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大家全國幫忙,

武漢是能夠過關的,

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前幾天,鍾南山院士的這段視頻,刷屏了。1月28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採訪,明確疫情還是局部大爆發,相信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期間幾度哽咽,眼含淚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後,84歲鍾南山院士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不論是在趕往武漢的高鐵餐車上研究文件的照片,還是證實新冠肺炎“人傳人”現象的發言,亦或是“不去武漢,不出武漢”的建議……


鍾南山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裡,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


@人民日報 微博這樣評價他: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


今天,給孩子講講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吧,希望能從中感受到風骨,汲取到力量。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

父親鍾世藩是兒科專家,

在70歲高齡和身體多病、

眼睛幾乎失明的情況下

編寫了兒科著作

《兒科疾病鑑別診斷》,

有50多萬字。

母親廖月琴曾擔任

是護理學專家。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跟著父母

打小耳聞目睹

父母對待病人的態度。

他發現,

兩人的喜怒哀樂是跟

病人病情的好壞密切關聯的。

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是,

經過努力病人的病情

還是沒有得到改善。

那時就覺得,

當醫生能給別人解決問題,

會得到社會的尊重。

鍾南山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鍾南山小時候頑皮,

將父母給他交學校伙食費

的錢偷藏起來,

自己買東西吃。

一直撒謊瞞著父母,

直到事蹟敗露。

他以為父親知道後,

一定會打他一頓。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可是父親卻沒說太多,

只是說:

“南山你想一想,

這麼做是不是很誠實?”

這樣的質問,

比打他一頓感受更深。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父親這句話,讓他明白了,

什麼叫講老實話,做老實人。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從醫後,

有次跟父親一起

遇到一個孩子,尿血厲害,

他認為應該是結核。

父親問他一句話說:

“你怎麼知道她是結核?”

一句話問住了他,

因為他從來沒想過。


尿血可能是膀胱炎,

可能是結核,也有可能是炎症。

後來有一次鍾南山獨自看診,

因為診斷失誤,對一個女孩錯誤用藥,

差點危及生命,回憶起這次錯誤,

他說:“診斷錯了,我永遠都忘不了”。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他才明白父親說過的那句:

醫者人命,

沒有十足的證據,

不可輕下判斷。

“父親很少說話,

但他一般說話都有證據的”,

這是鍾南山83歲時對父親的評價。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為了把自己幾十年臨床經驗

總結出來留給後人,

在70高齡和身體多病的情況下,

鍾世藩毅然編寫

《兒科疾病鑑別診斷》一書。


每天,他總是

最早去圖書館,最晚回家,

因為兩眼有複視,看東西重影,

他就用手捂著一隻眼睛寫,

累了就換一隻。


鍾南山心疼父親,

勸老人家注意身體,

每天少寫一會兒。

但鍾世藩不聽勸阻,

反而和兒子發脾氣:

“不寫我幹什麼?等死麼?”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父親留給鍾南山一句話,

他始終記著。

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

留下一點東西,

那他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鍾南山的母親對他的成長

也產生了許多重要的影響。


鍾南山一直珍藏著

1950年騎自行車的黑白照片:

“當時我看到別的孩子

有自行車,非常羨慕。

小學六年級時,媽媽對我說,

‘你要是小學畢業能考到前5名,

我就獎你一輛自行車!’

我說‘真的呀’,媽媽說‘真的’。

後來媽媽也沒再提過這件事,

但11歲的我記住了媽媽的話。”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1949年,

我在嶺南大學附小

(現中山大學附小)讀書,

學校因故不舉行畢業考試,

但後來,學校根據平時的成績

發了一份成績單,我排在第二名。

我很高興,但也不敢說什麼,

因為媽媽是說考試才有自行車的。”


“而且,那一年家裡生活很困難。

但是沒想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媽媽還是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當時我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媽媽實現了她的諾言,

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

我是多麼高興啊!”


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隻要你答應的事,

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

我現在對我的孩子、

對我的研究生也是這樣,

要麼不答應,

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鍾南山至今定期給年輕醫學院學生上大課,他說,你們是90後,我是80後,我們差不多。)




2003年被鍾南山稱為“特殊的一年”:

遇到很多未知的課題,無章可循,

自己一天要做出幾天的工作,

還要制訂國家規劃。

而引發這一“特殊”性質的就是

SARS(非典型肺炎)的爆發,

此時,鍾南山已經67歲。


2002年底“非典”病例

最早在廣州出現,

一時間,

“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

開始從廣州往外擴散。


2003年4月13日,

北京召開了關於

SARS的新聞發佈會,

鍾南山被要求參加。

當記者問到

“是不是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時,

鍾南山忍不住了,他對媒體說:

現在病原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

病情還在傳染,怎麼能說是控制了?

我們頂多叫遏制,不叫控制!

連醫護人員的防護都還沒有到位。

頓時場面譁然。

“非典”的真相自此

才一點點向公眾揭開。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混亂和恐懼之中,

人們記住了鍾南山的名字。

也因為SARS,

鍾南山在公共領域範圍內

更廣泛地被人熟知。


在最恐慌的時候,

他的一句話,給了人定心的力量。

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在抗擊非典最嚴峻時刻,

連續工作30幾個小時之後,

已過花甲之年的鐘南山病倒了。

發燒等症狀和當時非典的症狀極為相似。


但他自己觀察體會,

覺得不是非典,

就把自己隔離在家。

幾天後,症狀消失,


他的堅持,

讓廣東成為世界範圍內對SARS




“非典”之後,

鍾南山連續擔任

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

他敢說真話的風格一直沒有變。


這一特質,

讓他在“兩會”上

變成媒體追逐的對象,

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

他都會給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次言論幾乎都會引發廣泛的討論。


2013年全國“兩會”上,

他說“霧霾與肺癌有極大的關係”。

2015年,

不講醫德、違規使用

心臟支架創收的行為,

他舉例說:

為病人做冠狀動脈照影,

本來問題不大,

但是最後給放了5個支架。”


我自己有一種感覺,

好像專門喜歡跟誰較勁,

老覺得不管走到哪兒,

自己都不太受歡迎。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鍾南山說他一直記得中學時代

一位老師曾對他說過:

人不應單純生活在現實中,

還應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沒有理想,

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

但如果有理想,

身邊即使有不愉快的事,

與自己的抱負比也會變得很小。


“非典”之後,

鍾南山說自己講話其實更謹慎了。

那些我認為很有把握的話,講出來,

通過媒體能夠讓有關人員

特別是病者知道的話,

是有很大好處的。

我還是推崇這個,

因為人最可貴的是講心裡話,

心裡話不一定都是對的,

你拿出來批判也沒關係,

但是能夠啟發大家

思考就達到目的了,就很好。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所謂醫者,妙手仁心。

這世上缺迴天的妙手,

更缺無畏的仁心。

鍾南山二者兼具,

所以,舉國敬仰。


考而優 | 鍾南山:院士、戰士與國士!他的故事值得講給孩子


有網友說,

媽媽本來有點為疫情恐慌,

但在電視裡看到鍾南山,

就跟她爸說:

看到鍾南山,我心裡就踏實了。

她爸說:我也是。


老百姓不會太多溢美之詞,

這句“看到你,我心裡就踏實”,

就是最大的讚美和信任。

而鍾先生,

也配得上這讚美,這信任。



注:版權歸屬於原作者所有,僅為分享傳播,若涉及到侵權,請聯繫刪除,在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