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想“泰山封禪”究竟多難?為何歷史上只有六位皇帝獲此殊榮?

張天承


“泰山封禪”是古代皇帝的最高榮耀,是帝王進行天、神、人之間的溝通!

什麼是“泰山封禪”,又為什麼要選擇泰山?

大家常常聽說“泰山封禪”,但是什麼是“泰山封禪”呢?在古代,人們把祭天叫做“封”,把祭地叫做“禪”,所以“泰山封禪”說白了就是在泰山祭天祭地,那麼為什麼要選擇泰山呢,別的山不行嗎,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泰山是最高的山,是人們認為人離天最近的地方,也就是人和天能夠交流的地方,帝王乃是天之子,所以要到泰山進行封禪,與天進行交流。



歷史上為什麼僅僅有六位皇帝進行“泰山封禪”?

由於在古時,“泰山封禪”是被認為很神聖的,所以不是誰都可以去的,就像是普通人光宗耀祖一直,得是有成就了,如做大官了,發大財了,才會來到祖祠,祭拜祖宗,炫耀一下自己的功績。皇帝也是如此,自認為是天之子,自己覺得自己有成就了,才會向他的父親天去祭拜,炫耀自己的功績。而皇帝不如普通人,如何才算作是成功呢?


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寫出了一個標準,一是國家必須統一,這個條件是必然的,國家如果都不統一,相當於自己家族的家產都被人搶走了,家產都守不住還有何臉面對列祖列宗啊;二是在位帝王政績卓著,要國泰民安、國富民強,這個也好理解,如果僅僅是國家統一還不夠,最起碼也得足夠富有啊,如果整個國家的百姓都很窮,意味著國家窮,這麼窮怎麼好炫耀啊!;三是天降祥瑞,這個現象意味著老天對在位的天子表示認可,所以帝王可以進行封禪了,這個條件說難難說簡單簡單,因為可以人為啊!


歷史上那六位皇帝進行了“泰山封禪”!

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帝王有數百個,但是進行“泰山封禪”卻僅僅有六位,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在這六位皇帝當中我認為嬴政和漢武帝最有資格,一個是中國第一個皇帝,掃六合,一統天下,史稱始皇帝;一個是武帝,征戰匈奴,掃除禍患。而劉秀、李治、李隆基則資格稍顯不足,之所以會進行封禪,主要是國家當時還算強大。至於趙恆則在差一籌,因為國家還屬於動盪時期,雖然經濟比較富有,但是軍事能力不行,還常常挨欺負呢!


“泰山封禪”是古代皇帝的最高榮耀,但是雖然如此,實際上不過是一個虛名罷了!進步進行封禪既不會使國家更加強大,也不會使國家變的弱小,會有改變的僅僅是一個虛榮心罷了!歷史上也有很多帝王是有資格進行“泰山封禪”的,但是卻並沒有,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知道這那是什麼天、神、人合一,只不過是滿足一顆虛榮心罷了!弄不好還要受後人嘲笑。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歷史上“泰山封禪”的皇帝

歷史上封禪泰山的六位皇帝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


封禪的意義

①強調受命於天、君權神授的重要手段,宣示皇權的合法性;

②展示功績的重要手段,通告天下自己取得的重要政績,或者告訴天下治理天下的決心。

封禪的條件

①國家統一,社會穩定;

②皇帝賢明,政績顯著;

③天降祥瑞,天下歸心。


歷史上,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實現全國的大一統,自然有資格泰山封禪;漢武帝劉徹國家富強,對匈奴作戰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自然也有資格封禪;漢光武帝劉秀結束王莽新朝統治,光復大漢王朝,也有資格泰山封禪;唐高宗李治、武則天時期,唐朝經濟社會繁榮,長安成為天下中心,自然也有資格泰山封禪;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實現唐朝中興,君臣同心,泰山封禪也沒有詬病。

這前五位皇帝泰山封禪,其功績受到後世君王和史家的認可,因此,封禪泰山是歷代帝王追求的一個標杆。

而宋真宗趙恆的泰山封禪一下子拉低了封禪的檔次,之後帝王來泰山只舉行祭祀儀式,不再進行封禪。宋真宗時期,北宋經濟雖然繁榮,然而國力不強,與遼國簽訂每年供給“歲幣”的澶淵之盟;宋真宗本人沉迷於方術,以天書、符瑞之說熒惑朝野,廣建宮觀,勞民傷財。此時的北宋內憂外患,而宋真宗的封禪泰山確實有點給自己臉上貼金了,難怪後世君王都不恥於泰山封禪了。


安定郡小書生


都別搶,我來答。

封禪,所謂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古人認為泰山最高,所以就跑到最高的地方去給老天爺彙報工作。

封禪是古代君王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豐功偉績,同時也是向上天彙報工作,表示自己受命於天的一種舉動,但是封禪確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其中還是有一些條件。

關於這個封禪的細節,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寫的很清楚,其中的要求是:

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鳳皇麒麟不來,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

這段話是當年齊桓公稱霸以後,準備封禪泰山,管仲連忙站出來勸說他不要這樣說,理由是“皆受命然後得封禪”,就是說要天命所歸才能到泰山去封禪。

這時候的齊桓公還沒有統一全國,而且人家周天子還在,所以說齊桓公去封禪是不合適的,畢竟你只是一個諸侯,但是起初齊桓公不聽。

於是管仲就說了上面一番話,就是說凡是能夠到泰山去封禪的,除非盛在祭器裡的是鬱山上的黍和北里長的禾,鋪在地上作為墊席的是江淮之間特產的三脊茅草。東海送來比目的魚,西海送來比翼的鳥。

還有很多上天降下來的祥瑞,但如今鳳凰麒麟不現,農作物都長的不是很好,雜草倒是長的很快,兇鳥也經常在天上盤旋,這種情況下怎麼能夠封禪呢?怎麼會是天命所歸呢?

沒辦法,齊桓公最好只好打消了封禪的念頭。

其實從管仲的這番話裡,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封禪所需要的一些條件,那必須是國泰民安,天降祥瑞才行,不過其實按照這個標準,很多皇帝都可以到泰山上去封禪,譬如像李世民、永樂、康熙這些皇帝都是可以去封禪的。

但是他們偏偏沒有,我國曆史上一共有7位皇帝進行過封禪,這個人數可以說是相當稀少的,他們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

秦始皇並不是第一個舉行封禪的皇帝,早在三皇五帝時代就已經有了封禪泰山的儀式,《史記·封禪書》有云:

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不過由於缺乏相關的資料,所以這種說法還是引起不少人的懷疑。

封禪是一件大事,不是皇帝想去就行,如果資格不夠是要受到天下人的嘲笑的,譬如秦始皇封禪時,由於恰好遇到暴風雨,於是天下的老百姓都說“始皇上泰山,為暴風雨所擊,不得封禪”。

封禪在秦漢時代似乎還是受到一定程度的推崇,到了後面這些皇帝們似乎都不再關係這種儀式感,其實這既可以說是禮崩樂壞的表現,也是人們對大自然的看法產生了一定變化。


圍爐談史


封禪不是就那幾個人,夏之前還有三十二帝七十二王,封禪泰山,泰山為什麼叫泰山?因為泰皇。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之中,泰皇最貴!說什麼向上天彙報工作的,告訴我,泰皇他需要向誰彙報工作,天?他不配。泰皇最初的封禪是封印天地間神魔血脈以應對絕天地通,並將封禪大祭傳給了軒轅,讓他一代代的進行封禪,後來顓頊氏果真絕天地通斷了天人之路,即至商,周天子替天行道,最後一位人王隕落。人皇成了天子,天子行事需順天應人,上承天命,泰山的封禪才成了向上天彙報。但是這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的,你沒有天命所歸,便不是天子,因為周是第一個天子,所以天答應了周朝天下八百年。無論是東周西周朝的確是八百年壽命。及至始皇,橫掃六合,改天子為皇帝,祖龍徵天,兵馬俑貫通幽冥。他在泰山封禪是想恢復從前的人皇,但是他敗了。還未出證便以身死,兵馬俑永鎮皇陵。其祖龍精魄一分為五各歸五位人傑。幾經殺伐,項羽得其三,劉邦得其二。垓下之戰,天亡項羽,項羽終究敗給了天命。劉邦本是一頭蛟龍姦淫劉氏所生,此乃天命所歸,劉邦聚齊五道祖龍精魄,受命於天,為史上第一位真龍天子。此後歷朝歷代皇帝皆是天子。漢朝兩百年,穿越者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昊天一籌莫展,命紫微星下凡將宿命籠罩眾生,紫微星攜二十八星宿轉世人間,推翻新朝,為光武大帝。重建漢朝,史稱東漢。後世在宿命籠罩的天機下,再無波動。皇帝就是天子,封禪是真龍天子。


三戰終結者


提起“泰山封禪”就能想到一個宏大的場面,天子站在群臣的面前表示自己受命於天,並且自己的君權也是神仙所授於的,說白了就是讓大家明白自己這個天子的合法性而已。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當中只有六位皇帝得到了這種殊榮,難道說其他的皇帝都是不合法的嗎?

很多時候,當你越是想要強調某一件事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就會越虛。

說白了就是自己沒有底氣,擔心大家不認同自己這個君王,所以就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向世人證明自己就是上天派來拯救天下萬民的。

秦始皇為何要到泰山封禪,簡單來說就是炫耀一下,因為在秦始皇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天子可以做到一統天下,而秦始皇做到了。

這個時候就是打臉的最好時刻了,一定要大聲的宣揚出去,讓以前所有不看到自己的臣子們,還有敵人都好好看看,自己才是最後的勝利者,自己才是整個天下最強大的人。

其實就是秦始皇怕朝中的大臣們不聽話,所以用這樣的辦法來加強一下自己的皇權,讓大家明白,只有自己才是被上天所承認的皇帝的。

而唐高宗李治上泰山也是因為大家都說李治有點虛,不論是為人還是處事,或者在對待女人方面都比較虛,於是為了自己的男子漢氣概,所以跟武則天一起上泰山封了一下禪。

當然了也是用這樣的手段告訴大家,武則天有多重要,讓朝中反對武則天的大臣都安生一些。

真要說豐功偉績的話,李世民不比李治強嗎?李世民為何不去,因為他知道這玩意兒除了勞民傷財,幾乎沒有一毛錢的用處。

有這些閒錢還不如投入到民生民計當中,說不定還可以讓大唐更強大一些。

而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大家心裡沒數嗎?整個大唐就是從你的手上開始衰弱的,你不明白嗎?

還不是因為李隆基搶自己兒子的媳婦,然後讓人看不下去了嗎?為了證明自己內心的強大,也為了讓大家看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所以跟李治學習了一下,直接上泰山來了個封禪,先是把自己的前半生好好的誇一誇,然後就偷偷的把自己的過錯懺悔一下。

反正意思很明確,自己就借用君權天授這樣的口號,讓所有反對自己的勢力全部都住嘴。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讓大家借這個機會,好好的誇一誇自己。

雖說身為一個天子,被人誇的機會很多,但是此時此景明顯不太一樣,被人誇起來更有面子,內心也更爽。

其實說來說去,就是欺負古代人沒腦子,說一句君權神授,大家就都信了,等到了大明以後,還有皇帝會去泰山嗎?

可以說從此以後幾乎所有的皇帝都跟泰山絕緣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最後封禪的皇帝宋真宗趙恆。

也不知道這個趙恆有什麼臉要上泰山,被大遼國打得找不到北,居然還有臉要求自己上泰山封個禪。

也正是後期的皇帝們都看到了連這樣的皇帝也可以封禪,於是對所謂的封禪就產生了懷疑,說白了就是不會值錢了。

以前的天子多少還有一些能力,雖說後期不怎麼樣了吧,但是前期的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宋真宗趙恆是個什麼鬼?被人家打到家門口了也不敢反抗,居然有臉封禪。

可以說從這一刻起封禪的格調瞬間降低了,於是之後的皇帝就再也不想去封禪了,因為從宋真宗開始,就不是比較誰更強,而是比較誰更不要臉了。

所以說封禪最初是為了給自己的臉面上加一點光彩,但是後期卻因為某個皇帝直接把底線給突破了,於是所謂的封禪就慢慢的退出了皇帝們的喜好。


虎頭山小妖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話說,這泰山封禪這可是每個帝王的終極夢想,但自打秦始皇開創皇帝這個職業開始,咱大華夏地頭上經歷了四百多位皇帝,但夠格跑泰山這塊進行封禪的,也就六、七個。

說道這裡估計有哪些個小夥伴要吧嗒嘴:“這老梁又開嘴炮了,六個就六個,還整六七個,這到底是六個,還是七個?”

這不能怪俺,因為封泰山這塊,一共有六個男皇帝,還有一個跟著自己老公湊熱鬧的女皇帝——武則天,這不就成了六七個嗎?

這不後來武則天,想要自己個搞一個封禪,這就感覺自己個和老公已經去了一趟泰山了,這再去一趟他也不合適,所以武則天后來一個人就去了嵩山封禪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好奇,這究竟是那六個大牛,敢跑泰山封禪,俺就給大傢伙數數,這頭一個秦始皇嬴政,第二個漢武帝劉徹,第三個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個就是帶著老婆武則天來的唐高宗李治,接著就是前半生把大唐王朝又帶了個小高潮,後半生又把大唐王朝扔到陰溝裡的唐玄宗李隆基,最後一個一般人這都沒咋聽過的宋真宗趙恆。

說實在的,咱前三這沒有啥爭議的。

秦始皇,這壓根就是皇帝中的大牛啊,雖然他創立的朝代短點,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啥的,整的那些個事情,把咱大華夏的根給牢牢的栓在了一起。

就算是擱現在,天南海北的人湊一起,各說各話,都覺得對方說的是啥牛犢子鳥語,壓根就聽不明白,但上手寫方塊字,就沒有不認識的,同是一片天的人啊!

修的那秦直道,將整個大華夏的土地緊緊的聯繫到了一塊,讓後來的皇帝都明白,這天下您沒統一了,這就是罪過,你壓根就不是啥好皇帝。

所以之後的皇帝不管是啥有能力的還是能力欠缺的,心心念唸的都喜歡把這土地霸到自己的懷裡。

所以秦始皇這就當之無愧啊!

再有漢武帝,咱大華夏地頭上數得著的皇帝,把個匈奴人打的屁滾尿流,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直接就幹翻了遠在西方的羅馬帝國。

一個大大的漢字這就烙到了咱大華夏人的腦門上,這都多少年過去了,這字都成了咱的姓氏,這也是一牛人。

漢光武帝,雖然有著劉邦的血脈,到他這裡都稀薄了,蹲在大華夏地頭那已經是平民的身份,最後愣是結束了王莽的新朝統治,恢復了大漢王朝。

咱大華夏地頭上,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中興之君,外加定鼎帝王稱號的皇帝。他的中興說道根子上,是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王朝,只不過沿用了漢的稱謂罷了。

這也算一個。

這唐高宗李治,說真的感覺有那麼一點缺的,但人家好歹是繼承了李世民的衣缽,這大唐王朝到他手上也算鼎盛,萬邦來朝。加上還有個一代女皇武則天,這也夠格。

唐玄宗李隆基,這人前半生還可以,畢竟人家還有個唐朝中興的功績,雖然這後半生沉迷奢侈的生活,一個楊玉環就把他給扔到了陰溝裡去了。

說真的,唐玄宗李隆基這真缺了那麼點意思,但這資格還是有的。

最後這位宋真宗趙恆,這整個就有點扯,直接就拉低了帝王封禪泰山的水準。

您這唯一能拿上面的就是經濟能力,這強的那可不是一星半點兒,有倆糟錢,可您自己個瞅瞅,整個大華夏您還沒統一到一塊呢?

人家封禪的頭一個條件就是國家統一,您這第一條就缺了。

再有就您這實力,年年的給人家整歲幣玩納貢的,這壓根就矮人家一截不說,您這天天的擱那方術,天書裡邊找出路。

這第二條賢明這塊可夠不上啊!

這也不知道是那顆大牙撐出來,想起給自己個臉蛋子貼金了。

第三條天降祥瑞,天下歸心,這塊俺咋瞅著您這也不夠啊!

這不從他這開始,就沒有帝王到泰山封禪了,丟不起那人。

要俺說,這後邊最有資格擱泰山這塊封禪的就是人家朱元璋了。一傢伙就結束了亂糟糟的元朝統治,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王朝。

別的不說,就說人家整的那法律條款,擱到現在都在使用,一個人就把宰相這制度給總結扔到了歷史的塵埃當中去了。

以後其他的皇帝,這都不夠格。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泰山算不得是中國最高的山,但卻是有著皇權威嚴的特殊地點。泰山貫穿山東中部,泰安市境內,綿亙於泰安、濟南、萊蕪三市之間,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脈,支脈,餘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臥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而相傳,盤古死於此處,東嶽大帝為盤古五世孫,而東嶽大帝又叫泰山神。從戰國到漢代,都到泰山封禪。

《管子.封禪》裡面就有‘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


作為第一位統一華夏的帝王,始皇帝是第一位泰山封禪的皇帝,也是最有資格的一位,並在泰山勒石以記事。

後世皇帝也以泰山其特殊地理位置,傳說,始皇帝遺蹟為準,大有作為,一統天下的帝王封禪。

這個極大的榮耀,也只有六位帝皇享有。

第一個就是始皇帝嬴政,第二個是漢武帝劉徹、第三個是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個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個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六個則是宋真宗趙恆。

封:堆起祭臺

禪:掃出淨土祭祀

也是封禪的內容所在,看似簡單,有這個資格的帝王不多。


尋料


何為封禪

按照管仲所言,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有了這種古老的儀式。不過真正有記載的泰山封禪還是要屬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在泰山舉行的封禪禮儀。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

秦始皇的泰山封禪一共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登上泰山頂峰,闡明其應當封禪的理由,此為封禮;第二步是從泰山之頂下山,在梁父山禪祭地神,此為禪禮。

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封禪的本意就是祭祀天地。這就是所謂的泰山封禪。

什麼樣的皇帝有資格泰山封禪

上文已經講過,泰山封禪的本意就是祭祀天地。而在古代,由於缺乏對大自然的認知,因此古人特別敬重鬼神,就連皇帝也不例外。只要是與祭祀相關的儀式,古人都無比鄭重,更別說其中最重要的封禪儀式了。

這就導致泰山封禪並不是什麼皇帝都有資格的。

(管仲)曰: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鳳皇麒麟不來,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

在齊桓公時期,齊桓公成為了春秋霸主,就產生了泰山封禪的念頭。然而管仲卻勸諫道:古時候的封禪,都是有多種祥瑞出現的。可是如今不僅沒有祥瑞現身,反而有惡鳥來襲。在這種情況下封禪,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呢?

齊桓公一聽,覺得有道理,就此作罷。

可見,在古人的心中,封禪大典不僅僅只是一種榮耀,更是對天地的一種敬畏,非對蒼山有功者不可封禪。

古來泰山封禪者僅六位

第一位自然就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了。秦始皇的功績就不必多說了,他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第一位稱皇帝的人。而且秦朝所創立的制度一直為後朝所沿用。

因此,秦始皇有資格泰山封禪。

第二位就是漢武帝。漢武帝在位期間,將漢朝的國力推向了頂峰,對內他消除了諸侯王勢力過大的問題,對外他開疆擴土,橫掃匈奴。

因此,漢武帝有資格封禪。

第三位就是漢光武帝。漢光武帝,重新建立了漢朝,東漢的開國皇帝,江湖戲稱“位面之子”的存在。僅是光復漢室一條,就足夠泰山封禪了。

第四位就是唐高宗。唐高宗時期,雖然搞出來了個武則天,但是其增強了唐朝國力的事實卻是無可爭辯的,至少不是昏君。

因此,唐高宗也勉強有資格泰山封禪。

第五位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在位期間,將唐朝的國力推向了頂峰。因此,他是有資格泰山封禪的。

第六位就是宋真宗。宋真宗的泰山封禪就頗具戲劇性了。按照前面幾位封禪皇帝的功績,他是根本沒有資格泰山封禪的。可是他偏偏還是封禪了,這也許就是造成後世皇帝再也沒有封禪過的原因吧。

結束語

泰山封禪作為我國古代最隆重的典禮,不是什麼皇帝都有資格封禪的。只有秦皇漢武之類的皇帝才有資格封禪。大多數的皇帝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也不會強行封禪,這才造成歷史上只有六位皇帝獲此殊榮。

不過自從宋真宗恬不知恥地進行過泰山封禪以後,後代皇帝似乎便認為泰山封禪儀式遭到了玷汙,就再也沒有進行過泰山封禪了。


小云軒談史


我是專注歷史的莫地方,我來回答。

在中國古代,“泰山封禪”是個很神聖的事情,這個事情不是全部認都可以去的,必須要光宗耀祖,並且要獲得很大的成就、功績才可輝來到這裡祭拜祖先,炫耀自己的功績,皇帝也是人,貴為天子,但是也要有成就後才可以去祭拜自己的祖先,炫耀自己的功績,皇帝想封禪難度自然比平民大, 到底要什麼樣的功績皇帝才可以封禪。

皇帝想要泰山封禪一定要立下不世功勞,一般情況下不是開國皇帝或者有極大功勞的皇帝才可以去封禪,要不會弄得天怒人怨,根據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封禪書》對封禪做出了一下要求。

一、國家統一、社會穩定。

二、皇帝賢明、政績顯著。

三、天降祥瑞,天下歸心。

能做到以上幾點真的很難,歷史上數百個皇帝,真正泰山封禪的只有六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

秦始皇千古一帝、當之無愧,滅六國、車同軌、書同文、一統天下、史稱始皇帝。

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大展國威,為強漢立下堅實基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儒家思想成為後世中心思想,可以說他封禪沒什麼問題。

光武帝劉秀,結局亂局,在建大漢雄風,史稱“光武中興”泰山封禪也沒什麼問題。

唐高宗李治、他在位期間大唐版圖是最大的時候,並且對盛唐有承上啟下的功勞,泰山封禪也沒什麼問題。

唐玄宗李隆基、早期政治清明,國富民強,開創“開元盛世”也當之無愧,雖然晚期昏庸造成安史之亂,但是他泰山封禪也沒什麼問題。

宋真宗趙恆、簽訂檀淵之盟雖然保證了國家穩定,但是實際上那個國家還屬於動盪時期,經濟富強,但是軍事不行,是北宋積貧積弱的開始的原因之一。

古代無數帝王都想“泰山封禪”,但是總歸這個也只是個虛名,封禪不僅對國家經濟和勢力有什麼幫助,也僅僅就是滿足皇帝虛弱心而已,一些皇帝也深知沒什麼用處,最終就沒有選擇泰山封禪、


莫地方


01.是“封禪泰山”還是“泰山封禪”

封,是指祭天;禪,是指祀地。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

意思是說在泰山之上,築土為壇、用來祭天,皇帝向天彙報功德;在泰山之下的小山,如梁父、社首等,積土以祀地,皇帝向地彙報功德。

所以,一般說法是“封泰山、禪梁父”或“封泰山、禪社首”。大禹封禪的時候,是“封泰山、禪會稽”。

所以,標準的說法就是“封泰山”。

但是,《史記》中有“封禪泰山”一說,所以,有的說是司馬公筆誤,而後世以訛傳訛;有的說是把“封泰山、禪梁父”給合併論之了,泰山和梁父也很近。

語言的發展過程,也可以看作是病句、病詞的逐步大眾化和正確化吧。所以,也無需糾結這些了。

如果是“封禪泰山”,就理解成在天山祭天好了;如果是“泰山封禪”,就理解成在泰山祭祀天地好了。不規範用詞再進一步發展:直接理解成泰山祭祀,也就可以了。

因為我們不是搞學術的,沒必要那麼標準。所以,只需要明白:封是祭天、禪是祀地,到了泰山一般是封,就是在山頂上祭天。

02.歷史上有多少位皇帝封禪泰山

始皇帝之前的不算,因為皇帝這名號是從始皇帝之後才有的。所以,什麼神農、大禹等十二家就不統計了。

封禪泰山的皇帝有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這麼七個皇帝。也有說六個皇帝,估計是直接把秦二世直接給消滅了,因為這個亡國之君真沒啥資格封禪泰山。

始皇帝之所以封禪泰山,主要是因為秦戰國攻滅六國、統一天下。這是個大事件,甚至,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績已經超越三皇五帝了。人間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怎麼也得向上天彙報一下。

這只是表面解釋,深層一點的解釋有兩個:一個是始皇帝在求賢訪藥,就是尋找長生不老藥,與神最接近的泰山當然要去,在今天看來這是迷信,但在古人看來這是大事;另一個是始皇帝得向天下彰顯皇帝威儀和大秦天命,所以需要搞封禪的大儀式,用現在的話說教鞏固合法性。

秦二世之所以封禪泰山,就是因為他老子封禪了,所以他也要封禪一把,老爹去過的地方、這個兒子也要去,同時也得向上天彙報一聲:人間換皇帝了。

漢武帝之所以封禪泰山,有說是文景之治而成的漢武盛世,所以該封禪一下。但是文帝、景帝都沒封禪,漢武帝封禪什麼?所以,也沒那麼多規矩,就是漢武帝想去封禪,而且跟秦始皇有一樣的目的,就是找神仙、求不死之術。

漢光武帝之所以封禪泰山,是因為東漢讖緯之說廣為流行。而且,劉秀也有感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形勢嚴峻,所以想通過一次封禪泰山、壯壯國運。

唐高宗之所以封禪泰山,是因為武則天鼓動的,而且封禪泰山的時候,武則天也參與其中,並擔當了重要的儀式角色,目的當然是鞏固自身的權力地位,讓自己這個皇后當的穩一些。

唐玄宗之所以封禪泰山,也是為了鞏固自身的皇帝地位。在武則天后期,李隆基通過宮廷政變上臺,所以帝位來得不是太正。因此,需要通過封禪,鞏固自身統治。

宋真宗之所以封賞泰山,就是臭不要臉,跟契丹人打仗被揍了、受了窩囊氣,然後回家非要搞個封禪、裝大象。你大遼是打過我了,但我大宋才是正統,我能封禪泰山,你們能嗎?這傢伙就是不要臉,真是對泰山的侮辱,他都不如秦二世。

03.其他皇帝為啥不搞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是件大事。你可以不搞,要搞就是大動靜。禮儀儀式得根據前朝往事、重新編纂,因為封禪泰山本就不是什麼規定動作。而且,封禪的過程,不僅皇帝難受,國家也得跟著難受。如宋真宗搞封禪,就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根據史書記載,簡要梳理一下封禪泰山的儀式:

齋戒:從皇帝到隨員都得搞,一般得提前三天;先封后禪:泰山之頂祭天、梁父社首祀地;金冊玉牒:就是皇帝寫給皇天后土的信;謝牛:就是犧牲以祭天;其他還有刻石記功、宣佈改元和天下大赦等。

這些只是歷代封禪泰山的時候,實施過的封禪動作。但具體怎麼封禪,都得重新編排。始皇帝第一次封禪的時候,就是“絀儒生”、自定封禪儀式。這幫儒生討論半天也沒討論出個章程來,最後還是始皇帝乾綱獨斷的封禪儀式。

以後歷代次封禪泰山也皆是如此,都是得從理論到儀式、做全面的準備工作。所以,不愛折騰的皇帝,一般不會搞這種儀式。

另外,就是封禪泰山一般都是在文治武功足以褒揚的時候,才會去做。因為畢竟是向天彙報工作,怎麼也不能天下大亂的時候去彙報吧?燒報紙糊弄鬼,總不能封泰山糊弄天吧。但是,宋真宗是個例外,連天都敢欺,老趙家這皇帝也沒誰了。

還有,就是一些歷史原因。魏晉至南北朝,甚至到隋朝,基本上就沒法搞封禪了,不僅天下大亂,而且根本搞不清楚個統序。就是南方的正經統序政權想封禪,也沒轍,因為沒了泰山。還有就是宋朝,南宋以後就別想封泰山了。而北魏、元朝,甚至把清朝也包括在內,他們都是草原政權,雖然接受了中原文化,但是他們的神不在泰山,而是在草原,所以也別指望他們封泰山了。

再有,就是封禪祭祀,是一套宗教化的儀式,但是中國的無神論思想一直很強。我們一直說中國是多神信仰,但實際上對上天、對上帝沒啥敬畏。除了始皇帝和漢武帝這兩個人是真心想找神仙,其他人對於神鬼之說,也就那麼回事。所以,沒啥政治需要,也就沒有哪個皇帝沒事去封禪泰山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