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老師,還有評高級職稱的必要嗎?

陳依德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同時兼職學校人事專幹。學校有一位女教師,將近50歲,有一天她問我:“我再有幾年就要退休了,還有必要爭取晉升高級職稱嗎?”實際上,這樣的問題困擾著許多的老教師,不爭取吧!自己在職業生涯以中級退休,多少有些不甘心。爭取吧!需要準備很多證書和材料,只怕自己的精力力不從心,真的是兩下為難啊!


作為人事專幹,先談談我的觀點:無論你是中年教師、老年教師,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且自己身體允許,是應該努力爭取嘗試的,即便接近50歲,也有必要評高級職稱的必要。

一、教育職業生涯再上新臺階

2014年以前,河南省小學教師中的高級職稱可謂是鳳毛麟角,中學教師有但是比例很小,晉升難度是相當大的。通過幾年試點的改革,2015年,河南省調整了高級職稱在各學段中的比例,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很多小學實現了高級職稱“零”突破。不僅如此,很多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和能力繼續向上評,直到正高級為止。


正是由於政策原因,“跳一跳就可以摘桃子”,誰不想摘呢?原本心靜如水的老師瞬間不能淡定了,開始四處打聽評審高級職稱的各種條件。確確實實,現在有這麼好的政策,如果自己足夠優秀且符合條件,怎麼不可以嘗試一下呢?要知道,高級職稱相當於大學的副教授級別,如果退休之後,有人問起自己的職稱,可以底氣十足地說:“高級職稱”,自己一生的教育職業生涯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也算是畫上一個圓滿句號。

二、在晉升的過程中提升自我

儘管大家對教師職稱制度褒貶不一,但是事實上是越來越接地氣了,對於努力向上的人來說,並不是十分難的事兒,機會向來垂青給有準備的人不是嗎?比如優質課,在多次講課、磨課、研課的過程當中難道不是一種錘鍊?還有課題,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困惑等申報為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調查問卷、行動研究、課堂觀察等方式逐漸找尋教育的規律,不做機械重複的“教書匠”,要做就做一輩子的“研究型”、“學者型”教師。講課答辯環節是最最“折磨”人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平時的點滴積累加上一段時間自我加壓式的勤學苦練,對課標的解讀、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對生情的瞭解、對教學技能的提升,將會是從量到質的飛躍,這定是高級職稱帶來的“最大福利”。

三、教師崗位可以再向前進一步

大家都知道,初級職稱分為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中級職稱分為八、九、十級崗位,高級職稱分為五、六、七級崗位。如果退休前是中級職稱,崗位最高可以晉升為八級,而一旦晉升為高級職稱,崗位將直接定為七級,隨著三年一變動,甚至有可能晉升為六級和五級。退休後,中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在退休金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四、女教師可申請延遲退休收入增加

一旦評上高級職稱,如果身體、精力允許,經學校同意,女教師可以在退休前向當地教育部門提出延遲退休的申請,也就是推遲5年到60歲退休。如果不提出申請的,將於55歲退休。女教師延遲退休後,將更加充實自己的生活,還可以繼續返回到心愛的三尺講臺、研究崗位或管理崗位,繼續發光發熱。而延遲的這5年中,住房公積金、績效工資等仍然按照在職教師標準發放,如果工資大幅度調整時,收入將會逐年增加。


您認為近50歲的教師是否有必要爭取晉升高級職稱?在下方留下您的看法吧!


紙鳶談教育


哈哈,我1972年生,正好47歲,2018年7月也正好評上了副高,從九級一下跳到了七級,2019年調整工資比去年正好多了450,連帶一年一個漲一個星級,從3800漲到4300多,我感覺從地獄到了天堂😛人生的追求莫過於如此,有比漲工資更快樂的事嗎?還真有!肯定有,但這不光是物質上滿足,更是精神上的一種富足與追求,對一般教師而言,從此便心安理得了。人生的追求,一個教師的追求還有別的嗎?副高便是一種認可,!所以到了47歲,從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是一種需求,一種滿足,有必要,絕對有必要。這是真實的,沒有虛假的!


舉杯妖月6


以前也答過類似的題,當時還興致十足地想拼正高職稱,但對比正高職稱評定條件,發現自己還有差距。而且更致命的是職稱職數有規定,如果不是早做準備,年紀大的比年輕些的老師沒有一點優勢,按照打分條件都競爭不過年輕些的老師,而且以後差距會拉大,難怪有些老教師放棄職稱了。現在不是想不想的問題,是能不能的問題,我也在想要不要再拼一把。

一、過去沒有評正高的政策,錯過積累資本的機會。說實話早先小學沒有評副高職稱政策,而中小學都沒評正高的政策,而一旦評上副高職稱後就鬥志降低,沒那麼拼了,在正當年時沒有積下評職稱的資本,現在再去補是比較困難的。比如競賽課,你快五十了還去跟二三十歲的年輕老師同臺競技?就算你有心,也不一定競爭得過年輕人。

二、後生可畏更有衝勁。在職數比較少的情況下,打分排隊老教師不佔優勢。老教師唯一優勢是教齡長,但所佔分有限。而後生代憑藉年輕、高學歷,同時是一路拼過來沒有停歇過,衝勁十足。競賽課、教學成果、本身參與技能競賽、帶學生比賽等等都是加分項,沒幾年就評比分超過老教師了。

三、能爭取還是儘量爭取吧。評上高級職稱後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也算是對自己幾十年教師生涯的一個交待。四十多歲其實是經驗豐富,能擔大任的年紀。如果放棄爭取評高級職稱,人就會顯得沒那麼積極進取,而爭取評高級職稱,會讓你更有鬥志,從而能取得更好成績。於公於私,積極爭取高級職稱都是有益的。只是真要達到要求也確實夠折騰的,比如班主任任職、支教經歷等,會讓老教師苦不堪言。

由此可以看出,評高級職稱教齡十年以上就可以,老教師的二、三十年教齡優勢不大。而在教學教研上及業績成果上,老教師已經落後於三十幾歲的年輕教師。因為老教師一般不會再參加各種競賽活動,也大都不再帶學生參加技能競賽。而微課、課件等方面的技術還不如年輕老師。所以在職稱評定過程中,老教師已被年輕教師全面超越。一旦職數飽和,那麼老教師可能一輩子與正高職稱無緣了。


良心老師


正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好像全縣也只有二個,所以,這裡我只說副高。

如果有機會,有實力,別說47歲的老師,60歲也有必要。我2012年評上的,其時也40多了,與我同時評上的還有一位剛退休的老師——因評的指標是2011年的,他也有資格參評。

他評上後,補發了2011年下半年的工資,近3000元,退休後的待遇也得到相應提高。一時間,他被傳談為“福將”。

普通中小學老師,幾乎個個評上副高時都近50了——我一發小,去年好不容易評上了高級(小學老師),都已51歲了,高興得很,彷彿做夢。最最關鍵的是他一評上副高,6級崗正巧有個空位,再往後即將有一位專技5級的老師過幾年就要退休。樂得他直呼過癮,很有可能退休前比我的專技崗還要高一級。

在當今這樣的環境裡,三十多歲能評上副高真沒幾人。再說了,現在國家有政策,女教師副高職稱或許可以延遲到60歲退休,這對精力償好的老師來說,或許還是一項福利!

47歲,離退休還有10多年的教學生涯,努力爭取一下,一定會有意外驚喜的。

多少人一輩子都評不上高級職稱。我學校今年3月份有一位女老師退休,職稱只能定格在中級,專技8級,此生無望上副高。

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努力去爭取。


種金易


47歲並不老,關鍵是其他各項條件有沒有可能,如果有,那就努力爭取,事在人為。

同樣47歲,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工作,可能性會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我,在鄉鎮小學,副高職稱,普通教師,想評正高根本不可能。因為和我年齡相仿的,甚至比我年輕的領導,都想評上正高,名額卻是鳳毛麟角,我怎麼能競爭過他們呢?

所以,年齡47,根本不是問題,就看自己的本事了,當然機遇也很重要。



木易心平


40歲~50歲之間評一級職稱晚了點,但評高級職稱正當年,怎麼會沒必要呢!我覺得很有必要。理由有以下三點:

第一,如果是想著熬到50歲人人都能破格評高級這樣的好事,於是47歲選擇放棄申報是大錯特錯的。不限制條件人人都能享受的好事其實也就不是什麼好事,自己努力爭取來的榮譽和別人統一發放的福利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再說50歲或者退休前都可享受高級職稱的說法從來不是可靠的,也是未知的,47歲放棄是消極不明智的做法,註定要後悔的。

第二,如果是不在乎錢,也不在乎榮譽的人怎麼又會選擇做教師這個艱難的職業呢!怎麼又能堅守到47歲呢!所以47歲還堅守在教師崗位,晚年的成就感也只能紮根於教師崗位了,一般不可能改行獲得更大成就了。既然要紮根於教師崗位,47歲離退休還遠呢,又怎麼可以得混且混呢!只要自己有追求,自己努力,領導又怎麼會為難阻止一個47歲還努力有追求的老教師評職稱呢!所以47歲正當年,沒有理由放棄,放棄註定要後悔的。

第三,47歲也許自我感覺精力不太足了,評職稱的確需要花精力,花時間,很傷身也很傷神。就算硬件達標了也還要準備無數資料,填各種表格,寫各種履歷,總結,別人也無法代替。如果這是你放棄的理由那麼只能說你有點懶散懈怠不願吃苦,或者說你沒有信心。但如果你仔細算算,想想你為何要當老師,是否想當一名被大家都認可的老師,是否想做一名有自豪感的老師,你就明白:吃苦耐勞,充滿信心本來就應該是一名老師該有的品質,所以你應該樹立信心,做好吃苦準備申報職稱,放棄了你肯定要後悔的。

總之,教師申報職稱不算追名逐利,早評晚評不要太介懷就行了。除非有人為因素阻礙你,否則50歲前永遠不放棄就對了。就算有領導為難阻礙你但阻礙不了你無數年。阻礙一個人前進的只有自己。


李麗935


評的那個"高級職稱"有什麼意思,我一輩子沒評上也過來了,不少個什麼。我的一位同事,既無文憑又無成果,千方百計也弄了一個"高工",另一位,更上一層樓,"磚家"都弄上了,那管他人議論紛紛。我的一個侄子說,他們辦公室的人,除了新來的,都是"高工"。你聽了以後哈哈一笑就算了吧。


用戶6582751258224


47歲的教師,還有必要評高級職稱嗎?

答案很肯定,有必要!為什麼呢?咱們來分析一下。

47歲的教師,不管男女,評上了高級職稱,至少能幹到60歲才退休,刨去評職稱和聘任上崗的這一年,好歹還能拿12年高級職稱的工資和其他福利待遇。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嫌我掉到錢眼裡了,這是個實打實的理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最為接近世界本質的一句話,讀過書的大多數對此耳熟能詳。

談經濟利益並不是丟臉的事,丟臉的是不正大光明的談而在私底下不知廉恥地撈!西方有句諺語叫“口袋空空,腰桿不直”,中國也有句古話叫“人窮志短”,為什麼教師不能通過正常的職務晉升享受更優厚的待遇呢?老祖宗說“倉廩實而知禮節”,只要“取之有道”,君子大可以愛財。沒有必要遮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除了經濟利益最大化,還有個榮譽感的問題。人都是要面子的,不管怎樣,高級職稱總比中級和初級要喊得響亮。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諷刺高級教師的,多是沒有評上或沒有資格參評高級職稱的。口頭上臭高級教師沒水平,心裡怎麼想的也用不著再公開了。再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評不評得上是機會問題,想不想評是態度問題。

除了上述兩個理由,還有一個原因是不能把世界拱手讓給不如自己的人。既然看不起有些人用不光彩的手段謀取不正當的利益,為什麼不自己用實力去贏取應得的職位呢?每多一個德能配位的人,不就少一個德不配位的人了嗎?不想看到不公正的現象,逃避不是辦法,自己去努力,把事情往公正的方向去做才是最好的辦法。不想看到某些人炫耀示威的嘴臉,那就去用實力把他們打落塵埃!


劍客談教育


47歲的老師當然有評高級職稱的必要。如果你是男老師,你還可以在教育戰線上奮鬥13年再退休;如果你是女老師,晉級後你可能還享受延退的待遇。

現在的教師職稱評定都設定名額,上級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高級職稱的評定名額分配到各校,各校按照上級職稱評定辦法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本校的職稱評定方案,各校職稱評定小組按照參評教師提交的材料和民主測評結果進行評定打分。但不管怎樣,論文(著作)、科研課題往往是必備的,各種優模榮譽更是加分的“硬頭貨”,特別是縣級以上的榮譽加分要遠高於校級榮譽,如果評優選模不公平就會造成老師之間矛盾的出現;有的教育行政部門為了發揮高級教師的作用,規定已取得高級教師職稱的女教師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打破55週歲退休的規定,可申請60歲退休,因此出現了不少延退的女教師,佔用了學校高級職稱的名額,有的身體不太能承擔教學任務,但仍然也申請了延遲退休。一些老師要晉高級職稱,學校卻沒有名額,進一步加重了晉級的矛盾。有的老師晉上高級以後,卻從一線轉到後勤,浪費了高級教師資源。

總之,50歲左右的老師也要爭取晉高級職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及時解決職稱評定過程當中出現的矛盾, 特別應該給老教師、農村學校教師、偏遠地區教師以優惠政策,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曙光。


芳華校園


47歲的老師,還很年輕,離退休還有10多年,正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骨幹,為什麼不去評高級職稱呢?“三味”也是50歲才評上的高級教師(副高)哦。

不過,“三味"也不清楚題主的具體情況。最終決定評還是不評,也得考慮自己實際,量力而行!畢竟職稱不是教師職業和生活的全部

老師們都非常清楚:現在評個高級職稱真心不容易!除了指標名額上的問題外,還得在資歷、能力、業績等方面達到足夠的條件。


據“三味"對身邊同事的瞭解,50歲左右的老師在對待高級職稱這事上,有態度截然不同的二類人:

一類是,正在風風火火爭取各種機會,創造各種條件,向著高級職稱進發且勢在必得的老師

他們的年齡也是50歲左右,大多取得中級職稱約有10年,因崗位原因,十檔、九檔居多,八檔很少。他們一直是教學一線骨幹教師,各級教學獎、優、先等榮譽比較豐厚,評高級的條件也很充足。只是因多年來指標缺乏,一直沒有機會申報。近幾年指標稍多了,特別是夠20年鄉村教師教齡的,已不受指稱限制,這才讓職稱夢“休眠”了多年的老師又重新點燃希望。

有了希望,工作就有了激情!我感覺這一群體的老師,教學熱情很高,主動承擔班主任工作,積極參加各類教學比賽活動,搞課題,寫論文,錄課曬課等,似乎又回到了人生職業的第二個青春期!

他們一個主要願望之一就是:要儘快評上高級職稱,缺少什麼條件,就盡力去爭取。既使夠條件,為增強競爭力,多多益善

!

另一類是,距離評高級職稱的條件差距較大,且缺乏與年輕教師競爭的勇氣,已經放棄晉職願望

這些老師,或由於性格追求原因,或由於工作能力原因,或由於身體精力原因,或由於學校人事安排原因……在晉職條件上(如教學業績、課題科研、班主任經歷等)貯備不足。而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精力不足了,也不願拿命賭職稱。教學上憑良心,過得去就行了,工作能輕鬆就儘量爭取輕鬆些,至於任何榮譽之類,從不奢求。工資待遇上上面有加就加,沒加也沒辦法。

這類老師,常用這句話安慰自己:

錢多多花,錢少少花。保養好身體要緊,多活一年多拿一年工資,也不虧!

不知題主屬上面所講的哪類情況?如果是前一類,建議盡力去搏一下。

如果是後一類,那我也建議你三思。若感覺太辛苦,就放棄吧!中級職稱幹到退休的老師很普遍,也不是什麼人生憾事!工作和生活愉快,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哦。

歡迎關注頭條號【三味聊教育】, 讓我們一起從新角度看教育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