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轉載】興全基金:市場短期受疫情衝擊,長期趨勢未改或成配置良機

轉自新浪財經

  2020年春節期間,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人民迎來一次特殊的春節。興全基金密切跟蹤疫情進展,認為疫情將在一定程度上對2019年以來逐漸企穩的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產生短期衝擊,但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期趨勢都不會發生改變,對於長線資金而言短期調整或成為佈局優質資產的良機。

  (一)短期衝擊或難以避免。

  受累於疫情的傳染性,各地政府均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延長假期措施以控制疫情。此舉將導致復工延遲、居民線下消費等經濟活動暫停,出口貿易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及經濟短期負面影響是相對確定的。

  綜合觀察港股等海外市場情況,投資者對疫情控制情況和市場的判斷較為悲觀。2020年1月27日至1月30日期間,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累計下跌8.4%;先於A股市場開市交易的港股亦遭遇重挫,鼠年前兩個交易日恆生指數下跌5.4%、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5.9%。同時考慮到疫情現狀,A股開市後或迎來不太友好的開局,將承受一定的調整壓力。

  (二)不改長期發展趨勢

  本次疫情與2003年SARS疫情比較類似。SARS疫情持續時間為兩個季度,但對經濟影響集中在一個季度,未改變大趨勢。回顧SARS疫情,主要經歷三個階段:醞釀階段(2002.11-2003.02)、爆發階段(2003.03-2003.05)、解除階段(2003.06)。而2003年4個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分別為11.1%、9.1%、10%、10%,但其中SARS對經濟的影響僅主要在第二季度爆發階段體現。

  如果現在要準確判斷此次疫情所能波及的範圍和時間、以及對經濟影響的程度或為時尚早,我們也並不排除這次對經濟的短期負面影響程度要超過2003年的情況。

  但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而言,我們認為將和2003年一樣極為有限。它改變的僅是經濟運行的短期節奏,不會改變優秀上市公司的長期成長邏輯,不會改變理財資金及居民資產的長期配置需求,也不會影響中國經濟運行的長期趨勢。

  (三)長期投資邏輯不變,短期衝擊或成配置良機

  我們預見,上市公司一季報等顯示的短期盈利數據的波動會影響投資者的短期情緒和風險偏好,從而帶來股價的短期波動,但我們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觀點未變,仍將堅持投資佈局於基本面優秀的上市公司。

  從理論上看,無論是DCF還是DDM的估值模型,影響權益資產價格的核心要素是企業長期盈利前景和貼現率。長期的盈利前景取決於長期的經濟趨勢,而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兌,貼現率亦將下行,此兩者均會有利於提升權益資產價值,整個市場的長期趨勢不會因為疫情的衝擊而發生大的改變。

  不同的投資者因不同的投資風格、不同的投資時間維度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行為。短期的趨勢投資者會考慮做出短期迴避風險的動作,但對於理性的長期投資者而言,短期事件衝擊或是一個不錯的資產配置時點。SARS期間,巴菲特逆勢大手筆買入中國石油(5.130, -0.51, -9.04%)H股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其持有四年後在2007年市場一片樂觀之際拋出,獲取盈利近10倍。

  我們將在不斷關注疫情控制情況及其影響的同時,冷靜思考投資初衷和投資期限。作為基金管理人,我們對市場的長期趨勢將繼續保持樂觀,並將積極捕捉超跌品種和高景氣優質資產的佈局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