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以下文章來源於廣西衛生健康12320 ,作者廣西12320

“你好,12320”


解惑 | 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如何獲取防控知識?

捐款捐物渠道有啥?

網絡傳言是真是假?

焦慮不安如何疏解?

解惑 | 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來勢洶洶

疫情防控期間

若您有任何疑問

歡迎撥打12320

衛生健康熱線為您答疑解惑

解惑 | 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12320衛生健康熱線成為反映公眾情緒的一個窗口,諮詢員們通過這條“看不見的通道”傳播防控知識、幫助公眾消除恐慌、建立信心,搭建政府、醫院和老百姓間的溝通橋樑。今天,小編收集了廣西12320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些常見來電問題解答給大家,請仔細耐心閱讀喲~


解惑 | 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釋義篇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個龐大的病毒家族。這類病毒的表面呈顆粒狀突起,形似國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是指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導致武漢病毒性肺炎暴發疫情的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病毒命名為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通過什麼傳播?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也可接觸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強度大嗎?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分析,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明顯的傳染性,傳播強度也在加大。所以強調個人防護。


與普通感冒症狀什麼不同?

(1)普通感冒感染症狀:沒有呼吸困難或急促,咳嗽出現時間較晚,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一般48-72小時後可正常,退燒藥物效果較好,精神食慾睡眠差別不大。

(2)病毒性肺炎感染症狀: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重型病例多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症狀有哪些?

首先,對於不明原因發熱或咳嗽、氣促等症狀的病例,應注意詢問發病前14天內有無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觸過以上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無聚集性發病或與確診病例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接觸史。包括髮熱、急性呼吸道症狀、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畏寒、乏力、腹瀉、結膜充血等。


如果出現發熱、 乏力、乾咳等臨床表現,是否意味著自己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會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表現。如果近14天內有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並且出現呼吸道症狀、發熱、畏寒、乏力、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者才考慮是否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哪類人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容易出現重症?

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的人群,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當然,很多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以後也可因為嚴重的炎症反應,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或膿毒症表現,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兒童和老人是高危人群,是不是成年人抵抗力強就不用加強防護了?

(1)新發傳染病原則上對所有人均易感。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人群,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

(2)感染的幾率取決於接觸機會,並不是抵抗力強的人群感染的風險會更低。但同樣的接觸機會,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幾率更大。兒童抵抗力弱,也是傳染病的高發人群,更不能忽視。

(3)所以成人的防護和兒童、老年人同樣重要。


解惑 | 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預防篇


從武漢歸回來的,目前沒有症狀,應該怎麼辦?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潛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2)14天內是關鍵期,期間要做好自我觀察和家庭隔離,不要隨便外出,做好自我身體狀況觀察,同時要主動和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繫,以便隨訪。(3)一般居家醫學觀察時間為14天,如果14天后沒有任何發熱、咳嗽等身體不適,即可解除醫學觀察。(4)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C)、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臨床症狀,請及時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和診治,並主動告知醫生外出史。


怎麼判定是密切接觸者?

密切接觸者的判定,有嚴格的專業要求,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判定。按照規定,是與病例(疑似或確診病例)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3)與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為什麼要對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14天?

對密切接觸者採取較為嚴格的醫學觀察等預防性公共衛生措施,是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醫學觀察怎麼做?

(1)將密切接觸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訪。(2)限制密切接觸者活動,減少密切接觸者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確保共享區域(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保持窗戶開啟)。(3)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允許,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哺乳期母親可繼續母乳餵養嬰兒。(4)其他家庭成員進入密切接觸者居住空間時應佩戴口罩,口罩需緊貼面部,在居住空間中不要觸碰和調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變溼、變髒,必須立即更換。摘下並丟棄口罩之後,進行雙手清洗。(5)與密切接觸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密切接觸者居住空間後,需清潔雙手。準備食物、飯前便後也均應清洗雙手。如果雙手不是很髒,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潔。如雙手比較髒,則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或引發火災)。(6)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如果沒有,用潔淨的毛巾擦拭,毛巾變溼時需要更換。(7) 偶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丟棄,或者使用之後正確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滌劑和清水清洗手帕)。(8)家屬應儘量減少與密切接觸者及其他用品接觸。如避免共用牙刷、香菸、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餐具使用後應使用洗滌劑和清水清洗。(9)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櫃、床架及其他臥室傢俱。至少每天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10)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觸者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後完全乾燥上述物品。將密切接觸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動衣物,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和自己的衣服。(11)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比如塑料圍裙)再去清潔和觸碰被密切接觸者的人體分泌物汙染的物體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脫手套後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12)若出現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就診。


醫學觀察14天是從哪天算起?從武漢回來人員是離開武漢那天還是到家那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後一天算起採取醫學觀察14天。


與確診病例乘坐過同一航班、車次的乘客,怎麼辦?

(1)同乘人員返家後,暫不要外出,居家醫學觀察14天,實行每日早晚兩次體溫測試記錄,並第一時間與當地疾控中心聯繫。(2)同乘人員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請就近到網上公佈的指定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或尋求當地疾控中心幫助。就診過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居家隔離人員如想了解有關消毒、隔離等要求,也請與各地疾控中心聯繫,有專業人員為您解答指導。


家中老人不願意戴口罩,覺得無所謂怎麼辦?

對於疾病的認識,任何人都有一個過程,況且人們總是習慣於用自己的舊經驗去應對新問題,要改變長輩的態度及行為,子女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父母,講解知識。當然,全社會目前都在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早日讓老年人認識其危害。


在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1)要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經常徹底洗手,不用髒手觸摸眼睛、鼻或口;(3)居室多通風換氣並保持整潔衛生;(4)儘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5)儘量避免到人多擁擠和空間密閉的場所,如必須去佩戴口罩;(6)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和家禽家畜;(7)堅持安全的飲食習慣,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8)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症狀,出現此類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近就醫。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

日常飲食建議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進行食物搭配,應注意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保障均衡營養。注意食物的多樣性,粗細搭配、葷素適當,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與纖維素,多飲水。不要聽信偏方和食療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說法。如發現可疑症狀,應做好防護,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咳嗽和打噴嚏時要注意什麼?

咳嗽和打噴嚏時,含有病毒的飛沫可散佈到大約2米範圍內的空氣中,周圍的人可因吸入這些飛沫而被感染。因此要注意:(1)打噴嚏和咳嗽時應用紙巾或手肘部位(而不是雙手)遮掩口鼻。(2)把打噴嚏和咳嗽時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3)打噴嚏和咳嗽後最好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洗雙手。


外出怎麼做?

(1)發生疾病流行地區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崗工作人員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並每日做好健康監測。(2)公共交通工具建議備置體溫計、口罩等物品。(3)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潔與消毒頻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4)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風狀態。(5)保持車站、車廂內的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6)做好人員的工作與輪休安排,確保司乘人員得到足夠休息。


公共場所怎麼做?

(1)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若出現可疑症狀(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不要帶病上班。(2)若發現可疑症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3)共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4)保持公共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5)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6)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7)疾病流行地區,公眾應儘量減少前往公共場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氣流通較差的地方。


室內使用食用醋能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嗎?

不能,食用醋所含醋濃度很低,達不到消毒效果,同時易對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吃抗病毒藥,如磷酸奧司他韋等,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嗎?

雖然磷酸奧司他韋等是抗病毒藥物,但是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能夠預防。


吃維生素C能預防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嗎?

不能,維生素C可以幫助機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但不能增強免疫力,也沒有抗病毒的作用,疾病治療過程中,攝入維生素C通常只是輔助性治療手段。


之前有接種過肺炎相關疫苗,流感疫苗,是否就不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

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無預防作用,所以接種了疫苗仍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請做好個人防護。


新冠肺炎疾病與防護知識諮詢途徑?

可撥打12320諮詢。另外,目前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開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網上“在線諮詢”功能,任何關於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防護常識市民們都可以在線詢問。需要諮詢的市民可直接掃碼進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智慧院”或“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智慧醫院”公眾號,點擊下方菜欄“在線諮詢”即可。


解惑 | 如何獲取疫情防控知識?焦慮不安如何疏解?請撥打12320!

就診篇


個人可以直接去定點醫院要求做病毒核酸檢測嗎?

個人做檢測是自費的,醫院可以收費,只有疑似或確診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才免費檢測。當地疾控中心不接收個人送來的樣本,只負責醫院群體,由醫院採樣疾控收樣檢測。


目前醫院對發熱、咳嗽病例的就診流程是怎樣的?

醫院對發熱咳嗽病例的就診流程:患者前來就診,首先會到預檢分診處,由護士測量體溫。如果有發熱、咳嗽,護士會給患者戴上醫用口罩,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門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信息,在問診與檢查過程中,重點詢問患者發病前2周是否到過疾病流行地區,或是否有與類似病例接觸的情況。就醫途中具體指導建議如下:

(1)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以,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打開車窗。

(3)時刻佩戴口罩和隨時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儘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汙染了交通工具,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汙染的表面進行消毒。


如何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若患者的臨床表現符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且曾到過疾病流行地區或與類似病例接觸過,那麼就會被立即收治入院隔離治療。同時採集咽拭子、痰液等標本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有條件的醫院實驗室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即可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