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麻雀需要保護嗎?

陳煥銳


自然界的生物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各種生物的組成形成了一個食物鏈條,每一個物種既是屬於別人的食物,同時也在吃其它的生物,各種生物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平衡的食物鏈條,所以每個物種都有其特有的作用。

雀應該說的是麻雀,我們當地稱它是家雀(qiao),隨著人們對生物的瞭解和認識不斷加強,麻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漸改變,建國初期人們把麻雀列為四害之一,掀起了大規模的掃四害活動,通過各種方式來消滅麻雀,但是隨著麻雀數量的減少,人們也意識到了缺少麻雀這個物種的危害,那就是各種園林植物都出現了重大的蟲災,主要是因為麻雀少了,各種蟲子沒有了天敵,所以開始了大量的繁衍造成了災害,可見自然界所存在的物種都在發揮著它特有的作用。

現在麻雀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任意捕捉和傷害麻雀可是觸犯法律的事,早些年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估計都有捉麻雀的經歷,那個時候在農村的場院裡用個綁著繩的木棍上支起個篩子,裡面撒點米粒稻穀,等來吃食的麻雀走到篩子底下,使勁一拉繩子,麻雀沒來得及飛走就會被扣在裡面。

麻雀捉的多了,就總想著養起來,但是很多老人都說麻雀的氣性特別大,是人無法養活的鳥,自己也曾把抓住的麻雀放在籠子或倉房裡,但是都沒有養活過,所以這就是說“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的來歷吧,小時候的調皮好玩,卻害得很多家雀都失去了性命。現在也有人說麻雀能養,只是養活起來比較費勁,只是我從來沒有養活過。

現在即使再回到農村也很難見到成群的家雀了,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人們都比較信奉“一隻家雀四兩人參”的說法,所以很多人開始大肆捕捉食用,造成了麻雀的數量急劇下降,所以麻雀應該保護起來,最少不能讓人自由捕殺,最後導致這個物種滅絕。

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大家聽過這個說法麼?麻雀能養活麼?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我認為“生態平衡”這句話挺廣義的,有的動物是非常讓人討厭的,就像惡狼毒蛇獅子老虎什麼的,但討厭歸討厭,但是國家還要求保護,這就是為了我們的地球需要生態平衡吧?就拿農村來說吧,最讓人討厭的就是老鼠和麻雀了!咱先撇開老鼠不說,說一下今天的話題麻雀,其實麻雀是一種雜食性鳥類,屬於半害半益的鳥,它的一生所糟蹋的我們人類的糧食可能佔三分之二不到,主要還是以昆蟲為主,這種鳥繁殖率很高,記得小時候搬梯子到人家房簷下掏麻雀蛋,有時候能掏到蛋,最多的時候能掏六七個,據老人們說幾月份就下幾個蛋,所以繁殖很多。有時候就掏到小麻雀,掏到小麻雀後就想把它喂起來,可幾天就會死了,據說大麻雀有超大氣性,你如果捉住它幾小時後就絕食氣死,所以人們也不太喜歡捉它,平時它們在莊稼地草坪或樹上找蟲子吃,因為數量很多,可以說到處都能看到它們的尊容,一旦莊稼成熟前後,它們就把目光集中在莊稼地裡,什麼小麥玉米它們都吃!一到冬天蟲子沒了,糧食也入倉了,它們就到處找草的種子或者農民的柴堆裡面過冬的蟲子吃,雖然麻雀家族龐大,目前國家也對其進行保護啦。



古村居士1


這句農村老俗話說的比較有意思,很多人聽了之後估計還會有點懵,“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殼”,難道抓一隻麻雀還有這樣嚴重的後果?


我們先來從字面意思上解釋一下這句話,如果你順手捉了一隻麻雀,即使不死你也可能會遭遇大難,付出巨大代價!瞭解了基本意思,那麼古人說的這句話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了?其實不然!

麻雀在古代並不完全被定位成一種有害生物,因為像麻雀這種動物,可以捕捉莊稼地裡的害蟲,對於古代缺少化學殺蟲劑的農民來說,是不錯的幫手,因此古代的農民甚至會保護他們,但是仍有一些人會去捕殺,於是一些老人就編出這樣一句話,告誡後輩年輕人,說的有一些誇張,但是主要還是為了保護鳥類!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鳥類身體上有很多病菌,當人們捕捉到鳥類以後,他們往往會瘋狂的掙扎,出現拉鳥屎以及抓傷捕獵者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病菌就會和人體接觸,有一定幾率誘發疾病,這在古代醫療條件下是很難治療的!因此用這句話告誡後輩人注意安全!

這句老俗話在古代可能有一定的適用性,但是在現代可用性不高,對於現代人來說,抓麻雀很正常!

麻雀在現在社會的地位非常尷尬,可以說它是一種有害生物,也可以把它定位成一種有益生物,不過隨著這幾年農村現代化發展,麻雀的數量也越來越少,我認為現在對待麻雀的態度應當是不保護但是也不捕殺,任其自由發展!

關於現代社會對待麻雀的態度,你怎麼看?快來討論一下吧!


植保小貼士


需要控制數量的保護

自然中存在的事物,就是符合自然歸律的!麻過多了糧食肯定會受損害,特別是種的穀子快成熟時天天得下地趕麻雀,我們曾經把麻雀把麻雀歸為四害後,麻雀幾乎滅絕!麻雀雖然吃糧食也吃害蟲


上善若水122342936


我覺得當然要保護,最起碼不要互相傷害。


張榮嬌風味食品土特產


在農村要是順手待著了 就想法殺吃了


苗丹陽


需要 麻雀現在越來越少 我們要保護生態環境


申夢傑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談不到保護,但不能戕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