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N95口罩,什麼是醫用外科手術口罩,有何區別?

螞蟻也會咬人



醫用外科手術口罩:是符合或高於我國醫藥標準YY0469-2011的醫用外科口罩,主要用於醫院的手術、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感控重點監控部門也一般要求使用這類口罩,可阻隔血液、體液穿過口罩汙染佩戴者,同時對細菌的過濾效率有95%以上,能防液體滲透,對但顆粒物的過濾效率有限。由於其和人臉的密合性不如醫用防護口罩,一般不用於高危操作的防護,但能滿足普通風險的操作。

N95型口罩:是美國認證的一種顆粒物防護口罩,俗稱防塵口罩。國內生產的應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GB2626-2006,稱為KN95型口罩。可以用於某些顆粒物的呼吸防護,如打磨、清掃和處理礦物、麵粉及某些其它物料等過程產生的粉塵,還適用於因噴灑而產生的液體的或非油性的不產生有害性揮發氣體的顆粒物。能有效過濾和淨化所吸入的異常氣味(有毒氣體除外),幫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顆粒物(如黴菌、炭疽桿菌、結核桿菌等)的暴露水平,但並不能消除接觸性傳染、生病或死亡的風險。因為無法保證口罩不被溼潤,不能用於醫療操作,特別是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有可能噴濺的高危操作。

用外科手術口罩一般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僅能達到30%以上,且多為長方形設計,與面部的密合度不如醫用防護口罩那麼嚴密,對顆粒的過濾效率不如N95型口罩;N95型口罩沒有防滲透性要求,不能有效阻隔血液、體液穿過口罩,防滲透性不如醫用外科手術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應符合GB19083-2010的醫用性要求,其已經達到了N95級和KN95級的過濾效率和YY0469-2011的醫用外科口罩防液體滲透的要求,而且還多了一個“表面抗溼性”的參數要求,可以用於醫療機構各類操作。


王藥師2019


感謝提問!

先說什麼是N95口罩,要知道N95,咱們就要拆開來說:

  1. "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意思是不適合油性的顆粒(炒菜油煙就是油性顆粒物,而人說話或咳嗽產生的飛沫是非油性顆粒),新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之一就是飛沫傳播,人說話或咳嗽飛沫擴散的範圍最遠可達8米,不得不防。

  2. "95"來自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口罩防顆粒物標準之一(其它還有N99、N100、R95、R99、R100、P95、P99、P100),95表示口罩的材質防護非油性顆粒物(用氯化鈉檢測)的過濾效率能達到95%以上,是感染防護的起始標準,可用於職業性呼吸防護,包括某些微生物顆粒(如病毒,細菌,黴菌,炭疽桿菌,結核桿菌等)。

  3. 市場上看到的N90就是過濾效率≥90%,N99就是過濾效率≥90%,N100就是就是過濾效率≥99.7%。

  4. 上面提到的"R"表示"耐油(resistant to oil)","P"表示"防油(oil proof)",都是口罩的防護標準。

  5. 所以N95不是特定產品名稱,只要企業製作口罩符合N95標準,且通過NIOS或國內機構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


N95口罩能不能隔離新型冠狀病毒呢? 答案是肯定的。
  1. 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在0.075~0.1微米左右,但是病毒它自己不會在空氣中直接存在,它需要依附在顆粒物上,就是咱們說的飛沫、灰塵、花粉、煙霧等介質上。

  2. N95口罩可以95%有效過濾直徑0.3微米的非油性顆粒,而飛沫的直徑一般約1~5微米,所以防護級別很高。

那什麼是醫用外科手術口罩呢?

先上圖:

  1. 醫用外科口罩要符合YY0469-2004《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標準,顆粒物(用氯化鈉檢測)過濾效率≥30%,細菌過濾效率≥95%。

  2. 醫用外科口罩過濾效率比N95低很多,是不是就不好呢,其實不是,它有個護身符,就是防水層,有抗溼性,抗滲透性,這樣沾有病毒的血液和飛沫就能有效隔離了。

大神級口罩:【醫用防護口罩】

上圖:

  1. 這類口罩以3M出的9132,1860型號為代表,用於職業性醫護人員的呼吸防護,防護某些致病微生物顆粒(如病毒、細菌、黴菌、炭直杆菌、結核桿菌等),可用於防H1N1、H5N1、H7N9等流感病毒及其變種。

  2. 這類醫用口罩比常規的N95型口罩的區別是:1.多了一層綠色的防液體噴濺層(防水層),2.多了落菌達標測試(醫院特殊環境對器械產品的細菌要求)。所以其它的和常規的N95型口罩一樣,目前口罩貨源緊缺,我們用常規的N95就可以了,應該把這種醫用防護口罩留給我們敬愛的醫護和疾控人員。

期望以上回答能夠解決您的疑惑,最後,面對這次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要重視防護,平時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房屋常通風、減少外出避免人群扎堆。


為疫區人民祈福,向醫護人員致敬!



態鍍壹哥


答:N95型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認證的9種顆粒物防護口罩中的一種。“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95”表示暴露在規定數量的專用試驗粒子下,口罩內的粒子濃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濃度低95%以上。其中95%這一數值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防護等級為N95級表示在NIOS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口罩濾料對非油性顆粒物(如粉塵、酸霧、漆霧、微生物等)的過濾效率達到95%。

功能與用途

N95型口罩對空氣動力學直徑≥0.3µm的顆粒的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空氣細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氣動力學直徑主要在0.7-10µm之間變化,也在N95型口罩的防護範圍內。因此N95型口罩可以用於某些顆粒物的呼吸防護,如打磨、清掃和處理礦物、麵粉及某些其它物料等過程產生的粉塵,還適用於因噴灑而產生的液體的或非油性的不產生有害性揮發氣體的顆粒物。能有效過濾和淨化所吸入的異常氣味(有毒氣體除外),幫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顆粒物(如黴菌、炭疽桿菌、結核桿菌等)的暴露水平,但並不能消除接觸性傳染、生病或死亡的風險[1] 。

美國勞工部曾推薦醫護人員使用N95口罩預防流感、結核等微生物空氣傳播性疾病。醫用外科口罩通常由面罩、定形件、束帶等組件加工而成,一般由非織造布材料製造而成,通過過濾起到隔離作用。用於戴在手術室醫務人員口鼻部位,以防止皮屑、呼吸道微生物傳播到開放的手術創面,並阻止手術病人的體液向醫務人員傳播,起到雙向生物防護的作用[1] 。

醫用外科口罩的作用

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直徑大於4微米的顆粒,在醫院環境下的口罩密閉性實驗室進行的測驗結果表明,按照一般的醫學標準,對於0.3 微米的顆粒物,醫用外科口罩透過率為18.3%[2] 。

醫用外科口罩主要用於醫療門診、實驗室、手術室等高要求的醫療環境,安全係數相對較高,適用於醫務人員或相關人員的基本防護。在醫療有創操作過程中,對血液、體液和飛濺物的濺出起到防護作用。同時也防止醫務人員呼氣中攜帶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對接受手術的患者構成威脅[3] 。

醫用外科口罩對於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較強,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於預防流感、呼吸系統等傳染疾病的傳播,還可以避免患者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智能選股系統


N95口罩。這應該是最火的口罩了,很多人都和學姐說過這個口罩,那麼N95口罩是什麼意思呢?N95型口罩對空氣顆粒的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95口罩可以擋住0.075±0.02μm的顆粒物,這個其實已經是納米級了,能有效過濾和淨化所吸入的異常氣味,幫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顆粒物的暴露水平。N95口罩可以預防流感、結核等微生物空氣傳播性疾病。對於新型冠狀病毒顆粒,它的直徑為80~120nm,也就是0.08~0.12μm,n95口罩完全可以阻擋這樣的顆粒物。在醫院裡有一部分醫護人員會佩戴N95口罩,這樣將自己被傳染的風險降到最低。所以最近這個口罩很受歡迎,不過學姐跑了好幾個藥房都買不到,現在很多藥房把N95口罩都支援湖北那邊了。


聽什麼


n95口罩指的是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性≥95%的口罩,其在阻隔顆粒物方面效果較好,一般用於防霧霾。醫用外科口罩的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性生產標準要求≥30%,防霧霾等空氣汙染方面不及n95口罩。

但外科口罩無液體滲透,表面抗溼性較強,n95口罩在抗溼性和滲透性等方面沒有要求。

對於普通人而言,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都可以起到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如果可以選擇,建議將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作為首選,如果物資比較緊俏,一次性醫用口罩的防護效果也非常不錯。

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海綿口罩等都因為密閉性不好而不能夠起到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不建議用作預防新型肺炎。


執業藥師yang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防顆粒物口罩中的一種。"N"的意思是不適合油性的顆粒(炒菜產生的油煙就是油性顆粒物,而人說話或咳嗽產生的飛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過濾效率達到95%。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一般用於醫療門診、實驗室、手術室等高要求環境,為醫護人員工作是所佩戴的口罩。安全係數相對較高,對於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及較強。醫用外科口罩也可用於防流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