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南方並不是難以逾越,可為什麼向南方拓展到漢朝覆滅後才開始?

常棣tandy


佔領,征服,移民,開荒,教育,融合……這需要一個過程。中國南方經過幾百年才完全融入華夏體系。


靜夜思160519196


這個問題本身還是值得推敲的,古代對於南方的拓展開發,是不是從漢朝覆滅後才開始呢?

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都不是這樣的。

南方這個概念太大,按照今天的自然地理概念,秦嶺-淮河以南都算南方。如果用這個概念,顯而易見,從先秦時代開始中原文化就在向南方滲透,南方還誕生了一個實力最強大、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楚國。秦滅楚後,在這裡進行著郡縣制的統治,不能說不算拓展開發。

那麼我們就用一個更小的南方的概念吧——嶺南。

嶺南指的就是五嶺以南,主要是今天的兩廣地區、越南北部以及雲南、福建的一部分。先秦時期這裡被稱為南海、南粵等,對於中原列國而言,的確是一片化外之地。但這並不意味著嶺南沒有人沒有文明。越人在這裡時代蕃息,東周時期就北上跟楚人發生聯繫。

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國。隨即,秦始皇便開展了對嶺南的征服,用的是滅楚的這支軍隊。為何出兵?史書記載說“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意思是秦始皇為了獲得嶺南的犀牛角、象牙、珠寶等奇珍異寶,當然這或許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拓展版圖,儘量消除帝國南方的隱患。第二年,秦正式統一,繼續加緊征服百越。

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秦軍的戰爭進行得相當成功,公元前214年完成了軍事行動。在這期間,為了轉運的方便還挖掘了著名的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之後,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這三個郡,把在中原推廣的郡縣制也帶了過來。從此,嶺南這塊化外之地,真正被中央政府所管轄。

當然,光這樣做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守住新佔領的地盤。當時很多北方來的秦軍不適應嶺南氣候,再加上衛生醫療條件的不足,不少人染病甚至死亡,所以士兵們看待這場遠征等同於判死刑。秦始皇命令將天下的罪人、贅婿、商人等身份低賤的人發配到嶺南。士兵加上強行遷徙而來的百姓,也有幾十萬人,這些人跟越人雜處,客觀上把中原文化、技術帶了過來,這是對嶺南的第一次大規模開發

之後,由於秦末農民戰爭的影響,秦的南海郡郡尉任囂為了自保,切斷了嶺南跟中原的交通,本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惜他很快生病,彌留之際把權力傳給了龍川縣縣令趙佗。從此,又一個強盛一時的南越國誕生了。趙佗繼承任囂的遺志,在嶺南建立了獨立的統治,趁著中原大亂,趙佗在這裡迅速發展。他團結越人的上層,甚至自願遵從他們的習俗,取得了越人的支持。

一直到西漢初年,南越國的軍事實力都相當強大,漢無力消滅它。所以漢高祖劉邦也只能採用懷柔、綏靖的政策,承認南越國的合法性,安撫趙佗。趙佗呢,也是隻是表面表示服從,實際上並未真正讓漢朝的勢力介入南越,雙方真可謂貌合神離。

這種狀況持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何許人也?漢武帝時代的國力也遠比漢初強大,所以乾脆不忍了,發兵平定南越,重新設置郡縣,而且是九個郡,比秦朝時候更細緻,這是公元前111年的事兒。百年南越國終於灰飛煙滅。

在統治政策上,漢朝比較尊重越人舊俗,雖然派遣官吏和軍隊,但是給予越人相當的自治權,而且減免賦稅,只是象徵性地收一些土特產。漢朝的鐵農具、牛耕等技術傳入嶺南,促進了這裡的開發。


在考古學上也有不少證據。

廣東發掘過秦墓,出土銅戈的刻銘上還有“十四年”字樣,應為秦王政十四年。

到了漢代,嶺南地區發現的中原文化因素就更豐富了。西漢早期時,墓葬隨葬品還很有本地越人的文化特色。到了西漢中期,中原的影響明顯加深,倉、灶、井等模型明器大量出現,跟中原漢墓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東漢時期更是流行磚室墓,其形制與中原漢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這種磚室墓的分佈可以遠至越南北部。

△廣州漢墓的器型演變示意圖

△東漢時期廣州的磚室墓


因此說,秦漢時期五嶺可越,嶺南已開發,認為漢代以後才開發南方是一種錯覺。只是在這個時期,中原王朝看待嶺南的心態,仍然是“中國”之外。到了東晉時期,由於北方被侵佔,衣冠南渡,這才不得不認真考慮好好開發嶺南。


考古軍中馬前卒


中華文明是發源於黃河流域,它的整個生存方式都是圍繞著依存和治理黃河展開的農耕文明,經過幾千年的開發,北方已經發展成比較適合種植小麥小米等農作物,對這些賴以生存的技術掌握比較熟悉,產生了路徑依賴。而南方水網縱橫,森林覆蓋,對習慣了北方生活的中原人遷徙過去面臨重新適應,重新開發創業,代價比較高,何況南方的瘴氣(瘧疾)對北方人來說很恐怖,基本沒藥可醫,因此避而遠之,遲遲未去嘗試。

東漢滅亡後,三國雄起,最後統一於西晉,然而西晉沒有吸取西漢分封劉家子孫為王導致爆發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國家險些分崩離析的教訓,而是從曹氏政權得而復失的教訓中得出因為沒有宗親子弟兵的庇護而讓外人奪取江山的荒唐結論,因而再次犯歷史的錯誤分封司馬家族,於是歷史出現驚人相似的一幕。

公元291年西晉“八王之亂”終於爆發了,這次司馬家遠沒有劉家那麼幸運,西晉王朝在司馬家族八個藩王自相殘殺中分崩離析。當年漢武帝北擊匈奴,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倉皇西逃,遠遁歐洲,演繹出另一番今天動地改變歐洲歷史的偉業。南匈奴南遷歸附漢朝,這些低眉順眼了幾百年的野蠻遊牧民族見中原大亂,朝廷自顧不暇於是起兵反叛,搶佔地盤,殺戮漢人,建立匈奴貴族野蠻國家 ,中國進入約四百年的五胡亂華時期,人民為躲避戰亂 ,顛沛流離,逃往相對安全待開發的南方,因為是在西晉永嘉年間,所以史稱“永嘉南渡”,又稱“衣冠南渡”。司馬氏家族南遷建立東晉,除了大量的百姓,那些中原士族,文化精英也同時遷往南方,將中華文化也帶到原來的蠻荒之地,開枝散葉,後來歷史上又接著發生了兩次,

第二次是公元755年的唐朝安史之亂,唐朝人民為躲避戰亂再次遷往南方。

第三次是公元1127年的北宋滅亡後的靖康之恥,宋高宗趙構將宋朝廷遷往臨安(今杭州)建立流亡政府南宋,也都伴隨著中原民眾的大量南遷。南方在無意插柳柳成蔭中吸納了中原文化的精髓進一步發揚光大,後來在文化上,經濟上都超越了北方中原地區,特別是江南地區,成為中華文化最優雅,最精緻,最發達的地方,而北方由於戰亂頻發,經濟凋敝,文化精英流失殆盡,文化沉澱屢經破壞,未曾南遷留下來的民眾在文化上漸漸被邊緣化,粗鄙化,再也不能代表中華文化最先進的部分, 最明顯的就是在科舉制度鼎盛時期,如明清兩朝,北方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從數量到質量和南方相比都是望塵莫及,再也沒有當年中華文化發源地的優勢,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江東一直到西晉永嘉南渡之後才開始得到真正開發;

隋唐之後浙江、江西得到開發,從蠻荒之地變成繁華之地;

湖北湖南雖然一體,但湖南從南朝到明代,其實一直都不發達。湖南真正大開發要到清朝。

雲南雖在戰國時期就與中原發生關係,莊蹻入滇,但真正納入版圖,還得到雍正年間,改土歸流;

為什麼?水網密佈,溝壑縱橫,洪水,暑熱,瘴氣,都是難以逾越的障礙。所以南方以前一直人煙稀少,人煙稀少,排水、修渠、道路、墾荒都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永嘉南渡、隋唐統一南方、安史之亂百姓大規模南遷、靖康恥宋室南遷,北方一次次戰亂,北方漢人大規模進入江南之後,才有人力對南方進行大規模開墾,修築溝渠等水利設施,南方才得到有效開發。

也就是說,是北方連綿的戰亂成就了南方。比如說福建,封閉隔絕,卻為百姓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避難所,也使得福建得以開發。

也就是說,南方還真是難以逾越的。


江上一峰青


我這裡從疾病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方面談談這個問題!

雖然現有的⽂獻還不⾜以使我們準確地把握中國擴張的脈絡。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漢代終結,南⽅的巨⼤拓展並沒有發⽣。換⾔之,從開始“馴 化”黃河流域沖積平原時起,差不多過了1000年才在長江流域出現了類似的進展。

乍看起來,中國⼈在移居南⽅⽅⾯的遲緩,可能令⼈不解。因為這⾥並不存在難以克服的政治—軍事障礙;其農業⽣態又有利於定居:溫熱的 ⽓候意味著更長的⽣長期,豐沛的降⽔消除了經常威脅北⽅旱地作物的旱災之虞;⽽且,長江在流出西部群⼭以後即在湖區穿⾏,沒有沉積物淤塞下游河道導致像黃河那樣⾼懸河床的棘⼿問題。這⾥的堤壩和⼈⼯渠⽹也不必承受北⽅那樣的壓⼒,構成黃河流域歷史特點的可怕的、經常性的和不可避免的技術難題在此處也並不存在。

儘管存在這些明顯的現實優勢,⼀種既不見於史料也不見於⼈的⾁眼,但我們仍然相信是⾮常強⼤的因素,卻隱然阻礙著⽂明的農村和城市⽣活迅速⽽成功地拓展到中國⽂化搖籃以南的地區:拓荒的中國⼈在向南移⼊更肥沃的農業地區的同時,也正在攀爬異常陡峻的疫病階梯!

群⼭的阻隔使長江流域在冬季免受從蒙古⾼原吹過黃河流域的寒冷⽽⼲燥的西北風的影響。⽽在夏天,當季風反⽅向吹來時,來⾃南海的溼熱⽓流則保證了長江地區的充沛降⽔。同時,由於夏季季風在穿越⼭嶺到達黃河流域之前已降下了⼤部分⾬⽔,黃河流域的降⽔經常不⾜以抵抗⾮灌溉區的破壞性⼲旱。

結果,中國北⽅與南⽅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候類型,南⽅溼熱的環境中⽐北⽅滋⽣出了更多的寄⽣物。在整個黃河流域,嚴冬殺死了那些⽆法藉助冬眠抵禦漫長嚴寒的寄⽣物;攜帶有疾病的南來寄⽣物更難以倖免,它們根本不能適應北⽅寒冷⽽⼲燥的⽓候條件。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則不然。習慣於北⽅疾病環境的⼈們在適應南⽅迥異的疾病⽅式時不得不⾯臨著可怕的問題。

此前,當中國農民從黃⼟地上的旱作轉為黃河流域沖積平原的灌溉農業時,他們肯定也經受了全新的、起初或許還很可怕的疾病考驗。要發展出與全流域治理黃河的規模相適應的⽔利技術,需要⼏個世紀的努⼒;政治統⼀和在農民⾝上建⽴穩定的平衡關係也同等重要和耗時。

因此,對更⼤的疾病遭遇的適應極有可能與中國社會和技術上的更顯著的轉型同步。直到公元前3世紀末期,中國政治—軍事的穩定性格局才算建⽴起來。在此之前,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諸侯爭霸愈演愈烈,最後整個中國被⼀個半開化的國家——秦國在公元前221年統⼀了。到古代中國政治平衡達到新的帝國規模的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1年),中國農民已有400年耕作稻⽥的歷史了。如此長的時間提供了充⾜的機會,讓灌溉農業的流⾏病遠在巨型寄⽣關係穩定之前的⼏代甚⾄⼏個世紀就在黃河流域穩定下來。

當中國農民從半⼲旱的黃⼟環境轉為稻⽥⾥長時期的涉⽔勞作時,這種轉變肯定會產⽣顯著的後果。但事實是,不管傳染病如何盛⾏,新的傳染⽅式都沒有阻⽌⼈⼜的穩定增長,否則國家將得不到⾜夠的⼈⼒⽤於不斷擴⼤的堤壩和⽔渠⽹的修築和維護,更不必說⽤於不斷升級的⼤規模戰爭了。

事實上,當穩定的帝國政府所需要的統治和道德基礎與有關的⼯程技術⼀起,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被建⽴起來時,除了疾病的障礙以外,已經沒有別的什麼因素能阻⽌華中和華南的快速開發了。⽽中國移民只是在5~ 6個世紀之後才完成了對長江流域的定居,這⼀事實只能凸顯疫病障礙的巨⼤。

簡⾔之,來⾃⼲冷北⽅的移民的⼤量死亡使得南⽅在⼈⼜上⽆法迅速地發展起來。

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道理,還請大家反駁,補充!


常棣tandy


首先,要先說明一下標題中的南方到底是什麼概念,是地理上的南方還是指地域上的嶺南。

地理上的南方在先秦時期基本上是楚國的地盤,當時楚國的地域是非常大的,從華東到華南到西南,所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有肯定楚國國力的意思在裡面,因為它是被秦國斬首戰術滅國的,其元氣並未大傷,楚國在先秦時期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開發。

而嶺南地區的開發則要到秦朝以後,名將趙佗率五十萬秦軍南下,秦朝在嶺南開闢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新的郡,後來秦朝滅亡時,趙佗便在南越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歸順中原。

但是哪怕是漢朝時期,對南方的開發也不是太大,因為當時的人口有限,大量的人口集中在華北平原,也就是所謂的河北、河南及關中平原、山東半島等地區,這從漢武帝時的南嶽在現在的安徽安慶天柱山就可見一斑了,直到隋文帝時期才改封到湖南的衡山,可見對湖南的開發起碼要到隋唐時期,要知道唐朝時被貶到嶺南就是九死一生了,而宋朝時悲催的蘇大鬍子竟然被貶到了海南島。

促使南方開發的主要是幾場戰爭,一個是從“五胡亂華”到隋朝統一時期,大量的北方士族南下,他們的其中一支現在就是南方的客家人。

另外就是五代十國、宋末、元末、明末等時期,因為華夏政權的外敵多來自於北方,所以出於避敵的策略,大量的北方人南下,為當時還處於落後的南方帶來中原地區先進的技術。

隨著近代大航海時代的興起,由於南方水路發達並且海岸線眾多,南方地區迅速吸收了來自海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進而從經濟上反超了北方地區。


飛凡看歷史


對南方的征服和開發從秦朝就開始了。不過,南方氣候潮溼,中原人南下水土不服,多疫病,而南方的越人、夷人等族也不歡迎外來人,所以,這個過程緩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