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有古詩曰:"仙蹤難覓情如夢,蓬斷隨風葉隨風,同心千載痴情盼,守得雲開見月明。"詩文告訴人們只有持之以恆,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

回首往事,2007年3月15日,對於740萬鐵打的寶慶人來說,是一個特別值得慶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天把寶慶人一個原本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變成了指日可待的現實:省委、省政府與國家鐵路部簽署了有關"懷邵衡鐵路"的協議。 欣喜後面蘊含著無限的艱辛和勞苦。為了這個美好的夢想,省、市兩級政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群策群力,不知開了多少次會,不知提了多少次議案,不知跑了多遠的路,他們始終堅守一個信念,那就是付出終有回報!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1.眾人划槳開大船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市政協原副主席嚴農在重慶考察時,深切地感受到,我國鐵路南北線較多,而東西線則較少,在西南地區尤為明顯,交通問題是阻礙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在擔任省政協委員和市政協副主席期間,嚴農曾多次向省、市政協遞交提案,建議修建一條經過邵陽、衡陽的鐵路。

嚴農說,早在本世紀初期,市委、市政府就已將渝懷鐵路延伸段的申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並著手開展了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2000年8月和10月,市計委組織人員到長沙鐵道設計院、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就該鐵路進行技術諮詢。2001年4月,由劉新民、晏勝利、嚴農等3名市級領導帶隊赴武漢,向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彙報銜接。此時,與鐵四院領導及有關人員達成了共同推進這條鐵路建設的共識。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嚴農還清楚地記得,在2001年的政協會議上,他發言時建議我市抓住機遇,全力爭取"懷邵衡鐵路"。時任市委書記蔣建國聽了他的大會發言後,立即在他的發言材料上批示:"嚴農副主席的發言,拳拳之心由此可見。這件事一定要辦好、辦成。"

隨後,蔣建國在2001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九屆四次會議上與多名人大代表一道提出建設"懷邵衡鐵路"的議案,引起國家鐵道部的重視。2001年7月,鐵道部在對蔣建國書記的議案中指出:"建議修建的懷邵衡鐵路,可作為一個備選方案。"嚴農得知消息後大受鼓舞,他經過更廣泛、細緻的調查研究,親筆撰寫了《邵陽、懷化、衡陽人民呼喚渝夏鐵路》一文,建議要堅持"事在人為"、要用"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無畏氣慨,把握各種機會大造聲勢,力爭省市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文後來刊登在省政研室、省政策科學研究會主辦的《決策天地》2002年第一期。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2001年12月,嚴農與市計委主任黃生秋一行前往懷化市,就渝懷鐵路延伸段經邵陽至衡陽等有關事宜與懷化市市委的主要領導關領導進行探討,雙方在爭取"十一五"進入國家計劃等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一個月後,正在出席市政協八屆五次會議的嚴農,將他與市政協委員朱天池聯名寫給時任總理朱鎔基的信鄭重地寄出,他希望這封信能引起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重視。

但由於"懷邵衡鐵路"涉及面廣,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嚴農所提的建議一直難以落實。曾經一段時間,關心鐵路的熱心市民就像困在在無邊的沙漠中找不到出路一樣,一度產生了沮喪的心情。嚴農退休後,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黃本固接過了"接力棒",於2004年3月向省政協提交了《關於儘快立項建設邵靖鐵路的建議》。令人興奮的是,省發改委在答覆中提出:"您提的建議很好""我委積極支持該項目的建設",並表示,由於該項目建設里程長、投資大,並涉及幾個省市,需要國家組織建設,省發改委將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彙報銜接,爭取該項目列入國家"十一五"鐵路建設規劃,並早日開工建設。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2005年,為了爭取"懷邵衡鐵路",時任市委書記盛茂林帶領市裡相關領導來到國家鐵道部,鐵道部的部長劉志軍親自接待了盛茂林書記。目前,我市已成立了 "懷邵衡鐵路"前期工作領導小組,由嚴農等人具體負責。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共濟海讓路,號子一喊浪靠邊,百舸爭流千帆爭,波濤在後岸在前——"踏著資江河波浪聲,勤勞憨厚的邵陽人齊心協力舞動木漿,鐵路之舟急速向前,一路留下浪花朵朵。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2.件件書信情真意切

從2003年開始,嚴農就向各級部門致信。用嚴農自己的話說,那段時間他每次發出的信都要裝下一麻袋,提不動,就打的去發信。去年8月11日,嚴農向省委"迎接黨代會,共謀新發展"獻計獻策活動辦公室致函,建議修建"懷邵衡"鐵路或"靖邵衡"。因為這兩條重要鐵路,是發展湘西南經濟乃至湖南經濟的"牛鼻子",它可以使湖南處在歐亞大通道上,從而使湖南與歐盟接軌;也可以使湖南處於東盟大通道上,與東盟接軌。同時也可以將湖南境內的京廣、洛湛、枝柳三條經濟發展帶有機地聯繫起來,起到十分重要的互動作用。這樣,未來的湖南就有可能成為中國中部六省的經濟中心。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2003年時任衡陽市計委的吳恩華給嚴農主席回信:您3月23日致我市賀仁雨市長的信收悉。賀市長對此十分重視,批示我委閱處。從您寄來的信和資料中可以看出,您為"懷邵衡鐵路"做了大量的工作,且成績可喜,我委受市政府委託向您表示衷心感謝。信中提到,炎帝陵至衡陽的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已經批准,預計不久將會動工,井岡山-炎帝陵-衡陽-邵陽是國家主幹線,為了讓交通形成優勢,公路鐵路形成互補競爭,從衡陽至邵陽段應著手早日開展工作。如果公路修建成了,對今後鐵路的走向定會帶來好處。嚴農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他將之稱為交通上的"馬太效應",即交通越發達的地方,它今後修的各種路也會越多。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春節期間,王建軍在紅網上向省委書記張春賢發出了代表邵陽人們心聲的書信。附錄如下:

尊敬的張書記:

您好!剛剛看到您在紅網發的拜年帖,深受感動,沒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平臺都得到了您的關注與關心,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您這樣體察民情的書記領導,我們湖南在中部崛起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取得更絢爛的輝煌!

我出生在資江河畔,我深愛我的故鄉——邵陽,我的紅網名稱"資水清涼"一名就包含著"清清資江水,悠悠故鄉情"的寓意。幾十年來,我曾看到過家鄉昔日的輝煌,也見證了我們的家鄉由於區位條件的落後特別是鐵路交通條件差而在省內的排名逐年靠後的窘況。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邵陽市是湖南省人口最多的一個市,有740萬,超過香港、海南,也是湖南面積排在第二的市,但卻是湖南最落後的一個市,是拖湖南"後腿"的一個市。它為什麼落後?為什麼長期拖湖南的"後腿"?關鍵問題是交通。所以,要使湖南經濟在全國排在前幾位,要使湖南和諧發展和整體推進,則一定要把湖南人口第一大市邵陽發展好,而發展邵陽,則非發展交通不可,而發展交通則非修建一條東西向的鐵路大幹線從而使邵陽成為湘西南的鐵路樞紐不可"。這是我們市裡原政協副主席、現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嚴農同志寫給省第九次黨代會信函中的一段話,我借用它來表達我內心的感慨,由衷地希望書記能夠幫助沿線2000萬人民特別是740萬貧窮的邵陽人早日實現他們的新崛起夢。不當之處,請書記海涵。

祝書記

新春愉快、閤家幸福、萬事如意!

邵陽 王建軍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3.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建軍的心情特別好,因為關於"懷邵衡鐵路"的好消息接踵而來。前不久,嚴農打電話告訴王建軍,"懷邵衡鐵路"建設項目在省裡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支持,省發改委決定以正式的文件向國家有關部委做專題彙報。全國兩會召開期間,省政協主席胡彪和市政府市長黃天錫分別在全會上就懷邵衡鐵路建設再次提出提案和議案。

兩天後,赴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省發改委主任陳叔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湖南有18件大事希望得到國家的支持,其中就有"懷邵衡鐵路"。有網友將此消息在紅網張貼後,馬上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對於關心家鄉鐵路建設和支持"懷邵衡鐵路"的網友來說,這個消息帶給他們的興奮和激動,用語言是難以形容的。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3月1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省委常委、副省長徐憲平及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譚仲池,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天錫等我省13個相關市的黨政負責人在北京出席關於加快推進湖南鐵路建設會議。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與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分別代表鐵道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京簽訂《關於加快推進湖南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根據會議紀要,湖南又將新建或改造7條鐵路,其中有一條就是"懷邵衡鐵路"。

如果一切順利,該項目一、兩年內有望立項,三年內有可能開工建設,這樣一來幾年以後,邵陽又將新添一條東西向的鋼鐵大動脈,不但能成為省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十字交叉鐵路的城市,也將成為湘西南新的交通樞紐中心,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得知這一消息的邵陽人們幾乎同時沸騰了,大家都希望能夠早日乘坐上 "懷邵衡鐵路"通車後的第一趟列車,看一看因鐵路的興建而即將實現新崛起的新邵陽!

情繫懷邵衡鐵路,帶動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騰飛,見證鐵路發展(三)

小神手:80後的時代記錄者,跌跌撞撞寫實抒情!人,活著,即修行!深耕教育、投資、世故等領域。喜歡我的文字,就敬請在篇首點擊“關注”我哦,有話要說煩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