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誰能把《傷寒論》講明白?

毋忘在莒lzx


我沒看過傷寒論,也不懂藥性藥理,但是我可以用中醫理論給你聊一下對於傷寒論應該怎麼看的理解,第一五行相生治病,這個好理解吧?其中,是直接補,還是間接補?看醫生自己!比如,金得病,直接補金,還是補土得金,需要醫生自己掌握!君臣佐使自己調整,第二,五行相剋,這個基本就是以毒攻毒的辦法,金氣過旺,直接克金還是以火克金,君臣佐使依然是醫生的問題,以五行概念去看傷寒論的藥方以及思想,第三,中醫理論不僅調養在內,外合天地人,天時,節氣,順應四季變化用藥,乃至於時辰,地理氣候,不然道家也不會有子午流注學說了,最後,藥材問題了,這就需要有些地道藥材,藥材不一樣,最後的藥效也是不同!


海海個嗨嗨


《傷寒論》,就相當於文革時期的《鄉村醫生教材》。所以張仲景醫聖,的水平,就是相當於鄉村醫生的教師。鄉村醫生教師,就是當時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中專畢業,國家包分配的,中專畢業就分配到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現在大吹特吹《傷寒論》,抱住兩千多的文物書不放,中醫怎麼發展。現在世界上的那個學科,還抱住兩千多年的理論不放的。就是中醫,現在的西醫,每個病,都有診斷標準,治療指南,循證醫學,大樣板,大數據分析,得出的數據,讓人心服口服。中醫《內經》,《傷寒論》,有什麼?拿出什麼數據,怎麼樣讓世界人民,中國人民心服口服。《內經》,《傷寒論》有治癒的病例記錄嗎?記錄有乙肝,丙肝,愛茲病嗎?記錄有非典嗎?口足口病,糖尿病,尿毒症,肝癌肺癌,子宮癌,卵巢癌,膀胱癌等癌症有記錄嗎?時代發展到了大數據,信息時代了。中國的中醫還抱住《內經》,《傷寒論》不放。如果是研究文物的,就應該學一下。如果是研究醫學臨床的,就沒有什麼作用了。為什麼中國的中醫被笑了不科學,我個人認為,中國的中醫,理論不創新。《內經》,《傷寒論》,解剖位置都是錯的,心肝等五臟都是錯誤的,現在為什麼不糾正?《傷寒論》的六經,在人體能找到嗎?這樣的錯誤理論不糾正,怎麼樣讓世界信服。所以兩千多年,中醫的醫家都是註解古醫書,越註解,越錯誤。讓後人覺得是天書。


甘志球


《傷寒論》並不複雜,我用幾句話就能講明白,有什麼作用呢?

人的身體需要保溫好,散熱好。

散熱不好可以少穿衣服能降溫,保溫不好就特別怕冷,穿在多也冷,尤其是腳手,加熱了發燙會難受,不加熱冰的像石頭—《寒》。

《傷寒論》反著讀;論寒而虛,論寒而積,論寒而傷。

就這麼簡單,有什麼用呢?

時下是冬天,有腳手冰涼的,電褥子開三擋也覺得溫度不夠,外加四肢關節疼痛,不敢見冷風,涼水……

這種情況是怎麼了?

就這一點,我要講的讓人聽明白需要幾百字,要是課堂,最低一節大課。

在這個基礎上,舌苔發白,舌質暗紅。腰痛,頭痛,皮膚灼痛,嘔吐……

又要幾百字,幾節課才能講明白。

講明白以後診斷出;寒滯血瘀之症。

還要講為什麼。

古人留下來的方劑只是參考,因人而異必須學會變方劑才是對症下藥。如何變?有需要講。

好了,就這一例疾病最少要講10節課20小時。

如果完整的講完《傷寒論》,最起碼要10年。在頭條上怎麼講呢?


用戶碧家小玉


誰把《傷寒論》講得最到位,講得最全?

不要這麼問,大家都講得很全,能學好點就很不錯,能講就彌足珍貴了,作為學習者,只看到都好,沒看到最好,最低我本人是這種感覺。

我用僅有的東西代他們演繹一下吧

許淑微說:"學傷寒,要認認真真,遣方用藥不要違背仲師,自以為是作改不好。”

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

惲鐵焦就腹疑,麻黃那麼厲害,我少少用,再少少用,三到五克足矣,真慶幸,還是救了自己的孩子,神奇!

陳伯壇就照用,麻黃說用一兩,那就三十克,六兩,就一百八十克,開出的藥用車拉,救人無數。

扶陽宗師是鄭欽安吧,那就附子啊,附子就對了。

李可也附和,少陰病是陰寒入裡,附子是對的。

胡希恕,劉度舟……

他們都是經方大家,雖然人數不太多,但也很足夠了。

日本漢方家說,他們中國人就喜歡自己主觀去想一些有的沒的,其實沒必要,我們不信黃帝內經那一套,不准誰去看黃帝內經,看傷寒就夠了,不用想,照仲景說的治病就行了。

臺灣經方三大家一一

黃成義說,"那麼簡單的事,我就不再哆嗦了,順便也講一講之外的《醫方集解》,都是很好的東西。“

倪海廈說,"不會用經方的中醫不是真中醫,最好是在經方的基礎上,加入後世方的東西“。

譚傑中說,"我們用三年時間學好傷寒雜病論,先打好基礎“。他就講了三年傷寒雜病論,而且以桂林本為主,與宋本,長沙本對比著講,但還不夠,他說,"我教給你們醫術三四分飽,你們可以去吃別人醫家的醫術“。

王清任就跳了出來說,"你們用傷寒方治不好的,就用我發明的方治,很好用“。

都是了不起的人們,聶慧民還說,你要把傷寒方與現代醫學疾病聯繫起來,她列出很多現代西醫病名用傷寒方治療的醫案,……

誰最講得全?都很全呀,能跟著一個學就了不起,能跟幾個學就太爽了,因為,沒有最好,只有都好。


雞立鶴群829


不管是江湖學派還是官方狀元,一句話道明:真傳一句話假傳一擔書。所有精髓的傳承是靠有資質的人去延續,普通的人有這個愛好和幹勁是參不透精髓的。

我曾經和一個江湖流醫交流過,他說他空有一身本事卻找不到傳人,我問他你可不可以傳我,他說我觀察了你很久,你還是學不到手的。說明我不是那塊料。


1126184165


《不明不白,怎會明白》世界醫學院名錄,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8所著名的中醫藥大學從"世界醫學院名錄中除名,即開除出世界醫學院名錄。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什麼是中醫藥大學?其次才能知道為什麼中國的中醫藥大學被除名。中醫藥自神農嘗百草之後就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後代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使龍的傳人不至於斷絕香火。從盤古開天地到四九年新中國成立,經歷了五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那時我們中國人的人口是四萬萬,平均年齡只有可憐的三十歲。這段歷史任何人都無法篡改和掩飾。對於中國8所中醫藥大學被除名的事情發生後,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多位教授表示了反對意見。他們最統一的意見是中醫藥在提升國人的健康水平和抵禦疾病的能力都起到了作用。可是有人針對這種言論提出有力的反駁,處於愚昧落後的非洲,黑人兄弟姐妹他的沒有中醫藥的保護,同樣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繁衍生息,連小狗小貓這些動物它們都沒有中醫藥同樣也快快樂樂的活到現在。中醫藥的振興和發展必須走中國人自己的路,決不能賣國求榮,認賊作父!請那些不承認追查自身原因,一味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甚至枉費心計想掩蓋事實的人,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人。


一滴水1118


讀過很多傷寒論注家的,程國彭,張錫純,彭子益,黃元御,鄭欽安,孫曼之,劉希彥,劉志傑,倪海夏。劉紹武,胡希恕,郝萬山,郭生白,黃成義,等醫家的著作也讀了一些,最近在看李克紹老先生的著作。歡迎賢達指點。


天涯明月刀8962


每個人都有對傷寒論的見解,沒有誰說講的明白。就算你讓張仲景出來再給你講,也可能跟寫書的時候講的不一樣的,人會進步,不斷髮現以前的錯誤,改進。

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學習前人的見解,思路,擴充自己,開闊思路,療效確切。

我目前看過胡希恕,劉渡舟,曹穎甫,張錫純,黃元御,等講解的

胡希恕,主要以六經八綱解釋傷寒,通俗易懂,好上手。

劉渡舟,以臟腑經絡辯證結合六經解釋傷寒

曹穎甫,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張錫純,結合西醫,內經理論,黃元御的一些理論也有

黃元御,則是以本氣自病,圓運動來解釋傷寒

主要還是學習前輩的用藥思路,見解,還要不斷結合新的知識,其實很多西醫的知識也可以相通的,大家的說法不一樣,但是有共同點,求同存異。這樣才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求其是但啦


我是中醫愛好者,《傷寒雜病論》我的理解是人啊大多傷於寒,因寒而得病,寒是因,病是果,寒分內寒外寒,比如外感風寒和吃過去的寒涼之物。得的病是雜病,就是說一個寒因會得雜七雜八的病,有的人會表現在這個臟器上,有的人會表現在那個臟器上,哪個臟器弱會往哪個臟器上得病,假如是西醫就會分臟器而治病,如胃科,肝科,膽科。而好中醫是不分科的,只治一個寒,可以所有因寒而得病只用一個方子就行。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醫用一個方子治多種不同種類的病,或者多人用同一方子這個現象了。我也因病長期吃過小四逆湯之類的中藥,並且把藥渣裡子附子,乾薑吃掉,感覺很好。我也希望懂中醫的朋友一起討論,不知道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山青海蘭


我能說中醫唯有華佗嗎?最可氣的有人說華就是印度來的,王八犢子解釋!

中醫的所有延伸理論都是黃帝內經。

可是黃帝內經的理論是天人合一。這就是大麻煩了!

易經和文王八卦及後來的孔子易傳,都是一樣的牽強附會。

各位不信的話,可以以之之矛攻之之盾。那就不可讀了。但中國人幾乎沒有不被影響的,奇怪了了!

結論他們都是錯的,或者說不完整的。誰是對的?又完整的?太極之伏羲。問題又來了,完整的太極圖到宋才有記錄。

怎麼破?只有靠圖說!也就是口口相傳和河圖洛書的傳說。太極圖只是形成了文字文化!很明顯,任何太極圖都不能完全表達太極的哲學思維。

問題又來了。中醫的哲學和中華的哲學是一個人嗎?是,不對!不是,又不對!

怎麼辦?醫學哲學是文化哲學的一個分支!醫學者對文化的天人合一的自我理解。此則必然是有缺陷的。則傷寒論則必然是錯誤的!

技在術,術在道。技術道在統一!

我輩需要努力統一!才是為人醫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