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迪投籃被稱為"幹拔",這個詞最先是被誰喊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

GivenchyLex


最愛的就是這一抹銷魂的幹拔……

這個幹拔,據說最早是張衛平在解說中叫出來的,當年在解說火箭比賽時,看到麥迪的無視對方防守的“旱地拔蔥”,張衛平直接脫口而出,“呵!麥迪這幹拔!”

也許,籃球業內對這種投籃早就有了比較一致的說法,只不顧被年過半百的張衛平那飽經滄桑,帶有磁性的嗓音在華夏大地一傳播,“幹拔”這一詞頓時成了中國無數籃球迷口中對球技高超,投籃瀟灑球員的讚譽,也隨即被廣為傳頌。

其實,麥迪的幹拔,源自急停跳投,這是個籃球裡最基本的投籃動作之一,但麥迪“幹拔”是將急停跳投的昇華。

麥迪的“幹拔”,屬於無視防守人的防守,原地起跳,強行出手的投籃,這需要天賦,更需要自信。現役球員中,也只有杜蘭特和安東尼能與之媲美,這是屬於頂級投手的榮譽。

眾所周知,麥迪的天賦數一數二,身體條件也是出類拔萃。他的急停跳投,動作舒展,身體筆直,極具美感,銷魂無比……他將這個投籃技術上升到藝術層面,已成為他的招牌。

就像後仰跳投,能將這門投籃技術上升為藝術的,只有喬丹。


叨叨侃球


麥迪的“幹拔跳投”一詞最早出自張衛平張指導,當時張指導解說火箭隊比賽的時候,看到麥迪的跳投之後,便脫口而出“呵!麥迪這幹拔”。幹拔一詞取自“旱地拔蔥”,就是指在對手緊逼的時候無視防守,利用自己的身高和彈跳強行跳投的一種投籃方式。麥迪的幹拔投籃也是屬於跳投的一種,只不過是屬於比較高階的招式。

在美國那邊麥迪的幹拔跳投就叫做pull-up shoot,翻譯過來就是“急停投籃”。美國那邊沒有起個“幹拔跳投”這麼炫酷的名字,就是直接用簡單的急停跳投概括一切。但張衛平張指導用形象的語言概括出了麥迪急停跳投的特點,這也不失為一種創新。自打張指導在解說中使用了幹拔跳投一詞,幹拔就這樣被人逐漸叫開了。

而幹拔投籃一直都是麥迪的招牌動作,他的幹拔跳投跟普通的急停跳投還不一樣。麥迪的幹拔投籃對於球員的滯空能力,腰腹能力和身體素質都有著極高的要求,一般球員還真的學不來。現役聯盟當中也就杜蘭特和安東尼這種級別的得分手,才敢無視防守人的防守,強行幹拔投籃。

只不過就算杜蘭特和安東尼會幹拔投籃,但他們的投籃也沒有麥迪看上去那麼舒展,那麼瀟灑。麥迪的籃球天賦極高,同時麥迪的投籃,運球等動作十分瀟灑,天生就是如此,是華麗派打球的代表。都說後仰跳投可以後天的努力練出來,但麥迪的幹拔投籃也是能通過後天努力練出來的,比較難模仿。

雖然聯盟至今也有很多急停投籃的高手,但他們的風格同麥迪的幹拔投籃還不一樣。麥迪的幹拔投籃在聯盟歷史當中也可謂是獨一份的,至今無人超越。麥迪的幹拔不但難度係數高,還兼具美感,其他人想要超越,實在是太難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籃視野


這詞兒我知道,央視首席NBA詞彙發明家、前中國國家男籃運動員、生涯期間被稱為“籃下魔術師”、退役後擔任CCTV5籃球解說員、被稱為“張合理”、“衛平·布萊恩特”等——張衛平是也~

當時是在一場火箭的比賽中~張衛平指導對於麥迪跳投的命名——幹拔。其實還真是非常形象的~之後也別廣大球迷、解說等接受和認可~

其實出自張指導的語錄大家熟悉的不少,比如“孫悅,玩兒他!”“給姚明!”“衛平布萊恩特”“這球有了!……可惜(伴隨著一聲打鐵聲~)”

再給大家帶來“歡樂”解說之時,大家對張衛平指導的調侃也從沒少過~但其實張衛平在球員期間取得的榮譽還是很多滴,也是一位當時中國國家男籃的主力球員哦~

在球員時期的張衛平代表國家隊奪得第八(1975年)、第九(1977年)兩屆男籃亞錦賽和第八屆亞運會(1978年)籃球比賽的冠軍,摘得“三連冠”,並加冕“亞洲最佳前鋒”。

期待著衛平·布萊恩特指導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精彩解說……和歡樂吧~~~


我叫Myja,一個努力成為自由職業者的無業遊民~關注、關注我喲~


我就叫Myja


幹拔跳投是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發明的。幹拔就是一種高級的跳投。與“旱地拔蔥”相似,就是當對手緊逼防守你的時候,你利用身高或者彈跳進行強行跳投。 但與普通的跳投所不同的是,幹拔是靠腰部發力強行起跳,以一隻腳突然發力帶動另一隻腳及全身的突然起跳投籃。而普通的跳投是靠雙腳起跳來完成全部動作,即在空中以普通基地投籃的方式完成出手。幹拔就是後仰幅度很大的跳投,當球運至旋轉起來時,命中率最高。還有最適合接球就投和轉身後仰跳投,命中率可達到80%以上。看麥迪罰球可看出,他罰球前一定要將球旋轉一下就明白了。所以當接到的球旋轉得越厲害,球越容易進。要明白,幹拔跳投的最主要原理是球高速旋轉進去的,並不是一般的投籃需要靠弧度高,而且進去的球一般均會倒回來。這跟一般的投籃是不同的。幹拔跳投最主要是靠腹部力量,它的射程相當遠,3分球均能進,看麥迪35秒13分就能看出,他接球就投,那射程普通的投籃根本投不了那麼遠。而且不太需要瞄準。球投出去就像精確的制導導彈一樣。幹拔跳投飄逸、自然,人與球融為一體,真正做到了球人合一。


波波博士愛體育


在籃球當中投籃分為跳投和顛投,先看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顛投是一種快速出手,打時間差的技巧,就是在對手做出防守動作之前,完成出手投籃,顛投主要的技術動作是先舉球后跳,因為這樣可以保留定點投籃的穩定性,也可以讓投籃變得更輕鬆速度更快,主要是技巧時舉球的時候屈膝,出手的同時蹬地!

這種投籃在比賽中看起來會顯得非常自然,閒庭信步,出手非常突然,速度很快,代表人物就是庫裡,在小球時代中出手速度還是非常關鍵的。

跳投不在於你跳多高,跳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通過起跳動作,加快整體投籃的緊湊性,而且跳的高度加後仰,讓防守球員難以封蓋,所以說很容易一招鮮吃遍天!不過現在跳投確實比較罕見,當年的代表人物就是麥迪和科比,簡直美如畫!

而身為跳投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麥迪,他的跳投為什麼是幹拔跳投?這個幹拔的詞語是怎麼說出來的?又是誰說出來的?

就像上面說的,其實都是他們都是跳投,幹拔是跳投中的一種衍生品,麥迪就是把這項技術發揚光大的人,但是發明這個詞語的人應該是張衛平老師,那個時候張衛平在解說麥迪的跳投的時候,脫口而出,麥迪又一記幹拔跳投!

而這裡我們可以把這個動作理解成為一種跳投的進化版,大家都知道麥迪天賦異常驚人,麥迪的身高兩米零三,臂展兩米一八,助跑彈跳一米一,40碼短跑4.4秒,可以說麥迪的天賦是NBA獨一擋,這樣的天賦,甚至連科比都為之側目。所以麥迪才能夠把跳衍生出幹拔跳投,一般的球員可能會用急停跳投(快速對身體消耗大),但是麥迪卻屬於閒庭信步中,依靠自己的天賦能力,純無視對手的防守,無論對手是誰,只要麥迪起跳,起跳的高度,他的出手點,他後仰的弧度就是讓對手蓋不到!

而這種無視防守,強行投籃就被張衛平指導稱為幹拔投籃,就是說打的你沒脾氣那種感覺,目前聯盟中幹拔投籃的話應該是杜蘭特最出色。

可以說這項技術不僅要擁有非常出色的天賦,而且還要不斷地努力訓練才可以,所以麥迪的球風看起來打球非常的飄逸,再加上張衛平老師這個形容非常的貼切,才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稱之為幹拔跳投,因為這個詞語特別形象的表達了麥迪的特點,所以這是張衛平老師的創新,非常貼切,也慢慢的被球迷接受,流行起來。


我想打籃球了


不是我吹,以現在聯盟對侵犯圓柱體的判罰尺度,麥迪的幹拔真的沒人能防住。


特雷西奎


旱地拔蔥 演變來的


GivenchyLex


據說麥迪幹拔是衛平.布萊恩特說的,只能說他對這個詞有誤解,急停跳投就是急停跳投,那是有助跑的,有助跑的起跳,不算幹拔,幹拔是站定了,沒助跑了,最多有幾個試探步,直接拔起來投籃,這叫幹拔,不過張指導有那麼好的傳播平臺,這種說法早傳開了,反而成了大家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