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一還好好的,到了初二,真的就掉的不行,自信心都快沒了,咋辦?

楓葉4766


這位家長,您好!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先不必驚慌。初中學習有這樣一個規律,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因為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一後,大家的程度都差不多,如果學習方法調整得快,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一般是不會掉隊的,再加上初一的學習內容難度較小,這時候更要多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每天都進行一定量的閱讀,寫作業要定時等。如果這些習慣沒有培養好,進入初二後,學習容量和難度都增加很多,如果孩子每天為了完成作業都寫到很晚,勢必會影響休息,那麼第二天的課堂就不能很好地聽課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日積月累,成績就慢慢降下來了,這樣孩子就有可能被分化到下邊了,時間越長,成績再考不上去,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受到影響,這樣到初三中招考試,更是不堪設想。寒假已到,請家長朋友利用好這個假期,和孩子好好談談,制定學習計劃,調整學習方法,查漏補缺,相信孩子會有所改變和提高的!


帶你學好初中物理


你提的問題,也正是現在困擾我的問題,昨天晚上老師在群裡公佈了八年級的期末考試成績,看到成績我瞬間如墜冰窟,懵了,從來沒有考過如此差的成績,70多,還有一門60多,真的呆了。她七年級學習一直還處在中上等的水平,因為我對自己的孩子要求並不高,只要能考上高中就行,結果看到那個成績,我第一反應就是完了,以後怎麼辦,而孩子就在那默默流淚,我內心有衝動狠狠地揍她一頓,可內心還有另一個聲音告訴我說先跟她溝通溝通,在看看錯題找一下原因。好吧,理性一回,跟她分析問題在哪,怎麼解決,這個假期怎麼提升,看到她那唯唯諾諾的神情,心裡又不免心疼她,每晚熬那麼晚學習,可是結果卻又那麼不盡人意。

跟她談完已是深夜,可是我一點睡意也沒有,在網上查找各種學習方法,一一轉發給她,,可是心裡還是憋悶,又給她寫了一封長信,說了我的想法,以及我要做她堅強的後盾,去支持她鼓勵她,給她信心,告訴她,她一直是媽媽心中最美的小孩,媽媽愛她,願和她一起並肩前行,絕不放棄她!

第二天她早上起床,看她紅腫的眼睛就知道她也沒有休息好,這個時候心裡想起李玫瑾教授的話,作為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要閉住嘴巴,多用眼睛觀察。好吧,忍住內心的煩悶,做早餐,吃完飯後她主動清洗了碗筷,回到自己房間學習,過了一個小時讓我看了她寫的假期計劃,寫的詳細周全,我也把補習班的課表給她重新安排了一下。今天是執行的第一天,完成的很好,期望這個假期有所提高,誰讓我也只是一個世事的母親。


紫蕊8007


看到很多家長說到這個現象,我似乎是個例外,剛好是相反的。我初一的成績一般般,到了初二突然像是開竅了似的,成績嗖嗖的往上漲,我自己都驚呆了,但是後來尤其是到了高中和大學的時候,及其懷念初二自己學習的那段時間,因為那是我真正投入到學習中的時期,全身心的投入,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那麼針對初一成績還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初二成績卻有所下降,對自己的信心也因此而喪失的這種情況,我們還是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分析找到原因針對性的解決

第一:先安慰孩子,不要讓孩子徹底對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

初二的學習內容會比初一的難一些,然後就是知識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出現初二的成績和初一的成績有所落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我們需要的就是一起去分析一下成績下降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針對性的做出努力,下次考個好的成績就好了。

第二:分析成績有所下降的具體原因。

1:先整體的分析,查找是否有偏科的現象。

偏科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男孩子的理科成績好一些,而尤其是英語的成績會很差,而女孩子是相反的,會出現物理,數學的成績是自己最差的科目。當然也是會有其他的科目。

如果說孩子有偏科的現象,我們則需要先找出導致偏科的原因是什麼,是自己的知識掌握能力不夠,還是說自己在這門學科上的安排的時間過短等。

雖然說現在的高考不固定性的分科,但是初中還是需要均衡發展的。然後再具體性的去解決。

2:對單科的考試卷子進行分析得分情況。

在分析完整體的學習情況後,我們就可以單科的去看一下孩子的學習掌握情況。拿出孩子的考試試卷,通過將每個題目的得分情況和該題目考察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去得出,孩子對這科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

在孩子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識點上,可以在之後的學習中多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

第三: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學習上的情緒變化。

初二和高二的整體性的性質是差不多的,就是屬於很重要的一年,屬於基礎的鞏固,屬於能力的提升,在這一年裡,不同的作為會有兩個結果。是關乎著孩子中考是否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這個時期孩子出現緊張,有壓力等學習情緒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作為家長就需要及時的去幫助孩子放鬆一下心情,多陪孩子聊聊天談談話。

此外,就是心理上的變化,青春期的孩子會比較敏感,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所以,作為家長更是應該多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當孩子出現與往常不同的行為時,要及時的去幫助孩子疏導。


不語姑娘


你的困域我己經歷,現在我孩子在初三,我的孩子初一也中上,老師都很期待他能再提高,我也是報了很大的期望。但事實打臉了,成績不斷下滑中,我先有點慌神,但是定下心去分析,這些問題的出問有綜合的願因,①是初一本來簡單,小學的那些思維和學習方法,應付一段時間還行,不改變思維方式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會顯現更大的問題,與小學初一比較落差會更大

②生理變化,小學及初一剛開始會比較聽家長老師的話,但隨著青春期到來,很自我想脫離管束,變成吃穿玩很在呼,然後有些對異性關注增加,所以學習的專注也不夠分心了,學習也會退步很快

③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多談心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盲目攀比,使孩子心理負擔加重。壓力大學習動力就更弱,這時家長先與孩子一起找到原因,然後針對問題去解決,否則到初三天上地上的差別會更難控制。

其實我做為家長反思了自己,孩子初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是我小學時放養的結果延遲反應,小學時的習慣沒養好,疏於監管。到後來的問題很多,還好青春期是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做為家長再苦再難與孩子一起度過青春期,孩子健康快樂最重要,然後盡力去學習,幫助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內心發生變化,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才能有突破,雖然做好這個很難很難,得自己和孩子去摸索,因為每個孩子狀況不一樣,所以積極面對困難,和孩子一起跨過這難關,只要盡力去做,就順其自然吧



蘇子生活日記


問 : 孩子,初一還好好的,到了初二,真的就掉的不行,自信心都快沒了,咋辦?
揚州邗江,初二

答:你孩子的經歷和我上初中的時候相似。我也是初一的時候各項成績好,初二的時候就掉下去了,尤其是英語。

建議你從兩方面來想辦法 :

一是你還是想辦法減少焦慮,穩住你們家長的情緒,自己想辦法能夠做到。掉的不行,程度如何?是幾分還是幾十分?我那時候父母幫不上,初二的時候掉隊,初三第一學期是自己開始下功夫趕上的。

二是想辦法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多做心理疏導,不著急了就有好主意了。網絡上有大量的初中各科學習竅門和知識點歸納總結,足以應對中考。

學習的同時,也要想辦法放鬆一下,比如,聽一下舒緩的純音樂,一次幾分鐘,一天可以進行多次。

這些僅僅是一些建議,具體還得你謹慎選擇並實施。

祝願你的孩子心想事成!在未來的中考中稱心如意!


邢德勝英語課


不出意外的話,你的孩子肯定是從小學一年級就是各種輔導班起步的,所以,到初中掉下來就正常了!相反的是,我的女兒是從小放養的,她的同齡人都是英語奧數作文各種輔導班輪流轉,我只讓她電子琴學著,還不考級的那種,一直到小學畢業。初中開始,發現周圍同學的英語比她牛很多,自己發奮的努力,不到一年成為班上的南波王,英語老師眼裡的免檢產品。中考全市47名(四線小城市),高考五十萬考生的三千多名。所以,起跑線上的領先是自我安慰的領先。


ECMO雁


題主你好,我就結合我個人經歷和曾經同學的情況,簡單說下我的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初一的知識跟小學銜接較為緊密,就數學而言初一的數學還只是停留在小學的算數上,小學基本功紮實的孩子在初一通常不會掉隊。但是初二呢,初二逐漸接觸真正意義的數學,即基本初等函數等(實質還是初等數學的皮毛),外加自然學科物理的加入,英語的進一步深化,很容易出現部分同學跟不上課程進度。回想我當年的情況,初二掉隊的情況在女生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此外,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的變化,班級與個人都容易滋生厭學情緒和叛逆心理,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深淵甚至不願受正確的約束。

以上是我分析的原因,接下來談一下解決方法。知道症狀,對症下藥就好辦。

我認為:

首先,身為家長更多的應該是教育,教導,不提倡體罰,更不可過度體罰。有些家長體罰掌握不了“度”,一旦體罰過度,要麼孩子和家長對著幹,孩子對學習更加厭惡,要麼孩子產生恐懼心理,都是不好的。

其次,就是最關鍵的一步了。成績下降是問題,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怎麼解決呢?

我認為:在茶餘飯後和孩子多聊聊,多談談他學習上的情況,多聽聽他的困難。課程難的話,就做到課前多預習,課後多請教多複習,這是良藥;課程不難的話,就幫他分析原因,究竟是語文的字體潦草,還是數學的計算粗心大意,還是英語沒有背單詞,有什麼問題就服什麼藥,這是根本;如果是他心理上的矛盾,比如說他課堂上經常注意班級裡某某異性而忘記聽課,就多多跟他談一談家長自己的看法,或者家長跟老師聯繫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最後一條,方法道理說一千道一萬都大差不差,重要的在於執行,在於實踐。孩子缺乏毅力,缺乏執行力的話,家長就多多注意培養。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自的一個小目標等,和他一起奮鬥,既能陪伴他也能監督他。

初中是初等教育承上啟下的一個關鍵階段,家長要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孩子需要的時候幫助他,不需要的時候給他留出私人空間。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如果對您有幫助,可以幫我點個贊或者關注。我是知與行,專注小學中學和大學問題的解答,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分享,專注英語教學。


小趙談教育


前言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初二所暴露出的問題,其實都是初二之前長期積累的結果,而不是初二才出現的問題。

初一是學習習慣培養的黃金期,因為這個階段,剛從小學升入初中,雖然科目變多,但各個科目的難度還不是很大。

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充分利用好,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學習方法、精力分配管理…),那麼,到了後面初二、初三,隨著學業壓力的增大,孩子的學習會越來越吃力(初二多了一門物理,初三又多了一門化學),問題也會逐步暴露出來。



找原因

在尋找解決辦法之前,首先得找到孩子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只有找準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的信心。

具體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進行反思:

1⃣首先,就是針對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情況進行梳理:有沒有預習的習慣?聽課質量如何?有沒有複習的習慣?有沒有反思總結的習慣?平時睡眠質量如何?數學,物理,英語等有沒有整理錯題本或者積累本的習慣?…

2⃣其次,就是結合孩子期末考試的各科成績表現,進行詳細的統計和梳理。首先是各科總成績和相應的排名,其次是按科目,分別統計各類型題目的得分情況,統計得分率或者失分率,找出薄弱科目以及薄弱科目的具體薄弱環節,為後面的強化做準備。



找對策

針對上一步找出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提升目標和提升計劃。

1⃣如果是學習方法的原因,可以從網上或者找班裡學的比較好的同學請教他們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想光憑努力來彌補你與尖子生之間的差距,很難。

所以,要“學會學習再學習”,天賦是少數人的,套路是所有人的。

當然,也可以關注我,多看我發在今日頭條裡的“微頭條”和西瓜視頻裡的內容,裡面有比較系統全面的學習方法總結分享(免費)。相信能幫助到你😊。

另外,總體上來說就是,理科要重視“錯題本”,文科要重視“積累本”

如果基礎比較薄弱的話,建議迴歸書本,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解題技巧。



2⃣假期是逆襲的最佳時期,如果你想開學後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就得好好規劃利用好寒假。

具體來說,就是結合上一步梳理的情況,制定各科目的提升計劃,並嚴格執行。總體來說,寒假裡的主要工作有這麼3項:

1⃣首先,是系統地對本學期內容進行復習消化,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

一學期下來,學的內容很多,平時沒有時間系統消化,所以剛好可以利用寒假的自由支配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2⃣其次,是做好課外閱讀和積累。通過閱讀和積累,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識,拓寬視野,同時,也可以為今後的寫作積累素材。

閱讀不光是對文科的學習有幫助,對理科同樣適用。很多孩子數學學的不好,問題就出在他們的“理解能力”上,題目看不懂、理解錯誤…其實都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出了問題。

豐富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孩子走得更遠。

3⃣最後,就是得做好“學期預習”,“笨鳥先飛早入林”。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環相扣,事先做好了預習工作,聽課才有主動性,效率才會高。

在預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①不必每門功課都預習,可以先選擇自己學起來比較吃力的學科進行預習;

②預習不能過“細”,也不能過“粗”,預習不能代替聽課,“過細”會讓你聽課時感到乏味,從而降低聽課積極性;“過粗”的話會導致讓預習流於形式,達不到預習的效果

結束語

希望孩子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態,利用假期適當放鬆、及時覆盤總結,預習規劃、自我充電,在寒假中完成華麗的蛻變!

♻️關注“教練講高效學習”,教你普通學生如何可以通過掌握方法考上清華北大♻️


教練講高效學習


我是一名初中老師,也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凡是有這種情況的孩子,一般都是學習方法方面存在問題。

初一是小初銜接所學知識的難度、深度和寬度都不大,只要孩子認真踏實,基本上都能取得較好成績。

但是到了初二以後,知識的難度、深度、寬度都大大的增加,特別是數學英語兩個學科要比初一的難度大得多,另外又新增加了物理學科,學起來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且還有一定的難度。



改變孩子的學習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就拿數學學科來說,初一年級學習的是最基礎的代數知識和最簡單的幾何知識,孩子只要把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掌握了,加上一定量的訓練,基本上都可以取得較好成績。

但到了初二以後,知識的深度寬度大大增加,而且綜合性比較強,僅僅只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做適當的習題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達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的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學懂了。

要達到這樣的學習目的,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上新課前,要自覺自主進行課前預習,根據教材提示、課後習題,通過讀書,圈劃重要知識,標註出難點和疑惑點,批註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嘗試做對應的練習題,查閱與本節內容相關的資料,加深對自學內容的理解。

2. 養成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習慣。課堂上要專注認真的聽講, 根據老師的講解和引導,注重解決自己預習中的疑難問題,積極參與教與學整個過程,在自學、討論、探究、練習、概括、判斷、分析、糾錯、綜合等活動中深度參與。



3. 養成良好的複習鞏固習慣。 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自覺自主的做好複習鞏固。複習過程要重在理解鞏固,力爭做到當天的學習任務當天結清,不留欠賬。要重在梳理、歸納和整理,使前後所學的知識能夠形成知識鏈和知識體系,從而不但提升自己分析、蒐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4. 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把每一次作業都當成一次考試。作業必須做到快速完成,杜絕拖沓,杜絕推延。要確保所做的每一道題都正確無誤。不僅要保證速度、準確率,還要規範、乾淨、整潔的完成每一次作業。

5. 養成良好的自我矯正習慣。 要根據自己平時作業與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加強自己薄弱地方的強化訓練,彌齊自己的短板,總結方法規律,形成經驗和技能。

初二的學習和初一年級有很大的區別,要引導孩子更加註重自己學習品質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克服初二年級兩極分化的危險,穩步提升學習成績。


教育探微


孩子初一還好好的,到了初二掉的不行,信心也快沒了,題主說的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是比較常見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從知識的層面來說,初一的知識還是比較簡單的。如英語就是一些字母和簡單的句型,而到了初二,知識的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的加強。如語文初一考試一般都是出的是記敘文,而到了初二又加上了另外一種文體_說明文。

其次,考察的重點也不太一樣了。初二了,考察學生的思維邏輯的能力,初一呢,還考慮到與小學的銜接,稍微靠近小學,而初二題型完全往中招上靠了。

其三,又增加了一門物理學科。新增的這個學科呢,很考察孩子們的理解力,悟性。有些女生就學不動了。一旦有一科拉著腿,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信心。加上數學也開始有幾何,有些孩子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就也受到了影響。

再點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孩子們經過一年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對學校的一切都熟悉了,同學之間也開始熟絡了,想結夥玩了,有些同學禁不住別人的引誘(遊戲、漫畫、魔幻小說),就被一些同學帶跑偏了。我們班就有幾個同學,現在對打遊戲特上心,一下課就聚在一起討論,而且幾個人愛結夥同玩。本來有兩個是中等生,現在就往下走的特別快,從他們的作業卷子就可以,心不在焉,寫什麼都是敷衍了事。

因此初二是分化的關鍵階段,以往也有這樣的感受,到初二最難教,最鬧騰,學生也開始進入叛逆期,開始頂撞家長,頂撞老師。

所以建議題主特別關注這一階段,一方面樹立他學習的信心,多與老師溝通交流。另外方面,關注薄弱的學科,如果是一些副科,還不太要緊,如果 是主科一定要想辦法,趁寒假補上去。遏制住下滑的趨勢,不然到下半期滑坡現象更為嚴重,到了三年級,他想學也力不從心了。學習真的是如古人說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