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當先鋒、作表率!我們共同抗擊疫情

“全體黨員幹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豁得出來、衝得上去,不畏艱險、迎難而上。” 1月23日,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黨委發出《致全體共產黨員的倡議書》,要求全體黨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當先鋒、作表率。

集結!當先鋒、作表率!我們共同抗擊疫情

聞令而動,勇挑重擔,在這場阻擊戰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直面所有的發熱患者,是被感染風險最大的科室之一。但他們沒有一名成員退縮,沒有一個人動搖,始終衝鋒在最前列,“我為我的隊伍而驕傲,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我們是醫生,是戰士,是共產黨員,以血肉之驅築起人民防疫戰爭的第一道預警線”,黨支部書記、科主任畢俊英說。

一心一意“打硬仗”

疫情發生後,發熱病人與日俱增,平均每天有三、四百病患,放射科臨時增加了夜間兩套班子,護士、技師均要在崗。全科人員沒有一個打“退堂鼓”。很多同事都事先把孩子、家人提前送走,獨自一人在武漢留守,全力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科室女同志比較多,她們有的剛剛結婚,還有的孩子還很小,更有的夫妻兩人都在醫院工作,但沒有一個叫苦叫累。醫師葉萍的愛人是本院疼痛科的葉醫生,由於疫情的進展,疼痛科改為呼四病區,兩口子都義無反顧的在防控一線戰鬥。放射科主管護師趙俊的丈夫是醫院超聲影像科主任劉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夫妻倆就把孩子送到了爺爺奶奶家,一心一意堅持在一線。為了防止交叉感染,他們自覺地相互隔離,過著“咫尺天涯”的生活,在厚厚的防護服下,他們即使擦肩而過,也無法相認相識,這樣的日子,一天、兩天……,衝鋒在前,他們無暇悲傷,“你安好,我無恙”——這是他們心底對彼此最真切的祝願!

集結!當先鋒、作表率!我們共同抗擊疫情

進修醫生當“援兵”

科室有兩名同志在外進修,一個是副主任醫師曾燕妮,一個是技師左鋼。去年12月份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們主動放棄進修回來,幫助科室解決負擔,戰鬥在一線。他們說:“我們回來,能夠幫科室分擔工作,就能減輕其他同志的勞動。”,平凡的話語中彰顯著使命職責的忠誠堅守,飽含著守護生命的無私大愛,寄予著守望相助的眾志成城!

大年三十是左鋼的夜班,上完班脫下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全部被汗水打溼,都擠得出水來,這張溼透全身的照片被髮到網上,網友們紛紛給他點贊,而這幾乎是科內每位成員的常態。未著白衣時,他們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也是孩子仰望的父母,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披上白衣,他們就成為了鋼鐵戰士,“無論生死、不計報酬”——英雄就在身邊!

集結!當先鋒、作表率!我們共同抗擊疫情

守護生命勇“逆行”

放射科的護士分別工作在登記室窗口、CT室窗口、分診窗口,她們一方面要維持發熱病人秩序,一方面還負責申請單的傳遞,相當於反覆在汙染的情況下在勞動,她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

CT室屬於高危區,所有病人都要做CT排查,每天要接觸三、四百位病人。隨著時間的推進,防疫戰爭進入了攻堅階段,陸續有醫生和護士不幸被感染,科室裡氛圍有些低落,一方面因為人手緊張病患增多而壓力增加,一方面又為患病的戰友們擔心。這時,負傷休整的戰士們卻表現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經常在科室微信群裡面為大家鼓勁加油。與一般病患感染後的擔驚受怕不同,他們作為專業人士,把患病當作是親歷病毒的醫學實驗,經常在群裡進行專業探討,如何做好防護,如何配合治療……他們每天在群裡報告體溫,稍有好轉就主動@主任:“科室忙不忙得過來呀,我還想回來上班,我不想當傷兵、逃兵呀!”, 引得護士長時常在群裡維護秩序,批評他們是最不合格的病人,強制他們安心靜養。

集結!當先鋒、作表率!我們共同抗擊疫情

在這場戰役中,全體放射科醫生、護士都抱著一個樸實的心願堅守在一線,那就是:希望每一位病人都得到準確的篩查,及時地治療,為守護生命築牢第一道防線,做抗擊疫情、衝鋒在前的最美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