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截至1月31日,这场从2019年12月持续至今的病毒危机,以确诊9811例、疑似15238例的数据进入了新的阶段。


2020年1月22日,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为野生动物。这场“吃出来的”疫情,很快被大家与SARS病毒产生了对比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早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毒来源,就从果子狸进一步追溯到了云南某洞穴的蝙蝠身上。这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场危机,但是对我们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

纵观全球重大疫情,几乎都与野生动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01细数与野生动物相关的重大疫情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


该病症具备病急、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被传染的病人多数都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或生活在流行区内。


虽然是在成人群体普遍传播,但儿童感染率较高。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该疫情在我国广东首次爆发,5个月内传播到了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8000人感染,死亡病例接近800人,成为本世纪初最严重的一次传染病。


后于2013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研究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


2014年2月,徐德忠等人于论文中指出,中华菊头蝠为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CoV)的贮存宿主。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同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的大规模爆发也由蝙蝠携带进行传播,且自1976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呈现出间歇性爆发趋势。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除此之外,马尔堡、亨德拉以及此次疫情中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都跟蝙蝠逃不了关系。

而这些重大疫情的溯源并非意味着,除蝙蝠以外的野生动物就安全且不携带病菌。

它们仍旧以病原体的方式处于人类生态链中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02野生动物,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好吃


据了解,野生刺猬、野兔等生物携带的寄生虫,可严重损伤人类眼睛及皮下组织、大脑甚至肠道等器官,或传播回归热、Q热及出血热等疾病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常见于秋冬山珍汤锅中的野生蛇,则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且均为人畜共患的类型型,感染可致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等,重则损害多个脏器危及性命。

它们甚至可能携带可传染人类的多种病毒,严重损伤眼睛、皮下组织、大脑、内脏等器官,可致肠道感染。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更为常见的野猪也携带着诸多体内寄生虫,除了叫得出名字的蛔虫、线虫,还有更多叫不出名但能致使肠胃大脑等多个脏器损伤的寄生虫。

即便是在捕杀过程中,其体外携带的多种蜱虫种类,也可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而近些年因《动物世界》而走红的小浣熊则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且携带的多种体内寄生虫会对人类造成肠胃及脏器损伤,甚至危及性命。

同样,因表情包等红遍网络的野生土拨鼠,也因带有鼠疫杆菌等可致肠道、肝脏及大脑损伤的病菌,而被呼吁禁止无防护近距离接触。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再提到常被中医药材中拾取的穿山甲,除了携带大量病菌能传播回归热、Q热及出血热等疾病之外,已被确认肉及甲片并无滋补和药用价值

也有人称,野生动物制成的食品味道更为鲜美、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因为熟悉丛林法则的它们比家养动物更勤于奔跑,这使得它们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不能否认的是,照这个思路去想,多锻炼确实能够获得好的肌肉线条,这对于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是一样。但口感,或者说,肌肉条件的优质并不意味着“好吃”。

以鸡肉为例,鸡肉的香味很大程度上由其中的“呈味核苷酸”决定,而“劲道”“有嚼头”则是由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决定。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虽说这些决定风味和口感的成分跟鸡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时间越短,“鸡味”越淡,也越嫩,但这些成分跟其中所包含的营养并没有什么关系。

即使对野生动物进行极度彻底的烹煮,彻底杀灭病菌与寄生虫,也不代表食客完全脱离了危险。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贪吃的代价是你不得不直面动物的富集作用,而这种危害的来源实则也是人类之痛。

*动物的富集作用:在自然界中,污染物如重金属通过较低营养级生物进入生物链,传递到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导致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无法分解代谢的有害物质堆积越多,且重金属无法有效去除。


03为什么人们都爱吃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说了这么多携带病菌的野生动物,可为什么还有这么一部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对它们进行捕食呢?

2019年末关闭前的华南海鲜市场,野生孔雀、野鹿、野生土拨鼠等野生动物就曾以张榜的形式公然售卖。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photo/阎小骏

偏信了“吃啥补啥”老话的中年人,或许是真的相信能以形补形

又或是想要以此来显示自己身为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优越感,一个个按照板子上高昂的价格去换取朋友圈里一时半刻的虚荣心。

“以形补形”的老话早些年说起来的时候也只是个现象展示,类比实验,大概算是前期阶段,可也并没有老话讲出后一句,吃下那些东西之后的人真的延年益寿了吗?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疫情进行到全民皆兵的时候,坊间流传着一系列吃蝙蝠的图片。蝙蝠这种生物,除开前文提及的“毒王”身份,对中国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福气的隐喻。

以发音而言,蝙蝠的“蝠(fu)”,音同福气的“福(fu)”,也有人称,蝙蝠音近“遍福”,寓意福遍天下,因此成为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福气的象征。

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根源中,蝙蝠等吉祥之物只作寓意上的好兆头,涉及到进补的方向或许是一种曲解。

但不能否认,在中药的用药中,有些毒性强且致命的生物(含野生动物),例如前文中提到的穿山甲,又或是蝎子、蜈蚣等物,确实出现在医药书籍之中。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而在现代医学看来,中医药角度关于部分用药的药效“都是没有依据、牵强附会的臆想”。进补的目的也多是为了所谓“壮阳”。

现今部分人还依旧迷信狗肉能滋补壮阳,猫和草药熬成的药汤能“温补”,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认为动物严重痛苦时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壮阳”,因而采取乱棒击毙的方法屠狗,以提高狗肉的“味道”和“壮阳”作用。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除前文所提及的穿山甲无药效之外,多年前的活熊取胆汁事件或也有所考证。后有知名人士确认胆汁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虽“显得有点特别”,但该成分也并非只有在熊胆汁中含量最高。

从科学依据上来说,实在没有道理。说到底是一种盲信盲从,且不比信奉封建迷信之人高明多少。

不过是妄想以史前文明中,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法则,带入文明社会来实现对自己所谓“霸主”地位的稳固罢了。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早在2012年初,英国《自然》杂志曾经发表多篇通讯关注包括中药在内的亚洲药物。诸如海马、大壁虎等中药中常见的药材,几乎都是因为其传统医药成分的身份而濒危。

中医用药到底是否只能选择野生动物作为根本,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毕竟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其发展之初尚处于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

所谓“以毒攻毒”,或许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的侥幸,而今,在高度发达的医药科技基础上,实在没有必要将自己从“亚健康”状态生生吃成“死马”。


04食物链与生态闭环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在某些人的眼里,“食物”二字,并无准确的定义。或许,任何东西都能成为他们食物链上的一环。

所以,为饱一时的口腹之欲和探寻野味的刺激,便冒险将野生动物大肆围捕和圈养,甚至不远万里,在玩味之后,狠心下单,将它们送上餐桌。

历史就是这样,从不告诉你谁是主角。今天你吃道野味,原本生存在闭环当中的病毒,也因此附着于人体之内,并不断地变异重组,编织出一株株毒性更强,耐受性更强的病毒。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开了数年的华南海鲜城里面的野生动物,也可能只是病毒的一个“过客”。而病毒的爆发,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因为,人类终究还是跨越了自然的边界、破坏了某种自然平衡。人类肆意破坏这种脆弱的生态链,打开了这个闭环,逆转了往日的平衡,势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诚然,新型冠状病毒要比2003年的非典来得还要再猛烈一些。它的肆虐不禁让人谈之色变,但不得不承认:在没有动植物之前,这个世界就只是微生物的家。

活得最久的是微生物,吃野味并不能体现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从今天的事实来看,逾越雷池的人终将成为众矢之的。

野生动物就真的那么好吃吗?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物种间的友善共存,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闭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真正的延年益寿。

毕竟, “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这个现实将如何延续,遥远的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似乎,又让我想起在知乎上看到“仇公子”发表的一句话:

“蝙蝠长期发着40度高烧,以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这生生世世的努力,可惜终究是低估了人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