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二批、三批合併的意義是什麼?有什麼不利影響?

高考地理說


近年來,大學招生錄取的改革力度已經不小,很多省份都在大學招生錄取上提出了不少改革舉措,其中將本科二批、三批進行合併就是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改革舉措。根據國務院《《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各省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從這項要求來看,我們注意到本科批次的合併已經勢在必行。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本科的錄取批次一直被劃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其實這種稱謂也只是民間說法,截至目前官方並沒有給出任何的肯定。其實,在之前的本科層次分批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負面影響,出現了一些負面的現象。

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實踐來看,在各省的本科招生中不再區分二本和三本,將會成為大勢所趨,甚至可以說在今後的發展中,將不會再有二本和三本的劃分,直接成為本科批次招生。

截至目前,我國大多數省份已經取消了本科二本和三本的招生,按照最新的數據顯示,山東、海南、河北、湖北、遼寧、北京、天津、江蘇、安徽、河南、雲南、新疆、西藏、湖南等省份也相繼取消了本科三批,實現了本科二批、三批合併,而且還有部分省份實現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合併,直接將三次本科錄取批次修改為本科批次,直接簡化了本科錄取的程序,此外也有部分省份實現了專科批次的合併。

之前的本科三批次錄取的確存在不小的弊端,比如:本科學校之間的歧視,顯然一本院校要強於二本,二本要強於三本,導致人為的將本科院校設定了“三六九等”;部分學生為了考上一本院校,而犧牲了專業,導致很多家長、考生在高考志願填報中不理性,容易對日後的就業或者學習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雖然將本科三個批次進行合併之後,以上弊端已經消除了,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政策都不是完美的,合併之後也會造成一定的弊端。比如:報考難度將會增加,將原先的三次報考機會,變為了一次報考機會;容易造成志願填報失誤,將一本、二本、三本合併,可能會造成部分家長因為不瞭解政策,而報錯學校,將一本成績報成了三本院校。

綜合目前的高考志願填報實際及政策發展方向來看,顯然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合併,將會成為大勢所趨,這也是有利於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但是在合併之後出現的弊端,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措施與以避免,絕對不能將原本有利的政策,變成了間接傷害考生及家長利益的錯誤舉措。


東愛雨小公


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合併,有什麼影響了?我覺得影響很大,對考生影響很大,多國家也影響很大。

什麼是一本,什麼是二本,什麼是三本

現在的很多人都已經對一本、二本、三本模糊了。其實我上大學時候,也沒有三本概念,三本是前些年的一個概念,而到了現在這個概念也隨風而去。

我上大學時候(99年),一本就是211重點大學,全國重點大學,很少的省屬重點大學(比如深圳大學,河南大學)

當時河南省的高校,只有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工業大學(2000年併入鄭州大學)

是在一本招生。只要上一本線(重點線),可以說百分百上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基本上所有專業分數都不高,一本線多幾分就可以任挑專業了。

當時的二本,就是其他所有本科高校。當時幾乎沒有獨立學院(三本)誕生黃河科技學院,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在二本招生。

後來的一般,基本上是20年前的老本科基本上全部化進一本招生了。或者說只有碩士點的公辦工科高校都是一本招生。

二本基本是一些剛升本或者實力比較差的公辦本科高校。

三本是民辦高校或者獨立學院。

一句話概括:一本是211重點大學,省屬重點大學,二本是實力一般的公辦本科高校,三本是民辦高校(學費貴)

為什麼三本要合併?

三本為啥要合併?因為三本混不下去了,三本雖然是本科,但是因為分數低,學費貴,就業差,廣大考生和家長都看不起三本,不願意報考三本

民間傳言:非211終身遺憾,三本出身一生汙點。

當時各省的三本招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大量三本沒人報考,在著名的高考困難大戶:河南,四川,竟然出現幾十所三本高校零投檔

就是這些三本,沒有一個人去報考,很多考生寧肯復讀或者上專科也不去報考三本,因此三本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三本的舉辦者對這個三批本科招生非常不滿意,說三本是對民辦教育的歧視,三本已經成為了一個恥辱符號,必須要改變

這個情況。廣大民辦教育者奔走呼告。

因此國家專門出臺了《國 務 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 革的實施意見》

文件專門提到: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批次,2015年開始試點。

截至2019年06月,已有北京、福建、四川、山西、陝西、廣西、湖北、上海、天津、河北、江西、遼寧、貴州、浙江、甘肅、江蘇、山東、河南、廣東、內蒙、重慶、安徽、雲南、西藏、新疆、寧夏、吉林,27個省(市、區)取消
第三批次本科。
同時,上海、海南、浙江、山東、北京、遼寧、福建、河北將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併江西、湖南也於2018年取消二本批次,本科招生不再劃分高考錄取批次,促進教育公平公正,就業公平公正。

2019年27個省份的改革已經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浙江的高考錄取改革具有重要的推行價值。國家支持全國各省份儘快取消所有批次

合併的好處和壞處

合併後,最大的好處就是,三本院校再也沒有零投檔現象了。幾乎所有三本都生源大大的變好了,雖然分數低了,但是都錄取夠了。三本院校很滿意。


那壞處呢,就是對考生和家長增加了很多負擔,分不清了誰是民辦,誰是公佈了。

因為現在很多民辦高校名字和公辦名字沒有任何區別了。比如鄭州財經學院就是三本。

不過我告訴大家一個絕招,來區分公辦和民辦:學費。公辦高校學費一般都是5000左右,而民辦高校學費一般都是1萬多。不用看名字,只要學費是一萬多的,都是民辦,。這個百分百準確。

當然中外合作辦學學費都是一萬多,這個是特殊強開,贊且不說。

不過萬事都有特殊情況,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以前就是三本,學費一兩萬,現在改為公辦院校了,學費一年5000.

想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這個三本,還有好處,每年1%的學生可以獲得浙江大學學籍,成為浙江大學的正式學生,這個福利太大了。

其實二批,三批合併後,看學費仍然能辨別出來是否是三本院校,但是至少三本這個名號已經會隨時間而慢慢消散。


老鐵們,你們說我說的怎麼樣?點個關注,點個讚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從本質上來說,教育部本就沒有把高等院校分為一本二本三本這種分類,只有公辦院校、民辦院校,本科和高職專科院校的區別。

所謂的一本二本三本是各省市在高考錄取的時候為了方便錄取工作的開展,將本科院校分成不同的三個批次進行錄取,才有了一本二本三本的分類。隨著近些年的高校發展變化,在本科第一批次錄取基本都是985、211、雙一流院校和部分省屬重點高校,在本科第二批次錄取的基本是省屬公立院校,而參與本科第三批次錄取的大都是一些民辦高校或者一本院校的獨立學院。以上三個本科批次的學校都具有頒發本科學歷學位證書的資格,同屬教育部認可的序列,證書編號都可在學信網進行查閱。以上三個批次的院校在錄取的時候根據辦學性質的差別可以很明顯的查閱到一本二本的公立大學由於有政府部門在財政上的大力支持,入學費用基本在5000-6000左右,而民辦學校和獨立學院大都費用較高,為公辦院校的2-3倍。

隨著科技的發展,高考的錄取技術發展也得到進步,原有將本科學校人為分成不同批次進行錄取也不再那麼有必要,所以越來越多的省市將取消二本三本的區分,甚至取消一二三本,只有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的區別。

這樣做好處如下:1)將全國所有的本科院校納入同一批次競爭錄取,更加公平公正公開,取消了人為因素造成的錄取上區別對待,錄取的結果完全由高校自身的質量和吸引力決定,屬於良性競爭機制。2)這種錄取機制與以學科專業發展的導向相呼應,與國家的雙一流政策相呼應,有利於一些特色院校特色專業的發展,使得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再朝著大而全的方向發展,有利於一些小精尖的院校的發展。3)由於在之前的錄取機制中不利於一些民辦本科院校的錄取工作開展和學校的發展,取消一二三本後,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促進這些學校的發展。

取消一二三本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弊端:尤其是考生在選擇院校上將變得選擇更豐富,這也意味著報考工作情況更為複雜,特別是水平介於在原三本二本左右的同學,有可能搭上各省屬重點大學的末班車,省下部分昂貴學費,在畢業後獲得社會上廣泛認可;但也可能因為志願填報不科學直接滑入民辦學校,每年花費幾萬塊錢的鉅額學費,最後在畢業後學歷得不到相關行業工作上的事情認同!


中學教育楊老師


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基本上多數省份已經將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進行合併,其中超前的幾個省份只保留本科、專科批次,而不在細分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另外,那些未合併的少數省份也會在近一兩年內進行本二、本三批次的合併。

之所以如此變化,是因為原有的錄取批次設置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發展現狀,需要進行改革。在《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併的意義在於:消除社會對於本科三批錄取高校畢業生的偏見,推動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的發展,對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在設置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錄取批次的省份裡,大家的潛意識是錄取批次即代表一所高校的綜合實力。本科一批錄取高校被民間稱為一本大學,其中包括985、211、國家部委直屬院校、各省的重點大學。本科二批錄取高校被民間稱為二本大學,其中包括

各省屬院校。本科三批錄取高校被民間稱為三本大學,其中包括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民辦大學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是“一生下來就決定其命運”,這種揮之不去的標籤阻礙了三本高校發展的積極性,損害了三本學生的公平就業,當然這一點在本科二批和本科一批學生對比時也一樣。高校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能通過“貼標籤”的方式,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

所以未來逐步的取消錄取批次的設置是必然趨勢,就比如我們國家正在發展的“雙一流”計劃,有進有出、動態評估,讓已經入選的高校有危機感、使命感,讓未入選的高校有機會通過努力扣開升級的大門才是正確的機制,一句話,競爭非常重要!

本科二批、三批合併並不會減少考生的錄取機會,批次合併後,將會通過增加志願填報數量和增加志願徵集方式,來維護考生的利益。比如目前的廣東省2018年合併本科批次,沒有一二三本之分,填報志願達到15個。

本科二批、三批合併,如果說有什麼不利的因素的話,個人認為就是會增加學生和家長的報考工作量,你需要在填報高考志願前,篩選出適合自己報考的院校,並對各所學校進行充分的瞭解,瞭解學校的過去、現在,看到學校的未來發展趨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消除困惑,期待你的點贊支持!


學習源動力


本科批次的合併對於考生高考後的院校選擇有比較大的影響!



筆者所在的河北省,在2016年完成了本科二批、三批的合併;在2020年,即將迎來本科一批、二批的合併。而且,整個本科批次的合併將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廣。

所謂的一本、二本、三本,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本來是沒有這樣的區分的。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各位家長按照院校的層次,辦學條件,各種排名,以及簡單的錄取分數的比對來界定的。

批次的合併,對於院校本身的層次不會有質的提升,重點大學依然還是重點大學,省重點依然是省重點,普通本科院校依然普通,民辦和獨立學院,也依然是民辦和獨立!

變化和影響最大的,是在志願填報的時候,所有的本科院校魚龍混雜,處在同一個梯隊。原有的批次線這道防火牆已經沒有了!帶來最大的填報風險就是因為對院校層次的不瞭解造成的高分低就!2017年的浙江新高考元年,就出現過許多這樣的例子,這是家長和考生必須要重視的!



其他方面,筆者在前期的問答裡面都有過提及,這裡不再贅述。

所以,批次合併後家長和考生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充分的調查瞭解目標院校的前世今生,瞭解它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研成果以及最關鍵的:王牌專業與優勢學科,然後再來做出正確的決定!


邢臺巨人教育李老師


本科二本、三本合併的原因是原來的二本高校數量很少了,單獨作為一個批次招生的話會比較浪費錄取時間。之所以二本高校數量大大減少了是因為原來的很多二本高校升級為一本高校了,導致餘下的二本高校數量大大降低,甚至是一個省內留下來的二本高校還不足10所。

二本三本合併後,可以填報的二本高校數量大大的增加了,但是因為沒有往年可以參考的娥對象,所以學生們、家長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會有點兒迷茫。哪些以前可能能考上公辦二本高校的學生,在二本三本合併以後可能無法考上這些二本A類高校,面臨滑檔的危險。


二本三本合併以後,各類高校可以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這就給如果民辦大學的財力雄厚的話是有可能超越部分公辦高校的,這對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是有所幫助的。

二本三本合併以後,雖說可以選擇的高校數量多了,但是有些學生不瞭解的話可能會誤報民辦高校,這對於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來說可能是“災難”,因為根本沒錢讀這些高校,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選擇復讀了。

合併以後可能減少了被錄取的機會。以前分不同的批次錄取,如果一本考不上可以上二批次,再然後是三批次,現在減少了一個批次,也就減少了一次被錄取的可能性了;所以學生們在選擇院校的時候需要格外的謹慎。


饕餮視聽


根據國務院《《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各省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所以合併本科批次是大勢所趨!

截止2017年已經有20多個省市合併了批次錄取,僅2017年,就有11省市合併批次,其中,山東、海南合併本科一批、二批為本科普通批;河北、湖北、遼寧、北京、天津、江蘇、安徽、河南、雲南、新疆等省份也相繼取消了本科三批嗎,實現了本科二批、三批合併;廣東、四川合併了專科批次,2019年,必定會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到合併批次中來。

一、合併批次有何意義?

我們知道,民間有所謂的“一本”、“二本”和“三本”的稱號,實際上,從官方來說,並沒有此稱呼,只是為了錄取的方便,人為的把一些學校劃分為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這樣相當於官方給學校進行了一個“權威排名”,進入第一批次招生的學校,就被學生認定為“重點大學”,而第二批的被認為是“普通大學”,實際上,很多二本院校的分數並不比一本院校低,尤其是一些熱門專業,遠遠超過一本線的情況也是大量存在的。

所以,這種劃分,有兩個弊端:

1、對院校進行了“歧視”:官方劃定的這種批次,沒有多大的依據,卻對學校招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很多學校想盡辦法進入第一批招生,只要進去,就可以保障生源;而民辦本科則更處於不利地位,即便辦的再好,也不會招到好生源。

所以,合併批次後,讓各類學校站著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給各類學校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民辦大學如果有實力,完全可以超過公辦大學招生,這對提高高校辦學質量是有幫助的。

2、考生為了衝學校而犧牲專業:為了上一個“一本”大學,有多少考生被迫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讀過大學四年,這是非常痛苦的。而合併批次後,考生可以更多的考慮專業,而減少對大學的考慮,有助於志願填報迴歸理性。

3、低分段學生可以衝擊更好的大學:以前劃分批次,你是三批次的就有資格報考前兩個批次的志願,而現在合併之後,只要是本科線以上的都可以報考,運氣好的學生可以有原來的“三本”衝到“二本”,甚至還有衝到“一本”的可能性。

二、合併批次有何弊端?

任何一個政策,都是利弊並存的,合併批次也不例外,其弊端主要體現在:

1、增加報考難度:以前根據各個批次的分數線,學生可以根據“分差法”填報志願,比如我過了一本線30分,按照往年成績,過一本線30分可以考慮哪些學校,而如果合併一本二本後,只有一個本科線,那麼就沒有了這個參考,對報考志願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採用“位次法”報考,則不會有此影響。

2、出現報考烏龍事件:有些對報考規則不是很瞭解,家長也不是很關注的學生,在報考中可能會出現高分報考低分學校的事情。因為以前都是一個批次的學校,即便是報考失誤,也不會一本變成三本;而合併本科批次之後,這種情況就有可能出現了,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有考生以646分的高分被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錄取的情況,而這個分數是可以報考武漢大學、南開大學等985院校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學生誤認為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是同濟大學的浙江分校,而實際上這只是一個“三本”的獨立院校而已。

2、減少了錄取機會:一起分批錄取時,一批錄不上,可以上二批裡的好專業,二批上不上可以報考三批裡的好的獨立院校,現在合併之後,只有這一次報考機會,如果本科批次所有學校都沒有錄取,那隻能報考專科院校了,即便你的分數很高,也不為例外!

由此可以,合併批次錄取,是一把雙刃劍,總體而言,其積極意義是主要的,但是既然出現了646分只能讀“三本”是個“低級錯誤”,而且犯此錯誤的並不是個例,所以考生和家長就有必要提前瞭解報考規則,以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增強填報志願的可行性。

我是“贏在高三”,長期奮戰在高考一線,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本科二批、三批,甚至和一批合併是大勢所趨,這是國家要求的。

官方對一批、二批、三批並沒有嚴格定義。一批、二批、三批其實是招生辦在錄取考生時的一種操作方式。就是招生辦先擬好一個名單,分成5種情況,提前批、一批、二批、三批、四批。招生辦先對提前批的投檔,等提前批的全部錄取完;再對一批投檔……一個批次錄完,再進行下個批次的錄取,依次進行。

一批、二批等分類是省招生辦自己分的,一般提前批是藝術、軍校,一批,也就是常說的一本,是985、211、省屬重點大學、熱門學校等;二批,二本,是普通本科;三批,三本,就是獨立學院等。真正的分法要比這複雜很多,但老百姓簡略就成這樣了。


另外,各個省的一批、二批、三批名單不一樣。比如西安工業大學在陝西、河南省是第一批錄取,在浙江省就屬於二批了。


分一、二批的好處就是操作簡單,尤其對招生辦來說。但壞處也很多,第一,強校就很佔便宜,因為填志願時,是先學校,再選擇學校下面的多個專業。為了保險,大家一般會接受學校調劑,這樣清北就截留了所有的高分段,對其他學校不公平。第二,學生也比較被動,不能精確選擇自己的專業,比如,一個學生想讀計算機,填了清華,他的成績不夠清華計算機,但夠北航的計算機,按照批次錄取的話,根本無可能去北航。

因此,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 關 於 深 化 考 試 招 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改進錄取方式,要取消批次錄取,要按平行志願錄取方式錄取。

很多省份都做了改革了,北京是2019年開始,本科一批、二批合併,2017年二批、三批合併招生。一般都是二批、三批先合併。原因是什麼?


這是一個合併的重要原因,但大家都不會放在明面上說。就是三批,三本也是獨立學院,這麼多年在國人心中,一直屬於花錢上大學的代名詞,說三本大家都不屑一顧。這對三本院校的人來說,當然不樂意了,它可不想被人貼上差的標籤,畢竟要吸引人來上學。

國家對三本的意見也很重視。高等教育是個巨大的市場,指的是這些三本為主體的私立學校,而不是那些公辦校。公辦校是國家貼錢,私立校才是從學生身上掙錢,能解決就業,有稅收的一個市場。三本院校質量差,收費高,在現在學生數量基本穩定,三本有拉不到學生的危險,所以要把自己這個壞名聲洗白,反正最後大家都是同一個本科批次,能否拉到學生就是看自己本事,或者忽悠本事。


這對學校是好事,對考生就是災難。一般的考生除了瞭解幾所大學外,對很多大學一無所知。在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的一週時間內,要搞懂這些,是Mission Impossible,很容易踩坑。比如,2017年,浙江實行新的招生方式,平行志願填報,沒有一批、二批、三批。結果是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錄取分比武漢大學、東南大學這些名校都要高。入坑的考生真的要哭死。


朋友們,以後要注意,高考不是考完就完事,考完就一定要研究高校,把志願填好,高考這項工程才算結束。


五道口的顏學姐


申請制上大學,使每個年輕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多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