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已經插一個月了,現在出現了圖中這樣的問題,請問哪位大神知道治療方案?

用戶8423117563372


從圖上看,水稻沒有病蟲害,不發棵,生長緩慢的原因可能不是病害、蟲害。從水稻葉片上看,可能還是土壤有機質發酵的原因和氣候變化的原因。


南方水稻種植習慣綠肥漚制,加上秸稈還田,水稻田裡綠肥、秸稈在水稻栽插後發酵腐熟,產生熱量、溫度、沼氣,使水稻“燒苗”了,水稻田“燒田”了。水稻“燒苗”現象,以前我也遇到過,主要是土壤中綠肥沒有充分發酵腐熟,在水稻栽插後,二次發酵,產生熱害和有毒氣體。另外,以前尿素緊俏,水稻種植大多使用碳酸氫銨,用肥過量,也有“燒苗”現象。“燒苗”現象主要症狀是,緩苗期長,水稻返青遲、分櫱不旺盛,水稻葉片象火燒的一樣,枯萎發黃,但水稻內芯還是活的,即使返青分櫱也遲遲不封行。

從圖片上看水稻缺素,應該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5公斤。如果苗情沒有好轉,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1000倍液——2000倍液。要每天抽水灌溉換水,從早上8:00開始抽水到下午16:00停止灌溉。水稻種植對有機肥需求不大,使用有機肥應該充分發酵腐熟,不能有入田後“二次發酵”現象。

從圖片上看,水稻田秸稈、有機物很多,土壤肥沃,葉尖發黃,有可能是天氣降溫或高溫所致,水稻適合生長溫度在20°c——30°c之間,低於15°c,水稻滯長,高於37°c以上有高溫熱害,對水稻生長都有影響。水稻從圖片上看,缺少氮、磷元素,要追施氮、鉀肥。土壤沒有雜草,可見已經化學除草了,應該考慮一下是否是藥害,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可以降低藥害。

水稻栽插一個月了,還有補救可能。應該是早稻,很可能是施肥不當,有“燒田”現象。現在可以追施尿素、氯化鉀,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氨基酸、激素,促進水稻快速分櫱封行。從圖片上看,土壤板結,水稻根裸露在外,應該鬆軟土壤,促進水稻根系生長髮育。水稻田水位太淺,這麼高的水稻,應該抽水灌溉,早稻一般不用“曬田”。

早稻蟲害較少,在我們當地,早稻不用噴霧殺蟲,病害也較輕,只需在育秧階段噴霧殺菌劑。從圖片上看,沒有病毒感染症狀,只能是栽插時受“冷空氣”影響,我們當地早稻每年有“插秧寒”天氣,另外,可能是有機質發酵的原因,還有就是除草劑使用不當,產生了藥害。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我是長江老農,種植水稻三十餘年,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交流水稻種植經驗技術!

長江老農


水稻移栽一個月了,出現圖裡的情況,老葉枯黃、折斷,分櫱似乎也受到了影響,沒有明顯的病蟲害情況,有可能是某類元素的缺失以及秸稈還田等造成的影響。

1、缺素症。在沒有明顯病蟲害的情況下,很可能是某類元素的缺失引起的缺素症狀,特別是一些可在植物體內移動的元素缺失才會出現元素從老葉轉移到新葉,而出現老葉乾枯、折斷的情況。而從圖上的秧苗表現來看,有可能是缺乏氮素、鉀素以及鎂元素。所以,您可以酌情的噴施一些含氨基酸、鉀和鎂元素的葉面肥,噴施之後觀察一下施用效果。

2、秸稈還田的影響。2018年全國全面積的秸稈禁燒,很多農民朋友為了節省種植成本就選擇了秸稈還田。稻田的秸稈還田對水稻種植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水整地期間田面秸稈殘留量較多、影響移栽的質量、秸稈腐爛毒害水稻根系等表現的都較為明顯。而已經移栽一個月的水稻,正處於高溫的季節,還田的秸稈在田面以下腐爛產生有毒的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毒害根系,也有可能造成下部葉片的乾枯、死亡。建議排乾田面積水後適當的曬田,減少土壤中殘留的有毒氣體數量。

除此之外,從圖片上看分櫱似乎也不是很好。按理說,移栽一個月的秧苗分櫱正在盛期的階段,一根主莖應該能分出來2個櫱左右,移栽相對早的應該在2-3個左右。現在這個分櫱數量明顯有些偏少,也不排除低溫、冷害的影響。建議適當的噴施蕓薹素內酯以及撒施少量的尿素來調節生長和促進分櫱的發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老趙雖不是種植專家,但由於地處南方,主要農作物便是水稻,每年家中都會栽種十多畝水稻,對水稻的種植有一定的經驗。從題主提供的圖片來看,稻田中水分較少,水稻葉面發黃,這極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缺水

水稻屬於喜水農作物,在我們家鄉有“有水才會有稻”一說,而且要求水分必須能夠寖泡水稻根部。而從題主提供照片看,已經出現漏灘現象,這是種植水稻的大忌。長期缺水的水稻表現出的特徵便是秧尖發黃。



解決水稻缺水的問題,只需補充充足的水分即可,但在灌溉水分時,要防止急水衝倒秧苗。在後期的管理過程中,要隨時關注水量的高低,並注意防止水稻再次漏灘現象的發生。

2、缺肥

水稻的第一次追肥對於其生長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關乎到水稻能否快速返青。故在水稻移栽後的半個月內,應及時補充肥料,保證土壤中養分充足。從題主提供照片來看,水稻返青困難,很有可能是缺肥所致。



解決水稻缺肥問題,主需給水稻補充肥料即可。而對於水稻第一次追肥的肥料選擇,我們雲南一般會使用腐熟農家肥,原因有三:一是農家肥養分充足、所含礦物質元素較多。二是農家肥肥效慢,不會出現燒苗現象。三是農家肥具有保水、保肥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加農家肥時,應保證秧田中水分充足,否則,會影響秧苗對養分的吸收。

3、燒苗

造成燒苗現象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使農家肥發酵釋放出高溫。二是施肥過重,使土壤濃度過足而使煙苗出現反滲透現象。從題主提供照片顯示,並未施加任何農家肥,所以,應該是施肥過重而導致的燒苗現象。

要解決施肥過重而出現的燒苗現象,只需用流動水稀釋即可。即給秧苗補水的同時做排水處理,一夜之後便可明顯降低土壤濃度。

當然,造成題主所述現象的原因還有很多,而老趙提到的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歡迎小夥伴們評論補充。

彝州老趙


我是365平凡之路,很高興來回答問題。

水稻已經插栽1個多月了,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水稻應該長勢喜人,開始分櫱了。

但是從題主發的圖片來看,你家的水稻有兩個大問題,一個是水稻葉子有的枯死,再個是水稻沒有分櫱。

其實這兩個問題在平時很常見,我們要針對這些問題來解決問題。

1、水稻田氮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田太瘦了,特別是那些爛泥田,常年有水,肥力不好涵養,所以要經常補充肥料。水稻田一般缺氮肥,這個時候,水稻葉片會發黃,少分櫱,或許不分櫱。如果是這種情況還好辦,你可以直接追加尿素,田裡加點水,不能幹水。

2、水稻缺鉀肥。缺鉀肥後,水稻葉子會發黃,甚至有的會枯死,水稻返青比較慢,不分櫱,植株矮小瘦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追加點鉀肥或許家裡草木灰收集起來去撒到田裡,問題慢慢能解決。

3、水稻被蟲害和病害。水稻如果受到葉枯病和蟲害,都可能使葉片發黃。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藥噴霧來解決。我們可以用砒蟲啉還有丙環唑來防治。

我是365平凡之路,我會每天更新問答,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


三六五平凡之路


保持2cm水層,然後用東北農大出品的生態康,噴完,5天后正常管理就可以了。


你的需要76624701


圖中的這種現像不是病蟲害,主要是曬田就行了。


用戶6701170814843


中藥害了吧噴點春雷:梅素和梓肥


俊熙奶奶180


要經常放水,水要保持5公分以上


紫玉星辰


土壤肥力太差。補救措施,畝30斤硫酸鉀型複合肥,外加硫酸銅,硫酸鋅,硼砂各一斤。如果能買到硫酸鎂,畝20斤。


178818630506


看你這情況感覺你的描述很像是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病症。。。

苗期發病 心葉基部出現褪綠黃白斑,後擴展成與葉脈平行的黃色條紋,條紋間仍保持綠色。不同品種表現不一,糯、粳稻和高稈秈稻心葉黃白、柔軟、捲曲下垂、成枯心狀。矮稈秈稻不呈枯心狀,出現黃綠相間條紋,分櫱減少,病株提早枯死。病毒病引起的枯心苗與三化螟為害造成的枯心苗相似,但無蛀孔,無蟲糞,不易拔起,別於螻蛄為害造成的枯心苗。分櫱期發病 先在心葉下一葉基部出現褪綠黃斑,後擴展形成不規則黃白色條斑,老葉不顯病。秈稻品種不枯心,糯稻品種半數表現枯心。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實。拔節後發病 在劍葉下部出現黃綠色條紋,各類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所以結實很少。

附兩張病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