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小錢幣價值連城?

嶺南收藏風雲


錢幣收藏與市場,也是如同一個大海,扎幾個小猛子,玩賞為主較好。若是經商,可以深廣一些,以幣養幣嘛。如想揀漏發大財,就很不現實了。大眾玩友可以弄些仿品玩玩,幾元到百多元的就挺好的。優點是把玩起來不心痛,也不太費錢。若是真品珍貨,怕是供起來,碰幾下都捨不得,想出手變現更難,成了心病了。不是有權有錢或有眼識根底的人,切莫貪心,要上當的。

一、你鬥不過賣家和藏家。

二、鑑定和拍賣公司能把你騙暈。

三、傷害身心,達不到賞玩的目的。






朋友們覺得有益或有趣,敬請點個贊呀!有關必回,互相關注。祝願大家萬事如意!


海闊天空hdj549


看我的六星伴月,稍為大一點,最少的都有4.5釐米,大的7.0釐米。什麼名字我不知道?只知是西夏錢幣吧!











黃超華


這兩個拆老房子拆下的,不知值錢不




手機用戶61599266984


宋錢存世量非常之大,目前就是鏽色並不算好的一斤價格都可以達到300元以上。

純熙元寶

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僅六天之後改元為淳熙。

歷史背景

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於公元1174年登基改元時,原本是用“純熙”年號,且行文廣告於天下,當時擔任贛州知府的洪邁還特意寫了賀表,以示慶祝,可是等到朝廷的詔書下達後,方知新年號是“淳熙”而不是原定的“純熙”,雖音同卻意義不同,究其竟:“純熙”一詞原本出自《詩經·周頌·酌》中的一句:“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這是敘述武王伐紂的《大武》樂歌之一,是歌頌武王的功績,純有宏偉無比的含義,“熙”乃明朗國運,天降洪福,蘊藏有橫掃狼煙的氣勢,時因屈膝求和的南宋朝廷唯恐用此年號會激怒金國而遂改“淳熙”,言欲致“淳化”“雍熙”之美,偏安知足矣! 根據文獻記載推算,從乾道癸巳冬至宣天下改元純熙起,到甲辰日重改年號“淳熙”止,前後歷時共六天,其年號使用之短暫,堪稱中國歷史之最。

宣制天下改元“純熙”後,便開爐鑄錢,改“淳熙”年號後即停鑄,由於鑄時短,“純熙元寶”小平錢存世量極為稀少,稱得上是曇花一現的貨幣,“純熙元寶”實物遺存,見證了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衰弱最為可恥的統治王朝。因此它不論是在學術研究、文物考證,還是收藏鑑賞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也是中國貨幣史上特有傳奇色彩的珍稀錢幣,尤其是背“同”的純熙元寶鐵錢,更為罕見。

南宋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直徑24mm),極為珍罕,美品!2008年此枚就在嘉德就拍出了RMB436,800元。

同為宋錢,有的就只1斤300多元,有的就能一枚可以拍出高達幾十萬!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最後祝您闔家幸福!!!


外灘抱朴美術館


古幣從幾塊錢到上百萬的都有,稀有品種很難得,自然收藏價值也高,千萬不要把普品當稀世珍寶來賣



珍玩網古玩店主












用戶3949987952832


請老師們說一下,這是年代的古幣。



北極星130125742


為什麼小小錢幣價值連城?

中國歷史比較長,經歷很多代皇帝統治,各朝代皇帝為了統治利益,都會製造很多流通錢幣。

但是,各朝代的錢幣,流傳下來,有些比較多點,有些流傳下來比較少,甚至稀罕,流傳下來多的,價格就低,成了普品,流傳下來少的,甚至是稀有的,就會價值高,甚至價值連城了。

再有的是皇宮內流通的錢幣,金幣,鎏金幣也會成為收藏搶手貨,自然價格就高了。

錢幣,主要還是講稀有,還有皇宮內流通錢幣,金幣,鎏金幣,銀幣等等,他們都可能價值連城。

不過同一款錢幣,相差甚遠都有,因為,錢幣還要講品相,品相分好幾級,價格都不一樣。正所謂物以少為稀,物以稀為貴。稀有錢幣,加上品相好,藏家就會爭相收藏,價格就會高,成為價值連城的錢幣!


用戶家和業興


法國1960年1法郎,直徑24㎜,重量為6克,主要成分為鎳,正面上方雕刻1FRANC ,即面值為1法郎,下方雕刻為一根橄欖樹枝,一共有18片樹葉,底部刻有年份1960和貓頭鷹圖案,外圍刻有法文“LIBERTE·EGALITE·FRATERNITE”,即自由,平等,互助。背面主圖案為法國自由播種仙子,外圍刻印法文“REPUBLIQUE FRANCAISE ”,即法蘭西共和國,底部為雕刻師簽名圖案"O.Roty".戴高樂總統上任後,推行貨幣改革,新法郎取代不斷貶值的舊法郎,1新法郎等於100舊法郎,1960年法郎為第一年新法郎貨幣發行。




隨緣1918


大家好,別小看一枚小小的錢幣,它上面記栽了歷史,經濟發展,軍事,文化,國家的形象,千萬不要小看錢幣,我給大家欣賞一枚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它很有紀念意義,記栽了中國清代時期進出口業務,進口英國造幣機器生產了銀幣,也記栽了清代滅亡的實事,為慈禧太后過大壽用的賞錢,這枚錢幣上的意義太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