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多省份,高考二三本線合併,本科線從二本線起,那還存在所謂的三本院校嗎?

杯酒訴離殤


存在!

現在公佈的二本線實際就是2016年之前的三本線,其實真正的二本線可以這樣計算。

(現在的一本線+現在的二本線)÷2=實際的二本線

但是真正的三本院校還是存在的,這樣操作其實對於那些過三本線的學生來說,有一個衝二本的機會。

三本同樣還是高收費!例如對外合作辦學等等。

區別的本質就是,現在的公辦二本還是以前的二本,現在的民辦二本就是以前的三本。

用人單位一看就知道的。


班主任教數學


高考二本、三本線合併錄取,只是在高考填寫志願、錄取形式在改變,對那些所謂“三本院校”只是把稱呼換了罷了,依然沒有改變它的性質!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進行,大部分省份都已經實行了二本、三本合併錄取,更有廣東、山東省份實行本科錄取,現在應該只有湖南省保持三本批次錄取吧,遲早也會把三本、二本合併錄取,因為這是大勢所趨!



為什麼會進行二本、三本線合併錄取,無非有兩個原因!

1、加大本科院校的整改,擴大本科院校的實力

為什麼這樣說?三本、二本線合併錄取後,你看看本省稍微有實力的二本院校是不是都進行了一批次、二批次錄取,稍微有實力的大專院校都進行專升本或合併組建成本科,這是對本科院校的整改,加大了本科院校數量與實力,其實如1952年本科院校整改一樣,它是拆分整改,而這一次是合併中升級整改,但整改的對象是實力較強的二本和專科院校,對三本院校只是批次的整改,並沒有實質性整改!


2、提高高考錄取率

三本、二本院校合併錄取,提升了本科院校的錄取率,也提升了高考錄取率!

圖中數據從2010年到2018年,高考實際錄取率在不斷上漲,從69.95%上漲到81.13%,2019年全國高考人數突破1000萬,預計今年高考錄取率在84%左右,高考整體錄取率上漲了,本科錄取率也上漲了,像河南高考本科錄取率已經從20%左右上升到30%了,是相當不錯的!

從二本、三本院校合併錄取,錄取率在上漲,但是否還存在所謂的三本,大家其實是關注是學費和院校實力,在開頭我就說了,三本院校只是叫法不同,它依然是三本院校的性質!


一、院校屬性依然沒有改變,只是改變了錄取批次

在三本、二本合併錄取前,本科批次有三個,一批、二批、三批,填報志願也是三個,分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合併後,把批次和志願都減少一個,確實很方便了,但三本院校的屬性依然沒有改變,並且還增加了考生的報考難度(第三點會講到),院校屬性是什麼呢?民辦高校、獨立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以前我們俗稱三本院校是高收費院校,以民辦、獨立院校較多,現在二本、三本院校合併錄取了,他們依然沒變,所以只是在錄取形式改變了!

二、三本院校費用沒有降低,反而提升不少,這是考生和家長最大的關心

話說三本、二本合併錄取了,三本就是二本了啊,可事實上三本依然是三本,它的學費並沒有改變!

我們知道一般公辦高校學費在3700元-6000元,三本院校一般在12000元-20000元(民辦)、獨立院校在12000-22000元,中外合作辦學更是貴,按理說三本、二本合併後,大量的高學費學院該減少了,可你看看,現在高學費院校遍地都是,尤其中外合作辦學,一個大學沒有中外合作辦學好像有點丟臉似的,個人感覺,現在的院校已經存在了“亂收費現象”!



三、考生確實容易上大學了,但上好大學更難了,上正常費用大學更難了!

三本、二本合併錄取確實提高了本科錄取率,考生很容易上大學了,但大家仔細想想,上一所好大學多難,上一所211大學多難!

在二本、三本沒合併前,各位家長和考生很清楚,過了二本線,可以上二本院校,如果不上,那就得選擇三本院校,可三本院校是高學費啊,家裡支付不起,此時清晰的本科分割線讓大家有更好的認識;而合併後,二本線大幅度下降,結果是你超二本線50分甚至100分,你依然面臨無校可上(正常學費),最後不得不選擇高費的,這是最大的問題,也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孩子超二本線,卻上個民辦高校,費用一年2萬,這讓家長怎麼不頭疼!

總結語:

三本院校依然存在,只是變換了一種錄取批次方式,與其用錄取批次方式來定位本科,不如直接認為高學費就是三本院校(把中外合作辦學除外吧,個人非常不支持中外合作辦學,因為這種辦學方式已經氾濫了),所以即便現在本科線從二批開始,院校實力依然是具有代表性,三本變二本只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流子佳


現在多省份,高考二三本線合併,本科線從二本線起,那還存在所謂的三本院校嗎?

可以肯定地回答:存在!只不過是換了種說法而已,實際上三本院校的性質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雖然都是二批次錄取,但是公辦二本院校,錄取分數線相對較高,收費標準也較低。而民辦本科院校、獨立學院收費標準相對較高。因此,考生在區分學校是否是原來的三本院校,單從學校的收費標準就可以知曉。

二三本批次合併對於考生而言,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首先:對於三本院校的畢業生的就業歧視會逐步淡化、甚至消失。以前,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可能會問:幾本?有的用人單位直接說明:三本院校畢業生不再考慮範圍之內。


二三本批次合併招生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不可能拒三本院校畢業生於門外了。因為只有一本和二本,而且有的省份只有本科批次招生。這對於民辦院校和獨立院校的畢業生來說無疑是好事,他們能和公辦二本院校的畢業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有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公平的競爭。

其次:對於原三本高分段考生而言,在填報志願時,就可以衝一下公辦二本院校。而二三本批次沒有合併以前,二本線下考生只能上三本,實際上有的考生可能只有一分之差,一個上二本,一個上三本,這顯然不夠公平。


再者,對於家庭經濟條件不錯,又特別在意專業的考生,也可以選擇實力強大的民辦院校好點的專業。

當然,二三本批次合併,對原來略高於二本線的考生影響最大,如果志願填報不好,一個不留神,就滑到了民辦院校或者獨立院校,因此填報志願一定要謹慎。

二三本批次合併招生,對於民辦院校而言,也多了競爭的機會。好的民辦院校也許會得到更多考生的青睞,高校之間為了搶得優質生源,會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實力,對考生來說,也是好事。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山東的直接把一本二本三本都合併了 但還是有區別的 最直觀的就是分數和學費


AngelOrDevil


稱呼上不存在,但是原三本院校的實體還是存在的,還是原來的辦學性質(獨立學院或民辦)、收費標準,只是招生批次由原來的第三批與第二批合併為同一批次(第二批)。合併後,在有的省份,原二本稱二本a,原三本稱二本b,二本a的錄取分數一般要高於二本b的錄取分數。


香溢陋室


本科只分批次投檔,取消了第三批次當然就沒本三啦!高校不管是提前批,一批,二批,實則都是投檔分差論強弱的。


4A梅嶺


當然存在,人們習慣上還是稱公立的為二本大學,獨立學院和民辦的叫三本大學,二本三本學費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D調的奢華45221602


民辦本科高校和獨立學院就是老三本。


人文社會學者李新峰


存在的,從學校的學費特別明顯。


小海說教育


國家從頭也沒有定一,二,三本!只是民間的一種概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