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唯一學霸香菱未曾讀書識字,為何後來學詩有成?

用戶4474643002


這個問題提的好!

香菱能夠學作詩的原因:

香菱之所以這個時期學作詩,是因為薛蟠捱了蔣玉菡的打,覺得沒臉見人,就跟著下人、夥計出去學做生意。雖說是學做生意,不過是遮羞和遊山玩水而已。

夥計張德輝今歲回家,明春再來,順便販些紙紮、香扇等。薛蟠聽了,

自忖道:“我如今捱了打,正難見人,想著要躲他個一年半載,又沒處去躲。天天裝病,也不是事”

薛蟠自己也覺得自己長這麼大了,什麼也不會幹,文不文的,武不武的,買賣一點也不會做,風俗人情概不懂得,不如跟著張德輝逛一年,一是躲躲羞,二是長長見識。

薛姨媽當然不放心薛蟠出去,薛蟠急了,說媽總覺得自己啥也不行,啥也不會幹。如今立志出去鍛鍊自己,媽又不放心。薛姨媽只好跟薛寶釵商量,薛寶釵深明大義,懂得哥哥的想法,支持薛蟠出去闖蕩,薛蟠跟著張德輝遠走,母女二人,四隻淚眼,看他去了才回來。

曹雪芹寫《紅樓夢》用字最精,這是天生的悟性,並不只是“批閱十年,刪減五次”的結果,作者在寫這部書的時候,在文學造詣上,已經爐火純青。所以,細節處刻畫的生動、確貼。

薛姨媽看薛蟠不在家,把門鎖緊,讓香菱跟著她。薛寶釵明白香菱的心思,說讓菱姐姐跟我作伴去吧。薛寶釵懂得香菱的心思,羨慕來園子裡不是一天兩天了,趁著這個機會,索性住上一年,你也遂了心,我也多個伴。

香菱學作詩的行動

香菱對薛寶釵第一句話就說,好姑娘!趁著這個功夫,你教給我作詩。 薛寶釵笑道,你這個人怎麼得隴望蜀?你還是到院子各處先問好。 香菱拜見各處姑娘,見到林黛玉第一句話:“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

林黛玉不像薛寶釵那麼世故,林黛玉是性情中人,是真正讀書中人。讀書作詩,只是為陶冶自己情操,只是為骨子裡喜歡,抒發自己的心聲,不像寶釵想著理家治國,讀書寫詩只當做閒情逸致。

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約也還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詩,你可不許膩煩的!”
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起轉是兩對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林黛玉讓香菱怎麼入門的呢?

1、不能上來就看淺顯的詩,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

2、把王摩詰的五言律讀一百首。

3、讀杜甫的二百首七律。

4、讀李白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

5、肚子裡先有這些人的詩作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謝、阮、鮑等人的一看,香菱又是個聰敏伶俐的,不上一年,就是詩翁了。

這是香菱的學習作詩的方法,香菱作詩的行動,更讓人與人見面就是討論詩,走路吃飯時也讀詩。拿著林黛玉畫紅色圈的詩,反覆閱讀,仔細體會,慢慢就悟出來了。

香菱又讓林黛玉給她出題目,然她謅,她拿著林黛玉的題目,反覆思考。茶飯無心,坐臥不定。連跟人說話都沒有心思了。香菱聽黛玉的話,放開去寫,在園子裡坐著苦苦思索。

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

只見他皺一會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寶釵笑說,這個人一定會瘋了。昨夜直鬧到五更才睡下,沒一頓飯功夫,天就亮了。

寶玉笑道:“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寶釵笑道:“你能夠像他這苦心就好了,學什麼有個不成的?”

可見,連世故的薛寶釵也看出,香菱學詩下這麼大的功夫,當然會學有所成。後來,香菱做夢也作詩,可謂苦志學詩,精血誠聚,香菱終於會作詩了。

香菱喜歡作詩,應該是遺傳父親甄士隱的基因,骨子裡有超凡脫俗的性情。

香菱學作詩這段時光,是香菱最幸福、美好的時光,等薛蟠學做生意回來,迎娶了夏金桂,香菱的死期就到了。可憐這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子,一生就這樣被摧殘了。作者寫這本書時,心中的悲痛有多深,只有作者心裡更清楚。


一串七珠讀雜書


香菱為什麼能夠零基礎學詩?此事不可思議。以現在來說,即便有豐富的文化知識都未必能夠作得好詩,蓋因詩詞一類,不但需要悟性,更多是知識儲備,沒有那麼多知識儲備,根本無法用典,無法用最簡練的字寫出最真摯的情感。靠文字堆砌,註定是生硬的套路,難以作出好詩。那麼,香菱三五歲被拐走,靠兒時甄士隱的幾句教授開蒙必然無法實現作詩,香菱能作詩速成,既不是林黛玉教的好,也不是在薛家積累的文學功底,而是被拐期間柺子的“功勞”。


香菱在正月十五和僕人霍起看燈時被拐子偷走,她的被拐與現在的拐賣兒童不同。柺子並不著急賣她盈利,而是養在一處地方,長大了才擇機估價出手。對此,葫蘆廟的門子說出了答案。

(第四回)門子道:“這一種柺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

門子雖只聊聊數語,卻揭開了香菱能夠速成作詩的真相。香菱被拐的形式,涉及到明清時代一個特別臭名昭著的行業“養瘦馬”。當初淮揚地區鹽商富賈雲集,這些人有錢有閒,不滿足青樓楚館胭脂俗氣,對良家出身的兒女更感興趣。奈何好人家的孩子不能給他們禍害,調教伺候人的本事還麻煩。因此贅生出一個行業“養馬人”。

這些所謂養馬人,投富人所好,買賣偷拐好人家的少兒少女偷偷豢養起來,期間教授識文斷字,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等伺候人的技藝,有點類似日本“藝伎”的培養。等到年紀大了,再待價而沽,擇機出售。這些人以蘇揚一代最為有名,產出的“瘦馬”品質最好,所以又有“揚州瘦馬”之稱。所謂瘦馬,就是指那些被豢養培訓的可憐孩子。香菱就是她們中的一員。她識文斷字,知識積累。都是被拐那幾年被逼著學習的。



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你可不許膩煩的。”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

香菱在“柺子”那裡本有文學功底,吸收了大量知識。她雖不過是丫頭被薛蟠納妾卻遠比賈家丫頭強,不但讀書識字,更是文學功底紮實。看她與林黛玉對答,雖說作詩不擅長,自學成才分析的頭頭是道。甚至香菱並非不會作詩,而是柺子們的水平有限,香菱空有滿腹文化,對詩詞不得其門而入罷了。

香菱學詩,曹雪芹是寫了因由的。不可以認為香菱是作詩天才,一點就通,一教就開竅,那樣不符合邏輯,也說不通。只是香菱會作詩的原因是悲劇,她作詩的目的更是悲情。

香菱學詩表面看是自己羨慕姑娘們吟詩作對風雅,實則並非如此。真要附庸風雅,薛寶釵早都教她了。所謂“慕雅女雅集苦吟詩”“慕雅”二字曹雪芹說的客氣,實則就是“效顰”。取的是“東施效顰”的典。但諷刺的不是香菱,而是薛蟠。

薛蟠對林黛玉一見傾心念念不忘。他羨慕林黛玉會作詩,就攛掇香菱學詩。薛寶釵之所以不教香菱,也是為了促成她向林黛玉“顰顰”請教學習。香菱長的美生的弱,再學林黛玉幾分神態,必然可以愉悅薛蟠。對香菱來說,薛蟠是她一輩子的依靠。別看薛蟠在外人眼中是大傻子,香菱對薛蟠卻有特別的感情。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香菱所託非人,最後被薛蟠辜負,遭夏金桂虐待而死。終於結束她悲苦的一生。

香菱一生對林黛玉影射最大,甄家滅亡對應林家滅亡。香菱被賈雨村出賣,林黛玉最後也應如此。香菱幹血癥血幹而死,林黛玉是淚盡而亡。香菱向黛玉學詩,雖說晴為黛影實則香菱才是林黛玉真正的影子。二者最大的關聯就是荷花(芙蓉)。看香菱的一生結局,不難窺知林黛玉八十回後遭遇的人生。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君箋雅侃紅樓


首先要說香菱肯定讀過書,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不然象王熙鳳那樣,認不得幾個字,還談什麼學詩作詩。

香菱學詩有成,首先是她天資聰穎悟性高,接受能力強。她決心堅定,志向高遠,是曰苦志學詩。她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不懂就問,是曰虛心學詩。她刻苦用功,廢寢忘食,堅靭不抜,深鑽苦研,是曰刻苦學詩。她腳踏實地,穩紮穩打,不怕失敗,不怕別人笑話,心無旁騖,是曰專心學詩。總之,她堅定,她刻苦,她專注,她用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寫出好詩,學詩有成。

書中曹公用如椽之筆,生動地描述了香菱學寫詩的過程。她一點就通: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競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她刻苦用功: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她認真感悟: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旳。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在作第一首詩時,寶釵說:昨夜嘟嘟噥噥直到五更天才睡下,沒一頓飯的功夫天就亮了。我就聽見他起來了,忙忙碌碌梳了頭就找顰兒去。一回來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這會子自然另作呢。當香菱把詩給黛玉看後,黛玉評為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當,要她再寫一首。

香菱寫第二首詩。香菱聽了,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寫好後再給黛玉看,黛玉評說道“自然難為他了,只是還不好。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還得另作"。

香菱作第三首詩,更是全身貫注,全身心投入,你看她:竹下閒步,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到晚上呢?對燈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後上床臥下,兩眼鰥鰥,直到五更方才睡去了。不久突然從夢中笑醒,說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為何發笑?原來香菱苦志學詩,精血成聚,日間做不出,忽於夢中得了八句。簡直是通了仙,都成詩魔了!

她將詩交與黛玉及眾人看,只見寫道: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大家都稱好,新巧有意趣。這首詩確是上乘之作,工整有意境,香菱終於成功了。

香菱學詩有成,和黛玉的諄諄教導、精心指導和嚴加督導是分不開的。

黛玉教香菱先看陸游的五言律,再看杜甫的七言律,最後再看李白的七絕。並告訴她應讀的都劃了紅圈,是我選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問寶姑娘,或者遇見我,我講與你聽。

如何寫詩,黛玉道出了她的見解:詩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還說:詞句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不以詞害意。這話不僅啟發了香菱,至今仍有其巨大的指導意義。

她還認真和香菱討論詩,認為只有認真討論,方能長進。

可以看出,黛玉多真誠多盡心,誨人不倦,香菱有這樣一個好老師,定會學詩有成。

對香菱學詩,寶釵是不贊成也不幫助的。說: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和他祘帳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

曹公也真是的,大觀園的姑娘年紀輕輕,怎麼就那樣有天分,咋就那樣聰明透頂。



藍天夜月


香菱原名為(甄英蓮:諧音真應憐)是江南名士甄士隱(諧音:真事隱)之獨女,本就出身在書香門第,豈料三歲那年,由家奴霍啟(禍起)帶出去看社戲花燈,因沒看護好不慎走失。被拐賣別處。(公子馮淵家。諧音:逢冤)後不幸被呆子霸王薛蟠打死,香菱亦被薛蟠強搶做妾。香菱天性聰慧,生性靜雅。受到薛蟠正房金桂的百般欺凌。還被金桂強改名為秋菱,以示對香菱的欺辱。後香菱有幸跟黛玉學詩作賦,又生於書香門第,天性聰慧,故一通百通,邃成了大觀園之學詩有成之女。


暮色蘆笛


這件事再簡單不過了,就是《紅樓夢》的作者讓她這樣的。如果一定要說什麼她多麼聰明,多麼有才,多麼地多麼,無疑是把她當成真實生活中的人了。真實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人,但知識不是遺傳的,必須有個後天學習的過程。“第一個教大學的人沒上過大學”,只是看上去是對的,不是事實。道理很簡單,大學的從無到有,是有過程的,有如人的登山,不能也不可能一步到達山頂。“不會走就會跑”也並非不可能,只是要多摔幾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