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農民工黨員“逆行”馳援武漢,只想——為雷神山醫院多點亮一盞"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孫敏堅 通訊員 曾慶明 王琴

2月3日晚9時許,當記者聯繫上漢壽縣崔家橋鎮農民工黨員彭勇志時,他正準備去工地上接班。“我是晚班,從晚上10點幹到早上8點,負責雷神山醫院的機電設備安裝工作。”

彭勇志、劉定偉、彭憲有、彭憲立、嚴八老等5人是漢壽縣崔家橋鎮人,都是熟練的水電安裝工人。疫情發展之初,他們就作為志願者,參與到了村裡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得知武漢雷神山醫院修建需要水電技術工。彭志勇提議一起去幫忙,其餘四人一拍即合。彭志勇立即聯繫了平時合作過的中建三局某部門,請戰參與雷神山醫院修建。令人興奮的是,他們很快就被批准“出征”。

得知幾個人要在這個時候去武漢,家人們直搖頭不贊成。“那麼多醫生護士去武漢是去救人,你一個小小水電安裝工湊什麼熱鬧?”“現在武漢‘小湯山’醫院的建設項目上就缺我這樣的水電工,多一個人去幫忙,醫院就能早一點建成,病人就能早一點得到救治,疫情就能早一點結束。”“孩子還那麼小,武漢那麼危險,萬一……”“我是黨員,就該衝在前面。我平時身體這麼好,不會有事的,放心,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平安回來的!”彭勇志一一寬慰了家人的擔憂。聽見兒子這麼堅決,看到丈夫如此擔當,家人喜憂參半地答應了。

2月1日上午,幾個人帶著簡單行李,風風火火地來到鎮政府,請求開具前往武漢的通行證明。得到批准後,5個人便馬不停蹄地駕駛兩臺車,從漢壽出發,馳騁400餘公里近6個小時,當天晚上就趕到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工地上報到。他們5個人被分為早、晚兩個班次,日夜奮戰在項目一線。作為黨員,彭勇志和劉定偉主動認領了更辛苦的晚班活兒,爭分奪秒助力雷神山醫院建設。

“辛苦是辛苦,但沒覺得累。”電話那頭傳來彭勇志爽朗的笑聲:“作為一名農民工,能為雷神山醫院多點亮一盞‘燈’,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事,是我這一輩子都值得驕傲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