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所大學的就業率最高?

伴你尋愛書


我們都知道,大學的就業率反映的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所以對於考生來說,為了畢業後能好就業,通常會把就業率作為選擇一所大學的參考依據,而對於一所大學來說,高就業率更能吸引優質的生源,再次提升就業率。

我們一起來看看全國哪所學校的就業率最高呢?據上海軟科統計的數據來看(2018年全國高校就業率排名前30名),國內高校就業率排名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嶺南師範學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肇慶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汕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018年全國高校就業率排名前30名

從以上數據來看,排在前列的學校並非都很出名,但在學生就業方面卻名列前茅,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這些學校還是相當有實力的,當然,想要畢業後有好工作,進入高就業率的學校只是第一步,因為就算排名第一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也不是100%就業,所以更重要的是要選好專業、勤修內功、增強自身競爭力!同學們,加油吧!


實用辦公技能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說真的,好學校的就業率高,深造率也高。中國大學排名前十的高校,就業的有一半,可能連一半都沒有。剩下的一半。四分之一出國留學,繼續深造。另一部分被保研,各個兄弟院校之間交換。這是造成他們就業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校牌子硬,生源質量好,那自然就業率就高。


就業率高的高校

上圖這個表可以說明一部分問題,就業競爭力大,那就說明他們在同樣的招聘環境中,他們被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好多知名企業或者大型企業其實都有名校情節,因為他們公司的老董好多都是名校畢業的。所以,也非常喜歡招聘名校學生,這是天然優勢。

上圖其實就能很好的回答題主問出來的問題。從上圖其實也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些高校幾乎大部分都是985高校,最次也是211高校。這個就有些可怕了,這也從側面看出,985高校畢業的學生,在就業方面有很大的市場,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也是許多企業都比較青睞的招聘院校。還有一點就是,理工類的學生普遍比較好就業,尤其還是985高校的理工科的學生,就業競爭力很強。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

從表中也可以明確的看到,清華北大不愧是我國大學的執牛耳者,不僅是學校實力強勁,連就業率也是排名第一和第二。一是由於學校的名氣在那裡擺著。二是從這兩個學校畢業的學生,都無一例外的很優秀,很出色,至少在國內是非常出色和優秀的。所以,企事業單位招聘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儘可能的招聘清華北大的學生,最不濟也得是985高校畢業的。這個趨勢很明顯。

就業率高的專業

菜鳥覺得說完高校的就業率之後,也有必要分開說一下就業率高的專業。從表中可以很明確的看到,還是工學專業非常吃香。工學確實是最高就業的專業,其次是醫學。我國的醫學生缺口很大,一是人口眾多,基數大,醫生缺口一直不足。二是培養醫生的週期太長,想出師最少10年,學歷低於碩士都不太好混。最後是管理學,最近幾年就業率還尚可。

試想一下,如果是清華大學或者是第一張圖表中的理工科學校的工學專業畢業,那得多吃香啊。同樣的在排名前二十的985高校學習醫學或者管理學,那就也得前途和就業的質量那絕對沒有任何問題。這也給準備高考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借鑑。考好學校的王牌專業,出來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好,那自己讀書的最終目的就實現的差不多了。所以,好多同學問菜鳥是選專業還是選學校。菜鳥的建議是選好專業的同時,最好選個好學校。牌子很重要,有些公司他就認這個學校的牌子。

最後菜鳥還是想說,幹一行,愛一行,別兩天打魚,三天曬網。這樣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哪怕你考上了一所比較好的大學,但你在大學四年什麼都沒有學下,哪怕被好公司錄取了,那也容易露餡,被別人辭退。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就不好了。所以,如果大家在一所很好的大學讀書,只要你足夠優秀,那肯定能找個好工作。清華北大為什麼就業率高,除了學校好,那就是學生足夠的優秀,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家在有外功的時候,更要勤練內功,以便增強社會競爭力。

我是菜鳥,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菜鳥大師兄


1.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北京郵電大學

4.中國人民大學

5.外交學院

6.復旦大學

7.北京外國語大學

8.同濟大學

9.清華大學

10.上海交通大學

1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12.中國刑警學院

13.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工程科學與技術


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是每個學生的夢想,因此大學的就業率一直是家長和考生非常關注的問題。那麼中國哪所大學的就業率最高呢?

最近BOSS直聘發佈了《2018年高校本科應屆生就業競爭力報告》,在這份榜單,就業競爭力高居榜首的是清華大學,就業競爭力100分,當然,清華大學作為我國的頂尖名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會選擇繼續深造。排名第二的是北大,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學。另外進入前十的還有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航和武漢大學。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前十名院校都是985、211、雙一流全國重點大學。前15名裡,除了北郵是211院校,其他的也都是985院校。北郵雖然是211大學,但是作為“兩電一郵”成員,北郵的就業率非常高,據說北郵研究生的就業率全國第一。

除此之外,世界大學排名機構之一的QS也發佈了2018畢業生就業能力排行。在這份榜單中,中國有包括香港大學在內的六所大學進入前50強,中國內地高校中,清華大學排名第一,全球第十,其次是北大、復旦、浙大和上交。


這份榜單與國內的排名略有出入,不過,雖然排名不同,清華、北大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卻是其他院校不可比擬的。另外幾所大學也非常厲害。

泰晤士也發佈了2018年全球大學就業競爭力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中國大陸有七所高校上榜,分別是北大、上交、復旦、清華、浙大和哈工大。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中國哪所大學的就業率最高?中國的高等院校中就業率高的大學非常多,包括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和應用型特色非常鮮明的大學三個層次,這些院校是;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中山大學

南京大學

武漢大學

四川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外交學院

對外關係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湖南大學

東南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重慶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上海海關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

上海立信金融會計學院

空軍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

陸軍軍醫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桂林旅遊學院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四川旅遊學院

陝西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西南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南京特殊教育學院。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就業是民生之本,絕大多數大學生選擇一所高校,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是否有助於自己未來的就業。目前上海軟科對於全國高校的就業率做了一個統計,下面一起來看看就業率排名前150名的高校都有哪些?

2018年全國高校就業率排名前150名

從上海軟科統計的數據來看,國內高校就業率排名前10的大學分別是:廣東外國語外貿大學、嶺南師範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肇慶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汕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排名前十的高校雖然很多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是在學生就業方面表現突出。但是畢竟國內目前大學(本科+專科)大概在2900多所,如此多的高校數量,加上高校在就業率方面的數據有考核要求,想要拿到最準確的數據非常難,所以我個人的想法是,目前選擇學校還是主要基於學校實力來選擇,就業率把它當做一個參考即可。


學習源動力


依我看,每所大學就業率都高,關鍵是怎樣學。

有人說就業率高需要有個熱門專業,我認可。但專業的冷熱也會轉化,今天就這個問題說說我的看法。

一、所謂的熱門專業

所謂的熱門專業一般說來屬於高校因國家建設的需要和社會需求的增長而開設的專業。這些專業社會適應面廣,影響力大,就業形勢好。譬如在恢復高考制度之初的一個時期,高中生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經出現過數理化專業熱;改革開放之後,出現了外貿熱、政法熱、新聞熱;實行市場經濟的一個時期出現財經熱、金融熱;前幾年出現了計算機熱、郵電熱、電子熱等等。

最近幾年,筆者感覺到考生諮詢最多的是這10個專業:生命科學、金融、經濟、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通訊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自動化等。

總體來看,家長和考生最關心的還是各種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其中,考生關注最多,報考最熱門的專業集中在生命科學、經濟、管理、法學、信息工程、英語等專業上。

二、所謂的冷門專業

所謂冷門專業就是社會需求不大,畢業生就業率過低的專業。

有許多考生把那些看起來不爽,聽起來不雅的專業也定為冷門專業,如艱苦行業的專業,工礦類專業,農林紡織類專業。

據筆者的調查詢問,考生一般不願意報考以下幾個專業: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基礎學科專業;還有農林師範類專業;還有建築管理、工業造型設計、考古學、統計學、工商行政管理等專業。總之一句話:凡是不受考生青睞的,大家都不去爭著擠的專業即被稱為“冷門”專業。

三、冷熱的轉化

實際上,冷熱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如過去的熱門專業,現在又變成冷門專業了,過去的冷門又變為現在的熱門了。產生“熱門”的因素很多,有社會心理、價值觀念、就業形勢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有考生盲從心理和虛榮心的驅使,現在,我們回頭看看,所謂的熱門都熱了幾年?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罷了。

冷熱在一定條件下將很快得以轉化,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這種轉化週期將越來越短。如,前幾年師範院校和專業受冷落,近兩年,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師範院校和專業不斷“升溫”,而一度炙手可熱的財經院校和專業,則日趨“降溫”。

再比如,過去通訊、考古學並不為考生青睞,現在卻要熱;過去較熱的金融、國際貿易專業這幾年也沒有往年紅火;一度被稱為冷門專業的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等農林類專業因為近年就業形勢非常好,就成為考生眼中有前途的熱門專業了。就是常勝不衰的英語專業、計算機專業也沒有前幾年那麼火爆了,因為各個專業都要學習英語和計算機,它只是個基礎科,只有精通了其它專業,再加上英語和計算機程度又好,這樣的畢業生在社會上才更有競爭力。

人才培養有一定的週期性,當前看來不錯的專業,幾年之後就很難說會如何,誰能保證熱門專業就是“不落的太陽?”我們要看專業冷熱的變化,看專業發展的前景,需要有點長遠眼光和超前意識。

四、不管冷與熱,興趣第一位

許多考生在高考報志願時都遇到這樣的難題:我是選擇好學校的普通專業,還是選擇一般學校的熱門專業?還有許多人有這樣一個共識:本科選學校、碩士選專業、博士選導師。要讓我說:應該興趣是第一位的。管他東西南北風,冷還是熱,填報志願要憑個人興趣愛好。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專業很有興趣,即使收入低一些,他也會覺得幸福。

現在一些考生填報志願時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隨大流趕時髦,追逐熱點,而且還把這些熱點誤認為興趣,於是,出現了熱門專業越熱,冷門專業越冷的“兩重天”。

實際上,現在院校不同的專業,學費都不一樣,學費的價格能一定程度地體現專業的市場價值,所以,熱門專業學費較高,冷門專業學費相對就低。考生報考農學專業、師範專業的成本就比藝術類的成本要低,所以,專業的價格也是學生和家長應該考慮的。

報考熱門專業也要有風險意識,因為是熱門專業,所以很多優秀的人都集到一塊兒,自己便很難出頭,就會顯得不優秀。再加上熱門專業過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這是有歷史教訓的,前幾年大家都擠著讀會計專業,很多大學、包括一些理工科院校都開設各種層次的會計專業,沒兩年就出現了人才過剩,熱門專業變成了冷門專業。

所以,筆者告誡考生在選報志願時應冷靜分析一下:我有什麼興趣、愛好和特長?我到底最喜歡哪一門學科?是動手能力強還是更擅長動腦?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哪一個更有優勢?我的志向是幹什麼?鍾情於哪個專業?這些都是選擇專業志願不可忽視的因素。一般來說,高校錄取時,同等條件下都願意要那些顯示出相關特長的考生。如某一考生愛好文學,語文成績突出,發表過不少文學作品,如果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只要總分達到了志願學校的調檔線,被該專業錄取的可能性就很大。從現實情況看,由於各專業將來就業狀況、工作條件和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考生一味追求熱門專業,有的考生追求實惠專業,而忽視放棄自己的志趣、愛好特長,是很可惜的,也是不可取的,說不定將來會遺恨終身。


驊駿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就業率的數據來源各個學校上報或發佈的《某大學畢業生就業白皮書》,在小西的觀念中,這樣的數據水分極大。少量來源於教育機構的問卷調查,相比來說樣本量不夠大,也不算是太準確。讀大學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畢業生和學員輔導員之間都得鬥智鬥勇,可稱得上是一部長篇小說,可歌可泣啊。

在"就業率"的計算中,不少朋友都疑惑為什麼都是90%以上,因為就業率的組成有協議就業、升學、留學、靈活就業、待就業、暫不就業(如上圖),在計算過程中,除待就業和暫不就業的人數外,都統計進就業率。

在小西的接觸中,不少普通院校的讀研率僅50%,學校和老師為考研一路綠燈,變相延緩了學生的就業。這個靈活就業的比例更虛,沒人、沒錢、沒項目、沒想法就敢說自己自主創業,不少學校的靈活就業比例還不低,學員輔導員心裡都明白。少量的學院老師甚至威逼學生,不就業、不籤三方就不給畢業證、學位證,每年都有這樣的投訴和報道。

小西認為除幾所頂尖大學外,其他學校的本科就業率和專業相關,熱門專業如軟件工程、計算機、金融等專業的學生就業相對容易,福利和待遇也好些。這也是為什麼高考時,這些專業的錄取均分高於其他冷門專業的原因。

上圖是軟科發佈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屆本科生就業率排名,除蘭州大學88.66%,其餘38所大學的就業率均高於90%。在小西看來,真要有這樣的就業率,就不會有那麼多學校考研,這還是名校,學校的推免率高、考研錄取機會大的優勢,普通院校的就業率大部分是90%多,真的是看不得。

您所在的學校,就業率是多少呢?歡迎分享您的經歷...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09-02-09


帥小西De


國防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軍官和公務員。


第五閱覽室


985.211的學校就業率應該都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