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養豬場怎樣選好場地?該如何合理佈局?

oXom0_一葉知秋


在農村建養豬場,首先要根據你的經濟實力,來決定你的養殖規模,如果是大公司大規模養殖的話,建養殖場要求比較高,要請政府相關專業部門為你選址、租地、環保評估等。如果是你個人養殖,規模相對比較小的話,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希望你喜歡。

一、打好預算

根據你的經濟實力來規劃你的養殖規模。你要對你的養殖有一個規劃,首先要考量一下你前期能投入多少成本,這前期能投入成本包括現自有資金、銀行貸款、親戚朋友融資、政府扶持資金等。建豬場剛性投入,包括建築材料、引水拉電、工人人工費等,還不包括豬苗、飼料錢,要做一個預算,看你的承受能力,再決定建多大的養殖場。


二、選址

豬場選址最好在自己或親戚的山地,免得出租金,要遠離村莊和飲用水源,最好在村莊的下游,免得汙染到群眾,選址時要考慮有水源,能拉電的地方,不要在山谷低窪地帶,怕山洪爆發。


三、建場

1、建場時要根據地勢,規劃好進場道路,進場道路至少要駛進得四驅拖拉機,以便能拉進建築材料、飼料、豬苗等。2、要配套建一間穩固的飼料房以便存放飼料。3、豬場棚頂用保溫鋼棚即可,豬欄牆壁建設方面要求堅固耐久,場內地面要堅固防,易於清洗和消毒。4、供水系統要方便進料道和清洗豬欄,排水系統要有一定的傾斜度,易於排汙排糞。5、要特別注意環評要求,環保配套措施要符合相關要求,要建化糞池,沼氣池以及排汙池等。


在下日月


新建養豬場怎樣選好場地?該如何合理佈局?

導讀

去年的非洲豬瘟導致現在的豬肉價格暴漲,千載難逢的好價格,一些養豬人賺得是盆滿缽滿的,一些養豬人遭遇非洲豬瘟的打擊,損失慘重,圈空包包空。高的價格誘來很多投資人從事肥豬生產,肥豬生產又迎來了一個春天。要養豬就要建養豬場,選擇好的場地是養豬成功的一半,那麼,

新建養豬場怎樣選好場地呢?


一、養豬場的位置,要避開當地劃的禁止養殖區,不要踩紅線。養豬場不宜選擇在來往行人較多的大路邊、畜產品加工廠附近,以免影響豬場的防疫。距離村莊和交通要道最好在1000米以上。豬場要有專用公路與村莊和主要交通幹線連接。

還要注意當地常年的主要風向,豬場應選擇在村莊的下風或者偏風方向,避免豬場的臭氣吹向村莊,避免矛盾的產生。

二、地勢的選擇,平原地區可以選擇地勢高燥或者稍微向東南傾斜的地方建豬場。山區可以把豬場建到山坡的南面,以達到排水快、場地乾燥、陽光充足、避免冬季西北風的要求,為豬舍保溫、防潮創造條件。在山坡下建豬場時,必須注意防止山洪的沖刷和山口風的吹襲。低窪地區雨季常積水,相對溼度比較大,影響豬的健康,對飼養管理也不利,不宜建豬場。

三、水源,豬場用水多,必須注意選擇取水方便,水源清潔的地方建場。地下水位高雖然打井方便,但是地面潮溼,不合符衛生要求。因此,地下水位要低於2米以下,才能保持豬場的乾燥。如果有條件,要儘可能做到用水自流化,以節省勞力、提高工效,水質要進行檢查,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四、儘可能不佔或者少佔耕地,豬場要有專用飼料地,以保證青飼料的供應,至於豬場的規模,要根據養豬頭數和將來發展的規劃,留出一定的土地,使豬場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豬場該如何合理佈局?

豬場建築物的佈局,要根據豬場的規劃和場內的地形、是源、交通、主導風向等自然條件,在有利於市場管理、有利於防疫、有利於節約土地的條件下,進行合理的安排。一般可以把整個豬場劃分為養殖區、辦公宿舍區、病豬隔離區三大部分。

一、養殖區,位置在辦公宿舍區的下風或偏風方向,病豬隔離區的上風或者偏風方向,地勢一般要比辦公宿舍區稍低,比病豬隔離區高。

在養殖區內,一般育肥豬和準備銷售的斷奶籽豬飼養在大門口的附近,便於豬出場方便,種公豬、繁殖母豬離大門口較遠的位置,減少種豬感染疾病的機會。養殖區的進出口要設置消毒池, 池寬60釐米。深20釐米,長與道路同長。

公豬舍要與母豬舍相距50米以上,並位於母豬舍的上風方向。人工授精室或者交配場在母豬舍附近。

飼料倉庫和飼料調製間要設置在距離各個豬舍都差不多遠的適中位置。

豬舍要座北朝南或者稍微偏東南,以保持舍內陽光充足、冬暖夏涼。

二、辦公宿舍區,辦公室、宿舍、食堂等,要位於養殖區的上風或者偏風方向和養殖區門口的外面,這樣,可以保持辦公宿舍區的喝酒衛生,又可減少場外人員進入一種區的機會,對豬場防疫大有好處。

三、病豬隔離區,包括隔離豬舍、獸醫室,要設置在整個豬場的下風或者偏風方向,與養殖區距離50米以上。


結束語

豬場規模確定後,正確選擇豬場場址和合理佈局各種建築物是辦場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人工規劃不當,就會給生產和飼養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因此,選擇和建養豬場,要認真考慮,仔細觀察,選擇好場址。


老周說三農


下半年國內生豬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目前局部地區已經突破40元/公斤,在8月底和9月份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均鼓勵養殖戶補欄復養,取消了原來超範圍的生豬禁養、限養限制,無論是規模養殖企業還是中小養殖戶,積極性明顯增加了不少。今年對養豬行業的扶持可以說是空前的,既解除了用地限制,加快審批速度,又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當然這主要針對規模養殖場。現在無論在哪裡新建養豬場,實際上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過環保那關,這是前期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環保通過不了,後期會有很多麻煩事。新建養豬場怎樣選好場地?該如何佈局?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避開當地的禁養區、限養區

目前在全國各地均有禁養區和限養區,雖然今年在鼓勵養殖戶補欄時,提出了要立即取消超範圍的禁養、限養限制,有些養殖戶認為放開了限制,實際上這是錯誤理解,取消的部分只是超出法律法規的部分。如果養殖戶想新建養豬場,比較穩妥的方式是先去相關部門諮詢當地的禁養、限養範圍,如果前期沒有充分溝通,把養豬場建在禁養區,那麼後期面臨著被拆的風險。有個基本的原則,養豬場需要遠離人員活動密集區,不能對周邊農戶的正常生活帶來影響,同時不能佔用基本農田,需要遠離水源地,畢竟養豬場會牽涉到排汙問題。

二、選擇地勢相對平坦,取水方便且易於排汙的地方

如果準備建養豬場的地方不在禁養、限養範圍內,加上其他農戶也不反對,那麼可以著手實際的選址,在場地選擇上,可以考慮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像有的山區農村坡地,是不太適合建養豬場的。地勢平坦的地方施工起來會較為方便,後期運飼料、生豬等也較為便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四周都是山體,雖然有平地,但也不太適合建養豬場,因為空氣流動性不太好,特別是悶熱的時候,不利於氣味散發,地勢低窪容易被水淹的也不適合。還需要考慮養豬場的取水問題,因為後期實際養豬過程中,需要用到不少水,如果養豬場附近取水困難,那麼養豬成本會明顯增加。



三、遠離廢棄豬場或者出現過較大疫情的地區

當前非洲豬瘟還沒有完全根除,雖然多地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並取得積極效果,但養殖戶在新建養豬場時,就不得不考慮這類問題。如果當地有其他養豬場出現過非洲豬瘟或者其他豬病的,那麼就得遠離,可以考慮暫緩或者另選其他地方。還有一個最好避開廢棄的養豬場,特別是搞不清楚為何會廢棄的情況下,如果在它附近新建養豬場,風險會比較大,因為裡面很有可能還潛伏著某種豬病,一旦遇到合適的傳播途徑,又會再次活躍起來。

四、遠離化工、藥企等易產生汙染的企業

養豬場雖然自身會排汙,也容易散發難聞的氣味,但同時它也是脆弱的,一旦周邊有生產化工品、農藥等企業,對豬的正常生長會影響較大,產生的廢水、廢氣等如果沒有處理好,會帶來較大麻煩。為了避免養豬場受損,在前期選址時需要避開,減少養豬場中招的風險,還有一些可能汙染較為明顯的企業,也是需要儘可能避開的。當然有的地方沒有這類企業,那就可以不用考慮那麼多,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節奏來即可,把自身排汙問題考慮清楚不汙染周邊環境。如果是養殖規模較大的,需要考慮交通問題,畢竟運輸成本也是養豬成本的一部分,交通相對便利的可以節省費用。



總之,新建養豬場先要考慮如何通過環保環節,再考慮如何儘量減少成本,如果環保方面都無法通過,場地再好也是無濟於事。在選擇場地時,需要看的相對長遠些,比如擴建問題,有的養殖戶前期沒有考慮那麼多,未能充分預留場地,等想擴建時卻發現場地不足。想要提高綜合效益的,可以考慮種養結合,或者將豬糞利用起來,生產農家肥,這樣既解決了養豬場的排汙問題,同時又增加了經濟效益。如果擔心自己考慮的不太周全的,可以花一定的費用,請專業的團隊幫忙規劃,這樣會比較省事。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新建養豬場如何選場地,該如何佈局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豬舍排列順序依次為配種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培育舍、育成舍和育肥舍,舍間距一般為7~9米。

(2)豬舍朝向一般為南北向、南北向偏東或偏西不超過30°,保持豬舍縱向軸與當地常年主導風向呈30°~60°角。

(3)生活區必須坐落在豬場的上風向位置,與生產區有500米以上的距離。

(4)飼料加工或飼料庫應設在運輸方便處,有專門通道向場內運送飼料。

(5)其他附屬設施佈局:生產區必須設消毒更衣室,生產區還要設有專門售豬的地方,離豬舍不太遠但又必須有良好的隔離條件和完善的消毒設施。

(6)排汙區設在生產區的下風向或側風向處,區間需隔離。

(7)隔離區設在豬場的最下風處,與生產區要有500米以上間距,並實行較好的隔離手段。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房助威


現在豬場佈局設計 養殖場 消毒區 生活區 辦公區 都要嚴格區分 這樣才能保證豬場的安全養殖

豬場為了防疫,生產區與辦公生活區要嚴格隔離開,進人 生產區的人口設車輛和人員消毒設施

從辦公生活區進人生產 區至少要消毒、洗手、更衣、換靴,方可進人生產區,除了伺 養員、技術員,避免其他人員的車輛進入生產區

商品豬舍置於離場門或圍牆近處,圍牆內側 設裝豬臺,運輸車輛停在牆外裝車

商品豬場可按種公豬舍、 空懷母豬舍、產房、斷奶仔豬舍、肥豬舍、裝豬臺等建築物順 序靠近排列

病豬和糞汙處理應置於全場最下風向和地勢最低 處,距生產區應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

以上是我個人的養殖經驗 希望可以幫到你 也歡迎你關注我 我會定期分享我個人的養殖經驗 謝謝





錦睿山貨


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和背風向陽的地方,同時也要有利於通風,切忌把豬場建在地下水位高的山窩裡或低窪地。在選定場址以後,要恰當的規劃各種建築物之間的配置,一般把豬場規劃為飼養生廠產區,行政管理區和隔離區,豬場內建築物以坐北朝南為宜,佈局應整齊緊湊。


壹品老趙


現在全國各地的豬肉差不多已經突破三十大關,而且年關也不遠了,年底是豬肉消費高峰,豬肉價格在需求量的刺激下可能還會有上漲空間。還是有很多人進入養豬熱潮。養豬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豬場,那麼豬場的建立應該怎麼樣選擇場地?又該怎麼樣合理佈局呢?


場址的選擇

自然環境。豬場最好是選在地勢比較高一點,這樣可以方便排水,避免水患。要避免選擇地質不好,比如容易發生塌方的、下陷的地方。豬場最好是比較平坦、乾燥的地方,向陽背風的地方,冬季的防寒工作會更好開展,而且豬場也相對不會那麼潮溼。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是形成一定的規模,就是不能選在禁養區,雖然限養區可以養,但是如果有選擇,最好還是不要選在這些地方。現在養殖用地可以按農業用地劃分,只要不是基本農田,不用再按建設用地進行審批。

社會環境。豬場要遠離一些化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加工過程可能會排出有毒有害物質,對養殖造成影響,而且噪音過大也會容易造成豬發生應激。還有就是離居民區遠一點,一方面有禁養規定,另一方面,養殖場的味道、聲音,很容易引來鄰居的投訴,這個一被別人投訴,會影響你的養殖,是件麻煩的事情。還有就是離其他的養殖場遠一點,尤其是曾經發生過重大疫病的豬場,儘量離屠宰場、畜禽集市遠一點,同時要考慮水電以及交通的事情,比如像夏天,都是靠風機、水簾降溫。一旦沒有電,很容易引起豬中暑。



豬場佈局

我原來還是如果不少的豬場,現在的豬場一般都是分為生活區、生產區、庫房、糞汙處理等板塊。一般豬場進門是先設立消毒室,供進出人員消毒使用,當然還有車輛消毒設施。進廠門口應該先設立生活區,然後是辦公區,辦公區之後就可以用來做庫房,存放飼料、藥物,最後是生產區和糞汙處理。當然了,如果你是自養自繁,生產區有要分為種豬育成舍、分娩舍、仔豬舍、母豬舍、育肥舍等等區域板塊。

豬場當中還需要一些養豬基礎的設施設備,比如說自動飲水系統、降溫防暑如風機、水簾,防寒保溫如暖燈、墊料等等,還有排水和糞汙處理等。

總體來說,豬場的建立就是要遵循這些選擇,不過這一個問答,可能題主很難全面瞭解自己想要的,建議題主綜合所有回答,自己再爭對不太明白的問題提問,明白了再動手也來得及。


三農實事分享


圈養的養豬場建設,選場地一定要選儘量避免在人口居住區,避免有河水,避免太靠近道路,避免光照不足的地方,這樣你環保公關才會好過,吃拿卡要的就少,要有電有山有樹,我們這邊牧原都是選擇山區農戶,讓他們養,最直觀的辦法就是去參觀別人的豬場。不過也沒啥看,都是在山裡……


西部豐富


在進行豬場規劃和安排建築物佈局時,應將近期規劃與長遠規劃相結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現有條件,在保證生產需要的前提下,儘量做到節約佔地。要從有利於衛生防疫、方便飼養管理、節約用地等原則,以及地勢和當地主風向等方面全面考慮,進行合理分區。還要根據豬場各種建築物和設施的尺寸及功能關係,安排朝向、位置,規劃全場的道路、排水系統、供水管道、電力照明、綠化隔離帶等,並做好豬場糞便和汙水處理。豬場規劃和佈局合理既能方便生產管理,適應生產工藝流程的形式,又能為嚴格執行防疫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以上原則一般按功能將豬場分為生活區、生產管理區、生產區和隔離區。為便於防疫,應根據全年主風向及地勢由上而下的排列順序為:生活區→生產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各功能區之間的距離不少於30米,並設有防疫隔離帶或隔離牆。豬場周圍應建圍牆或設防疫溝,以防獸害和外來人員隨便進入豬場。

(1)生活區

生活區包括職工宿舍、食堂、文化娛樂室等。為保證生活區有良好的衛生條件和減少生產區臭氣、塵埃和汙水的汙染,生活區應設在上風向或偏風方向和靠近大門比較適宜。

(2)生產管理區

包括門衛、接待室、行政辦公室、財會室、發電修理間、車庫、飼料加工車間、飼料儲存庫、雜品材料庫、獸醫藥品用具庫、消毒池、更衣和洗澡間等。該區與日常飼養工作關係密切,應和生產區緊鄰。外來車輛需要進入卸料、卸貨;外來人員辦事都要進入區內,因此是防疫隔離重點區。

(3)生產區

生產區包括各類豬舍,生產、消毒設施和裝豬臺等,這是豬場中的主要建築區,一般建築面積約佔全場總建築面積的70%~80%。

①豬舍 在設計時,使豬舍方向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成30~60度角,以便每排豬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風條件。豬舍之間的距離應為30米左右,同類各棟豬舍間應保持20米的安全距離。豬舍距離圍牆應在10米以上,中間可種植草木作為綠化隔離帶,以利於淨化空氣和保護環境。

為管理方便,縮短轉群距離,應以產房為中心,保育舍靠近產房,種豬舍也應靠近產房。目前,規模化豬場的生產都應採用階段飼養的方式,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即空懷和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育肥期。每階段實行全進全出。

種豬舍:要求與其他豬舍隔開,形成種豬區。種豬區應設在人流較少和豬場的上風向,種公豬在種豬區的上風向,防止母豬的氣味對公豬形成不良刺激,同時可利用公豬的氣味刺激母豬發情。

分娩舍(產房):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保育舍。

保育舍和育肥舍:應設在下風向,且離裝豬臺較近。

總之,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從而在佈局上做到對生產最為有利。

②消毒設施 消毒設施是重要的防疫隔離設施之一。豬場大門及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消毒池和更衣室,並備有噴霧消毒器,以便進入豬場和生產區的人員及送料車輛的消毒。

消毒池:大門消毒池其寬度略寬於大門,長度為機動車車輪周長的2.5倍;各豬舍出入口處也要建造消毒池(或消毒腳盆),池寬於門,長大於料車一週半為好,內放消毒液。飼養人員和料車必須經過消毒池消毒。所有消毒池均建成能換水的水泥結構。

更衣室:生產區門口邊上設更衣換鞋室、消毒室或淋浴室。工作人員進生產區一律經消毒、洗澡更衣、穿上工作服後方可入內。不穿膠靴是無法通過消毒池進入生產區的。

③裝豬臺和展示廳 裝豬臺也是重要的防疫隔離設施之一,設在生產區的圍牆外面,顧客選好後可從展示廳內的通道趕到外邊裝豬臺裝車再出豬場。種豬場可在生產區邊緣建立一個帶玻璃的展示廳,當顧客觀看或選購種豬時能在廳內隔離觀察挑選種豬。

(4)隔離區

內設隔離豬舍、獸醫室、屍體剖檢臺、豬糞處理和貯存設施、汙水處理設施。該區應設在豬場的下風、地勢低處,防止疫病傳播或汙染周圍環境。隔離舍和獸醫室應距生產區150米以上,貯糞場應距生產區50米以上,可在糞場附近設置一沉屍井(坑),以便將病死或剖檢豬隻進行無害化處理。糞便處理場、糞尿池的容量和處理應符合環保要求,防止汙染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