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現代的藝術作品價值沒有過去的藝術作品大?

Dowifly


從過去到現在,人類文明誕生了幾千年,藝術就產生了幾千年了,自然而然,藝術作品也是數以萬計了,早已經是堆積如山,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雖然藝術是繼承和傳承的過程,但是從古至今的藝術作品風格都是有所區別的,那麼,為什麼有人說現代的藝術作品價值沒有過去的藝術作品大呢?




現代的藝術作品價值不如過去的藝術作品,

當然了,現代是包括了當代。從藝術誕生的那一刻起,藝術就被賦予了文化屬性,而且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屬於它的文化,開篇已經說了,藝術是繼承與傳承的過程,也就是說下一個時代的藝術它要繼承上一個時代藝術的文化,最多隻是在風格上有所不同,



言歸正傳,為什麼說現代的藝術作品價值不如過去的藝術作品呢?對於這個問題,仔細分析有很多種原因,若是歸納起來,就只有一個原因了,那就是:現在的藝術家遠遠不如過去的藝術家,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創作出來的,有怎樣的藝術家,就創作怎樣的藝術作品,俗話說的,“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過去的藝術家的藝術素養以及創作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曠世傑作來了解,比如,“書聖”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比如,“歐洲文藝復興三傑”天才藝術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藝術作品,都是後世藝術創作者學習的範本,至於有沒有像那些天才藝術家學習,那就是個人的事情了,


確切的說,

過去的藝術作品價值大,那是因為作品保存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經過歲月時間的沉澱,具備了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古人創作藝術是精益求精的原則,現在的人創作藝術是追求“創新”,今天一個花樣,明天又一個花樣,後天又一個花樣,就好像變魔術一樣,新鮮感過了,也就被人遺忘了,一件總是容易被遺忘的作品還能有什麼價值呢?對吧,值得注意了,人們的審美態度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價值。


詩夜城主


為什麼有人說現代的藝術作品價值沒有過去的藝術作品大?這個問題並不深奧。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價值規律。藝術作品作為特殊的精神文化產品也是這樣。一般地講,藝術作品經歷的時間越長,歷史越悠久,價值就越大。這是因為,衡量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只是對其藝術價值的評估,還要對其歷史史料價值、人文價值、社會價值等作出綜合的考量。

過去的藝術作品經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幾千年能夠流傳至今,本身就說明這些藝術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被歷代珍藏下來傳至當今,成為碩果僅存的藝術珍品。比如晉代顧愷之的《洛河神賦圖》、《仕女圖》,宋代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趙佶的《花鳥圖》,比如王羲之王獻之和歐顏柳趙的書法作品等等。這些藝術作品不僅為歷代所崇尚所學習所臨摹,而且對後人研究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文歷史等有著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參考價值。

比如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我們通過這幅藝術作品,不僅看到了藝術作品本身高超精湛的技藝,瞭解到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初期,我們中國的繪畫藝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們從畫中看到宋初京城汴梁的城區面貌、風土人情等等,這是彌足珍貴的啊!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為什麼價值連城,能成為盧孚宮的鎮館之寶。是因為一,這幅畫創作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二,這幅畫創作於油畫誕生初期,對於油畫藝術發展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三,這幅畫本身具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被認為是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開山之作。四,這幅畫對西方油畫歷史,對文藝復興時期人文歷史都有重要研究價值。



所以說,不能拿過去的藝術作品與現代的藝術作品在價值上相提並論。同樣,現代的藝術作品在幾百年上千年後仍能保存流傳下來的也成了過去的藝術作品,一定也會價值不菲的。


燈影書畫


作為一個山水畫家,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有誤區,藝術的價值不一定體現在時間上,而體現在藝術作品本身。

現代的藝術作品和過去的藝術作品,區別在誕生作品的時間,就藝術本身來講,過去的作品除了藝術價值,還可能存在物價值,現代的作品,僅只有藝術價值。


八大山人作品

藝術作品的價值,體現在作品的唯一性,獨創性。一件優秀藝術作品的完成,畫家是主體,畫家優秀,所創作的作品自然不差,如果遇上該畫家的代表作品,那價值不可和一般畫作等同。


賈又福《太行豐碑》

中央美院的賈又福先生,他的山水畫作品深邃幽靜,壯美天成,畫風別具一格,自有其藝術價值,但要是提出他的代表作品《太行豐碑》,十年前都上千萬,而今呢?不言而喻,那是許許多多過去(古代)的藝術作品不能比擬。所以說看藝術作品的價值,不一定體現在時間上。


八大山人作品

現代的藝術作品只要夠優秀,價值足夠大;過去的藝術作品,既然流傳下來了,肯定有其價值。


陳莊水墨畫家


無論是現在的藝術還是過去的藝術,他們都是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最好的藝術,每個階段的藝術有每個階段藝術的特徵,時代的印記,本質上沒有什麼可比性。他們都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優秀的藝術品自然會流傳下來,這裡說的優秀的作品不僅僅是流傳下來的藝術,那些遺失的作品也有好的作品,只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社會的發展,戰爭,天災,人禍的原因導致部分優秀的作品被遺失。每個朝代都有流行的文化,隨著朝代的交替,前朝的流行文化未必適應後來朝代的文化價值觀,

過去的科技不發達,基本靠人為保存得以傳承至今,實數不易,物以稀為貴,即便藝術本身在過去不被看重,但是流傳下來的就是好東西,這個就是時間的魅力和藝術關係不是很大,藝術品的好與不好,受到當時人們價值觀的影響,說白了是由一群上層階級的喜好程度決定的。

反觀當代的藝術,科技的發達,思想的開放,知識的更迭,價值觀的缺失,導致一些純粹的藝術不給眾人認可,但是我相信在未來的時代裡面,我們現代的藝術也同樣會被後代人們看重,收藏,源遠流長。只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得以保存流傳,我就不得而知了。

就如郭德綱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當時的相聲,倒貼你錢讓你去看,你不願意去看,但是時間過去了,相聲藝術家離開了,遺留下來的那幾段相聲得以保存至今被我們看到了,視如瑰寶—大致是這個意思。

總結,過去的藝術有我們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地方,但是當代的藝術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不要徹底的崇尚過去,也不要徹底的否定當代,應該帶有辯證的眼光去看。





瑪依象


事實上在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階段出現的藝術形式都是值得肯定的。即便是美術音樂戲劇這些藝術門類也是經過長期的積澱形成的,如果歷史上沒出現過這麼多著名的畫作和雕塑,現在的美術能達到多高的藝術水準都值得商榷。所謂藝術無非是人類對於自我理解的外在表現,並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變革而發生質的改變,但方式會有所變通。比如電影,這種綜合戲劇音樂與畫面的綜合性藝術伴隨著工業革命誕生,從一開始被妖魔化到現在逐漸在人們心目中變成一種藝術門類,託科學技術與思想的飛躍發展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轉變,成為了一種藝術。再比如樓上所提到的電子遊戲,其實它也是一種新興媒體,從電子遊戲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沒有人規定它只能給兒童玩樂,但一直到現在,未成年沉迷遊戲這條罪狀依然懸在電子遊戲的頭上。這與之前美術音樂戲劇電影等等老的新的藝術門類誕生時所遭受的詬病雖然方式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因為人們不能理解這是一種藝術。驚世駭俗的藝術作品總會出現,因為被人們所接受的藝術門類大多已經被先賢完善的差不多,能夠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裡超越以往三千年五千年裡所誕生歷代先賢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的人,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越來越少。相反,新型的媒體又無法被大多數人理解,在新型媒體中誕生出極具藝術價值的作品也會被人們忽視。或許,只有在新興媒體逐漸修改完善自身,從而進化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驚世駭俗的大作品才可能出現。現在的藝術領域發展來看,真的到了一種瓶頸,但我堅信這只是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到來之前的寧靜,一個嶄新的能夠掀起變革人類文明的大時代即將來臨,到那個時候,無數的藝術作品將會湧現。


書法中國


由於商業化的運作,有的作品是為爭取最大利益,重複製作,或複製,不重視原創性和唯一性,作品的藝術屬性和價值都降低了。人們對現代一部分畫家的印象不如以前那些老畫家印象好,而且網上那些講課的視頻反映出來的功底完全不夠,或者很差,總是有一種讓人失望的感覺。感覺他們之中,有的就是騙人!

其他文化領域也有如此情況,如古典詩詞作品,為寫作而寫,不是真實的生活寫照,沒有真實的思想感情。

本人也是文學與詩詞創作作者,以後可以參與討論。


綠野春風齋


當代的藝術,科技的發達,思想的開放,知識的更迭,價值觀的缺失,導致一些純粹的藝術不給眾人認可,但是我相信在未來的時代裡面,我們現代的藝術精品也同樣會被後代人們看重,收藏,源遠流長。


藝苑齋主劉利華


我認為首先是時間問題。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流傳下來,戰亂,天災,人禍,流傳過程中,甚至爭鬥中有人為此喪命。能流傳至今,確實不易。

其次,古代藝術作品不僅僅是藝術作品,它可以留下古代人們生活的各種信息。我們無法知道古代人們的生活生產狀況,只能通過古人留下來的東西去研究揣摩。這一功能今天的藝術品是不存在的。

再次,歷史長河,大浪淘沙。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畢竟是極少數,年代越久遠,數量越少。且不可再生,物以稀為貴。

還有,能流傳至今的,大都是當時的藝術精品。有很多作品堪稱藝術瑰寶。其藝術水平現代人不能望其項背。

綜上所述,古人的藝術作品比今人的作品價值大就對了,幾乎沒有可比性。


書海馭波


以前的時代文化和現在的文化差異不同


劉志強書法工作室


過去的藝術,都是歷史人物的寫照,所需表達的種種痕跡都在揭示曾經發生過的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