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家寶貝不肯在幼兒園拉粑粑了,問他什麼原因也說不清楚,大家的寶貝也一樣嗎?

予蘇


現在還是長大,還是要離開家門,去上幼兒園了,上幼兒園的時候,她不在幼兒園上廁所的事情,我覺得很多家長都有面對過。

而我家的孩子就更奇葩了,他不但不在幼兒園上廁所,他是去到哪裡。無論是去哪裡旅行,還是別的地方,他要上廁所的話,是個很艱鉅的過程。因為不適應他,不會去外面的廁所去大的,他只會去小的。每當他要大的時候,他就說要回家上廁所。

剛開始說,這種現象的時候不是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他是很規律的一個人,他一般大的都會在家裡上過來,再去幼兒園。所以在幼兒園沒有老師反映過這個問題。

而當我第一次發生這個問題的時候,是他在回老家的時候,那怕有小朋友跟他用一樣的那種小廁所,他都不會去上的。肚子很痛,很難受的時候,他就吵著要回家。那個時候是很艱難的,你想一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回家的,不然忍一忍就過去的。

所以第一次的時候我就沒有太遊說他。覺得他忍得難受,他自然會上了,後來發現不會的 她再難受,他就一直忍著。

然後我就很急,在想怎麼辦?後來我就觀察他,發現他原來是對外面的,是不熟悉的廁所,沒有安全感。老怕我讓他負責泰是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就給他搬了一個小凳子,讓他扶著一個手,另一個手在我身上。雖然他嘴巴里面還一直吵著要回家上廁所,但是蹲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那還是可以上的。

不過每個小孩子的問題在不一樣的地方。我兒子才三歲,所以只要找到他的原因。稍微善意的謊言,騙他一下就跟他說,只要你抓著那邊的椅子在抓著,媽媽也就很安全的,不會掉下去的,然後他就可以放心的上廁所。

而且他是那種啊,哪怕是坐廁也是這樣的情況。在日本旅行的那段時間,日本的廁所很貼心,就是在特殊的廁所上面,他就給我放著一個兒童的小小廁所板。你只要進到廁所裡面找一下都可以找到的,他可以剛好卡在廁所的那個地方,專門給小朋友用的,不會掉下去的那種。但是我發現他用這種廁所板的時候還是有點不行,然後我自己用同樣的方法,讓他抓住邊上的扶手再扶著我,給他安全感,然後不停的跟他說話,分散他的注意力。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找到他不在幼兒園上廁所的原因。只有對症下藥,你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要不的話只能交給老師去教導他。因為老師教導小孩子也是會聽的,開始可能做不到,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就可以學會和接受在幼兒園上廁所的。


猴七寶007


鄰居家的苗苗三歲半了,九月份剛上小班。自打上了幼兒園,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解大便。
苗苗媽媽以為孩子是剛入園不適應,過段時間就好了,誰知這都開學三個多月了,苗苗還是不願在幼兒園大便。上個星期五,苗苗實在沒憋住,臨放學拉到褲子裡了,也不敢告訴老師。是老師看她表情不對,才發現。
對此,苗苗媽媽很苦惱,覺得是不是老師太嚴厲,嚇得孩子不敢上廁所。跟老師溝通了以後,才發現不願在幼兒園大便的孩子佔班裡的一多半,而且原因也各不相同。

為什麼孩子不願在幼兒園大便呢?

1、自理能力不足。
新入園的小班同學,不少都存在著自理能力不足的問題,不會自己脫褲子上廁所,需要老師幫助。不用說大便,很多孩子連小便都是憋著,實在憋不住就尿褲子。
而有些孩子雖然會自己小便,但是在家中大便的時候都由家人幫忙擦屁股,自己根本不會擦,這也會導致孩子離開家長的幫助就不願大便。

2、處於秩序敏感期。
1~4歲的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多行為都要按照自己內心的一套秩序來進行。
就拿上廁所這件事來說,在家裡孩子有固定的馬桶或者是地點,甚至有固定的排便時間。到了幼兒園以後,環境是新的,都要孩子去重新適應,這對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3、羞恥心在作怪。
在家中孩子解大便的時候會有獨立的空間,在幼兒園裡上廁所都是公共的,這個時候孩子就容易產生害羞的心理,不願意在他人面前解大便。
另外,有些孩子覺得大便是臭的髒的,提起這件事都會覺得比較羞恥,也不願意去主動跟老師提出上廁所的要求。
4、肛欲期的表現。
1—3歲的孩子處於肛欲期,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的大小便,還會出現故意憋大小便的情況。有的孩子在4歲左右還會有憋大小便的行為。
5、為了遵守紀律。
在幼兒園中不像在家裡,想什麼時候上廁所都比較隨便。通常情況下,都有固定的時間讓小朋友們排隊去上廁所。而在這樣紀律的約束下,有的孩子如果在其他時間裡想上廁所也不敢說,生怕自己破壞了紀律。

6、時間久了成了習慣。
大部分尿褲子憋大便的現象會出現在剛入園的階段,尤其是小班的新生。而有些孩子到了中班大班,甚至小學以後,還是會在學校憋大便,這種就是時間久了養成習慣了。
尿褲子憋大便,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歷到的一個問題。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尿褲子和憋大便,很多時候是因為環境改變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所導致的。當孩子逐漸適應環境,慢慢這樣的行為會有所改善。

對於孩子憋大便的行為,家長要給予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

【入園前在家中做好準備】
入園前,提前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就要開始訓練孩子獨立大小便,教給孩子自己穿脫褲子和擦屁股的方法。
大部分幼兒園中的廁所都是蹲便,而現在家中大部分用的是坐便,為了讓孩子提前適應蹲便,可以在出門上公共廁所的時候讓孩子去體驗一下。
【緩解孩子的羞恥心】
在說到大小便的問題時,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大便臭、髒,丟臉”這一類的話。這樣說,會讓孩子對大便產生羞恥心,更加抗拒在家以外的地方大便。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繪本或者動畫讓孩子瞭解到,便便是跟我們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並不是羞恥的。
對於比較害羞的孩子,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多幫助孩子。

【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
儘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比如每天早晨起來去大便一次。這樣通常情況下孩子入園以後,就不用再憋大便了。而且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也有利於防止便秘。如果孩子經常長時間憋大便,是很容易發生便秘的。
【放輕鬆不要給孩子壓力】
有不少家長對於孩子大便這個事兒特別的焦慮,每天放學,就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在幼兒園裡大便。家長越是緊張,孩子就越容易有壓力,反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家長首先要放鬆心態,孩子如果在一開始,不願意在幼兒園,也不要去批評強迫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及時地去肯定他,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幫助孩子解決不在幼兒園大便的問題,最好還是要家長跟老師有良好的溝通,家園合作,更容易幫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在園裡老師可以給小朋友集體上一節關於“便便”的課,給孩子解釋一下便便的重要性和正確的自理方法。家長在家中則要多幫助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提高自理能力。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咩小胖育兒


我家孩子從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開始,就沒有在園裡拉過粑粑。跟朋友們聊起這個狀況,朋友也表示,他們的小孩子也是很少在幼兒園拉粑粑的,並且每個孩子有不一樣的原因。




朋友A:我的女兒內向又膽小,因為怕老師就不願意跟老師說要蹲大號了,即使上課時有便意,也不會主動舉手,一直憋到下課,憋著憋著就不想拉了。

不排除有些幼兒園可能老師比較兇一些,嫌孩子拉大便麻煩,從而限制孩子上廁所次數。因為對孩子態度不是那麼好,所以孩子在幼兒園會感到害怕。其實這樣的幼兒園還是少數的,大多數幼兒園的幼師都是很敬業的。


朋友B:我兒子有一次拉粑粑被小夥伴說:臭臭”之後,就沒有在幼兒園拉過了。

小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自尊心會逐漸增強,有的幼兒大便後會被同伴嘲笑“太臭了”;而在家中大人都會對他的大便行為表示讚許,這樣的反差使幼兒自尊心受挫,從而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我:我兒子害羞,不想當著別人的面方便,如果還要別人幫忙擦屁股是更不能忍受的。

3歲之後的孩子已經明白了大小便是一件非常隱私、令人害羞的事情,只願讓最親近的人照顧自己拉粑粑這件事。面對不熟悉的人來幫自己擦屁屁,孩子心裡會非常不舒服。


我個人認為:如果寶寶願意配合的話,我們可以儘量讓他們養成定時在家裡大便的習慣。畢竟老師和阿姨不能夠關注到每個孩子,這樣做也可以算是減少了寶寶的一個焦慮點。 比如我兒子,到了中班以後,就很少在幼兒園拉粑粑了。在我看來這是孩子生理發育更加成熟的原因,只要他在家能正常便便,就不用太在意了。

我是@謙謙媽育兒,與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知識,與孩子一起成長。


謙謙媽育兒


為什麼寶貝不肯在幼兒園拉粑粑?其實這個問題還是蠻普遍的。不止是剛入園的小班寶寶,有的中、大班的孩子也依然存在這個問題。

我兒子今年9月份剛入園,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記得剛開學的前兩週,他還在幼兒園大便過兩次,當時我還想,孩子適應的還不錯,都能愉快的在學校解大便了。誰知,後面的幾個月裡,他都沒有在幼兒園拉過粑粑,每次都要憋回家裡,甚至有的時候連小便也要憋著。

記得前段時間,我每次去接他放學,他一出校門就要小便,然後一進家門就要大便。這種現象持續了能有一個多禮拜。搞得我和他爸哭笑不得,打趣說:這娃真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為什麼有些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一、不熟悉新環境,幼兒害羞

  1. 對於幼兒來說,來到陌生的環境,他們是不適應、害怕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新的班級、新的朋友,還有3個陌生的老師,這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2. 除此之外,孩子在家裡是坐廁,但幼兒園是蹲廁;家裡有熟悉的家人幫忙擦屁股,但幼兒園要讓陌生的老師來幫自己擦屁股,孩子難免會害羞。
  3. 孩子在幼兒園大便時,可能隨時會有別的小夥伴來上廁所,來來往往,孩子也會不好意思的。

二、幼兒園有規定的一日作息

  1. 在家裡,孩子隨時可以大便。但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作息都有對應的時間,包括上廁所的時間。

  2. 自由活動時,孩子也可能因為玩遊戲太過投入而忘了大便,或者想忍一忍玩夠了再去大便。這樣一拖再拖,孩子就可能一直忍著了。

  3. 在幼兒園,孩子一般都是集體排隊去上廁所,如果孩子常在其他時間要求大便,老師可能認為孩子不遵守紀律,從而批評或者不喜歡孩子。所以,比較在意老師看法的孩子,可能就會忍著,不願意去大便。

三、他人對寶寶大便的嫌棄

有時,孩子不願意上廁所可能是受周圍人態度的影響。比如:孩子大便後,老師幫忙擦屁股時,開玩笑地說好臭呀;或者是其他小夥伴上廁所時,嫌棄廁所太臭了。

四、成人不停地詢問讓孩子有心理壓力

孩子放學回到家,很多家長會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拉粑粑了沒有?”然後當孩子說沒有的時候,家長就會不停地追問:“為什麼不在學校上廁所?是老師不讓嗎?”殊不知,這樣反倒會給孩子增加壓力,負面強化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這種行為。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孩子在幼兒園上沒上廁所,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更不需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只要孩子排便規律,肥水外不外流又有什麼要緊呢?


淘淘媽媽談育兒


我家孩子大班,中班上學期從來沒有在幼兒園大便過,按孩子的說法:我不喜歡。那麼,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為什麼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

這個問題,我和寶媽曾經和孩子耐心溝通過一次,得到的答案讓我哭笑不得。

“學校裡的馬桶都是女生在用,我是男生,不能用。家裡的馬桶才能用,所以我回家大便。” 原來如此,在孩子的眼裡,男生小便時用得不是馬桶,而女生小便時用得是馬桶,所以他以為學校裡的馬桶是女生專屬。

除了我家這種情況,和老師溝通後,才發現還有些小孩“認馬桶”,看見學校裡的馬桶和家裡不一樣,坐上去的感覺也不一樣,就不想大便了。



無論是怎麼樣的原因,孩子在學校憋大便肯定是不好的,那麼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多理解孩子,少指責

孩子不願意在學校大便肯定是有原因的,就像我剛列舉的一些,家長可以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試探出孩子的真實想法。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家長也可以採用假猜反問的形式。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好對症下藥,千萬別老用成人的思維去判斷。

2、強化如廁訓練

這裡更多指的是陌生廁所的訓練,很多孩子在家裡和在外面的表現差異很大,所以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陌生的地方進行如廁訓練,鍛鍊孩子的膽量和適應能力。讓孩子無論在哪兒都能安心自如地上廁所,那麼幼兒園裡肯定也不成問題了。

3、給孩子穿好脫的褲子

很多家長為了美觀和保暖,給孩子穿緊身褲、揹帶褲等等,孩子怕麻煩就選擇了憋大便。這些必須要在老師和阿姨的幫忙下才能脫的褲子,真的不適合孩子,因為有時候老師和孩子都來不及。一旦大便到褲子裡,孩子很容易產生畏懼心理,更怕在幼兒園大便了。


總而言之,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這事兒可大可小,家長還是應該重視,幫助孩子解決心理難題才是最重要的。


銘兒爸育兒筆記


孩子在學校不拉大便,有老師的原因,也有家長的因素在內。

我的寶貝今年上中班,現在一切正常。在孩子去是幼兒園之前的兩個月,開始鍛鍊孩子大小便,學著自己擦屁股。這樣孩子在學校就可以自己去廁所,不需要老師照顧,老師還會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揚孩子,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也讓孩子學到了自理能力。

你現在先不要去著急孩子在學校不拉大便的事情,可以試著讓他在家裡學會自己大小便。等到學會了,然後找一個機會給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在學校表揚孩子能自己大小便,估計漸漸地孩子就會好一些了。



心似蓮花開好運自然來


什麼我家寶貝從來不在幼兒園拉粑粑?

據我觀察最大的原因是習慣問題。

規律的習慣。

一般孩子拉大便,一天一次,有些孩子是習慣了早上起床,有些孩子是在下午或者晚上,即使在幼兒園拉大便的孩子,都是非常的規律和準時。

而在大部分孩子拉大便這個時間段可能都不是在幼兒園,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所以,孩子已經習慣了在家拉大便,認為拉大便這件事就是應該在家裡的,真的有孩子在幼兒園從來沒拉過大便的,即使有時候想拉,能逼就逼了。就拿我們兒子來說幼兒園三年,就沒有在幼兒園拉過大便。

蹲便器的習慣問題。

在家裡,孩子習慣了坐著拉大便,如果在幼兒園不是坐便器,孩子非常的排斥,因為沒有蹲著拉的經驗,非常的害怕,同時習慣了在家裡大便,幼兒園對他來說,拉大便也是個陌生的環境,非常地不適應,甚至在幼兒園做這件事也是恐懼的。

我們班就有個這樣的孩子,很少在幼兒園拉大便,但偶爾也會有逼不住,不得不在幼兒園拉的時候,每次都急得哇哇大哭。

每次他都告訴我,他要回家啦,後來,我問他原因,他告訴我不敢蹲著啦,後來我就讓他坐在小桶上,並陪著他,他才會放鬆下來,安心的大便。通過幾次的嘗試,他就不再害怕幼兒園大便這件事。

其實,有很多這樣不想在幼兒園大便的孩子,在小班可能比較更多一點,雖然孩子們已經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像吃飯,睡覺都是每天在幼兒園要做的事,但是,大便比較例外,因為孩子大部分時間可能都是在家裡拉的,習慣了。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大便時間可能是一個獨有非常的屬於自己的時光,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在拉大便時會哼哼小曲或者看看繪本,是一種非常有儀式感的事。但在幼兒園,他就感受不到這種自由,

當習慣了去做一件事,是很難一是時改變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引導,在幼兒園,尤其是老師,對於孩子第一次在幼兒園拉大便時引導尤為重要。

大部分幼兒園的衛生間和活動室是分開的,大便時,可能就他一個人在衛生間,沒有安全感,他會害怕,需要老師陪著,或者習慣坐著,不會蹲著,或者因為一些特殊的儀式感。

不管屬於哪種情況,當孩子第一次在幼兒園想大便有不去時,一定要對孩子多關注,關注和耐心地引導。

父母在家多觀察孩子大便時的情景和習慣,然後把這些情況告訴老師,只要有了第一次好的體驗,原有的習慣都會被打破,就會有第二次的嘗試。

每個孩子問題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見問題,遇見成長!嗨!我是時光小兜,在職幼兒教師一枚,多年養娃實踐,科學育兒倡導者!歡迎關注噢❤️與問題與愛共成長!


時光小兜


別人家的孩子我還真沒問過這個問題,我家的寶寶是不肯在幼兒園拉耙耙的。

女兒在上幼兒園之前就開始鍛鍊她上廁所,拉耙耙。應該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可是到了幼兒園就是不大便。

每天都是從幼兒園出來,就追著趕著的回家。進家就上廁所。

這種情況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等到女兒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之後,就沒再出現過這種狀況。

後來問過女兒,她說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耙耙,怕耽誤了時間挨說。還有就是怕擦不乾淨,把衣服弄髒了。再有就是著急,別的小朋友都是別的活動了,自己還在廁所呢,肯定是挺難受的。

所以我覺得家長們也不必太著急,等寶寶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之後,應該慢慢也能改變過來了。不過話說回來,家長還是儘量培養寶寶早上在家如廁的習慣。



李小鯉


看到這個題目好搞笑,我想起我家寶寶也是在幼兒園的時候一天都不要大便,然後回家的時候再大便。

那時候我我可奇怪了,說我以為為什麼在幼兒園一天都不要大便,然後回家就要上廁所。哦,那時候其實是他在幼兒園也不願意自己擦屁股。或者是就說跟小朋友相互擦屁股,他不喜歡這個。所以他就是儘量不在幼兒園大便。

你可以跟小寶貝問一問,他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他也會給你一點答案的。


Veeyn


我家的小孫女就不在幼兒園拉粑粑,她剛去幼兒園時第一次在幼兒園拉粑粑,寶貝說是打掃衛生的阿姨說她拉的粑粑太臭了,從那再也不願意在幼兒園拉粑粑了,父母怎麼說也無用,都是儘量讓她早上在家拉完再去幼兒園[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