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嬰兒明明很困卻拼命反抗哄睡?

z11627860


可能是哄睡的方法不正確,也可能是錯過了嬰兒想要睡覺的時間。

如果你觀察嬰兒確實想睡覺了,在進行哄睡。每次哄睡的時候可以總結經驗,引導嬰兒的情緒。

如果哄睡方式不對,嬰兒很容易起陷入哭的情緒中,變得更難安撫,這時候就要適當的改變哄睡節奏,讓嬰兒放鬆下來。

給寶寶建立睡眠儀式

很多家長對睡眠儀式很不解,心想不就是睡個覺嗎,整這麼麻煩幹嘛,還要弄個儀式?生活都需要儀式感,寶寶的睡眠也同樣適用。

很多大一些的寶寶很喜歡睡前爸爸媽媽給自己讀繪本講故事,然後才會乖乖睡覺,所以孩子對儀式感有很強的需求。

凡事有個儀式感,寶寶就會更加的配合你,也能讓孩子更清楚的瞭解你的意圖,讓孩子對你未來的計劃有所預期。

什麼是睡眠儀式呢?就是每次哄睡前的統一的入睡流程。

建立睡眠儀式的作用

睡眠儀式可以讓寶寶放鬆心情,他會意識到接下來要幹什麼,這樣寶寶就能很快的進入睡眠狀態。更重要的是通過行為代替語言,讓孩子意識到要睡覺了。媽媽這是在哄我入睡,而不是在和我玩。睡眠儀式的缺失正是很多家庭哄不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寶寶四個月了,每次入睡必須要朋友抱哄。可是抱哄的難度非常大,經常是朋友抱著走著搖著在客廳、臥室來回溜達。

雖然哄的很認真、很耐心,有時都哄了一個小時了,但能不能睡著全靠運氣,明明看到寶寶的眼睛困得發紅,但就是哄不著。

這就是缺乏睡眠儀式造成的,媽媽雖然做了哄睡的行為,但因為缺乏睡眠儀式,寶寶無法區分到底什麼時候媽媽抱著她搖晃是哄睡,什麼時候是在陪她玩,所以很難進入準備睡眠的狀態。

所以說並不是哄睡的行為發生了,孩子就能睡著,你還需要讓孩子知道你在哄睡。孩子才能睡著,

那麼睡眠儀式就是你和孩子之前溝通的橋樑。

睡眠儀式的內容

一個好的睡眠儀式內容包括:進房間——關門——拉窗簾——換尿布——(讀繪本、放音樂)——穿睡袋——準備開始哄睡。

你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選擇睡眠儀式的內容,但原則就是每次哄睡要在同一個臥室、在睡前做同樣的事情,這有助於強化儀式感,讓孩子更清晰地瞭解你的意圖。

其中白天和晚上可以有區別,夜間的睡眠儀式時間較長、內容更豐富尤其是大寶寶讀繪本建議成為一個必備選項,充分的睡眠睡眠儀式有助於寶寶放鬆情緒、進入睡眠狀態。


凡媽談育兒


嬰兒明明很困卻拼命反抗哄睡,通常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過了她的睡眠窗口期,導致他過度疲勞,很累很困卻睡不著,就會很難受,才會鬧情緒。


記得我家娃在小月齡的時候,奶奶來了總想跟她們多玩兒一會兒,然後每次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奶奶都會說孩子還不困,你讓她再玩兒一會兒吧,然後再過一會兒哄睡就會非常困難。

這時候孩子主要的表現就是哭鬧,而大人可能會又用逗樂的方式來企圖讓孩子停止哭,搞得孩子更加疲勞,就會更反抗哄睡。

其實你想想自己也有很多時候明明很困了,但是捨不得睡,就在那刷手機,小孩也一樣,明明困了可能還想要玩兒一會兒,大人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就錯過了最佳哄睡時間,或者覺得陪他多玩兒一會,實際上這是在剝奪孩子的睡眠時間,也會導致孩子過度疲勞。

如何來調整呢?

小嬰兒期間有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睡眠信號,也就是易睡窗口。

媽媽們多觀察,肯定能找到的,因為把握不好可能會哄睡的太早孩子不困就不要睡,哄睡的晚了過度疲勞孩子睡不著也會難受。

我們家小時候就是打三個哈欠就是信號,即使她眼睛來滴溜轉,但哄睡基本會很容易。如果不安排入睡過一會兒就很難搞了。



多觀察,開始找不準就記錄他每次的睡眠時間,不好哄的時候就記錄一下,下次提前幾分鐘哄睡,肯定能摸索出規律的。

如果過了易睡窗口,持續了很長時間也哄不睡,媽媽很疲憊,也可以試試換換方式,不哄了,陪他再玩兒一會兒,重啟一下,可能下個易睡窗口又出現了。

就像大人一樣,困過勁兒了可能又能玩一會兒。所以,別太糾結,也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孩子總會慢慢自己能睡覺的。平時注意慢慢讓孩子的吃玩睡規律起來,慢慢就會輕鬆很多。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確實,很多孩子都是這樣,浮現我眼前的就是我家小妞,每次睡覺的時候,總找各種藉口,故事書一本接著一本,聽夠了最後說,我想在去玩一會,不讓去就說我要上個廁所之類的藉口,不知道讓我拔掉了多少頭髮。

那為什麼寶寶明明很困了,就是不睡覺呢?基本有這3個原因。

第一、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睡覺!

給他們好吃的,他們知道,味道香甜,吃了肚子也不餓了;給他們喝的,他們知道口不幹了;給他們玩具,他們知道好玩,有趣。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睡覺。睡著了自己也不知道,不明白睡覺有什麼意義。

所以,寶寶都知道要吃要喝要玩,但是就是不想睡覺。爸媽每次哄睡的時候,要經常告訴寶寶,睡覺對身體有好處,白天和晚上的區別等等。慢慢的,寶寶對於睡覺的意義就相對清晰了。

第二、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從寶寶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應該一點一點的給他們建立起睡眠習慣來。比如,幾個月的寶寶,每天晚上在他們快困的時候,媽媽就提前給寶寶洗洗腳,擦擦臉和手,換衣服,然後再餵奶睡覺。這樣一直堅持下去,到寶寶一兩歲的時候,他們會形成正常的反射條件。到點就應該做這些事情,然後睡覺。

如果爸媽等到寶寶兩三歲時再去培養規律的睡眠習慣,會很難,也會很費勁,當然,越早越好,兩三歲總比五六歲要好。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受益一輩子!

第三、他們沒有完整的時間觀念!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他們的生活完全是按照父母給的習慣去進行的。而且,在寶寶的眼裡,世界上只有爸爸媽媽和自己,所有的吃的,喝的,玩的,都是自己的。下意識的總是希望能多玩會,多吃點,對自己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希望能多守護一會。他們不知道白天和黑夜,只是擔心,萬一睡起來,玩具跑了怎麼辦?

所以,爸媽要明白寶寶興奮不睡覺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有針對性的告訴寶寶,睡一覺起來依然可以繼續玩,爸媽還可以陪著寶寶一起玩。大部分寶寶聽到爸媽這樣的保證,都可以安心的睡覺了。

總之,良好的睡眠,是孩子健康、長大個的一個基本保證,良好的睡眠習慣養成,不僅是對寶寶現在生長髮育有好處,對於寶寶長大以後也非常有幫助。從小給寶寶建立良好的睡前反射,是爸媽好好堅持去做的一件事哦!


小妞老爸


T:為什麼嬰兒明明很困卻拼命反抗哄睡?

生女兒之前,我一直以為電視廣告裡給床打廣告“如嬰兒般”的睡眠是真的,女兒出生後,我還一度懷疑是我這個女兒哪裡不正常,怎麼不按套路走,再後來在媽媽群裡走一走,我發現應該是這個寫文案的沒帶過孩子,才能寫出這麼誤導人的廣告語。

要說寶寶哄睡有多困難,女兒絕對算的上是睡渣中的戰鬥機,在6個月內,我自己因為陪女兒睡覺,就沒睡過超過1小時的整覺,不是要給她哺乳,就是要哄她,拍她,那些夜晚簡直是太可怕,女兒也算是二胎終結者,再也不想這樣受罪了。

如今隨著女兒的長大,我也終於有時間去學習了,結果發現當時的睡渣可能都是我自找的,孩子越困越掙扎,多數是有這些原因。

過了哄睡窗口期

孩子跟大人不同,其大腦神經運轉有限,想睡的時候大人必須要及時哄睡才行,否則過了這一個窗口期,寶寶會越來越精神,但這樣的精神卻不是好事,而是暗示:我現在已經不是太想睡覺了,但是我的精神很緊繃,而且我真的好累,你哄不好我了!!


是的,過了最困的那個時間段後,寶寶就會異常興奮,此時他會表現出2個極端,

  1. 你怎麼哄怎麼叫他安靜下來他都聽不進去,他會一直反抗,一直玩或一直尖叫一直哭,玩著玩著或哭著哭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突然睡著了;

  2. 這時候如果有辦法讓他安靜下來,比如給他喂幾口奶,或者給他一個安撫奶嘴,他都來不及喝上2口就能立馬睡著。

因此,寶寶精神狀態我們必須時刻關注,當發現寶寶出現眼光呆滯、動作遲緩、差不多到了他該休息的時間了,就必須馬上停止手上一切能引起他興奮的事物,開始讓寶寶安靜下來,這種狀態下哄睡成功的幾率事半功倍。


吃的不好

寶寶之所以稱為寶寶,就是因為啥都不會,還特別矯情,比如吃的時間間隔需要有一定規律,吃的乳汁需要溫和,母乳餵養的媽媽若吃了什麼奇怪的東西,寶寶第一個就會發現表現出來,吃的過程不能雞飛狗跳,否則容易脹氣難受。

因此寶寶哭鬧掙扎時,不如好好想想寶寶今天吃的好不好,拍嗝了沒有,是否有些脹氣、腸絞痛等。

安全感

女兒在6個月前,因為驚跳反射嚴重,一直都是跟我一起睡的,有時候睡醒起來發現身邊沒人就會大哭,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睡覺認人,只要不是我,誰也休想把她哄睡著,於是就算再困,只要我沒到場,堅決不睡。

因此,寶寶的安全感需要一個長期的養成過程,在3個月甚至6個月內,最好不要隨意給孩子更換睡眠環境,和照顧的她的人,安全感的缺失也是他們不能安眠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他原因

比如生病、打預防針,女兒起碼需要2-4天的無敵黏人期。

還有天氣原因、穿著原因、尿不溼等原因,也會讓寶寶使出掙扎求救的本能。

總之娃不好帶,誰帶誰知道,一把辛酸淚,如今我也總算熬出頭了,筆芯~

我是小皮育兒經,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小皮育兒經


大家好,我是凍齡阿豬媽,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想來聊聊自己帶娃的經歷。


我家寶寶算是睡品比較好的寶寶之一了,就是人們口中常常說的鄰居家孩子了。從她滿月開始,一般要睡的時候就會出現行動緩慢,眼神呆滯,怎麼逗也不笑的狀態,然後只要將她抱起來,趴在肩上,不到一分鐘就會睡著了。對於很多寶媽說的,要抱著走哄睡,要關燈這些,我家都沒有,我想這大概是我給她養成了睡眠規律的習慣吧!


幾個月的時候,她一般早上7點多就醒了,然後起來玩一會兒,喝完奶,我吃早餐,再帶她出去遛個彎,回來10點左右,這個時候就要睡覺了,睡眠時間一般是半個小時左右。睡醒後喝奶,我做飯吃午餐,吃完午餐再陪她玩一會,1點半午睡,大概會睡到3點半左右醒,醒來喝奶,然後下樓遛彎,等到5點半左右回家會小睡一會,睡到6點半左右醒,然後就是喝奶,洗澡,跟爸爸玩,9點左右就上床睡覺了。


有時候明明很困卻反抗睡覺,是因為大人錯過了她最佳的哄睡時間,她已經不困了,所以才會一直抗拒,但不睡並不是說她不需要睡眠了,這時候寶寶的狀態是很想睡卻睡不著,很難受,所以就會出現鬧睡,拼命反抗的情況。所以大人還是要及時觀察寶寶的表現,發現寶寶要睡了,就趕緊哄睡,另外,給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也很重要。


知心姐姐曉靜


嬰兒明明很困卻拼命反抗哄睡,通常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過了她的睡眠窗口期,導致他過度疲勞,很累很困卻睡不著,就會很難受,才會鬧情緒。

記得我家娃在小月齡的時候,奶奶來了總想跟她們多玩兒一會兒,然後每次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奶奶都會說孩子還不困,你讓她再玩兒一會兒吧,然後再過一會兒哄睡就會非常困難。

這時候孩子主要的表現就是哭鬧,而大人可能會又用逗樂的方式來企圖讓孩子停止哭,搞得孩子更加疲勞,就會更反抗哄睡。

其實你想想自己也有很多時候明明很困了,但是捨不得睡,就在那刷手機,小孩也一樣,明明困了可能還想要玩兒一會兒,大人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就錯過了最佳哄睡時間,或者覺得陪他多玩兒一會,實際上這是在剝奪孩子的睡眠時間,也會導致孩子過度疲勞。

如何來調整呢?

小嬰兒期間有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睡眠信號,也就是易睡窗口。

媽媽們多觀察,肯定能找到的,因為把握不好可能會哄睡的太早孩子不困就不要睡,哄睡的晚了過度疲勞孩子睡不著也會難受。

我們家小時候就是打三個哈欠就是信號,即使她眼睛來滴溜轉,但哄睡基本會很容易。如果不安排入睡過一會兒就很難搞了。

多觀察,開始找不準就記錄他每次的睡眠時間,不好哄的時候就記錄一下,下次提前幾分鐘哄睡,肯定能摸索出規律的。

如果過了易睡窗口,持續了很長時間也哄不睡,媽媽很疲憊,也可以試試換換方式,不哄了,陪他再玩兒一會兒,重啟一下,可能下個易睡窗口又出現了。

就像大人一樣,困過勁兒了可能又能玩一會兒。所以,別太糾結,也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孩子總會慢慢自己能睡覺的。平時注意慢慢讓孩子的吃玩睡規律起來,慢慢就會輕鬆很多。


多彩童樂


你好!感謝邀請,我是【因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線工作者,家有兩歲萌娃小久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

我兒子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態,不管多累都不願意睡覺,玩的實在太累了,幾乎沒電了才倒頭大睡。

真的很可愛也很讓人無語,就像一臺永動機,充電時間很少卻一直處於滿電狀態。

但是細細分析,其實我們是可以找到原因的。

一、家庭沒有養成很好的入睡氛圍

這一點很多家長都贊同,畢竟上班一天很累,想和孩子玩一玩也想晚點睡。以至一不小心,就過了寶寶本該睡覺的時間了,孩子也習慣了晚睡。


這一點我也是深有感觸,寒暑假我會帶著寶寶去我媽那兒住一段時間。晚上都是我媽哄睡,她總能八點半九點就把孩子哄睡。然後和我說家長要以身作則,早睡早起身體好。

我頻頻點頭,但是還是做不到,共勉。


二、午睡時間過長,導致晚上很晚才睡

這也是很多孩子晚睡的原因,中午睡覺時間>兩個小時,以致於晚上一直處於興奮狀態。

大人累了他還是很精神。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適當調整一下睡眠和運動時間。

可以縮短孩子的午睡時間或者窗簾不要拉的太密,讓房間有點光。

一個小時左右是最好的午休時間,然後帶孩子多出去戶外活動。

呼吸新鮮空氣,到處跑跑,消耗一下體力。


以上是我的心得和體會,期待你的留言和點贊哦。


因為是麻麻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當小嬰兒過困的時候,哄睡難度是最大的,寶寶拼命的哭、打挺、要安撫很久才能平靜下來,然後睡著,睡著以後還抽泣兩聲,媽媽們非常不理解,明明都困了,困得不行不行的,為什麼不睡呢?閉上眼睛睡就好了啊,不知道為什麼要鬧,睡個覺有那麼難麼?

難!過困狀態下的寶寶睡覺確實很難!不是他們不想睡,而是真的無法進入睡眠狀態。

因為,在過困的情況下,寶寶的情緒已經非常糟糕了,而且感官和身體都達到了非常疲憊的程度而自己又無法調節,對於小寶寶來說,大腦發育還不完全,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肢體,他沒有辦法像成人一樣,大腦立刻發出指令:好了,停止,現在立刻上床閉上眼睛睡覺!而是無法很好的處理過困狀態下的情緒和身體,在大人看來,感覺寶寶們很矛盾,明明很困但又抗拒哄睡,繼續玩吧又困的哈欠連天。

寶寶們只能依賴大人的哄睡來放鬆身體,比如抱啊搖啊,或者奶睡。



根本原因就是:大人錯過了寶寶的最佳入睡時機,讓寶寶過度疲憊過度睏乏,並且,寶寶並不是抗拒哄睡,而是鬧情緒打挺,無法平復自己的狀態。

1、寶寶安然入睡的條件

1)捕捉恰當的入睡時機

這個入睡時機是指在寶寶剛開始犯困的時候就開始哄睡,這個時候他的情緒是比較平緩的,安撫起來就比較容易,但是這個信號稍縱即逝,需要家長捕捉,過了這個點,寶寶就進入過困的階段了。

過困的睡眠信號

  • 打哈欠
  • 揉眼睛
  • 開始哭鬧

正確的睡眠信號

  • 寶寶眼神開始變得呆滯,對周圍的人或事不感興趣,怎麼逗她都沒反應。
  • 寶寶變得安靜下來,不愛笑了,也不和大人互動了。
  • 身體變軟,行動反應能力變弱,如果是步行期的寶寶,此時可能會頻道摔跤,走路不穩當。



2)創造安靜的入睡環境

當寶寶犯困了,但是父母卻沒有及時把寶寶帶到合適的睡眠環境,周圍的燈光很亮,人聲嘈雜,那寶寶就會掙扎著不睡覺,還想玩。

正確的入睡環境:

  • 在寶寶入睡前一個小時就安靜下來,燈光調暗,播放睡眠音樂。
  • 不要在睡前和寶寶玩激烈的遊戲,讓他情緒亢奮起來,可以選擇看看繪本,搭搭積木這種安靜的活動。

3)建立固定的入睡流程

我在之前的很多回答裡都有說過這個入睡流程的重要性,就相當於建立一個條件反射,當啟動流程得時候,寶寶就自動進入睡眠模式,洗臉刷牙,看書吃奶,一步接一步,建立作息規律。

如果父母無法準確捕捉睡眠信號,也可以參考一些大規律數據,然後提前做準備。

  • 月子裡的寶寶通常都是吃吃睡睡,清醒1個小時左右就開始犯困,父母可以看著時間,快到一個小時的時候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
  • 1-1.5個月的寶寶,清醒時間越來越長,清醒大概1.5-2個小時左右。
  • 1.5-3個月的寶寶,清醒時間大概在2-3個小時左右。
  • 3個月以後寶寶的作息規律就建立起來了。

這些是大致的數據,每個寶寶還會有一些差異,父母只要多觀察,多記錄,就能找到自己寶寶的睡眠規律。



我曾經也深陷這樣的哄睡誤區,每次都等寶寶打哈欠了才開始哄睡,結果寶寶就哭啊鬧啊,特別難哄,後來按照上面這個清醒規律觀察自家寶寶,然後看著入睡時間差不多到了就提前啟動入睡流程,剛開始即使沒有捕捉到睡眠信號,也不至於造成寶寶過困的情況,後來觀察次數多了,就能輕鬆捕捉寶寶的睡眠信號了。當寶寶突然安靜了,發瓷了,就開始犯困啦,該睡啦。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1.哄睡方式讓孩子即便很困但又睡不著,讓孩子不舒服了

2.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最容易睡過去的時間已經過了,所以很難入睡了。

孩子會有想睡的徵兆,家長要抓住這些細節,比如揉眼睛打哈欠,我家孩子會主動討奶喝,這些都是要睡的徵兆。這時候就趕緊要讓他睡了,要營造一個睡覺的環境。

1. 您的寶寶是否正在經歷一次成長髮育的階段

科學家證實說,嬰兒在出生後的最初14個月內會經歷8個成長髮育階段。這個階段對寶寶自身而言也是比較困難的,他的睡眠質量肯定沒有以前那麼好。他們可能在睡覺途中會突然哼哼唧唧,試圖去尋找媽媽的身體,或者必須要觸摸媽媽的身體才能繼續安心入睡。這是很正常的,他們只是在重新熟悉這個世界,所以需要信任的人在身邊,尤其是睡覺的時候,等到這個階段過去了,寶寶的睡眠又會恢復正常。

2. 您的寶寶由於出於長期發育期,所以會經常感到飢餓嗎?

很多寶寶在成長髮育期會特別容易餓,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您發現寶寶有這個需求,就可以適當地給寶寶增加一頓飯或者多喂一次奶。尤其是寶寶臨睡前,一定要讓他吃飽。

3. 您的寶寶在長牙嗎?

寶寶長牙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正在長牙的寶寶晚上會睡不好,特別會哭鬧。我女兒在第一次長牙的時候,哭了兩週,每天晚上都哭,我每天夜裡都是從凌晨2點抱著她睡,連戒掉的夜奶都重新餵了,可寶寶依然疼痛地哭鬧,可想而知,長牙是真的很痛苦,父母只能陪著孩子一起把這個階段熬過去。只要她舒徐了前面幾次的長牙過程,後來長牙就不會那麼痛苦了。而且可以買緩解疼痛的凝膠來幫助寶寶。

4. 您的寶寶有腹脹嗎?

很多媽媽會聽說飛機抱這個抱法,而且現在有很多月嫂或育兒書都提出寶寶喝完奶以後要輕輕地幫他拍嗝。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完全發育好,所以有時候就會出現腹脹,溢奶,腸脹氣,而且寶寶脹氣的時候會很疼痛,導致他們無法睡覺。所以如果發現寶寶睡覺哭鬧,並且獨自鼓鼓的,就要考慮到是不是寶寶腹脹。

我們可以先輕輕給寶寶拍嗝,如果不管用,就飛機抱(這個抱姿很管用,很多孩子都是在這個抱姿種安靜下來,並且覺得很舒服)。在添加輔食以後,儘量不要給寶寶吃固體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輕易給寶寶換配方奶,這樣他也可能會便秘或者腹脹。父母記得要經常給寶寶做撫觸,尤其是用順時針的方向給寶寶揉肚子,我每天都會給女兒做撫觸,在撫觸過程種常常會聽到女兒排氣的聲音,我就知道原來她的體內還是有脹氣存在。

5. 寶寶是不是該換尿布了?

很多寶寶會對排尿很敏感,有些寶寶從睡夢中醒來是因為排尿了,而且對溼透的尿不溼感到不屬實,所以才變得清醒。這時候,只要父母抓緊給他換一個新的尿不溼就好了,記得千萬不要開很亮的燈,以免讓寶寶感到更加清醒,環境也要保持安靜,這樣可以讓寶寶繼續安然入睡。

吃飽了才能睡得香

6個月以上的寶寶,醫生會建議,每天晚上喂一次飯,或者睡前喂一頓奶,這樣可以確保晚上睡覺不會被餓醒。這頓飯的時間可以安排在媽媽自己打算睡覺的時候。臨睡前的這餐,媽媽不要再跟寶寶互動,要保持臥室燈光微弱並且安靜。寶寶在入睡過程中喝奶一般情況下也不要拍嗝,因為他很安靜就不太容易吞進空氣。而且如果寶寶的尿不溼沒有很飽滿或者大便,媽媽也不要給他換尿不溼。等吃飽以後,只要讓熟睡中的寶寶睡到自己的小床上就可以了。在臨睡前加餐的寶寶,通常可以在接下來地幾個小時睡個好覺。

不要立刻去安撫寶寶

如果寶寶晚上開始哼哼唧唧,有點要醒來的跡象,父母不要立刻去他身邊安撫。要給寶寶一點時間,讓他嘗試自己去入睡。只有當他哭得完全清醒的時候,才需要父母的幫忙。

不要叫醒寶寶餵奶

很多媽媽因為心疼孩子,半夜即便寶寶沒醒,到點以後也會把寶寶叫醒喝奶,從而養成了寶寶到點就醒的作息。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在逐漸長大以後,晚上原本就不需要再進食了,尤其孩子沒被餓醒就說明他們是不餓的,媽媽不需要擔心。寶寶餓了自然就會醒了,所以為了給孩子一個長久的睡眠,請不要叫醒不餓的寶寶餵食。

要讓寶寶正確地視角,這樣才能睡得很香。父母們可以去觀察下自家的寶寶睡眠過程中總是醒來哭鬧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再根據不同的問題來解決,願大家都能擁有天使寶寶,爸爸媽媽也能一起一覺睡到天亮。


花醬的成長日記


小果:三甲醫院兒科主治醫生,二寶寶寶,從醫十年餘,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寶寶明明很困,卻拼命反抗哄睡,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我們錯過了最佳的哄睡時機!

曾經有一種誤區,認為為了讓寶寶夜間睡得更好,可以推遲睡覺的時間,或者減少白天睡覺的時間,認為這樣會讓寶寶更累,那麼寶寶更容易入睡,夜間也就睡得更好了。

而實際上,只有白天睡得好的寶寶,夜間才會睡得更香甜,所謂睡眠促進睡眠,只有寶寶具備足夠的睡眠能力,才能不管在白天還是晚上,只要需要睡眠,就能自行入睡。

如果寶寶出現很困卻反抗哄睡的情況時,我們應該這樣做:

【1】下一次哄睡提前半小時試試。

【2】觀察寶寶的睡眠信號,很多小寶寶會出現揉眼睛、打哈欠、原先很精神突然不那麼興奮了等等,只要仔細觀察,細心的媽媽都會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睡眠信號,一旦發現寶寶出現這些信號,及時哄睡。

【3】如果寶寶出現睡眠信號很久,而你又錯過了,現在的寶寶很難哄睡了,那麼不如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試著讓寶寶再玩一下,同時觀察寶寶的是否出現睡眠信號,等出現了信號再重新哄睡,切莫跟寶寶“槓上了”,否則不管寶寶還是媽媽,都會很辛苦,很焦慮。

【4】平時注意留意寶寶的睡眠規律,大概一天要睡幾個小覺,每覺之間大概會清醒多少時間,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就會摸索出寶寶自己獨特的睡眠規律,如果寶寶的睡眠時間到了,即使還是很興奮,沒有出現睡眠信號,也是可以給寶寶轉移到時候睡覺的環境,給他營造睡覺的氛圍,相信幾分鐘之後,寶寶的睡意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