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為唐代詩人排行,你會怎麼排前十名?

宇哥帶你讀原著


太好了,這個問題太好了。

我來說說我心中的哈姆雷特。

第一李白,毫無疑問,首先唐文宗封李白的詩為唐代三絕,官方認證了,誰的反駁都不好使!

代表作品是樂府詩和古體詩。

第二杜甫,李杜詩篇萬口傳,不是浪得虛名。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聖,詩史的稱號足以讓他笑傲詩壇。

代表作為五言排律如三吏三別

第三李商隱 李義山將七律玩出了新花樣。

無題是他詩歌中最亮眼的存在。

第四杜牧 杜牧的絕句可比肩王昌齡,把杜甫,李白甩幾條街不解釋!杜牧絕句名篇三十多首

第五王昌齡 詩家天子王昌齡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他的絕句別具一格,邊塞詩,寫的也是獨領風騷。代表作都是絕句。

第六白居易 唐代時期一個名聲傳遍日本的詩人,在國外的影響力甚至要超過李白,杜甫。

代表作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觀刈麥

第七李賀,天馬行空不足以評價李賀的詩歌,他的詩歌似乎不屬於這個世界,人們稱呼他為詩鬼!他的詩形成了獨特的詩體,是為長吉體!

和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三李!!

第八王維 王摩詰的名氣也很大,詩佛而且還擅長畫畫,好像還是狀元出身。

第九孟浩然 孟浩然和王維同為當時的山水田園詩派領袖,但是孟浩然感覺更像是隱士,不在乎什麼名氣,所以他沒有王維有名。

但當時孟浩然的名氣還是比王維要大!

第十韓愈 作為中晚唐時期的詩人,他前有大李杜,後有小李杜,真是亞歷山大。不過韓愈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自然文采出眾。

僅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邊塞四大詩人一個王昌齡就夠了,

而王楊盧駱影響力比較小,最後的什麼賈島了,他們的影響力也是不如我這榜上。


半世飛仙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那個人,哦,是詩人。唐代有名有姓的詩人何止上萬,我喜歡的十個人,卻是這樣的。

一 李白

二 杜甫。 這兩位不用說了,有唐一代或是直到現在,也是無數詩人當中最璀璨的兩顆星星。

三 王維。詩佛豈是浪得虛名?一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壓倒無數長片大論,壓倒無數 心靈雞湯。

四 白居易。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這位老爺子,但是就事論事,他寫的詩是真的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華人的地方誰不會背誦?

五 劉禹錫。這人真的不負詩豪之名,為人豪氣近於俠義,寫的詩更是豪氣干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聽聽,如何?更別說那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了。當真是不屈不撓,打不死的小強了。

六 杜牧。小杜筆力清俊,人也俊秀。嫋嫋婷婷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就問你羨慕吧?可人家轉筆來一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滄桑吧?

七 李商隱。小李杜,這兩位排名不分先後。李商隱真的讓人云裡霧裡,辨不清你。那一首首的無題詩,到底發生了什麼?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到底說的是什麼?

八 王勃。初唐四傑之首,所謂的才華橫溢,年少成名只能用來形容他。落霞孤鶩,秋水長天,是什麼樣的才情才能寫出如此優美之句?可惜早逝,可惜了,不然,會不會給後人留下更多的絕美之詞?

九 孟浩然。與王維並稱王孟。山水詩寫絕了,淡到你不覺得是詩,可你讀到嘴裡卻回味無窮。

十 王昌齡。詩家天子,邊塞詩一絕。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也是可惜了,詩名太盛,遭人妒殺。


小新9293


唐詩把中國詩歌推向了高峰,為後人留下了燦爛輝煌的詩歌文化,滋養了一代代讀者。我讀過不少唐詩,也寫過不少古體詩,如果讓我給唐朝詩人排行的話,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以及他們對詩歌的貢獻,排名如下:



1、杜甫

杜甫共留下1300多首詩歌,他有一顆赤子之心,極具博愛情懷和悲憫意識。儒家思想一度是我們行為處世的價值標準,在杜甫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因此,他被冠以“詩聖”。

他的絕大部分詩歌風格沉鬱頓挫,具有崇高的家國情懷,遣詞造句精準細緻,都是形式和內容,思想和意韻上佳的作品。並且,他對後世影響極大,他的高級粉絲眾多,如白居易,元縝,李商隱,一直到宋代的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再到近現代的魯迅,聞一多,梁啟超等等,哪一個不是響噹噹的人物,因此,我把杜甫排第一位。



2,李白

李白的詩歌如奔湧的大江長河,氣勢恢宏,奔放灑脫,給後世也留下了許多精品,影響也極廣。

他的詩風積極向上,飄逸靈動,符合大唐帝國的國家氣質,在唐代,他的實力和名氣就已經很大,“詩仙”的綽號也不是白叫的。

3,白居易

除杜甫之外的又一個偉大現實主義詩人,繼承了杜甫的詩歌傳統,讓詩歌迴歸到現實生活,舉起了現實主義詩歌在中唐的大旗。

“詩魔”的稱號,也是對他的肯定。

4、王維

王維的詩歌空靈清新,禪意濃濃,宛如一陣陣清風吹來,再浮躁的心情也能被化解。

他把山水田園詩推向了另一個高度,貢獻很大,被冠以“詩佛”,名至實歸。



5、李商隱

若比起詩歌情感的細膩程度,以及創作愛情詩的豐富性,李商隱可以說是唐代詩人第一。

李商隱作為“小李杜”之一,足以證明他的水平。

6、元縝

跟白居易同時代的大詩人,唐代新樂府運動的主將之一,另外,在悼亡詩創作中成就也不小。

詩歌水準很高,只因為白居易在當時過於耀眼,風頭蓋過了他。

7、杜牧

晚唐代表詩人,創作頗豐,詩風多變,尤其是諷刺當時社會的幾首詩相當出彩。

“小李杜”之一,成就不小。



8、劉禹錫

有“詩豪”之稱,作詩涉獵題材很廣,尤其他把民歌引入詩歌創作,開一代先河。

他的民歌體詩歌樸素自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如《竹枝詞》系列。

9、王昌齡

唐代邊塞詩的領頭羊,詩歌大氣豪邁,很有男人味和英雄氣概,非常鼓舞士氣。

在他的引領下,邊塞詩蓬勃發展,為多元化發展的唐詩貢獻了一道亮麗風光。

10、李賀

李賀的詩充滿奇思妙想,佳句頻出,是李白之外的又一個浪漫詩人代表,他也有“詩鬼”的綽號。

只可惜李賀英年早逝,只活了27歲,要不然他的成就更高。


鴻鵠迎罡


詩仙李白第一,詩聖杜甫第二,詩魔白居易第三,詩佛王維第四,小李李商隱第五,小杜杜牧第六,七言長城王昌齡第七,孟浩然第八,詩鬼李賀第九,詩豪劉禹錫第十,詩骨陳子昂第十一,元稹第十二,郊寒孟郊第十三,島瘦賈島第十四,岑參第十五,高適第十六,韓愈第十七,柳宗元第十八,劉長卿第十九,韋應物第二十,王勃二十一,駱賓王第二十二(初唐四傑是以文章見長的),宋之問二十三,新樂府張籍王建二十四二十五,賀知章二十六,張九齡二十七,李紳第二十八,大曆十才子之首盧綸第二十九,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第三十,李益三十一,盧照鄰三十二,楊炯三十三,張若虛(孤篇壓全唐,但畢竟只存詩兩首)三十四,王翰三十五,王之渙三十六,沈佺期三十七,劉希夷第三十八,皮日休三十九,陸龜蒙四十……還有一些,羅隱,司空曙,李嶠,蘇味道,黃巢,崔郊,張繼,溫庭筠,韋莊等……或因存詩太少,或因專業不對口,就沒選上,對不起他們了……如崔郊就一首《題都城南莊》有名,張繼就一首《楓橋夜泊》有名,黃巢專業是造反,寫詩是業餘的,溫庭筠韋莊專業是寫詞的,寫詩屬於副業……不說了,太累……


大秦惠文王贏駟


根據官方的記錄,唐代可查的的詩人至今有2536名。如此多的詩人,留下了如此多的詩篇,傳頌古今,讓人不禁感嘆那是一個怎樣的歡騰盛世。雖然這些詩人風格千秋,有山水派的,詠物派的,田園派的,懷古派的,邊疆派的,各有不同。但是如果硬要有個排名的話,我想如下的回答不知道是否贊同。

第十名、杜牧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父親是個宰相,受家庭影響,杜牧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較好的教育,其詩詞主要收到韓愈,杜甫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矯健。著有《樊川文集》,但由於其出生於晚唐,受到前人影響可能較多,故暫列第十

第九名、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同樣也是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其韋氏氏族大都是博學多才之人,但其在詩詞上的成就最大。因出任過蘇州刺史,故其著作稱為《韋蘇州集》。韋詩各體俱長,七言歌行音調流美,引人入勝。暫列第九

第八名、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是晚唐少數不多的最求詩美的詩人,其流傳下來的詩詞約600首,其主要擅長詠物,詠史和無題詩,暫且列為第八。

第七名、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自號“碣石山人”,其早年家境貧寒,但嗜書如命,又有與韓愈推敲的美稱,著有《長江集》,其詩喜歡寫出荒涼之境,多有寒苦之辭,其仕途也很坎坷,多喜歡作詩苦吟。
第六名、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其與白居易共稱“白劉”,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有較好的唯物主義觀點。早年在士林中其頗受歡迎,但後期也遭受貶低,吸取了民謠等方面的營養,詩詞充實有力,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暫列第六。


第五名、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長吉體詩歌開創者。有“詩鬼”的稱號,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是唐代浪漫注意詩人之一,與李白,李商隱共稱“三李”。“黑雲壓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年傳唱。故讓其暫列第五名。


第四名、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其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與柳宗元共稱“韓柳”。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故暫列第四名。


第三名、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有“詩佛”的美稱。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精通書畫等藝術,暫列第三。


第二名、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1][2]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世人稱其為“詩聖”,“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些詩都千古傳唱的詩,列為第二。


第一名、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雖然其在政治上一生都不如意,但是其在詩詞的方面卻達到了巔峰,當今下至三歲小孩,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都知曉幾首李白的詩詞。第一名,當之無愧。


但每個人心目中可能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排行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衡量標準,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想法,如有冒犯,多有得罪。


飲客Cay


我來排一個唐朝最狂詩人排行榜

第十名:溫庭筠

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最狠的是,參加科考,自己很快作答完畢後,竟然幫左鄰右舍的考生都答上,而且還屢教不改。人長得醜,卻很風流,是個著名的浪子。

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花間派始祖,對後世詞的影響較大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第九名:魚玄機

魚玄機是溫庭鈞的學生,肯定是受了這個浪蕩子老師的影響,在芳心暗許,不得回顧之後,被迫委身於李億,正妻不容,出家為道。“過盡千帆皆不是”,三年的等待,是一場空。魚玄機開始改變自己,不再等什麼男人。她成了豔麗女道士,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賓,把個修行所變成了妓院。後來因為爭風吃醋,一時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貼身丫環鞭打致死。這起命案很快被搞到官府,魚玄機被判處死刑。也算是活的狂放至極了。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江陵愁望有寄》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贈鄰女》


第八名:王之渙

王之渙,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早年精於文章,並善於寫詩,多引為歌詞。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遂化遊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裡,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圭爵,酷嗜閒放。”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第七名:杜甫

杜甫是低調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名篇無數。是才高八斗,氣壯山河的人,有才的人自然就會狂的,只是杜子美在其他的地方太厲害了。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


第六名:張旭

張旭的書法更出名,一手狂草驚天地泣鬼神。喜歡飲酒,世稱“張顛”,與懷素並稱“顛張醉素”。也是“飲中八仙”之一,書法已臻化境。也工詩文,相較稍弱,但尋狂士,不能少了他。


旅人倚徵棹,薄暮起勞歌。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清溪泛舟》


第五名:詩骨,陳子昂

陳子昂幼而聰穎,少而任俠,年十七、八,尚不知書。後因擊劍傷人,始棄武從文,慨然立志。第二次落第時,適一人賣胡琴,索價百萬,豪貴圍觀,莫敢問津,陳子昂擠進人群,出千緡(古代一種計量單位)買之。並於次日在長安宣陽裡宴會豪貴,捧琴感嘆:“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樂,豈宜留心。”話完便把琴砸碎,並把自己的詩文發給在場的每一位賓客。狂放至此,可見一斑。陳子昂生性耿直,關懷天下,直言敢諫,一度遭到當權者的排斥和打擊,後被武三思設計,冤死獄中。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


第四名:王翰

根據兩唐書本傳,王翰少年時豪健恃才,倜儻不羈,舉止豪放,不拘禮節。登進士第後,仍然每日以飲酒為事。王翰家資富饒,性格豪放不羈,以至後來還是“櫪多名馬,家有妓樂”,“發言立意,自比王侯。頤指儕類,人多嫉之。”因此張說罷相後,王翰便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雖已遭逢如此,但他到仙州後,還是“日聚英豪,從禽擊鼓,恣為歡賞”。於是,又被貶為道州司馬,未至道州而卒於途中。

他的詩,感情奔放,詞華流麗,為人所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第三名:賀知章

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這老人家活了八十六歲,到老了和李白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交更是嗜酒如命,李太白的《酒八仙》,第一個就是他。一輩子放蕩不羈,自稱“四明狂客”,又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和李白喝酒沒帶錢,竟然把皇帝賞賜的金龜當酒錢,也是瀟灑狂放至極。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

第二名:王勃

王勃前往交趾(越南那邊)看望父親,路過南昌,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吳子章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很是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後,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歎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就這一下,就問狂不狂!狂放之至。只可惜,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啊。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滕王閣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一名:李白

第一狂士,非詩仙李天白莫屬了。曾經用皇上的手巾擦嘴,皇上親手為我調勻肉湯,楊貴妃捧著硯臺,高力士幫著脫靴。在天子殿門前尚許我縱馬奔馳……太多了,先膜拜一下。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上李邕》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瘋哥哥l


唐詩是詩歌在歷史上最輝煌巔峰的時期,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可以用空前絕後來形容,那麼詩人處於那個年代無疑是一種天大幸福。

現存有名的唐代詩人共計2536名,每位都是燦若星辰。

既然要說最著名的,姑且來盤點一下十大著名詩人。

第十名 王昌齡



(698年—757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九名 孟浩然



(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湖北襄陽人,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八名 劉禹錫



(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劉禹錫及其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終不曾絕望,有著一個鬥士的靈魂。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第七名 杜牧



(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陝西西安人。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莊道學。善於將敘事、議論、抒情三者融為一體,氣格緊健,造句瘦勁。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第六名 白居易



(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山西太原人。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五名 李商隱



(813年-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鄭州滎陽人,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第四名 岑參



(715年—770年),荊州江陵人,唐代詩人。在寫景中抒情,把抒情和寫景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這是岑參邊塞詩的又一藝術特色。在詩歌中表現情和景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方式是先景後情,情因景生,即景抒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第三名 王維



(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山西運城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第二名 杜甫



(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湖北襄陽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第一名 李白



(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四川綿陽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最後附上兩張詩詞寫意圖,都是馬背上的,大家知道分別是那兩首詩嗎!

圖一



圖二




王者李白打


唐代十大詩人排行《純屬小編,個人意見》

第一名:張若虛

作品:《春江花月夜》

簡介:初唐詩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傑,僅存兩篇,其實寫法細膩,在初唐中,詩歌的轉變,具有重要的領導意義。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被譽為“以孤篇壓倒全唐”聞一多,曾經評價“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小編感覺,誰能說張若虛僅有兩首詩詞流傳於世,但是,只要有春江花月夜,這一首,我就感覺他在整個唐朝詩人之中足以排名第一。




第二名:詩仙李白

作品:《望廬山瀑布》《行路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

簡介: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稱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被後人稱為詩仙,以其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體現出其浪漫瀟灑的性格。

小編感覺,李白留下的眾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就足以在唐代幾千名詩人之中排行第二。





第三名:詩聖,杜甫

作品:《春望》《三吏》《三別》等

簡介:712年~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同李白一起號稱李杜,在唐代的詩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人譽為詩聖

小編感覺,無論是從那句,李杜詩篇萬口傳,還是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你在唐朝詩歌發展體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故此,在此排行第三






第四名:詩王,白居易

作品:《長恨歌》《琵琶行》等

簡介: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同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白居易詩歌通俗易懂,題材廣泛,形式多樣。

小編感覺,琵琶行寫得非常之好,特別是那句江州司馬青衫溼,通過這句,小編可以親切都感受到白居易,當時寫這首詞的心境,無論是從他倡導的新樂府運動,還是他所寫出的眾多膾炙人口的詩集,都注意在小編這個榜單之中排行第四




第五名:詩魔,王維

作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紅豆》等

簡介: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小編感覺,美美在讀書的時候讀到王維的詩,總感覺在看一幅畫一樣,好事詩中有畫一般,其詩的意見非常之美妙。




第六名:詩豪,劉禹錫

作品:《陋室銘》《楊柳枝詞》等

簡介:772年~842年,自孟德,河南洛陽人,唐朝哲學家,文學家

小編感覺,陋室銘中,很直白的體現出詩人被當時環境所壓迫,而不屈的心理,而且劉禹錫的山水詩,更是寫出一種超脫物外的豪放之情

第七第八名:杜牧, 李商隱

作品: 《清明》等 《錦瑟》等

簡介:杜牧,803年~ 李商隱,813年~85

852年,字牧之,號 8年,字義山,號

樊川居士,杜牧是唐 玉溪〈谿〉生,

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晚唐詩人。

小編感覺,把這個人放在七八名,〈注意排名不分前後〉十分的正確,畢竟在整個唐代,他們二人號稱小李杜





第九名:孟浩然

作品:《過故人莊》《早寒江上有懷》等

簡介: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

小編感覺,孟浩然,作為山水田園派的第一人,在田園詩的發展上,孟浩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十名:王勃

作品:《滕王閣序》等

簡介:650年~676年,字子安,出生於儒學世家,被譽為初唐四傑之首

小編感覺,如果不是說王勃英年早逝,他的名次應該能更進一步,他所做的滕王閣序之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至今流傳甚廣,詩歌感覺整體大氣






以上就是小編所推薦的十位唐代詩人,他們都是說廣為流傳的,或許說小編並不是很專業,但是根據新這麼多年來接觸的唐詩,小編也能判斷一二,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著廣為流傳的詩集,他們或多或少,都促進了唐代詩歌的發展,為唐代眾多詩歌天上的濃厚的一筆





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收藏評論加關注哦,小編將每天不定時發個性語句,給您在無聊的時候可以最大的閱讀興趣,謝謝大家的閱讀(^_^)ノ


生活百態品讀




唐朝是詩歌的時代,僅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著名的《唐詩鑑賞辭典》中,就收錄了唐朝194位詩人的1105首代表作,而《全唐詩庫》更是收錄了有唐一代2529位詩人的42863首詩歌作品。





唐朝詩人可以說是燦若星河,名家輩出,如果要對他們做一個排名,有哪些詩人可以入圍前十呢?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在我看來,以下幾個可以算得上唐朝的十大詩人。




第一名,詩仙李白。 在我國,“仙”是道家的說法,也是道家的最高境界。 李白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靈魂人物,他是詩歌領域的珠穆朗瑪風,和杜甫雙峰並峙,閃耀千古!之所以把李白排第一,不是說杜甫不如他,而是因為李白是用天才般的才情來寫詩的,他的詩如天馬行空,雄奇飄逸,自由飛翔,渾然天成,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沒有這份才情的人,是很難模仿得到的。杜甫沒有李白這樣的天分,他靠的是後天勤奮努力,通過提升學識來寫詩歌。在中華民族,杜甫可能會有多個,而李白只有一個,屬於獨步千古!




第二名,詩聖杜甫 。就我國而言,“聖”是儒家的說法,也是儒家的最高境界。 杜甫則是現實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如果說李白是為自己而活著的典型,一輩子尋求的都是如何能實現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夢想,而杜甫更多的是為天下人活著,一輩子心裡裝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為天下蒼生而奔波勞碌。他的這份憂國憂民的情懷,感動無數後人,每逢亂世或者衰世,人們想的都是杜甫,而不是李白。所以,就對後世詩歌而言,杜甫無疑影響更大,韓愈、白居易、蘇軾等這些文學鉅子無不受他的影響。如果說李白是詩中的“老子”,其才乃天縱,世人無法模仿,那麼杜甫就是詩中的“孔子”——萬世師表。



第三名,詩魔白居易。與杜甫一樣,白居易也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並稱唐朝三代著名詩人。 白居易的詩歌選題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易懂,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在我國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宋代的大詩人蘇軾,以及現代的文學大師魯迅等人的文學創作無不受到他的巨大影響,白居易也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我國詩歌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四名,詩佛王維。“佛”當然是佛家的說法,也是佛家的最高境界。 自古就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稱王維為詩佛,除了突出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其實更表達了人們對王維在唐代詩壇中的崇高地位。跟白居易和杜甫等人的詩相比,其實我更喜歡王維的詩韻風格,清新淡遠,自然脫俗,遠離塵世,充滿禪意,創造出了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唐代詩壇可謂獨樹一幟,別具風情。



第五名,詩家小聖李商隱。李商隱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之美的詩人。 李商隱擅長七律,是繼杜甫之後,唐朝七律發展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其《無題》詩影響巨大。李商隱的詠史詩也有很高的成就,善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特別是他的愛情詩及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他的一些詩歌由於寫作得過於隱晦迷離,跟《紅樓夢》一樣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第六名,詩家紫薇杜牧。杜牧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詩人,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其詩可分兩類,一是豪邁的,二是香豔的,他的豪邁詩的代表便是詠史詩,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諸多詩人中成就比較高,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後人對其二人的評價可見一斑。 杜牧在詩、文、賦領域都是大家和名家, 是一位將平生憂國憂民的壯懷偉抱與傷春傷別的綺思柔情交織在一起的藝術天才。



第七名,詩星孟浩然。和王維一樣,孟浩然也是我國唐朝山水田園詩人的傑出代表,還是唐朝山水田園詩的開創者,與王維並稱“王孟”。 孟詩的詩以五言古詩為主,寫的多是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主要表達是隱居閒適、羈旅愁思,他的詩風清淡自然,內容雖有憤世嫉俗之詞,但更多的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第八名,詩豪劉禹錫。劉禹錫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詩人,他的詩作涉獵題材廣泛,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與柳宗元並稱“劉柳”,又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劉禹錫的詩,具有簡潔明快,風情俊爽的特點,他是唐朝著名的哲學家,他的詩也因此具有一種哲人般的睿智,而劉禹錫又善於把摯情滲透其詩中,所以,他的詩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劉禹錫性格剛毅,富有豪猛之氣,雖然一輩子過得並不太如意,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他始終不曾絕望,心中有著一個鬥士的靈魂,因此被稱為“詩豪”。



第九名,詩家天子王昌齡。王昌齡的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因此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後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現僅存詩181首,存詩雖不多,但質量很高。他與高適、岑參同是唐代邊塞詩人的代表,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其詩意境高遠,語言圓潤如玉,音調婉轉悠揚,耐人尋味,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極深的造詣。此外,他的宮怨詩則又可與李白爭勝,此類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獨步唐代詩壇,王昌齡也被稱作是成功用七言絕句寫作宮詞的千古第一人。



第十名,詩鬼李賀。在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史上,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又一位享有盛譽的傑出詩人,他的詩想象極為奇特,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由於他的詩文多為“鬼仙之辭”,因此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所以後人稱他為“詩鬼”。李賀的詩大多是表達他生不逢時的內心苦悶,抒發的是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唐朝的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最後27歲就英年早逝,要不然以他的才情,他在詩歌領域的成就應該會更大,位列唐詩人前五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汗說事


就唐代大詩人的排名,大李杜排前兩位是毫無爭議的,其中李白排第一,杜甫排第二,這個基本上也無爭議,比較李白屬於天賦異稟的曠世奇才,就像足球裡的外星人羅納爾多,或者像斯諾克的奧沙利文;而杜甫則是更多靠勤奮鑽研和嚴格律己,就像齊達內或是亨得利。排第三的,我推崇李商隱,因為他是朦朧詩派的開山鼻祖,惜哉一生坎坷,英年早逝,加上唐史上對其有不公正的評價,因此未能享有更大的名望,但是李商隱的才情比老杜還高,可惜人微言輕,性格又沉鬱糾結,所以在世時未能取得應有的地位,也影響到後世對他的評價,我最喜歡的詩句是“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寫情詩,無人能及李商隱,但是這情,絕不只是愛情或友情,如果說杜甫的詩歌是一部歷史,那麼李商隱的詩就是人生。排第四的,我覺得應是白居易,很多人不喜歡白居易,覺得他的詩太粗淺,就像白開水,殊不知這正是白居易的高明所在,放在當時,無疑是詩壇的一股清流,可惜後來的晚唐詩歌由於歷史原因,未能發揚光大白居易的口水詩風格,反而往奇崛幽鬱的方向發展,實在是時勢所致,但是其實白居易的律詩中,用典也是信手拈來,可見其天賦也是不遑多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這樣的詩句,不是普通詩人敢寫得出來的。排第五的,我推薦王維,不過他的詩有點像陶淵明的,田園山水詩過多,“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邁佳句太少,結合他長期身居高位,總是寫一些農家樂,風景詩,總覺得其太過有意表現自己的“超脫佛性”了,因此只能排在這個位置。第六位,我提名李賀,死時年僅二十六歲,一生壯志未酬。但詩鬼終究只是鬼才,尚無法望詩仙的項背。李賀的詩總的來說都比較灰暗,天縱的才情,但是有點過於劍走偏鋒,其最佳的詩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渭城已遠波聲小”,連毛主席都引用了。還有他的馬詩系列,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均是千古絕唱,但是詩句太過苦情和奇險,有時甚至完全故意忽略韻腳,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掙扎之感,缺乏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瀟灑氣魄。第七位,我心目中的是劉禹錫,劉白同時代之人,但是劉的詩似乎更加扣近時政,“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總是讓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催人奮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可惜留下的作品數量不是特別多,因此只能排在這個位置。第八位,應該屬於王昌齡,同時代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和高適,岑參,王之渙相比,勝在作品數量上,同時,王昌齡的宮怨詩歌也是一絕,“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雖然只有八首,但每首都耐人尋味,這是高,岑和王之渙所做不到的。最後第九位,我留給王勃,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以及“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等名句,多多少少可以看到對後世詩人,如杜甫,杜牧的影響。在初唐四傑中,其才華也是鶴立雞群的,可惜也是活得太短。最後一位,我覺得杜牧,孟浩然和韓愈可以並列,只選一位,有點可惜,不妨讓他們並列,大家各自去品味“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和“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意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