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的悲慘結局,是趙國運氣差嗎?

小冰冰0210


我是李時針的時針,我來為您作答。


戰爭背景

戰爭不是兒戲,戰爭更不是運氣。戰爭的勝利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比拼的還有戰爭的意志與綜合的國力。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攻佔野王,韓國於是將上黨郡先給秦國以求和,但是上黨郡太守私自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孝成王接受平原君趙勝的意見,接受了上黨郡,於是親昭襄王派兵來攻,在長平展開一場曠世之戰。長平之戰歷時三年,最終以趙國的慘敗而告終。

在我看來趙國慘敗,並不僅僅是趙國的運氣差,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 趙國改革不利,綜合國力與秦國存在差距——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進行的“胡服騎射”,以胡制胡,親自推行騎馬射箭,組建了戰國時期第一支騎兵隊伍,軍隊實力大幅提高,但是沒有就國內的經濟制度推行改革,國內國民生產力沒有得到質的提高。長平之戰拖到最後,離長平距離更近的趙國卻也遭遇了缺糧危急,向齊國借糧食,前線後勤得不到保障。

但是秦孝公時期進行的“商鞅變法”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廢井田,獎耕織,開阡陌”土地私有,允許買賣多勞多得,極大提高國民生產積極性,“廢除世卿世祿,建立軍功爵制”軍隊戰鬥力得到提升,虎狼之師由此養成。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國與秦國的綜合國力開始出現差距。所以距離長平更遠的秦國反而可以一直保障後勤供給,直到戰爭的勝利,這就是秦國改革帶來的效果。
  • 趙國對戰爭準備不足——趙國在接受上黨郡之後,應預見到秦國不會善罷甘休,做好與秦國拼死一戰的準備。初戰失利,交戰雙方僵持不下之時,趙孝成王在頻頻崔戰廉頗未果之後,又派使者去秦國議和,被親昭襄王盛情款待,向列國宣揚秦趙和解,使得趙國失去合縱抗秦的機會。但是當親昭襄王面對趙軍被圍之後,隨機下令賞全國百姓每人一級爵位,全國15歲以上的男人全部投入戰場,親自坐鎮指揮,當生死決戰在打。趙國豈有不敗之理。

  • 將領水平差異—在戰爭打得最焦灼的時刻,換上趙括。趙括何許人也,是名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書,但是沒有帶兵經驗,紙上談兵非常厲害。但是任命之前,趙括受到藺相如與趙括母親的激烈反對,趙孝成王將一個新手將軍擺到了長平之戰的戰場。趙括的對手則是有“

    人屠”之稱的武安君白起。戰爭的結果也說明,趙括確實在水平上不如白起。


綜合以上幾個理由可以看到,長平之戰的失敗不能歸結於運氣原因,而是實打實的能力問題,對於戰爭的態度問題,以及綜合國力不如秦國導致的。


李時針的時針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很多人認為長平之戰的悲慘結局是由於趙國用了趙括,所以可能會認為是趙國的運氣很差。但是事實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發生在戰國晚期的秦趙長平之戰,向以耗時長, 規模大,且對交戰雙方的前途命運乃至當時歷史發展 的大走勢都產生過重大影響而受到當時政治家和後世 史家的關注。近年來,隨著山西高平長平之戰遺址永 錄 1 號屍骨坑的發掘、展出和相關影視作品的造勢, 這一已逝去 2000 多年的古戰事又一下子在人們的心目 中熱了、活了起來。

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史籍缺失,《戰國策》《呂 氏春秋》《史記》《資治通鑑》等書所傳留下來的有 關長平之戰的記述,錯亂、齟齬之處甚多,有些記述 更是明顯靠不住的,須作進一步的清理研究,以使我 們的認識比較地接近歷史的真實性。

一、關於長平之戰的歷時和起止時間問題

關於長平之戰的歷時(持續時間)和起止時間, 一般多謂起於公元前 262 年,止於公元前 260 年,凡 歷時三年之久。如頗具權威的上海辭書出版社 1979 年 版《辭海》、2000 年版《中國歷史大辭典》兩書的《長 平之戰》條,郭沫若主編之《中國史稿》,白壽彝總 主編之《中國通史》,皆取此說。著名戰國史研究家 楊寬更多次強調,“秦、趙兩軍在長平相持了三年”的說法,“是正確的”。

亦有學者系“趙使廉頗拒秦於長平”於周赧王五 十四年,即公元前 261 年,系“趙使趙括代廉頗,秦 白起敗之於長平,大破趙軍,坑四十五萬人”於周赧 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 260 年,即此役歷時年餘,跨 兩個年頭。

另外還有學者認為,長平之戰實公元前 260 年一 年間事。

上述諸家說,似皆有所本。以楊寬為代表的歷時 三年說,其根據是《呂氏春秋·應言》篇所謂“秦雖 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三年之數既定,接下來 須定其起、止兩頭。把戰役的終止點定在公元前 260 年,根據尚覺充分,因為,《史記·秦本紀》《六國 年表》《白起王翦列傳》《資治通鑑》等書皆把長平 之戰的終止點定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周赧王五十五年, 即公元前 260 年;而起始點的推定,則麻煩多了,因 為,迄今為止尚無任何可靠材料足以證明長平之戰是 從何時開打的,人們把它定在公元前 262 年,多半是 為湊足三年之數向上逆推的結果。

歷時二年說的根據是《史記·六國年表》把“使 廉頗拒秦於長平”和“使趙括代廉頗將,白起破括四 十五萬”分系周赧王五十四、五十五年,即公元前 261、 260 年。

以長平之戰首尾皆在公元前 260 年,即為一年間 的說法,根據較多。如《史記·秦本紀》載:“(昭 王)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 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 平,四十餘萬盡殺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更 按月細載是役之經過雲:

(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 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 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 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 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 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 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曰:“秦之所惡, 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 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 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 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趙 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通佯)敗而走, 張二奪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 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 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 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 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 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 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 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 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 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 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趙人大震。

《資治通鑑》所記略同,亦系此役於周赧王五十 五年(公元前 260 年)。1975 年出土之雲夢睡虎地秦 簡《編年紀》亦作:“(昭王)卌七年,攻長平。”

綜上,有關長平之戰持續時間和起止時間的各種說 法雖皆有所本,但相比較而言,三年說依據的是《呂氏 春秋·應言》篇的無頭無尾的隻字片言,二年說本於《史 記·六國年表》,所據雖尚稱堅實,惜孤證難立,恐皆 不足憑信,唯發生於公元前 260 年一年之內的說法,不 但見諸多種記載,特別是有《白起王翦列傳》按月記事式的言之鑿鑿,其可信度理應在三年說、二年說之上。 此事,當如張景賢所論:“秦趙長平之戰正式爆發於秦 昭王四十七年,即公元前 260 年,戰爭從四月開始至九 月結束,歷時六個月。”所謂“雙方相持三年之久,才 分出勝負”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往往“把秦軍攻韓上黨 的時間、趙軍進駐長平的時間和長平之戰爆發的時間混 為一談”。

說到這裡,還有一條記載亦應在此議論一下。《史記·趙世家》載:“(趙孝成王)四年,……趙遂發 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七年,廉頗免而趙括代 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 如果此記載不誤,按照有些學者所主張的廉頗進駐長 平之日即可視為長平之戰開始之時的說法,長平之戰 豈不又成了起於公元前 262 年、止於公元前 259 年, 前後歷時四個年頭的戰役了。這段記載,從孝成王四 年跳到七年,中間或有缺失。梁玉繩看到了這一點, 於是於《史記志疑》中提出:“廉頗將軍軍長平”上 “失書六年二字”;“七年”“乃七月之誤”。這樣, 長平之戰的結束之日,又重新被拉回到趙孝成王六年 (公元前 260 年),以求與《史記》他處記載相吻合。 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大約是接受了梁玉繩的部 分看法,校改“七年”為“七月”,卻又未接受梁氏 “廉頗將軍軍長平”上“失書六年二字”的看法,這 樣一來,長平之戰豈不成了首尾皆在趙孝成王四年(公 元前 262 年)時候的戰事了,這恐怕是點校者所始料 不及的。應該說,梁玉繩和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 的點校者的校改“七年”為“七月”之舉,恐未必妥 當,因為,將長平之戰的終結置於趙孝成王七年(公 元前 259 年)並非《趙世家》的一家之言。如《史記·廉 頗藺相如列傳》附《趙奢傳》即明謂:“(孝成王) 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括軍敗,數十萬之眾 遂降秦,秦悉阬之。”《史記·韓世家》亦謂:“(桓 惠王)十四年,秦拔趙上黨,殺馬服子卒四十餘萬於 長平。”韓桓惠王十四年,當秦昭王四十八年、趙孝 成王七年,即公元前 259 年。故有學者認為,長平之 戰應終於趙孝成王七年,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 259 年。[8]究竟應該怎樣看待長平之戰的終結是在公元 前 260 年還是公元前 259 年一事呢?梁玉繩《史記志 疑》的做法是以《白起傳》為準校改他書年份。如謂 《韓世家》中的桓惠王“十四年”乃“十三年”之誤; 《趙奢傳》中的孝成王“七年”乃“八年”之誤(這 裡需提醒讀者格外注意:此“八年”實應作“六年”, 因為,唯有作“六年”才能與《白起傳》中的秦昭王四十七年合,才能與上文的韓桓惠王十三年合。“六” 誤為“八”者,不知是出於手民之誤,還是梁氏自己 一時犯糊塗了)。楊寬的解釋是:“有的同志根據上 述資料,斷定長平之戰最後結束在秦昭王四十八年。 我認為,最後決勝在秦昭王四十七年結尾,可能已跨 進四十八年的年初,因而記載有四十七年與四十八年 的出入。《白起傳》載:‘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 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於是展開 決戰。按秦昭王時,秦已採用顓頊歷,雲夢睡虎地秦 墓出土秦簡《編年紀》可資證明。歷以十月為歲首, 十月初一為元旦,九月已是歲末。”事情是否如此, 尚有待於識者作進一步深入之研究。

二、白起將趙降卒四十餘萬“悉阬之”的 說法靠得住嗎?

長期以來,史學論著及通俗歷史讀物多取舊史有 關白起將趙降卒四十餘萬“悉阬之”的說法,近年來, 懷疑者漸多。下面,試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為討論方便計,先摘引一下舊史有關這個問題的 記述:

白起……又越韓、魏攻強趙,北坑馬服,誅 屠四十餘萬之眾,流血成川,沸聲若雷……(《戰 國策·秦策三·蔡澤見逐於趙章》)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武安君白起 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史記·秦 本紀》) (秦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趙長平,殺卒 四十五萬。(《史記·六國年表》) (桓惠王)十四年,秦拔趙上黨,殺馬服子 卒四十餘萬於長平。(《史記·韓世家》) (趙孝成王)七年,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 人圍趙括,趙括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史 記·趙世家》) (趙孝成王)七年,……括軍敗,數十萬之 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附《趙奢傳》) (秦昭王)四十七年,……括軍敗,卒四十 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 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 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 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史 記·白起王翦列傳》) (周赧王)五十五年,……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黨,上黨民 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 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資治通 鑑》卷五)

上引所記,雖有“誅屠四十餘萬之眾”、“四十餘 萬盡殺之”、“殺卒四十五萬”、“殺馬服子卒四十餘 萬”及“卒四十餘萬皆阬之”、“數十萬之眾遂降秦, 秦悉阬之”、“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盡阬 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等行文用語上的小小不 同(或僅言“殺”,或明言“阬”),但卻一致地認定 白起殘忍地把趙國降卒幾乎都殺(阬)了,而且一殺(阬) 就是 40 多萬。

對這類記載,長期以來人們多深信不疑,近年來, 已有不少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認為舊史所謂長平之役 後白起將趙降卒四十餘萬全部坑殺了的說法顯然是誇 大了的,不可信的。

首先,從趙國的人口、兵源及此役在趙人心目中 的地位看,趙國投入此役的總兵力當遠不足 40 萬。有 研究者估計,當時趙國的總人口約為 170 萬或 223 萬, 成年男人約 40 餘萬或 50—60 萬。可這些成年男子又 不可能全都開往前線作戰,從事生產和提供軍需者必 佔相當大比重。再則,趙乃“四戰之國”,四面受敵, 邊防不能空,都城邯鄲也要拱衛,長平之役雖事關重 大,但畢竟不過是秦、趙之間的一次爭城奪地之戰, 尚不是事關趙國生死存亡的一次總決戰,趙國沒理由 傾巢出動把全部兵力都押在這一戰上。據此,長平之 役中趙國投入的總兵力充其量不過 20 萬左右。

其次,《白起傳》所言“卒四十萬人”“盡阬之”, 與“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明顯不合常理,有違事 實。據《白起傳》所載白起自己的說法,是役中秦軍 雖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秦卒死者過半”的慘重代 價。號稱虎狼之師英勇善戰的秦軍都付出了“死者過 半”的代價,作為敗方的趙軍又怎會只在戰鬥中減員 1/10 左右,9/10 左右都存活下來向白起投降了呢?這 是不可能的。如果上引趙方在長平之役中投入的總兵 力為 20 萬左右的估計不誤的話,那麼,經過廉頗、趙 括與秦軍的多次搏殺,再加上被圍中餓死、被食的, 戰役結束後向白起投降的趙卒應當遠在 10 萬以下。有 研究者更根據長平之戰的決戰階段,白起只用二萬五 千人即將趙軍後路切斷並形成一個包圍圈,另用五千 騎兵便將趙軍主陣地穿插突破、並實行有效的戰役隔 離達 46 日之久等事實,估計秦趙兩軍當時交戰的部隊均已不超過 10 萬人。再經過決戰的消耗、餓斃、潰逃 等,最後降秦被殺的趙國軍卒,不過萬餘人。

再次,舊史所謂白起對趙降卒一律採取“阬殺” 的處置辦法的說法未必是事實。如上所引,《戰國策》 《史記》《資治通鑑》諸書在述及這次殺俘事件時, 也是或言“誅屠”,或言“殺”,或言“阬”,詞語 不盡一致。再則,從純技術的角度講,對人實行“活 埋”要比“斬殺”、“擊殺”等費時、費力得多,且 被處置的又不是幾個、幾十個、幾百個的小數目,沒 必要、也不大可能對數以萬計的俘虜一律按“活埋” 的辦法處置。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所撰《長平之戰遺址永錄 1 號屍骨坑發掘簡報》謂:“永錄 1 號屍骨坑內的遺骸 應是趙軍亡卒。”“關於趙卒死亡原因,史書記載大 都一致,即,‘挾詐而盡阬殺之’。……‘阬’、‘阬 殺’多解釋為‘活埋’。然而,從坑內遺骸的觀察和 分析,並非如此。初步觀察統計表明,未經破壞和擾 亂的 60 個個體近半數或頭骨無軀體,或頭與軀幹分離, 應是死亡在前,埋葬在後。還有 14 具頭骨有鈍器、刀 器、石塊等造成的創傷痕跡,其中至少 7 具個體的創 傷是致命的,應排除在活埋死亡之外。剩餘十多個個 體死亡原因難以判斷。可能被活埋的僅有 1 例,編號 AI:4,俯身,面部向下,腦後部被晚期灰坑破壞,其 他骨骼不見創傷痕跡。右臂下垂,尺撓骨扭曲狀,左 臂從腹下伸向右側髂脊上緣,兩腕相距約 10 釐米,左 手掌骨與右手腕骨基本相鄰(圖一三)。這種現象可 以有兩種解釋,其一為軟組織受傷致死而葬;其二為 雙手被縛活埋而死。當然,永錄 1 號屍骨坑僅有百餘 個體,尚不能完全反映數十萬死者的死因。”[12]這裡, 筆者甚同意文中所表述的“‘阬殺’多解釋為‘活埋’。 然而,從坑內遺骸的觀察和分析,並非如此”的看法, 至少,該號屍骨坑到底是秦軍處置趙降卒的場所,還 是某次戰鬥結束後秦軍或趙軍打掃戰場時草草掩埋戰 死者的所在,恐尚需做進一步深入之研究。

最後,再談談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宋裕把它歸 結為兩類:一,最先道及白起坑趙卒四十餘萬眾的, 是戰國遊士蔡澤,而“戰國遊說之士慣於誇大其辭”, “難以置信”;二,“與秦末漢初人痛恨秦政從而誇 大秦的殘暴有關。”[9]舒詠梧又補充了一條,說:“歷 史上的戰爭,有不少殺傷數字都是誇大了的。《三國 志·魏書·國淵傳》裡有一段文字道出了事情的真諦, 原來‘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曹操就曾因國淵如 實上報斬首數而感到奇怪。可見這種事情相沿成習已非一朝一夕的事了。用此舊習慣解釋長平之戰,再聯 繫到秦還有‘上首功’的制度,所謂活埋了趙卒四十 萬之說,是不確實的。那是被誇大了的因而也是不可 信的數字。”我想再補充一下,這種“誇大”,不 僅是戰勝方邀功請賞的需要,亦為戰敗方所需要,因 為,“誇大”犧牲,不僅可將對方置於不義的地位, 又可藉此激勵自己。明於此,白起“坑趙卒四十萬” 說,《揚州十日記》中所謂清軍在揚州殺人“八十餘 萬”說,也就好破解了。

三、趙長平之敗不應歸罪趙括一人

一談到長平之戰中趙方的敗因,人們總是習慣地 認為,多虧“廉頗築壘固守,堅不出戰,以逸待勞, 消耗秦的力量”,才造成“雙方相持三年,不分勝負” 的局面;後來,“趙國中了秦的反間計,改用趙括代 替廉頗。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不能領兵打仗。他一反 廉頗堅守的戰略,向秦軍發動進攻”,終遭敗績。105 有論者更不無惋惜地寫道:“兵法空談家趙括憑他的 空談就斷送了四十餘萬人的生命。”257 這種把戰爭 失敗的責任完全歸結為趙括的無能的看法,是有失公允的。

實際上,是役趙國戰敗的最根本原因還是趙在綜 合國力上遜於秦。雖說在戰國後期趙是東方六國中最 強的,但與強秦相比,還是遜色不少。正如有的研究 者所論:“從秦趙兩國的國力上看,秦經過商鞅變法, 已經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中的最強國”,而趙雖不失為 “東方最強國,軍事力量也比較強大”,但此時的趙 國,“政治腐敗,經濟發展出現失衡,法令不行,已 經出現亡國之形”。特別是“趙國的糧食生產遠遠落 後於秦國,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趙國軍糧的不濟,使 趙國在持久戰中陷於不利地位,趙孝成王責備廉頗守 而不戰,就是因為趙國軍糧缺乏之故。軍糧的缺乏促 使趙國急於決戰,這使趙國又失去了久勞秦師最終取 勝的機會。”所以,“從根本上說,趙國是沒有力量 與秦國相抗衡的。”

其次,趙國以孝成王為代表的高層決策者的昏聵 無能和關鍵時刻的決策失誤也是導致趙國在長平之役 中潰敗的重要原因。長平之戰爆發後不久,趙軍稍遭 挫折,前不久還在為取得上黨而“大喜”的孝成王立 馬就動搖了抗秦的決心。當時,虞卿曾建議趙王派使 者攜重寶向楚、魏求援,合縱抗秦。可惜孝成王並未 採納虞卿的建議,而是派人向秦求和,坐失一次可能 挽回敗局的良機。在廉頗有鑑於雙方力量對比於己不利,堅守不出,苦苦支撐局面的情況,孝成王非但沒 有增兵馳援,反而怪廉頗怯戰,又中了秦人的反間計, 以“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的趙括取代經驗老 到的廉頗,終遭慘敗。看看無能的趙王,再看看“自 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 絕趙救及糧食”的秦昭王,趙之敗自在情理之中。

長平之敗,趙括自然亦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他 的責任就在於下車伊始便“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並貿然出擊,從而招致了趙軍的速敗,慘敗。我這裡 之所以用“速敗”和“慘敗”的字樣,無非是想說, 在當時那樣一種局面下,若無外援(合縱攻秦)、內 援(增兵),即使仍讓廉頗主軍,亦不過是兩種結局: 一是繼續困守,坐以待斃;一是組織一次成功的突圍, 挽救部分趙卒的生命。兩種結局,敗的形式、程度雖 可能有所不同,終歸還是一個敗字。

自負而又缺乏實際戰爭歷練的趙括,接的是爛攤 子,碰的是硬釘子,結局自然很慘,雖壯烈殉國,身後 還要被唾罵、譏笑,似乎他是個只會紙上談兵誤國殃民 的大草包。在人們長期養成的、濃烈的以成敗論英雄的文化心理環境中,趙括註定只能是個悲劇式的人物。

關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杭州刺史


這問題呢,不能說趙國的運氣差,而是趙國準備不足。(好運氣一般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步一步走上強大。趙國除了“胡服騎射”,之後一直表現平平。

在這次戰的前後時間段內,秦國方面,拜范雎為客卿,參與謀劃秦國軍事。為了穩定國內局勢,用范雎之謀,“廢太后,逐穰侯”。在外交政策上,採取“遠交近攻”。范雎認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主張“遠交近攻”策略。

當時趙國的軍事實力不比秦國差,趙奢曾經在邯鄲一帶大敗秦軍。在此之後,趙國之所以一敗塗地。那是有原因的。

一,秦昭王派兵攻打韓國時,趙孝成王為了撿個大便宜,派兵接收韓國送上的上黨郡,因此惹惱了秦王。本想與韓國聯合抗秦的,最後還是孤立無援。

二,中了秦國的反間計,臨陣換帥,用趙括(就是我們常說的“紙上談兵”的那人)換掉老將廉頗。臨陣換帥,犯了兵家大忌。

  所以,趙國的失敗,歸根於對戰爭的分析不足,包括秦國的一些計策;用兵用人之策失誤。不是什麼運氣好壞的事兒。


咋說呢


長平之戰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役,是戰國後期最大的兩個諸侯國之間的一次大決戰。說趙國運氣差,不如說是秦國對於這場戰爭準備的更加充分。原因有以下幾點。

1、據《史記》記載在長平之戰的趙國總共投入兵力達到45萬人,而當時趙國的常住人口也才300萬左右,幾乎是傾盡全國之力的大決戰,雖然沒有明確記載秦國的兵力,但是秦國是通過斷絕趙國軍隊糧道,通過圍城逼迫趙軍投降的,能夠圍住四十幾萬大軍,可想而知秦國軍隊應該是隻多不少。所以秦國能在長平之戰中集結那麼多的軍隊,一定是做了很久的準備。

2、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最高的一招就是利用反間計讓趙括頂替廉頗坐上了主將的趙軍主將的位置,

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史記》

而秦國也將主將從王齕換成了白起,“戰神”對戰初出茅廬的趙括,不說個人能力上白起是絕對強於趙括的,就單單在作戰經驗上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所以後來有了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從側面也說明了趙國能夠相信趙國的戰術就是對於長平之戰局勢判斷不夠清晰,將廉頗那樣的名將換下就是對於戰爭的不夠重視中了反間計。很顯然是秦國做了更多的準備,並不是趙國的運氣差。

3、秦國在長平之戰之前秦國先將趙國的鄰居韓國給收拾了,因為秦國清楚的知道,如果趙國和韓國聯合起來是足夠抵擋秦國的進攻。

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史記》

秦國只有先把韓國這個障礙除掉以後才能安心的和趙國決戰,而趙國在韓國被攻打時卻沒有相救,可見趙國人的眼中只有自己,沒有考慮到鄰里之間的唇齒關係。更能看出秦國為了打趙國是做足了準備。

長平之戰的失敗不能說是趙國的運氣差,其實時秦國為了和趙國的大決戰做足了功課。不打沒有準備的戰爭更能形容趙國和秦國之間的差距,所以能統一六國的秦國而不是趙國,畢竟付出和收穫還是成正比的。


不羈de汪


不是

(1)秦國自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改革開始,自惠文王、武烈王、昭襄王,四代國君堅持商鞅之法不變,國家穩定強大;而趙國推行的“胡服騎射”是從武靈王開始的(惠文王比武靈王繼位更早)直到孝成王,歷經三代,推行的改革深度不如商鞅之法,推行時間不如商鞅之法,比國力,趙國不如秦國。

(2)秦昭襄王跟趙孝成王他爹趙惠文王是一輩人,秦王比起趙王更加成熟穩重。比領導人的能力,趙國不如秦國。

(3)秦國有肥沃的關中平原和巴蜀之地,巴蜀之地還是一年兩熟;趙國地處冀州,耕地本來就少。秦趙長平對決,四周都是山嶺,兩國都要從國內運送軍糧。比後勤,趙國不如秦國。

(4)秦國已經肅清最大的邊患—義渠;趙國還要留下一支兵馬應對匈奴的隨時入侵。比兵力,趙國不如秦國。

(5)秦軍步兵厚重,攻守兼備;而趙軍卻擅長騎兵,長平附近都是山嶺,並不能發揮騎兵的威力。比地勢,趙國不如秦國。

(6)秦國國力較強,秦趙兩強對峙,在沒有明確勝負的情況下,列國都不會主動出兵幫助任何一方,加上秦國收買列國權臣,趙國借不到他國的糧食,比邦交,趙國不如秦國。







一個喜歡思考的學者


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的成敗如果僅僅歸因於運氣那就太過兒戲了,主帥的水平、士兵的素質、採用的戰術、敵方的實力、作戰的裝備等等都是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如果說真有運氣的成分在的話那就是人不能把握的天氣狀況了,在歷史上還真有那麼幾次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而轉敗為勝的經典案例,比如說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在和中央軍交手的時候有兩次都是眼看就要敗下陣來,卻突然狂風四起、沙礫滿天,而且吹得都是逆風,讓明朝中央軍眼睛都睜不開,朱棣才趁機逃走,這能說的上是運氣,然而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絕對是人為因素,和運氣還真沾不上邊。

一、長平之戰的起因——趙國主動捧回了一個燙手山芋

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曰:“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趙孝成王四年,秦國攻佔了韓國的野王,野王被攻佔意味著韓國的上黨郡和國都新鄭之間的唯一通道被秦國切斷,上黨郡從此就成了一個孤立無援的飛地。在這種情況下,上黨郡的太守馮亭和郡中百姓商議:“上黨郡和新鄭之間的通道已被截斷,想做韓國的百姓是做不成了,不如我們把上黨郡獻給趙國,趙國如果接受了,必然會激怒秦國,秦國肯定會攻打趙國。趙國如果被秦國攻打,肯定會和韓國站在同一戰線上,到時候韓趙一起攻秦,必然可以抵擋得住強大的秦國。”

不得不說馮亭這招實在是高明,他知道僅憑小小的韓國肯定抵擋不住強大的秦軍,既然上黨郡已經處於脫離韓國的狀態,不如順水推舟獻給趙國,引起秦趙兩國的矛盾。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收下韓國一個郡的趙國到時必定會和韓國聯手抗秦,到時候再和秦國開戰勝算就大了很多。

馮亭想要獻出上黨郡的消息傳到了趙國,趙孝成王立即找來了平陽君趙豹和平原君趙勝商量此事。關於要不要接住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趙豹和趙勝持兩種意見。平陽君趙豹不同意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這樣做會激怒秦國,引發秦趙之戰惹禍上身,弊大於利。而平原君趙勝卻認為平白無故就能得到一個郡,有什麼不敢接受的,不要白不要。

趙孝成王也覺得這白給的這一郡十七座城池不要太可惜了,最終他採納了平原君趙勝的意見,決定接受上黨郡,並封了馮亭為華陽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很快趙孝成王就會為自己的這個決定付出慘痛的代價。

二、長平之戰的經過——一錯再錯終致失敗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趙國就這樣平白無故得到了一個郡,但是秦國攻打韓國的腳步卻不會因此停下,秦軍勇猛一舉攻下了韓國的緱氏和藺地,接著秦昭襄王又派了大將王齕率兵攻佔了上黨郡,上黨百姓不願為秦民,就紛紛往趙國跑,趙國派兵在長平駐守,並安置從上黨過來的韓國百姓。

秦國本來就對趙國接受上黨郡的事情心懷怨恨,趙國此時又明目張膽的接收上黨百姓,秦昭襄王就讓王齕繼續攻打趙國。在這種情況下趙孝成王派廉頗駐守長平,抵禦秦國的進攻。然而廉頗在初期和秦軍的交戰並不順利,趙國殺了秦國的偵察兵,秦軍也斬了趙國的一員副將。之後,秦軍又攻破趙軍營地,奪了趙軍的兩個營壘,抓了趙國的四個尉官。

由於初戰不利,廉頗改變了策略,命令趙軍高築營壘,不再主動出戰,然而秦軍步步緊逼,開始攻堅,又俘獲了趙軍的兩個尉官,還攻破了趙軍陣地,奪取了趙軍西邊的營壘。廉頗繼續固守營壘,採取防禦戰術與秦軍對峙,秦軍屢次挑戰,趙軍固守不出。

趙軍初戰失利,這可急壞了趙孝成王,他立即找來了虞卿和樓昌兩人來商量對策。面對趙軍的失利,樓昌建議向秦國求和,而虞卿則認為趙國應該拿出珍貴的寶物派使者獻給楚國和魏國,楚、魏兩國想得到趙國的寶物肯定會接見趙使,秦國知道後必定會以為天下諸侯又要聯合抗秦了,心中一定很緊張,這樣秦趙的和談才能繼續。趙孝成王沒有采納虞卿的意見,還是派了使者向秦國求和。


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與此同時,在秦趙戰場上,廉頗與秦軍打起了消耗戰,廉頗這一耗秦軍可就吃不消了,長平就在趙國邊兒上,士兵、糧草補充都比較方便,而秦軍卻是千里迢迢的趕來,本來就非常疲憊,再這麼一拖,補充糧草和兵力都比較麻煩,如果一直打持久戰,秦軍肯定頂不住。

於是秦相范雎就派人到趙國花費千金實施反間計,他派人到處在趙國宣揚:秦國害怕的只有趙奢的兒子趙括,廉頗太容易對付了,而且他馬上就要投降秦國了。趙孝成王本來就對廉頗初戰失利又堅守不出的事情不滿,現在又聽到了這些傳言,最終決定讓趙括代替廉頗。

秦國知道了趙國讓趙括代替廉頗的事情,立即暗中派了白起擔任秦軍的上將軍,讓王齕擔任副將,並嚴令軍中洩露白起為將的機密,否則格殺勿論。

趙括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自幼熟讀兵書,談論起兵法頭頭是道,連他的父親趙奢都辯論不過他,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他卻覺得自己飽讀兵法,想在戰場上一展自己的才能。於是他剛一到任便改變了廉頗的策略,主動出擊秦軍,秦軍假裝戰敗而逃,趙括卻想也不想趁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營壘,但秦軍營壘非常堅固,趙軍硬是攻不進去。

而此時,秦軍派出一支兩萬五千人的突襲部隊突然切斷了趙軍的後路,又派了另一支五千騎兵的部隊迅速抵達趙軍的營壘之間,切斷了趙軍的前軍和後軍之間的相互聯繫,把趙軍分割成兩個孤立的部分,趙軍的糧道也被秦軍切斷。這時,秦軍派出輕裝精兵發動猛攻,趙軍全面潰敗,被迫構築壁壘,等待救援。

秦昭襄王得知趙軍糧道已斷,親自趕到前線,給全國百姓每人一級爵位,還徵集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奔赴長平戰場,阻截趙國救兵,斷絕趙國的軍糧補給。

三、長平之戰的結局——四十萬趙軍被殘忍坑殺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到了九月,趙軍已經斷糧四十六天,軍中已經出現了暗中殺人充飢的事情。困厄之極的趙軍決定與秦軍展開殊死搏鬥,想要進行突圍,他們編成了四隊對秦軍展開攻擊,然而連續進攻了四五次都沒法突圍成功。趙括憤怒至極親自披掛上陣,帶領精銳部隊與秦軍搏殺,最後卻被秦軍射死。至此,趙軍大敗,四十萬人投降了白起。

在怎樣對戰這些趙國戰俘的問題上,白起認為:當初秦國攻下上黨郡的時候,上黨百姓不願為秦民而往趙國跑。趙國的士兵又變化無常,不殺了他們恐怕還得出亂子。於是白起用欺詐的手段把趙國投降的士兵幾乎全都活埋了,只放回了未成年的二百四十人。長平之戰趙國前後共損兵折將四十五萬人,趙國舉國震驚。

就這樣,白起以異常野蠻的屠殺結束了規模空前的長平之戰,而長平也成為了戰國戰爭史上一個悲苦的記憶。俗話說“殺降不詳”,白起殘忍坑殺趙國戰俘的事情,也讓他最終嚐到了被迫自刎的苦果。

四、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的原因

趙國因為長平之戰元氣大傷,國內的年輕士兵幾乎被誅殺殆盡,趙國從一個一流強國一下子淪落成了三流國家,最終被秦國所滅,而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卻值得我們去總結反思:

1、只考慮利益不考慮後果。在接手韓國上黨郡的時候,趙國明知秦國正在攻打韓國,卻在這非常時期不聽勸阻接收上黨,公開與秦國為敵。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秦國拼盡全力攻佔的韓地,趙國卻想不付出任何代價得一便宜,未免太過想當然。其次,在接收上黨的同時,趙國就該想到此舉必然會遭到秦國的報復,需早做打算,可趙孝成王卻沉浸在白得一郡的喜悅中,絲毫不考慮後果,沒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2、君臣溝通不暢令外敵有機可乘。在長平之戰的前期,趙國大將廉頗駐守長平,初期戰爭並不順利多有損失,之後廉頗改變策略堅壁清野,駐守不出。趙孝成王知道前線戰事失利,又聽聞廉頗堅守不出,以為廉頗膽怯,多次派人訓斥廉頗,這才讓秦軍的反間計得逞,用趙括替換廉頗導致大敗。一來廉頗沒有把轉變策略的原因告知趙王,給趙王吃個定心丸;二來趙王對整個戰局沒有清醒的認識,卻對捕風捉影的事情深信不疑,君臣溝通不暢,互不瞭解才使得事情一錯再錯。

3、對戰爭形勢認識不足策略失當。在廉頗接連失利的初期,針對和秦國談判還是請求楚、魏支援合縱抗秦的問題上,虞卿都已經給趙孝成王分析的很清楚明白,趙孝成王卻一意孤行,派使者出使秦國進行和談,結果秦相范雎在諸侯國中製造輿論,說趙國有意求和,楚、魏知道後決定不再派兵支援,令趙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4、識人不明用人失察。趙孝成王聽信秦國反間計改換趙括的做法遭到了趙國兩個人的強烈反對,一個是趙國重臣藺相如,當時藺相如已經病重,知道趙王重用趙括的事情後立即上書,指明趙括只是紙上談兵完全沒有實戰經驗,不懂得隨機應變絕不可讓他當趙軍總指揮;另一個是趙括的母親,俗話說知子莫若母,趙母也曾上書趙王,反對任命趙括為將,可是愚蠢的趙孝成王還是讓趙括代替廉頗,結果趙軍慘敗。

歸根結底,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慘敗根本原因還是在趙孝成王身上,他作為趙國的最高決策者,想事情太過簡單,不夠深思熟慮,對整個戰爭的形勢沒有深刻的認識,對他人的諫言充耳不聞,識人不明臨陣易將,種種的失誤把趙國一步步的推向了毀滅的深淵。




達達令觀史


長平之戰趙國的失敗,還真不能歸咎於運氣這種說法,只能說趙國策略不足,竟然沒有一個人洞悉到秦國的計策,從趙王懷疑廉頗是不是真的老了開始,趙國就已經落入了秦國的圈套。

下套的這個人是秦國丞相范雎。

趙國和秦國的這場仗打了三年,三年來,趙國將領廉頗基本上都是採取守勢。

范雎讓人去趙國都城邯鄲散佈謠言,說廉頗已經老了,只敢守不敢打,這話傳到趙王耳朵裡,他也開始懷疑起廉頗的能力來。而與此同時,范雎又讓人在趙國大肆吹噓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紙上談兵那傢伙)是將門虎子,要是要他來帶兵的話,說不定這場仗早就贏了。

趙括的父親是趙國的名將,他曾經跟隨父親打仗,因為獻了一條計策從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所以趙括在趙國是比較有名氣的,百姓們聽到這樣的傳言,又想到曾經的趙括確實打過勝仗,雖然他現在還很年輕,但有志不在年高麼,就很多人都開始討論他,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他進行炒作,讓他的熱度越來越高。

對於呼聲高漲的趙括,趙王自然是知道的,因為他本身就是趙國貴族,趙王很想贏,他不想再拖了,便讓趙括替代了廉頗去對抗秦國,趙王的這個決定,讓趙國扯扯弟弟的進入了范雎設下的套中。

緊隨著趙國換將之後,秦國也換將了,換上了武安君白起,白起曾經為秦國屢立戰功,在長平之戰前就已經被封為武安君,這是秦國的底牌,在趙國換上趙括後,他們立馬換上白起,可見是早有準備,而且還是秘密換將,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趙括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要面對的是誰。

趙括上了戰場之後,年輕人,衝勁兒足,一改廉頗的守勢,採取全面進攻,沒想到卻被秦軍包圍,就這樣,趙國軍隊全軍覆沒,這就是長平之戰。

由此可見,長平之戰的失敗,並不關乎運氣,只在於趙國之中沒人能看破范雎設下的這個圈套。


勝馬笀鞋


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國40多萬士兵,一時間,令各國大驚,特別是趙國。白起坑殺了40多萬士兵後,故意放走幾十個士兵,讓這幾十個士兵回趙國彙報戰況。士兵向上級彙報戰況時,上級被驚得渾身顫抖,之後上級哆哆嗦嗦的向朝廷彙報。消息上報朝廷後,滿朝文武目瞪口呆,議論紛紛,孝成王被嚇得不知所措。

長平之戰之所以大敗跟倒黴無關,但跟嚇的最慘的孝成王脫不了關係。

上黨本是韓國的地盤,但上黨在秦國的不斷攻打和威脅下,韓國只好將上黨獻給趙國,轉移秦國的攻擊力。趙孝成王面對送上門來的17座城邑,不亦樂乎,開心的不得了,立刻派趙勝接管上黨,命廉頗駐守長平,保衛上黨。此時的平陽君趙豹看穿韓國的詭計,勸孝成王將上黨還給韓國,避免損失。但此時的孝成王對上黨這17座城邑愛不釋手,怎麼說都不肯還給韓國。面對孝成王堅硬的態度,趙豹只好好不了了之。

秦軍得知自己攻打許久的上黨,被趙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奪走後,秦軍的士兵一個個對趙國恨之入骨,恨不得直接扒了趙國士兵的皮。駐守長平的廉頗深知秦軍此刻的士氣,不敢貿然行動,面對秦軍的挑釁和進攻,一直防守。久而久之,國力不佳的趙國糧食出現了問題,秦國收到消息後,派人到趙國四處散佈廉頗要造反的謠言,孝成王在謠言的不斷攻擊下信以為真,罷免廉頗,命馬服君之子趙括替代廉頗。趙括的母親知道趙括即將為將的時候,連忙跑往宮中勸說孝成王不要命他兒子為將,他兒子根本不適合為將,可孝成王根本不聽。之後便發生了長平之戰,趙國40多萬士兵被坑殺的慘案。





永樂解史


套用一句近現代的話:落後就要捱打,本質原因還是趙國此時國力比秦國弱的多,祖上有點家底,再加上其他五國還有那麼兩家出兵相助亡羊補牢,才沒落的個直接滅國的下場。


我是一個路過的歷史宅


秦國韌性足,對戰爭的支持力度大,秦國就是打仗打出來的國家,前期一直被別國打,後來一直打別國。戰爭的信念、意識都要強於其他國家。其他國家,怎麼也會有點夜夜笙歌,醉生夢死的那種階層,一到戰爭的時候,這幫人就拖後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