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灘221廠的開始和結束

感謝大家的厚愛,上一篇文章得到了不少回應,能和大家交流這些歷史細節,我也非常高興。有人也希望能看到續篇,那麼今天我就再和大家說說金銀灘221廠的開始和結束。


金銀灘221廠的開始和結束


其實,221廠項目最早的名稱應該是二機部九院,基地最早1958年就開始建設規劃了,從全國政審後抽調了1000多名技術工人,轉業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進入各研究室,車間,工號。1959年6月,中蘇關係破裂後,又調入了105名科學家和中高級技術人員。當時規劃的221廠基地有1170平方公里,後期縮減為570多平方公里。在這裡設立了西北核武器設計研究院。在1963年具備了科研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後,才開始將這些人員和設備大批調往青海。而最早建設基地的人,是從挖地窩子開始,住帳篷,喝風吃冷飯,用最基本的工具開展了最初的建設。


為何選擇這裡作為基地呢?金銀灘非常符合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選址原則:外人難以進入;內部通信自由;可進行嚴密控制。而且從地圖上看,離西寧只有100多公里,物資供應方便。地形上,周圍有山,利於警戒防守,翻過山就是青海湖,也不缺水。蘇聯專家對這個選址也是沒意見的。當年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那首歌裡,唱得正是金銀灘這個美麗的地方。那時候的青海湖,碧藍湖水裡面的鰉魚多到無法想象的程度。父親對我說,隨便拿個棍子打幾下,就能撈到魚。釣魚的話,兩分鐘之內就一定可以釣到。大概當地的藏族人民不吃魚,而這裡本身自然環境很好,人跡罕至。


金銀灘221廠的開始和結束

這種車間我也去過


而基地的退役,清理和轉交地方工作其實最早從1974年就開始了。1987年,為適應國際環境變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做出了撤銷221廠的決定,並開始對570多平方公里工業區進行消毒處理。低輻射物品如手套等進行了填埋。加工車間的牆皮,下水管道進行了徹底消除。

從第一任廠長李覺到最後一任廠長王菁珩,整整36年,多少人為此獻出了一生的寶貴時光,乃至生命。在1993年,退役工程通過驗收,基地移交給青海省海北州,州政府遷入後,將這裡重新命名為西海鎮。1995年5月15日新華社向全世界宣佈,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全面退役。1996年這裡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在200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裡已經是全國知名的旅遊景點,當遊人們漫步這裡的時候,可能也走過了我當年去過的建築,他們會傾聽到當年這些建設者的心聲嘛?


金銀灘221廠的開始和結束

這裡大概就是所謂上星的地方吧


順便說一下,221廠在北京還有一個管理局,負責部分人員的善後和退休具體工作。在亞運村和塔院都有221廠人員的住所,他們成立了二九(北京)聯誼會。而來自祖國各地的221廠人員,有些留在了西寧或者基地。有些返回了原籍,有些調往了其它單位。他們用自己的青春鑄就了一個奇蹟,永遠值得我們尊重和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