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真的低位割肉離場了嗎?

陳剛舉


何為低位?何為高位?不管是散戶投資者還是專業投資者,能知曉嗎?影響股市上漲與下跌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國際形勢、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地域經濟、經濟週期、投資者情緒等等,都能影響股市的上漲與下跌。低位,就真的是低位?高位,就真的是高位?變量之中尋找確定性,本就困難,再加上散戶投資者並不專業,判斷起來就是難上加難!

散戶真的就只有低位割肉離場嗎?

金老師認為,散戶在股市中最缺乏的是專業的知識、理論與實踐、心理素質,而這些剛好又是制約著散戶投資者是否能在股市中盈利與否的決定因素。當然了,散戶之所有絕大部分在股市中無法實現盈利,原因也是沒有這個水平。

那麼,散戶就只有在低位割肉離場嗎?金老師並不這般認為,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凡是講究的是章法。散戶投資者以非專業挑戰專業,本就不合理,這個市場很多專業的投資者尚且不能盈利,更何況是非專業的散戶投資者。所以,認識到這個問題,如果散戶投資者執意在股市投資,那麼就需要有著專業的知識與理論,還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要不然,只能落得低位割肉離場。

其實,低位與高位,金老師認為有兩種判斷方式,一則是位置高低,二則是估值高低。通過位置的高低,判斷雖然並不準確,但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種方式。最合理的則是估值判斷的方法。當然,兩者結合更為合適。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位置處於低位,而這時的估值水平也處於歷年水平的低位。這家上市公司大概率就是處於低位,也就沒有必要割肉。如果業績優良,未來甚至還有好的股票價格的表現。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處於高位,估值也是處於近些年的高位,業績表現不理想。這時,大概率就是處於高位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位置低,但估值水平還是高呢?這個時候需要看業績了,如果業績未來預期不好或者存在影響,那低位之下還有低位。

散戶投資者真正的是需要看清楚自己、瞭解自己,然後學習專業的知識、理論,克服自身的缺點,理性的判斷高低位,而不是胡亂“割肉”。


厚金說


坦白告訴你,是的。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在股市失敗,但依然無法改變這一現實。因為我自己就是從事證券行業,在2015年的時候很多客戶入場,中途被套割肉反覆折騰,越多越虧。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人還是不斷的安慰自己,說熊市一定會過去,牛市一定會到來,但是到去年持續下跌,最後很多人都投降了。我親眼看到無數客戶在2500點左右清倉割肉說再也不炒股了,而且還有一些直接銷戶斷了再戰的念想。

也許這是好事,離開了股市,用一兩年時間幹別的就把虧的賺回來了,也不用再受股市的折磨,這些人在之前的下跌中,每天都是煎熬,離開也算是一種解脫。

然後他們都清倉、銷戶後,大盤開始轟轟烈烈的上漲了,之後就是新人開戶了。新鮮血液不斷進入股市,無知者無謂,每天都在炫耀自己又吃了兩個漲停,三個漲停,覺得股市就是取款機。

但是,最終的結果,我想,早已註定。

所以我一般不勸人炒股,能勸離的就勸離。股市的宿命就是這樣,狂熱入場,失望被套,煎熬忍受,最後絕望離開,週而復始,少有例外!


財經宋建文


只有很少的散戶,才會低位割肉離場。

散戶的特性,賺了錢的股票反而拿不出,但是面對虧損被套的股票,這種持股的毅力,真的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很多散戶被套幾年都是常事,有心態好的,乾脆不聞不問,放著,等牛市到來。

其實,被深套了,這種堅定持股的策略本沒有錯,如果賣出,是真的虧損,不賣至少股票還在手裡。

這種想法和做法,在之前的行情是可行的,但在註冊制時代,很危險,等退市制度健全後,退市的股票大量增加,沒準兒你買的股票,就要退市,會一無所有。

美股市場,2013-2017年,共有1438只股票退市,而同期A股市退市的才有27只,這個比例很懸殊。未來的A股也會向著美股方向發展。

新時代下,要根據市場的變化而改變自己,適者生存,當然這個變化是緩慢中進行的,18、19年的暴雷股票逐漸增加,這就是跡象,但不會出現大面積的退市股。

在這個過渡期,就是給大家學習和調整思路的時刻。

在不久的將來,股市裡散戶會越來越少,這是規律也是股市發展的必然,關於這個話題有點深度,今天就不展開說了,以後專門講。


劉思遠Cc


我認為低位割肉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反彈後割肉

一個股票從高位突然跳水,進入熊市後,一般散戶都是被嚇蒙了的,不會割肉的。反正這麼多年和投資者接觸下來,低位割肉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反而是長期套牢不動的人在增加。管你怎麼跌,就是不動,這樣才是散戶的真實寫照。

但是,當行情轉暖,忽然一波急速拉昇後,散戶就不淡定了,還沒到成本價可能就要趕緊跑掉,生怕股價再回到之前的低點。

所以,大部分散戶割肉,都是在還未回本或者即將回本的過程中,這本質還是割肉,賺錢的則是那些低買高賣的人。虧錢的是高買低賣的人。

所以股市邏輯很簡單,你買高了,就可能虧,你買的低,或者跑得快,就能賺錢。

當然這不是價值投資的角度,而是博弈的角度。現實上,公募基金為首的機構很少做價值投資者,大部分都是趨勢投資,抱團取暖現象非常明顯。比如今年的科技股,和大消費板塊,就出現抱團取暖的情況。過去幾年,這種現象從未改變過。

一旦趨勢結束,這些機構就是砸盤的主力,不然A股牛短熊長是怎麼來的?就是漲的時候大家拼命買,出現短期快速透支行情的現象,而大家一窩蜂進場後,又開始比誰跑得快,割韭菜姿勢優美。

這也是為何A股永遠都是一九原則的原因。沒有價值投資的基因啊。


趙冰峰財經


講個簡單的案例故事吧!


2018年底,A股從2018年初3587點開始一路殺跌,到了年底的時候行情一度跌倒2440點,其實在沒有跌倒這個點位的時候,有好幾個投資者問我,老胡,大盤還要殺跌,很多機構或者有些人看到2000點,我現在持有的股票不想做了,我想清倉,再也不踏入A股了。去年年底的時候是市場最為恐慌的時候,也是散戶最為擔心想自己資金不斷縮水的時候,虧損了50%以上,忍受不住就選擇割肉離場觀望。


從這個事情上看,想想為何散戶會在低位割肉呢?個人的觀點是:


1.心理作用,在股市裡,心理作用,心態要比你買什麼股票要重要的多,很多投資者是別人貪婪的時候他貪婪,別人恐懼的時候他恐懼,最終導致六神無主,選擇割肉


2.從眾效應,其實炒股,聽到市場的小道消息太多,自己沒有注意,別人買自己也沒,看到市場下跌,聽到市場還會下跌,就會選擇賣出,割肉


3.散戶在虧損多少的情況下會割肉呢?其實我做過一個調查,90%以上的投資者會選擇在虧損60%--65%的時候會選擇割肉,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資金會沒有


總之,我們會發現,往往底部的時候,市場最恐慌的時候,也是散戶最容易割肉的時候,。


開心財經


首先我覺得提問這個問題確實有點不客觀,很多人都是覺得中國的散戶都是羊群,任由機構宰割,但是我想說的是中國有1千多萬的職業散戶,這些職業的散戶,幾乎是每年都能夠實現比較穩定的盈利。也就是說這些散戶雖然不是,股市的最大獲利者,但是他們歷經滄桑,依然活躍在股票的市場。

就說最近的散戶戰勝主力資金的案例吧。2018年5月證監會判決了的一起操縱股票的案件。江衛東操縱“鳳形股份”被處罰300萬元。江衛東從2016年開始利用持有的股票以及自己資金的優勢,操作該股票。但是在此期間,由於股票的行情不好。江衛東不賺反虧51,221,078.64元。這也是中國的散戶,戰勝主力資金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

因此,中國股票市場的散戶其實已經算是神經百鍊的交易者。有些散戶的操盤能力遠遠超過主力資金。無論是從交易經驗還是交易技術,能夠在中國的股市存活,就說明該交易者是股票市場的弄潮兒。

因此,對於作為中國的職業散戶交易者,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抓住了這一波的行情。絕對不會像是很多人形容的底部割肉,高位進場。淡然了,交易股票確實不是很容易,因此一定要確保資金的資金安全,資金就是職業散戶最重要的力量。

發財仙人球:力圖用最通俗的語言,分析交易心理學和技術分析,祝大家投資順利,歡迎留言、點贊、交流技術。


發財仙人球


A股每一輪熊市行情都會淘汰大部分的股民,尤其這三年的下跌導致95%的股民被深套,指數也是從最高點跌到了2440點後展開上漲,真正能實現解套的是極少數的人群。

2018年熊市下跌,大盤跌去了1000多點,在這一年被套牢的股民基本上都會持股等到解套,在2018年之前,80%的股民是割肉離場了,這裡涉及到人性的承受問題包括資金的重要性,決定了有多少人能熬過熊市,等待牛市來臨。


1,人性的干擾

熊市初期,大部分人都還在看漲牛市,入市資金也會相當活躍,導致大批股民被深套,而一輪熊市的下跌,如果是經歷一年的週期,很多人肯定是等的起的,比如2008年的下跌,2009年的反彈,一般人套牢一年是不會磨滅希望,如果是2015年熊市入市的投資者,一旦倉位較大,這三年下跌大部分都割肉離場了。對大盤的恐懼心理和賬戶資金持續虧損會導致從希望到失望,最終看不到解套的來臨,割肉離開市場。貪婪和恐懼一直被市場放大,人性的弱點展露無遺。


2,資金的重要性

一筆資金投資股市,對家庭的影響,對自身的影響是決定了捂股的時間,有的股民是閒錢,可以捂股幾年都不影響,有的股民是借貸或者把家底都投入股市,肯定是承受不了市場的波動,資金的重要性,決定了在熊市能否捂股到牛市的來臨。


所以,散戶在熊市中就是不斷割肉的過程,低位肯定也有人離場。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股評:股票行情結束,今年收陽報3050,依託於20年均線強勢支撐,且未能突破,後市看漲,主要關鍵壓力3600點關口,如果突破即將迎來大牛。1:放大對券商等機構股權比例,後市引發市場增量資金,且北上資金全年淨流入,券商看好,那麼牛市指日可待。不足之處是藍籌股受市場追捧,銀行,消費板塊等市場流動性強,龍頭股成為價值投資的首選,相反流動性差的也也就模糊於我們視線之外。所以需注意高送轉和績優股方面。2宏觀方面GDP持續下行放緩承壓,面臨5的時代,三駕馬車動力不足,但在供給側改革利大於弊的方面給出國企民營的發展,當前利率進一步寬鬆解決政策的融資難,融資貴有好的保證,給企業減負降稅也是必要問題,避免一刀切的危害再次出現。3近期貨幣執行報告解析,三大攻堅戰重頭在於扶貧,最後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環保次之,並改變了國家主要矛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之間的關係,而非落後生產力關係,這一切都是國家在進步,但和歐美髮達國家還是有差距,但也意味著未來市場最好的投資也必將在中國,民營發展也將更上一層樓。如此等等說之不盡。總結:國之復興,不期近至,大牛之期,不遠隨行。


中金在線頭狼


A股每一輪熊市行情都會淘汰大部分的股民,尤其這三年的下跌導致95%的股民被深套,指數也是從最高點跌到了2440點後展開上漲,真正能實現解套的是極少數的人群。

  2018年熊市下跌,大盤跌去了1000多點,在這一年被套牢的股民基本上都會持股等到解套,在2018年之前,80%的股民是割肉離場了,這裡涉及到人性的承受問題包括資金的重要性,決定了有多少人能熬過熊市,等待牛市來臨。

  就說最近的散戶戰勝主力資金的案例吧。2018年5月證監會判決了的一起操縱股票的案件。江衛東操縱“鳳形股份”被處罰300萬元。江衛東從2016年開始利用持有的股票以及自己資金的優勢,操作該股票。但是在此期間,由於股票的行情不好。江衛東不賺反虧51,221,078.64元。這也是中國的散戶,戰勝主力資金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

  因此,中國股票市場的散戶其實已經算是神經百鍊的交易者。有些散戶的操盤能力遠遠超過主力資金。無論是從交易經驗還是交易技術,能夠在中國的股市存活,就說明該交易者是股票市場的弄潮兒。

  散戶真低價割肉了嗎?這個問題我從套牢同事那瞭解,我幾個同事同時持有東方金鈺,成本14元,可謂深度套牢,她們沒有一個低價處理,所謂低價割肉的真的很少,她們有穩定收入,股市不好,乾脆不看,象忘了還有股票,她們經歷過幾輪牛熊市,每次都小賺才拋出,只是這時間成本我就呵呵了!


用戶3364149358241309


散戶真的會低位割肉離場?有,但絕不是大多數。

從正常的市場行為來看。只有買賣才會產生交易。所以當散戶割肉離場的時候,一定是有成績資金去接受的。離場的散戶多了。那必然市場的階段,成交量會放大。

事實上,當我們去回顧歷史上所有牛市形成前段的過程的時候。最低的階段當中,市場的成交量都是萎縮的。這就是所謂的地量地價。

就用2015年的這輪牛市來做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這輪牛市啟動之前,之前做過長期的橫盤整理。而在這個階段當中,成交量並沒有明顯的放大。這也就意味著在進過程當中,市場的買賣並不活躍。

散戶並沒有形成集中的拋售。所以成交量就沒有放大。

再去注意一下。即將大幅拉昇之前的,成交量變化。這個過程當中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市場成交量的放大。這也就意味著這個過程中,市場的交投開始活躍。而多數的散戶就是所謂的倒在了黎明前。

而那個位置。正好是之前多數散戶被套牢的位置。下跌調整是打不垮散戶的。但當微利,小賺的時候,反而是散戶持倉不穩的時候。

總的來看,散戶的行為並不是在最低處割肉離場,而往往會倒在牛市的黎明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