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長治崇慶寺


崇慶寺位於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色頭鎮琚村北側的紫雲山山腰,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九年,明清有擴建。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寺坐北朝南,天王殿和千佛殿居中,東西配殿為臥佛殿和三大士點,西北有地藏殿,東北有方丈院。

千佛殿是崇慶寺的大殿。它完整地保存著北宋的建築結構,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平面呈正方形。殿內有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三尊宋代彩塑。

崇慶寺有宋代彩塑24尊,除了千佛殿的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還有三大士殿的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和十八羅漢。還有明代彩塑23尊,包括了地藏殿的地藏菩薩、十殿閻王、六曹判官;天王殿的四大天王和彌勒佛、韋陀;千佛殿倖存下來的不到200尊小佛像。

三大士殿內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菩薩像兩側為十八羅漢,大小比例與真人略同,肌肉豐潤,骨骼健壯,衣褶婉轉流暢,神態生動自然,與俊秀而清逸的菩薩聚集一堂,剛柔相濟,風格迥異。佛壇前沿磚雕束腰處,留有兩方刻字,銘記著造像年代及佈施者姓名,證實了塑像製作的確切年代,歷經九百多年,保存完好,這在我國佛教文化發展史和雕塑史上,確為難得的珍品。


崇慶寺集宋、元、明、清四代建築於一處,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寺內保存的精美的歷代塑像,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