸並不想延續射鵰中的情節,希望在《神鵰俠侶》中,加入一點不同的元素。而這點不同,就是小龍女與楊過身份的不同,卻仍然可以破除萬難,最終走在一起。從表面看,似乎是在宣揚愛情無價。並不應該因為身份的束縛,而成為愛情的枷鎖。但是還有一深層原因,是在寫書之外的話題,下面我來八卦一下,金庸與夏夢的愛恨情仇。

小龍女的原型是當時的名伶夏夢

金庸雖然沒有親口承認過,但在讀者心裡,小龍女的原型,就是金庸的夢中情人,夏夢。

夏夢出身上海的文藝世家,從小就得到了藝術薰陶。

不僅如此,她還出落得亭亭玉立。金庸先生曾經這麼評價過她:

“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長得像她才名不虛傳。”

但是當時的夏夢,早已嫁為人婦。

可謂是襄王有夢,神女無心。金庸最後一次表白,被夏夢女士嚴厲拒絕。自此以後,二人老死不相往來。夏夢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只要碰到有關金庸問題的採訪,她都避而不答。理由是:“我與金庸之間,不如不說”。

二人的生活中的情緣,就這樣結束了。但是金庸小說中的情緣,卻仍然繼續著。

金庸為何寫小龍女失貞?

小龍女和尹志平那段,看起來並不符合常理。

金庸先生,安排小龍女被點中穴道。這本身是歐陽鋒,為了防止小龍女來偷學武功,無可厚非。

可為什麼偏偏讓歐陽鋒點穴?小龍女和楊過,前腳剛在古墓中,學到了解穴大法,可以靠自身解穴。

卻偏偏碰到了歐陽鋒,以特殊手法點穴,小龍女這才沒辦法解開,才便宜了尹志平。

這也太巧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金庸寫小龍女和尹志平這段,是有意為之。

坊間傳聞,就是因為夏夢拒絕了金庸。

我覺得,夏夢雖然拒絕金庸。但是作為金庸心裡的女神,應該也上升不到恨的地步。

不過舊時的文人,喜歡口誅筆伐倒是真的。如果說,金庸在生活中不得已,以文字的形式,來“實現”一下遺憾,倒也是可能的。

所以,金庸寫小龍女失貞,也許就是為了成全他自己。當然,這都是我們的猜測罷了。


十點歷史君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情到深處,黯然銷魂!

記得自己中學時看《神鵰俠侶》,打著手電在被窩裡看通宵,看到小龍女被玷汙,心中無名火起,從床上跳起來,然後被我老子一頓胖揍!作為一個讀者,一個男人,真的難以接受這一情節,就好像心愛的東西被無情地打碎,身體捱揍的傷痛都無法敵過心裡的難受!

到現在我依然記得楊過在絕情谷找到小龍女,第一次見到情花,書中這樣寫情花“情之為物,本是如此,入口好甜,回味苦澀,而且遍身是刺,就算你小心萬分,也不免被其所傷!”這段話我憑記憶寫得,這麼多年卻難以忘懷!

為什麼金庸寫小龍女失貞?我有以下三點理解:

一是金庸自己求不得的煩惱。金庸有自己最愛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夏夢,一個如同花一樣的女人,他苦苦追求,但仍然沒有抱得美人歸!小龍女的原型就是夏夢,而夏夢嫁給了一個商人,這種求不得的痛苦一定讓金庸痛苦,而夢中情人嫁作他人婦,在一個男人的心中不就是一個美夢被玷汙嗎?

二是殘缺的美好!小龍女的失貞為楊過的殘疾埋下伏筆,一個完美的女人和一個不完美的男人,有時這種殘缺成為另一種美好!

三是人生的不完美!人的一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得必有失,有成必有敗,有愛必有恨,便宜佔盡,好處撈盡,一帆風順,波瀾不驚,這樣的人生不是現實,那是童話。小龍女一開始就被描述為仙境中人,她美如天仙、漠視眾生、永遠飛舞於九天之上,只有嫡落凡塵方可為人,才能展現那些愛恨情仇,方能演繹一曲動人心絃的生死之愛!!

最後引用一首詞作為我回答這個問題此時的心情:

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香枕乾布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借文章書法自己的心情罷了。

神鵰俠侶寫於1959年。

眾所周知1959年身為丈夫和父親的金庸追求夢中情人夏夢失敗,金庸無奈離開了夏夢所在的電影公司,開始專心寫他的武俠小說。

要知道,金庸為了追求夏夢可謂下了血本,同唐伯虎潛伏華府賣身為奴差不多。

1953年到1958這幾年,金庸用自己的筆名林歡,在夏夢所在的影視公司寫劇本。

這是根本沒有必要的事情。

因為那時候金庸寫的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已經讓他有了不小的名氣,完全可以做專業寫小說的作家,根本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做編劇。編劇賺錢並不多,也沒有什麼前途。

其實金庸在這裡當編劇,只是為了能多看夏夢幾眼,他還專門為夏夢寫了幾部劇本,但是無奈夏夢已經名花有主。

後來金庸向夏夢表明心意,要求夏夢同丈夫離婚,自己同妻子離婚,然後共度一生。然而,夏夢說今生今世實現不了了,也許下一輩子還有機會。從那之後,兩個人就鬧翻了,面子上還保持著朋友關係而已。

實際上,夏夢隨後幾十年遇到記者提問就主動迴避金庸的話題。

金庸失戀以後,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創作的神鵰俠侶中。

小龍女其實就是夏夢的化身,同楊過情投意合,生死相許,卻被卑鄙猥瑣又無能的尹志平(夏夢的丈夫)玷汙失貞。

而舊版小說中,小龍女本來是跳崖死於絕情谷,同楊過沒有能夠在一起。

後來因為讀者極為不滿意小龍女這樣死去,金庸才被迫將她寫過了。

大家注意,絕情谷遇到小龍女一幕,壓根就是加進去的,裡面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說起來,金庸真的很小氣。


薩沙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其實金庸先生設計的“小龍女失貞於尹志平”這一情節非常好,有三點理由:

第一,這一情節突破了原有的武俠小說模式。

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既然是童話,必然是美滿的。所以武學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多半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設。

然而楊過與小龍女這一對情侶卻突破了原有的模式,他倆一個斷臂,一個失貞,被許多讀者稱為“天殘地缺”。相對於其他武俠小說,《神鵰俠侶》無疑是非常沉重的,不光是小龍女失貞、楊過斷臂,後面小龍女還毒入五臟,與楊過分別了一十六年。甚至坊間傳言金庸原本想把小龍女寫死。

一部小說如果一味迎合讀者,必然是膚淺的。金庸先生則用“小龍女失貞”這一情節,刺探了讀者的心,讓《神鵰俠侶》的內涵變得厚重起來。

第二,這一情節突破了傳統的理念。

傳統社會非常注重女子的貞潔,婚前守貞的觀念深入人心。如果女子成婚之時不是處子,將受到婆家的歧視與侮辱。哪怕到了今天,還有很多人的心中有根深蒂固的處女情結,還有很多女子被強姦後不敢報警,生怕受到別人的指指點點。

然而,金庸卻讓小龍女這麼一位宛如仙子般的人物被尹志平奪走了第一次。雖然小龍女失去了貞潔,但在楊過眼中,她依然是潔白無瑕的仙子,沒有任何缺陷。其實這樣的情節在金庸小說中不止出現一次,比如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曾騙張無忌說自己被宋青書強暴,還懷上了他的孩子。張無忌並不以為意,心想如果真的懷孕了,自己就與周芷若一同撫養這個孩子。

金庸表現出的價值觀,相對於那個時代來說,是非常進步的。

第三,這一情節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小龍女自小就被她師父收養,在黑黢黢冷冰冰的活死人墓里長大,從來沒下過終南山。她身邊相伴的只有師父、孫婆婆,古墓派武功又要求人斷絕情慾。所以小龍女不通世務,冷漠得像她睡的寒玉床。小龍女和楊過雖然朝夕相處,孤男寡女,卻絲毫沒有產生情慾:

小龍女其時已年逾二十,可是自幼生長古墓,於世事可說一無所知,本門修練的要旨又端在剋制七情六慾,是以師徒二人雖是少年男女,但朝夕相對,一個冷淡,一個恭誠,絕無半點越禮之處。

如果沒有尹志平捅破那層薄膜,也許楊過和小龍女會一直這麼過下去,至死都是師徒,而不是夫妻。

但是尹志平的放肆,讓小龍女嚐到了禁果的滋味。她以為那一夜是楊過做的,所以決定嫁給楊過為妻。而楊過卻一臉懵逼,不知發生了什麼,所以氣得小龍女離家出走。小龍女走後,楊過才確認了自己對她的愛,才決定娶小龍女為妻。

所以這一情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


夢露居士


這與本書的成書背景有關。


《神鵰俠侶》是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於1959年至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書中故事緊緊承接《射鵰英雄傳》,以前一部書的反派楊康的遺腹子楊過為主角,成功塑造了諸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狂放痴情的楊過、清麗脫俗的小龍女以及靈動可愛的郭襄最令人印象深刻,為人津津樂道。


此外,本書還一度被認為是金庸先生的情書,小龍女這一人物就暗含了他對自己心中女神,知名女演員大美女夏夢求而不得的情愫,也算一時美談。


但,這本書在初期是被金老視為悲劇來寫的,書的原名叫《天殘地缺》,天殘指的是楊過的獨臂,地缺指的是小龍女失貞,而書的結局原本構想為小龍女墜入谷底而死,十六年後得知真相的楊過悲痛欲絕,自殺殉情,從而成就金庸作品中最為悽美的愛情悲劇。


實際上,楊過被郭芙砍下手臂,小龍女被尹志平姦汙,也確實符合金庸的初期設計。


如果事情沒有發生變化的話,那估計我們現在看到的《神鵰俠侶》就是一出徹頭徹尾的悲劇了。


可惜,當時的環境似乎不允許金先生這樣做。


很巧的是,這本書的成書時間是在1959年到1961年,而金庸先生的《明報》就是創刊於1959年,《明報》在成立初期運營得極為艱難,迫使金先生不得不在上面發表武俠小說,藉此鞏固並提升讀者數量。


《神鵰俠侶》作為少見的武俠小說佳作,在連載的兩年多時間裡吸引了大量的讀者,堪稱石破天驚,滿城爭相閱讀,而就在小說即將結尾的時候,如果金先生延續自己的思路,來一個悽慘的結局,對於讀者而言會構成一個不小的打擊,反過來,有可能使得讀者因愛生恨,再也不買《明報》了,出於現實的考慮,金先生必須照顧讀者的情緒,顧全大局,所以才將原本設計好的悲劇結局改成了大團圓。


這一說法出自倪匡先生對於《神鵰俠侶》的書評,在文章中,他也坦言了讀者的矛盾心理,即從藝術的感染力而言,悲劇會使得作品更加完整,不然男女主角都這麼慘是為什麼呢?但,作為讀者又希望他們能夠團聚,不然,恐怕自己會勃然大怒,再也不看金庸的書了。


說到底,還是因為金先生的作品太棒了,惹得讀者牽腸掛肚,反而讓他的行文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差池就會惹來眾多讀者的熱議甚至是非議。


不過,在2年後的《天龍八部》裡,金先生就沒有再仁慈下去,給了男主角蕭峰一個悲壯悽烈的結局,至今依然令讀者心碎。 他是金先生筆下的真大俠,但死得也真慘烈。


大蔥侃侃侃


01

過猶不及

金庸先生關於女一號的失貞bug,我們可以從如下三個角度去看。

首先提一個問題。完人真的存在嗎?或者說這樣的女子現實裡有嗎?大家不妨在自己心裡先打個問號,你眼中的小龍女有什麼瑕疵呢?

對,就是她過於理想化,幾乎完人一樣地存在。從小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不染世俗晦氣起,吃著綠色無公害的蔬菜,方圓十里八里沒一個鄰居,縱使有也是一群“潔身自好”的道士。

這樣的小龍女,無疑成了廣大男同胞們魂牽夢縈的理想情人。

於是,終南山下,月色如鉤,夜風習習……有人痴迷武功,有人偏愛美色。

金庸這樣安排,在筆者看來無非就是要告訴我們:物極必反。這個世界,不止做好自己就能高枕無憂。

02

一件事物,太過美好的時候就瀕臨一種危險信號。日中則仄,月盈則虧。一朵花最美的時候往往不是她大紅大紫之日,而是永遠保持一種含苞待放的蓄勢狀態。

現實給你最好的,就一定會教你承受最差的。這句話,楊過受用,甄志丙受用,小龍女同樣受用(長得漂亮的女人婚姻容易出問題),所有人受用。

03

小龍女的失貞,成全了楊過。

一代英雄從此孤肝義膽,開始憂國為民,原本淪為武林笑話的他卻能將個人的愛情聚散與家國統一的大義做到有機結合。經過坎坎坷坷,走過跌跌撞撞,他們最終走到一起。其實,愛情,就像一程取經路,總要遭遇這樣或那樣的Bug,抵擋生活的出其不意和光怪陸離,然後再守得雲開月明。

金庸先生講的都是赤裸裸的現實和人性問題。在美色面前,人性本色暴露無遺。就像當今,多少人栽在了聲色犬馬之中。而愛是什麼?愛是看穿你的一身疲憊之後的義無反顧。擁抱殘缺,接受不完美這才是人生的永恆話題。

柒月長安


這就是為什麼你一直心心念念《神鵰俠侶》的原因啊。(一個作者最喜歡能有人記住他的作品,儘管這個作者已成宗師)

在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金庸作品中,射鵰三部曲中,唯獨這一部作品,你心中念念不忘!覺得充滿了遺憾!

《神鵰俠侶》中,我們會對尹志平痛恨,那是因為我們心中的小龍女是是溫柔的,是純潔的,是不顧世俗的追求愛情的,這成了一種象徵,女性的象徵。

無論是李若彤的表現,還是劉亦菲的演繹,我們都無法否定,她們的演繹的很完美。在男性眼中,她們是把“姑姑”師傅的入世未深,天然雕刻的容顏演繹的淋漓盡致的,是值得我們珍惜的女性。我們也認定的過兒徒弟和姑姑師傅應該有純潔的愛情,哪怕會受到那個封建世界的白眼,但是最起碼,他們的愛情會只有彼此。

但是偏偏出現一個尹志平,破壞了我們心中的完美。請注意,尹志平的出現破壞了我們心中的完美。這何嘗不是金庸先生告訴我們,人生一途,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甚至是親情,哪有完美!總會有一個存在破壞我們心中的完美,成為我們心中的痛。

所以,金庸為什麼會這樣寫小龍女失貞?一:這能成為我們記住這本書的標籤。

二:金庸老先生告訴我們,我們渴望的完美並不存在,只有殘缺的完美,但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愛,才能彌補成完美。


簡文齋


每每看神鵰的影視劇作品,都很痛恨導演不遵循原著拍攝,尤其是現在還在廣泛爭議的尹志平與小龍女這段這麼重要的劇情,基本都是一帶而過,從未展現細節,真是叔叔嬸嬸都不可忍啊…

至於說,金大俠為啥這麼寫,建議大家從金大俠的生活軌跡,尤其是連載神鵰俠侶期間的經歷上找原因。事實上,如果不是當時的讀者要跟他拼命,金大俠可能會寫的更加悽苦…





省略一萬八千字


可能每個人看到這一幕都會有“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的感覺,為什麼金老先生會這樣寫小龍女,留下千古遺憾,如同曹雪芹那本未寫完的紅樓夢一樣,一直令人唏噓不已。小編這裡班門弄斧,也不自量力地分析一下其原因。



首先,金老先生這麼寫肯定是一個伏筆,與小龍女的老公楊過的斷臂形成首尾呼應。

小龍女失貞發生在楊過斷臂之前,如果不這樣寫的話,楊過斷臂就會顯得很突然。實際上,失貞與斷臂都來的很突然,前者被歐陽鋒點穴,後者被郭大小姐腦熱,但由於小龍女溼掉節操在前,所以就埋下了一個伏筆,這樣的話,大家對於楊過斷臂也就接受了,如果不這樣的話,兩者都很突然,也都不容易被人批評。



其次,金老先生表達的是一種殘缺的美。

我們知道,斷臂的維納斯是最美的,小龍女也是一樣。金老先生想通過這一幕表達出殘缺產生美的哲學思想。如果沒有這一幕,估計小龍女會像他筆下的萬千絕倫女子一樣,亂紅飛過鞦韆去,給觀眾留不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最後,金老借這一幕其實在述說自己的經歷

金老的情感歷程也不順,小龍女寄託了他其中的一段情感故事。年輕的金老愛慕一個女子,可她卻跟了一個商人,節操自然也沒有了,金老也沒有得到他,但俗話說,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很多年過去了,金老一直對她耿耿於懷,於是便揮筆疾書,寫下了這千古一嘆。


木瓜課堂


金庸先生寫小龍女失貞,是想讓男主角楊過挑戰世俗禮教之極限。南宋是一個理學極端的世界,女人被男人摸一下手腳,都要剁下來表示貞節,何況所謂的″失貞″乎?

這一情節將楊過小龍女之師生姑侄戀,推到一個極限矛盾衝突之中,從而強化了戲劇之內在張力,這是金庸當電影編劇學到的經驗,為楊過小龍女愛情之苦難埋下伏筆。

作為女性讀者,沒覺得她失貞不潔。奈何21世紀的男人們,居然還活在13世紀南宋,入戲這麼深?

眾多跳腳的男性讀者,骨子裡多少是禮教之信徒,覺得小龍女″失貞″″不潔″!有無想過是你們髒了,與封建禮教衛道士,站在同一個陣營裡,才會覺得小龍女不潔了,甚至把夏夢扯進去,以衛道士之心曲解金庸,更讀神鵰枉為金庸之粉絲!

如果你的女友遭遇此事,你會不會覺得刺痛,惋惜,而不是憐憫與珍惜,因為封建禮教困縛下,男人對女人所謂的貞節(實為財產佔有慾),會將已受苦的她逼上絕路。

失貞?小龍女不覺得,楊過也不覺得。郭襄不覺得,黃老邪也不覺得。

《神鵰俠侶》第4卷,金庸用一個女人賣身救夫,反被丈夫嫌棄,楊過殺死丈夫救女人孩子的故事,將楊過對禮教的叛逆與痛恨推到極限。這樣的神鵰俠,值得郭襄等一輩子,等他三生三世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