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護士正在忙碌。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該院醫護人員全力奮戰在防疫一線。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黃翔 通訊員 付晶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宜昌市三醫院醫務人員在抗擊疫情現場宣誓,堅決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全身心投入抗擊疫情各項工作,不畏懼、不退縮、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王昌明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病區,內科護士張先念趁著休息時間,請護士長顏夢娜幫自己剪去一頭長髮。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宋志豪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市紅十字會志願者團隊對星火路休幹所公共區域進行消毒。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吳延陵 通訊員 張勇 劉艾華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點軍街辦五龍社區黨員幹部手持小喇叭向群眾循環播放用本地方言錄製的防疫“順口溜”。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黃翔 通訊員 代銀瑩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夷陵區派出工作人員正在搬運捐贈給市三醫院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王昌明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宜昌市三醫院護士長全麗麗在陳冬雲護士長暈倒後對大家說:“她倒下了還有我”。 三峽日報通訊員 魏嬌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夷陵區小鴉路,宜昌交警、路政等部門聯合輪值,對過往司乘人員進行排查。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王昌明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宜昌康龍、交運出租車公司啟動義務服務,百餘名駕駛員輪流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嚴曉冬 攝

宜昌:同舟共濟,跨過這道坎

宜昌公交集團開通通勤公交專線,方便醫護人員出行。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吳延陵 通訊員 黃秀娟 攝


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發,我們站到了不進則退的關口。

這場戰爭,不見炮火、不見硝煙,但見真情、考驗初心。

堅決聽從黨指揮,堅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在城區定點收治醫院,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病區22名共產黨員面對黨旗宣誓。

不計報酬、不論生死!更多醫護人員逆風而行。

宜昌市中心醫院1700名護士集體請願;市一醫院男護團隊出征支援市三醫院;市二醫院選派精兵強將馳援武漢……

有些名字,應該被記住。

媽媽黃城臨時斷奶、剪去長髮,主動請戰到疫情防護一線;爸爸楊子丹穿著防護服,在產房外迎接女兒出生;丈夫張斌“勇闖”武漢金銀潭醫院,連續救治患者28小時;妻子周紅丹“避開”疑似患病的丈夫,一頭扎進發熱門診;兒子金飛宇拜別父母,到市三醫院支援疫情救治工作,還有“姐妹花”楊慧、楊玲,“夫妻檔”杜超元、陳翀……

同樣是平凡之軀,也有至親至愛,但此時此刻,他們義無反顧地挺起脊樑,為守護我們健康、保衛家鄉平安,衝到了最前線!

還有更多人舍小家為大家,把使命落在崗位,為暗淡的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高速路口、國省道路口,“熒光黃”設置流動檢查點,開展重點車輛、人員排查,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體溫量測和疫情防控。

在街頭巷尾、居民小區,“活力橙”送來口罩專用投放桶,並對公廁、垃圾中轉站、垃圾清運車輛等消毒殺菌,嚴把“清潔關”。

在街道、社區、網格,“小紅帽”或“小喇叭”巡邏、或上門入戶,宣傳防疫知識,摸排人員往來情況,採取防控措施,避免疫情輸入……

休慼與共,城市每個角落都在見證大愛。

三峽集團、三寧公司、稻花香集團、十六化建、安琪集團等企業行動迅速、捐款捐物。熱心市民也攜起手來,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譚昌強等500名退役軍人組建起24小時巡防隊;袁鳴等11名青年捐出2萬隻口罩;劉佳、劉芳等創作歌曲為宜昌加油;金士國等網友向市慈善總會捐款80萬元……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

或許,今年的春天會來得晚一些,但我們堅信,她已經在路上!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楊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