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過年的氣氛你們覺得還有年味兒嗎?

努力不代表成功


現在過年上班族只有七天假,也只是疲於回家馬家人團聚幾天,又得出門,過年的氣氛還是有,只是不像8幾年9幾年那麼濃厚了,那時家家戶都養的有豬,家家戶都要殺年豬,縣城裡也有好多文化活動,有工廠的,機關單位組織一起在街上表演,現在沒了。現在生活好虧大天過年。


龍強182756552


肯定是沒有我們小時候有年味,小時候,盼過年,過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還有壓歲錢,可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小孩子從生下來就用錢供著,現在平時我們想吃啥就吃啥,以前就算看春晚還有趙本山,你問現在的孩子,肯定不認識,他們眼裡只有鮮肉,沒有盼頭了,過年又漲一歲,老大不小了,家裡還得催婚,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現在的年味,一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暖男邱大少


現在過年跟平日的長假日也沒啥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出去買個菜都要去超市了,門口的早餐店小吃店不開張了,早飯都沒地方吃。

  小時候最喜歡的,最期待的就是過年,從放寒假開始就掰著手指頭等著過年了。

  臘月裡家家都會準備過年的美味,在那鋪滿白霜的早晨,在嫋嫋亭亭的熱霧中,是家家戶戶燒開水燙年豬,做年豆腐的場景。

  殺年豬現在想來很殘忍,那會卻是特別的開心的事,殺了年豬就可以天天吃肉了,還可以吃到用大腸灌豬血的美味。炸年豆腐是我們家鄉的特產,用清亮的河水做的豆腐,切成薄片,放入茶油中,炸得金黃,這個豆腐過年的時候是不吃的,主要就是用來預備年後三四月的時候,那會青黃不接,大傢伙天天就吃豆腐,但是因為這個豆腐油性足,所以也能幫農民度過最窮困的時節。

  除了殺豬和年豆腐,去集市上買年貨也是兒童最滿足的時刻,平日裡家裡過得清貧,買點零食大人都會偷偷的藏起來,一點點的拿出來給孩子解饞。只有過年的時候買糖果,瓜子,麻球等點心像不要錢一樣,大包大包的買,把家裡的櫃子塞得滿滿的,這個時候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小孩子的口袋裡面儲存得滿滿的,再也不怕沒有嚼頭了。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一家老小把家裡上上下下的打掃乾淨之後就開始貼春聯了,把磨好用來做粉蒸肉的米粉稍微抓上一把,放到一個大碗裡,和水攪拌,這就是最好的膠水了。那時候弟弟和爸爸是貼春聯的主力,我和姐姐負責端膠水,把我家的兩層小樓裡裡外外的貼上紅紅的春聯,然後爺爺奶奶在旁邊說一些吉利的話,在大家的歡聲笑語裡,新一年紅火的日子好像在向著我們招手。

  最令人期待的大年三十的團圓飯終於到來了,各色的雞鴨魚肉一盤盤的端上桌,在正式開動之前,媽媽會拿來一打紅包,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份,這就是我們整個春節財富積累的開始。吃完飯之後,擺上瓜果點心,大家團團坐著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務必要做到一個節目都不拉的看完,因為第二天大年初一,所有人互相拜年涉及到的話題,必然是跟春晚有關的,不看的話豈不是out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那有個風俗,必須放完鞭炮之後才能開大門,不然來年家裡的田壟就會被洪水給沖走,現在也不知道這個規矩的由來了,但是我們那邊的人特別的信,有些小孩子大年三十喝多了飲料,早上起床憋不住了要出去尿尿,就會被大人強烈禁止的。

  放鞭炮也有講究的,家家戶戶都跟競賽一樣,比誰家的鞭炮鳴響的時間長,比誰家的鞭炮放得更順溜,有時候鞭炮放一半會熄火,一般被視作不吉利,來年也不順利,所以大家對這個很講究,在準備鞭炮的時候就反覆的進行檢查,務求有一個順利的開門紅。

  從初二開始其實就沒那麼有趣了,就是挨個的走親戚,也是我們小孩子積攢壓歲錢的過程,我那會會自己剪個小錢包,收到壓歲錢就珍而重之的一張張疊進去,每晚跟姐姐弟弟們比一番,美滋滋的,那會是那麼的容易滿足。

現在年紀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對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漠,每過一年就增添了新的負擔,很想讓孩子也能體會到我們小時候的那種年味,可那必然得回到農村才行,可是當今的農村跟小時候不一樣了,攀比之風甚旺,體現在誰開回去的車更豪,誰在牌桌上賭得最大,這是我最怕的,幸苦了一年就灑在牌桌上了,有意思嘛,所以回家的心也沒有了,每年過年就是放了個長假,看新一年的春晚。





胖雪人lq


說實話,現在我感覺過年的年味比以前淡了很多。以前快到過年的時候一家人置辦年貨,家裡做豆腐、蒸包子、蒸饅頭,農村有的人家過年可能還殺豬宰羊。過年以前還寫對聯,剪窗花,放鞭炮煙花,挨家挨戶拜年,親戚過年走動也多,的確很熱鬧。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轉變,現在都直接買現成的,也就顯的沒那麼熱鬧了,而且現在攀比也比較嚴重,大家可能親戚過年都走動的少了,挨家挨戶拜年的更是少之又少。現在城市春節期間基本都禁止燃放煙花,所以我也是覺得年味淡了很多。但過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的團聚。


不一樣的煙火Mr陳


個人覺得沒有年味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齡的問題,對於過年不再那麼期待,提到過年,想到也只是,可以休假了。

我覺得現在過年不再有期待的東西了,所以沒有了年味。小時候盼望著過年,可以燃煙花,穿新衣,吃到好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還有長輩們給的紅包和禮物。

現在孤身一人,反而沒有那麼想要過年,今年放假就定了票,去旅行。現在過年唯一的鏈接就是,會見到親戚,齊聚一堂,吃吃喝喝,說開心吧,吃吃喝喝,談天論地吹牛皮的時候,倒是開心。人都散去,一個人冷靜下來,也就後悔剛剛哪裡沒吹好。其它並無。

還有就是,成年人面對的壓力,被催婚,問工作,談成績。本來回家是想放鬆自己,然後在家反而有了更大的壓力。

其實每年過年都還是很熱鬧的,只不過,我們長大了,喜歡過年,期待過年的還是小孩子,因為心裡沒那麼多事,熱熱鬧鬧就很開心。


信仰lydia


過年那是小時候,最開心快樂的時候,那時候好像家裡面沒有錢,想買點東西沒有錢去買,一個字命苦啊,隨這慢慢長大了,也漸漸的看淡了,現在每到年的時候,就感覺沒有過年的的氣氛啦,現在過年就是錢,想過個好的年就努力賺錢,可是現在物價那麼高,每個人在外面的日子,每個月就拿那麼一點錢回家,你們想過年到楚都用錢啊,現在啊每個人一提到過年這個字,就不優的說兩個字沒有賺到錢啊。



農人家的小莫


每個年齡對於春節的感覺都不一樣,年味也不一樣[可愛]小時候看著臘月倒數幾天大人忙前忙後 ,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還有新衣服,還有家家戶戶那種年味的氛圍,感覺過年非常好,現在平常就像過年,過年就像平常,已經找不到那種兒時的年味了




以前小時候過年那是天天盼著,望著,數著。現在是害怕過年!過年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種負擔!以前過年我們村每家每戶都要殺豬,基本上過年家裡都吃不了幾頓飯,大家都在轉著吃!現在過年根本不會有了!以前過年那是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放煙花,村子裡拜年,那是鞭炮聲不絕於耳!現在過年不讓放炮!還有很多很多現在都沒了!唉,根本不會有了以前那種年味!


嗚哈哈王大鵬


說起現在過年還有年味兒嗎?說這個問題就要前後對比一下了。改革開放以前和初期,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物質條件比較差,孩子們就盼著過年吃點炒肉好菜,穿件新衣服,放點鞭炮。大人們也盼著過年好給孩子們改善一下伙食和給孩子們買件新衣服。那種期盼的心理是非常強烈的,就感覺過年是非常的快樂,年味兒很足。之所以現在感覺年味兒越來越少。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生活條件極大的提高,就造成平時和過年飯菜沒有什麼差別,平時吃飯甚至比過年的飯菜都好。過年穿的衣服和平時穿的衣服也沒有什麼區別。對過年的期盼心裡也就不是很足了。感覺年味兒也就差多了。

二、年齡越來越大了,經歷多見得廣了,對一些事情的認知就會淡然了,對一些事看得很開了。就更不會慌慌著過年了,感覺年味兒也就淡了。

三、禁放鞭炮也是一個原因,但是為了環保也沒有辦法。

四、城市的高樓大廈,削弱了鄰里間的來往,人們各自關著門兒過自己的日子,鄰里間一幢樓裡的人都認不全,沒了以前大院衚衕裡鄰里間彼此親熱的招呼和問候了,年味兒也淡了。在這方面農村裡可能會更好一些吧。

五、至於春晚也是同樣的道理。平時都看慣了高檔的各種晚會,春晚也就越來越不好弄了,給人感覺可有可無的樣子。現在的春晚肯定比84年第1次春晚各方面那都強百套了,但卻沒有了第1屆春晚的轟動效果。

六、現在各種娛樂方式,引人入勝,同時也極大地分散了過年的氣氛,年味兒淡了也屬正常。

如何提升過年的氣氛?我覺得一些傳統的民俗的東西還是應該提倡和恢復一些,政府和資方創辦一些健康的免費的娛樂項目,進一步提高廣大老百姓的參與度,旅遊景點兒要全部免費,過年了有假了,老百姓盼著景點過年免費,也算對過年的一點兒盼頭。

希望過年的氣氛和年味兒越來越濃。


墨臺佛工


春節在我們國家可謂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日子,除夕前一個月各家各戶就已經開始辦年貨了有的地方甚至更早,磨刀霍霍向豬呀牛呀樣呀雞呀(雖然殺生不好)現在的國家發展越來越好以前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食物現在隨時都可以吃的到,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越來越差直接導致了過年禁止放鞭炮煙花慶祝,更多的人覺得在家過年已經沒有意思了就趁著過年的小長假去國外旅遊或其他城市旅遊,沒錯,現在我們已經不在像小時候那樣期盼著過年,期盼著過年有好吃的、穿新衣服、放鞭炮啊等等因為已經沒有了年味,我想一部分是由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部分是由社會發展導致過年沒有了當年的氛圍,那麼現在的年味跑哪去了呢?

年味十足的在農村

  1. 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我們遠在城裡打工的朋友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患上鄉思症。這種鄉思的感覺是一種很黏稠的情懷,似乎只有在春節這樣隆重的傳統節日裡,才會顯得愈演愈烈。


磨刀霍霍向豬羊

過年的時候,在農村養豬的人家基本上都要殺豬,除了過年食用外,還製作成大量的臘肉存留到來年享用。

殺年豬燒豬毛

殺年豬之外,還要宰雞宰鴨宰牛羊,全家人難得聚在一塊,這一餐年夜飯是最豐富的。

豐盛的年夜飯

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每逢重要節日人們吃飯前都要先祭拜祖宗神靈,拿出兩三個碗將每樣的菜品都夾一些放在這幾個碗中然後放在祖先牌位前,點蠟、焚香、祭拜先祖!祈禱全家人新的一年順風順水越來越好。

祭拜先祖

除了殺豬宰羊外,在農村我們的春聯也是自己寫的,都是請村裡毛筆字寫的好的老人揮筆潑墨.

貼春聯

農村各家各戶也都會放煙花爆竹,當除夕夜到大年初一鐘錶倒計時十二點村裡鞭炮齊鳴熱鬧之極!有的地方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哪家的爆竹響得最久,哪家近年進賬最多,家境越富裕,爆竹聲響得越久。

鞭炮齊鳴響年夜

很多朋友都選擇在過年的時候回在農村的老家,為了一家人能團圓,從南到北,從北到南,不辭千里。為了團聚,為了看到父母和孩子,似乎所有的艱辛都值得,花費再多的錢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