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養殖有多累?

範東臣


關於養殖累不累的這種問題,對於農村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因為在農村生活,除了靠種植就是養殖為主。當然,還有一些人是種植兼養殖於一體的。那麼養殖到底累不累呢?這個問題的範圍比較籠統,準確來說養殖累不累是跟養殖的規模緊密相關,但是並不是說養殖越多就會越累,知道為什麼嗎?為了更好的分析,我們把養殖分為三個階段逐步介紹。




搞養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一些小規模養殖,這種現象在農村是最常見的,比如說每家每戶都喜歡養少量的幾隻禽畜作為自己食用。就拿養鴨來說吧,少量的養殖就是為了自己吃的,除了自己過年過節吃以外,剩下的也是為了招待親戚朋友才。因為自己養殖的時間週期比較長,使得品質更好,而且可以隨時取用,省去了經常去市場購買的麻煩。像這樣的微小養殖規模,由於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成本也是相當高的,但是養殖戶並不覺得類。

第二階段:如果養殖的規模越來越大達


到中期的規模以後,那麼你就要考慮到養殖的各種成本,尤其是人工的成本大大自己,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時候單靠自家人養殖其實還可以維持正常的人工成本投入和養殖技術,只是養殖戶會相對的覺得累很多而已。比如說養雞過程中的飼料搬運、投餵、病害管理以及銷售管理等等,當這些功能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時,你就會覺得很累,脫不開身,壓力還會特別大。所以說這個不大不小的養殖規模是最累的。

第三階段:如果當養殖的規模達到最高峰或者超過自己養殖的最大承受能力時,要想在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賺取更多的錢同時,那麼你就不對不對開始僱傭別人來幫你管理。一旦有傭人幫忙養殖和管理工作,那麼你就可以放開心情去旅遊享受生活,這時候的你儼然是一個成功的養殖者,準確來說就是一個靠養殖為主的農村大戶人家,或者說是一個老闆。對於這樣的成功養殖戶而言,既然有工人幫忙養殖管理,那麼養殖的整體工作就輕鬆很多。根本不存在養殖太累的問題,甚至是養殖最賺錢的一個覺得


綜上所述,搞養殖累不累都是不一定的,具體還是要根據養殖的規模程度來覺得,一般來說在養殖規模達到中等以後嗎才會覺得捉襟見肘,才明白生活的意義


蜂果仁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是忍不住的想回答,因為我爸和我舅就是在家裡養雞,土雞,飼料雞,鴨子都有。最開始是養雞,後來增添了一些鴨子,看他們養雞真的是累。

雖然家在農村平時也有養雞,但是以前那種養殖方式只是超小規模,養了自己吃的。而現在不同,現在是養來賣的,不論是技術方面,還是經驗方面都會有所差異,大規模的養殖真的難多了。一年飼料雞一般是養四輪,從前期的搭棚,到小雞的挑選,到中間得養殖,再到售賣都不容易,一個字就是累。


一、搭棚

前期搭棚,因為是在山裡搭建的,想請人幫忙也比較困難,所以就是老爸和老舅兩個自己搭建的,比較費時費力。搭棚來說,棚子太小,雞生存環境不好,就很容易感染病,最怕的就是雞瘟,有一批雞因為雞瘟去了差不多,所以隨著養的雞越來越多,棚子也搭大大小小有幾十個。

二、風險

然後就是購買小雞,給小雞打針,因為沒有購買設備,都是大半夜的一隻一隻抓過來打針,你想那麼多的雞有多累,建議有條件的可以買個設備。養雞鴨真怕雞瘟和鴨瘟,還有在我們這邊經常會出現颱風天氣,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有一年鴨瘟,幾乎所有養的鴨子都沒了,鴨子差不多都可以賣的,真的太可惜了。還有去年臺風,有個雞棚的屋頂不牢固被吹跑了,老爸老媽冒著颱風天走路去山上,從我們家到山上平時走路需要一小時騎電動車要二十幾分鐘左右,真的是把我嚇壞了,兩個老人家怎麼說都不聽,還好安全到達,還冒雨綁雞棚。



三、售賣

還有就是你養雞一定要找好銷路,不論養啥都要,不然等可以賣了,沒地方銷,養那麼多,一天都吃不起,太能吃了。所以等快能賣了,老爸就希望有個好的價格,有人來收購。一般是等人來收購,有的是零售拿到市場上賣,有時候能買個好價格,有時候差不多隻能保個本。總之,不容易,費時費力,還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能不能賺也不是一定的。



鄉村米粒


說到搞養殖多累,我來數數我的心裡話。07年那時23歲和父母拿著全部家當租了37畝山場養豬,那時沒錢一個夏天只買了一個西瓜。因為姑父會來幫助拉線建豬欄,木頭全是自已砍的。水是從山腳下挑上來的,那時還沒拉電。所有可以不用花錢自己乾的事都自己幹,蓋好豬場抓了7頭母豬,邊養豬邊開荒種菜種果樹。每頭母豬生崽都守著,不管白天黑夜。怕染到外面的病菌,能不出門就不出門。365天無休假,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過年串門。小孩子對自己的父親說:“爸爸,那個叔叔身上好臭,他是不是叫花子呀?”

敖了十年從7頭母豬發展到70頭,從37畝山場到270畝山場。猶記得14年15年頂著一百多萬的債,那樣的行情,買一包米要我們四個人籌錢(父母和我2口子,籌79元買1包50斤的早米。那時已是2個娃的爹)經常半夜哭醒。

到16年17年行情好轉,又來了環保。七部門聯動,我那是可養區但環保得達標。因為我那山比較陡,也為了省錢。所以豬場分散,哪平就建哪。環保得投入很多錢。17年底簽了退養協議,養豬十年就剩當初的5萬元和七棟豬欄270畝山場。

18年開始養殖土雞,沒辦法,不能讓山和欄舍空著。這是我們十年所有的勞動成果。問搞養殖的有多累,只有我們這些搞過,經厲過的人才會懂。在這最後跟所有搞過養殖,還在搞養殖,打算搞養殖的農人們說一句,辛苦了。加油!





老表劉勤


搞養殖有多累?只有搞過養殖的人才能深有體會,其中的酸、苦、辣的滋味能讓人記憶深刻。累還不是最主要的,累一點能賺錢的養殖人都會發出甜甜的微笑,只有很累還虧本的時候才叫人心疼。

我是養殖過雞的人,現在想想真的太累。記得自從進雞苗開始就沒有好好的睡一個安穩覺。雞苗進入育雛室,使用柴火做的升溫,必須保持2小時撿一次柴火。才不會因柴火熄滅而導致室內溫度降低。育雛室採用的立體籠養,每天必須將墊板上的雞糞清理兩次,清理一次最少半小時。現在想想那種髒亂汙的環境,都不知道當時的自己是怎麼處理過來的。這些事雖然難,也只是身體上比較累,真正心累的是銷售的問題。

當時並沒有找到相應的渠道賣雞,只能將雞拉到趕集的地方進行出售,一天銷售十來只。銷售速度太慢又開一個三輪車拉著雞沿村叫賣,早上6點多出門一下到晚上7點多才到家。中午飯就是隨身帶著的幾個餅乾,喝點家裡帶出來的開水。這其中的辛苦只有做過的人才能體會,雖然很累,但看著雞慢慢的銷售出去,又有一種成就感。

隨著養殖碰到的銷售問題,嘗試著去跑飯店、農貿市場、酒店與農莊。每推開一扇門,都鼓足了勇氣,每離開一家心裡總是低落很多。當走到下一家時又重新推門,遭受的白眼現在還記憶深刻。就勉強在一個小飯店答應要雞,付款要月結,想著能銷售出去也是好的。最終只銷售了兩個月,收了一個月的雞錢小店就關門了,打老闆電話也不接,還讓自己搭進去了幾十只雞。

創業本就艱難,但養殖這一條創業路是最艱難的。累算的什麼,為了達到賺錢的目的,受的白眼,傷了內心自尊都得忍著。養殖有多累,寫到這裡我都感覺自己無法用詞語來形成,唯一知道只有賺錢後能帶給自己一絲喜悅。


農村業儒


養殖業的艱辛不入行的人真的體會不到,筆者養雞十來年,雖然已經非常的厭倦了,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繼續,畢竟家裡有老有小,在農村又沒有什麼工做,外面又不能出去,總不能窩在家等吃吧?


不過對於筆者而言,在養雞過程中最辛苦的不是體力上的勞動,這個我們農村長大的人早已習慣,而是心裡的壓力。

在養殖的實踐生產中第一個最怕的就是沒有成活率,這也是養殖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之一。在本地筆者親眼見過一個鴨子養殖戶,兩夫妻一邊流淚一邊擔著兩框死了的半大鴨去山裡掩埋。

我們這裡的農村人本來就不富裕,一下子損失那麼多鴨苗,已經把這一批次的養殖利潤劃空,甚至連本錢都虧完了。直接點說,就是一個家庭好幾個月都沒有一點的收入,還要付出飼養的成本,這種狀態簡直不敢想象。

第二是怕產品賣不出去,這個情況在我們土雞養殖戶中最凸顯了,不知道有多少養雞技術好的人,因為銷售問題而選擇停業或轉型。

筆者本地曾經也有一家規模不錯的土雞養殖戶,那個老闆也算我的半個師父。以前可是土雞界的紅人,我們的雞苗都是來自於他的土雞場。然而好景不長,5年前不知道啥原因,合作渠道幾乎癱瘓,造成損失幾百萬後,從此遠離了養殖這個行業。


農村蔣小蘭


養殖是比較累的,但累中有快樂。在農村搞個養殖養豬場,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造豬欄,如果全部請人建造豬欄,只煮一下飯菜給工人吃,談不上多累。如果只請師傅建造豬欄,自己做幫工,那就得搬磚、拌水泥沙、運材料,這就是十分累的事。

豬欄建好後,就開始購買豬苗回來養殖。每天都要餵豬三餐,每次餵豬都要把清水煮成溫水,然後倒入豬料拌好用扁擔挑到豬欄給豬餵食,早上喂完豬後就開始進行清理豬糞工作。用掃把掃豬糞,或用鏟把豬糞鏟到豬欄的排糞管裡,然後用自來水清洗豬欄,保證豬欄的清潔衛生。忙完豬欄的清理工作一般都要幾個小時,這個時候身體已經十分疲憊,又要回去做飯吃早餐,可以說搞養殖早上是最累的。期間用完飼料,又要聯繫賣飼料店購進飼料。每次豬出欄也是最累的,賣豬又要把豬抬上車。一頭豬六十至八十斤,一次出欄幾十頭,抬完幾十豬豬又是一個上午,累得滿頭大汗。

搞養殖業雖然是很累的工作,每天都起早貪黑的勞動。但是每次豬出欄的時候一大把鈔票在手上數,收穫勞動成果幾千幾萬的人民幣,再累也感到快樂,所以搞養殖業有苦也有快樂。




平凡人的每一天


是很辛苦,如果你喜歡這工作,就會享受這工作,那樣就會苦並快樂著了……這要看養的是什麼。肯吃苦耐勞,不怕髒不怕累養殖場也是可以的我自覺加強學習,虛心求教釋惑,不斷理清工作思路,總結工作方法,一方面,幹中學、學中幹,不斷掌握方法積累經驗。我注重以工作任務為牽引,依託工作崗位學習提高,通過觀察、摸索、查閱資料和實踐鍛鍊,較快地完成任務。另一方面,問書本、問同事,不斷豐富知識掌握技巧。在各級領導和同事的幫助指導下,不斷進步,逐漸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況,找到了切入點,把握住了工作重點和難點,才能完整的做好事情。






鄉野倩妹


養殖是比較累的,但累中有快樂。在農村搞個養殖養豬場,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造豬欄,如果全部請人建造豬欄,只煮一下飯菜給工人吃,談不上多累。如果只請師傅建造豬欄,自己做幫工,那就得搬磚、拌水泥沙、運材料,這就是十分累的事。

豬欄建好後,就開始購買豬苗回來養殖。每天都要餵豬三餐,每次餵豬都要把清水煮成溫水,然後倒入豬料拌好用扁擔挑到豬欄給豬餵食,早上喂完豬後就開始進行清理豬糞工作。用掃把掃豬糞,或用鏟把豬糞鏟到豬欄的排糞管裡,然後用自來水清洗豬欄,保證豬欄的清潔衛生。忙完豬欄的清理工作一般都要幾個小時,這個時候身體已經十分疲憊,又要回去做飯吃早餐,可以說搞養殖早上是最累的。期間用完飼料,又要聯繫賣飼料店購進飼料。每次豬出欄也是最累的,賣豬又要把豬抬上車。一頭豬六十至八十斤,一次出欄幾十頭,抬完幾十豬豬又是一個上午,累得滿頭大汗。

搞養殖業雖然是很累的工作,每天都起早貪黑的勞動。但是每次豬出欄的時候一大把鈔票在手上數,收穫勞動成果幾千幾萬的人民幣,再累也感到快樂,所以搞養殖業有苦也有快樂。




任玉喜


搞養殖種植的沒有不累的,從承包場地到規劃場站設施到引種、消毒、疫苗、驅蟲、飼料配比、日常巡場、場區及圈舍溫度、衛生,等到繁殖期還要做到更精細化,這關糸到養殖的經濟前景更是馬虎不得,幾何做到陪吃陪睡陪玩的“三陪”模式,稍有不慎一年的努力幾何白費,更嚴重的血本無歸,後期還要補助餵養合理分欄,慢慢走向標準化模式,等這一切都正常了又到了出欄期,必定養殖要走經濟模式,要市場化,市場行情好一年的收益還是有的,行情一有波動等於一年白乾,所以有句話說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養殖要本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堅持本心發展,不怕風言風語,更重要一點貴在堅持,養殖人要有一股瘋勁。

最後祝所有養殖的朋友一帆風順。











微農莊


養殖是比較累的,但累中有快樂。在農村搞個養殖養豬場,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造豬欄,如果全部請人建造豬欄,只煮一下飯菜給工人吃,談不上多累。如果只請師傅建造豬欄,自己做幫工,那就得搬磚、拌水泥沙、運材料,這就是十分累的事。

豬欄建好後,就開始購買豬苗回來養殖。每天都要餵豬三餐,每次餵豬都要把清水煮成溫水,然後倒入豬料拌好用扁擔挑到豬欄給豬餵食,早上喂完豬後就開始進行清理豬糞工作。用掃把掃豬糞,或用鏟把豬糞鏟到豬欄的排糞管裡,然後用自來水清洗豬欄,保證豬欄的清潔衛生。忙完豬欄的清理工作一般都要幾個小時,這個時候身體已經十分疲憊,又要回去做飯吃早餐,可以說搞養殖早上是最累,累得滿頭大汗。

搞養殖業雖然是很累的工作,每天都起早貪黑的勞動。但是每次豬出欄的時候一大把鈔票在手上數,收穫勞動成果幾千幾萬的人民幣,再累也感到快樂,所以搞養殖業有苦也有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