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發文字就別發語音,不給別人添麻煩是基本的原則”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能發文字就儘量發文字,這樣只要對方打開手機都能看到,不管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只要她方便打開手機就能看到。若你們有生意上的來往,文字有時可以做為證據。

發語音節省時間,比較方便可有時容易過期,在不方便播語音時,給別人帶來不便。

生活中,大家都很忙,時間都是金錢,能不麻煩別人儘量不要麻煩別人。但是,麻煩別人也要分人分事。

生活中若你發信息的人比較忙儘量文字敘述。


心怡緣


1

前幾天參加一個全市性的會議,發言者自顧自嗨,根本沒有顧及聽會者的感覺,內容冗長而無趣。會場看起來倒還算安靜,沒有交頭接耳的,可心思在不在那就說不準了。我眼睛向周圍瞄了下,除了一部分人眼神望著某處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外,許多人掏出手機在刷微信朋友圈,也有的在看新聞或是閱讀。突然,我邊上響起一聲話語聲,轉頭一看,他在刷微信,不小心碰到了語音信息,手忙腳亂中關掉語音,卻發現臺上的主持人在用眼狠狠地瞪他,搞得他一臉的尷尬。

2

我不喜歡微信語音功能。一來它就象個侵略者。我們拜訪一個人,要先敲門,問一下,在家嗎?主人開門,你才進去。語音信息不,不管你同不同意,他就是直接進來了。它還不象是打電話的語音、語音聊天的語音,你不方便的時候,你可以不接,你儘可以拒絕。你望著那個小紅點,你就得要打開。發語音很方便,打字那有它快呀。可你在意對方嗎?對方是不是在參加會議?對方是不是在跟領導彙報?對方是不是在一個十分吵雜的環境聽不清你的語音,又或在十分安靜的場合,放語音會顯得很突兀呢。這些你統統不管,你只顧自方便,不給別人方便,你這叫自私。有個同事給我說起過一件事:大學同學來溫州,第一天晚上請他吃了個飯。第二天,他自己出去玩,同事客氣地說有事給我微信咯。那知這位同學一會發來一條語音問幾路公交車怎麼走、過一會兒發來語音問怎麼打車不好打……,同事正開會,沒敢聽語音,同學追問,你怎麼不回我信息呀?我很急的。搞得他過會出去一下,過會再出去一下,精神都快崩潰了。

二來表達不清。在表達重要事情時,語音往往是不夠的。比如,重要的會議,你發了語音,對方肯定還要你把會議具體要件發過來。再比如地址,這往往容易搞錯,相比文字就不會了,複製粘貼到導航,既方便又準確。

三來不方便查找。前幾天我乘公交時見過一個年長者手持的手機微信屏,滿屏都是語音,我不知道他要查找某一條信息會怎麼去找,我想他一定會很抓狂,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某一條的內容在那兒,必須從頭到尾一條條聽過來,你才會明白。

四來交流效率低。也許你只是想知道一個是或否的答案,可對於對方的50秒語音,你卻只能照單全收,儘管你真正在乎的只是其中2秒的內容。如果換成文字,也許只有幾個字。

五來不利於精確表達。因為是語音就會出現隨口一說的情況,而文字不是,你會去想、會去組織語句,這個思考的過程,可以讓你頭腦保持清醒,一方面可以作出更加理性的決定,另一方面讓表達內容更為準確。所以我建議,重要的事情,一定不能用語音來表達。

3

我們處在一個被信息轟炸的時代。畢竟我們不想讓自己陷入過量的信息負載裡,甚至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尊重他人,對自己自律,請別發語音。


zhumin朱敏


能發文字就別發語音,不給別人添麻煩是基本的原則,守一瓣心香認同。

生活快節奏的今天,更多的工作和社交,需要在微信群傳達和溝通。這造成每個人有無數個微信好友,無數個微信群的現狀,閱讀海量的信息耗時耗力,有時,信息處理已然成為一種負擔。

從開始用微信起,我只喜歡發文字和別人溝通,特別是在對方不太熟悉的情況下。組織最簡練的語言,把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的傳達給對方。

那麼,發文字和發語音各有那些利弊呢?

文字信息以書面的形式,更能準確表達要說的話語,給人的感覺也比較正式。同時,文字信息可以斟酌用語,反覆刪改,以求表述精準。

如果對方工作忙,或者正在不適合聽語音的場合,看到文字信息,一目瞭然,然後判斷事情的緩急輕重,在第一時間採取應對措施,給予答覆。

語音信息則不然,存在弊端。一是語言有同音字詞,容易引起溝通中的誤解;二是個人口音都含有方言的成分,理解有時存在困難。三是在公共場所使用語音,會影響他人。

文字信息一兩句能交待清楚的事,語音溝通往往耗費更長時間。文字信息一目瞭然,無聲地完成溝通交流,能避免他人知道信息內容,和語音相比更容易保密。

當然,和熟人,朋友,家人之間溝通,在雙方都方便使用語音時,我也會用語音,通過語氣語調猜測對方的表情和心情,像極了朋友之間聊天或煲電話粥。


守一瓣心香


能發文字就別發語音,這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

很多朋友都接到過騷擾電話吧?當你正忙的時候電話響了,一接:“您好!我是……”,你是不是很煩?

特別是遇上你正在處理棘手的或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接到這樣的電話,你是不是想罵ta幾句?

用語音發微信也會給別人帶來同樣的困擾。

能用微信交流的肯定是有聯繫的人,要麼親戚朋友,要麼同學同事或合作伙伴。你發一條語音,人家不聽吧,不禮貌,更怕錯過重要的事情。聽吧,很多時候確實不方便。特別是工作的時候,旁邊有同事,你好意思打擾到別人?開會的時候,你能聽嗎?就算是一般的公眾場所也會影響到別人。況且有些內容也不適合讓外人聽見。

雖然微信有語音轉換成文字的功能,可對於不標準的普通話還是無能為力。

用文字發微信,接收的人一目瞭然,緊急的就及時處理,無關緊要的得空的時候再回復。對於標準性的內容也會表達得更清楚,比如數字呀,地名等等。

當然,也不是說語音微信不能發,有的時候也是有必要的。開車的時候碰上必須要發的或必須要回復的微信,發語音就方便多了。還有,家族群裡有老人參與的群聊,彼此發語音有利於老人的參與,家人也會感到更親切。

總的來說,能發文字就別發語音!!!



落單的蜜蜂


首先我也贊同這種做法。

微信,QQ,釘釘等聊天軟件都具有文字,語音和表情表達一個人情感的功能。不管那種工具,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文字聊天,有些人做人做事都比較嚴謹,甚至連標點符號都要認真地去考慮,因為標點符號也能反應出一個人的態度和心情。在正常的交流中,文字最能表述明白所要表達的意思。

有些人則喜歡用表情,好多表情都帶有文字性的祝福,或者是問安 ,早中晚都有,適合怕打字,打字慢且容易出錯的人,這些人只要心情高興,一發就是好幾個,收到的人看著也舒服暖心。

有些人則不喜歡發文字,喜歡發語音,心血來潮,對著手機大聲說一通,沒有忌諱和含蓄。這樣對方有時候則特別尷尬,尤其是遇到開會或者集體學習的時候,不點開怕有重要的給耽擱了,點開了,聲音大,周圍的人都扭頭看過來,結果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假如是曖昧的語音那就更慘了。

所以我贊同能發文字就別發語音了,既不影響大家,還能保護自己的隱私,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笑對人生方圓


非常認同你所講的這個問題,本著不給別人添麻煩為原則,發微信我也習慣於文字,發文字信息給朋友很方便,對方打開微信,信息的內容就一目瞭然。如果發語音消息,對方如果處在人非常多的公共場所,會很嘈雜,語音信息是聽不清楚的。如果對方正在參加會議,或者參加重要活動,聽語音信息是會打擾到其它人的,如果有很重的事情,不建議發語音消息,因為聽語音消息不方便接聽,所以對方不可能第一時間聽你的語音信息,你的消息就會被延誤。




內蒙寧靜致遠


文字一目瞭然。而語音還要閱者重複去聽。如果事情很急,閱者又恰巧公務在身如會議等,那就對他(她)而言不方便了。如果是工作關係,特別是上下級的話,對雙方都有點不尊重。

何況現在高科技發達,我們可以利用語音識別轉換軟件幫助我們更好共享信息和尊重方便他人。

助人自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朱墨寫意


我就是能發文字就不發語音的人。從使用微信至今,真的沒使用過一次語音。當然也有給我發語音的人,有時在開會,有時陪小孩午睡,確實不方便點開的時候我會選擇晚點回復,或者發文字告知對方目前不方便點開聽。經常在車站、醫院、茶社等公共場合看到語音聊天的現象,有時還很大聲,內心還是比較牴觸的。

發文字一目瞭然,雙方都能看到。在辦公室或其他公共場合語音聊天,一是影響別人,二是洩露了聊天的信息,有些內容還洩露了別人的隱私,確實不好。

如果真有急事,不如直接打電話,如果對方接電話,那說明他那邊也方便通話,直接通過電話解決即可。語音確實省時省力,方便了自己,但我們還得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換位思考,不能只圖自己方便。




書香墨染文學


能發文件就別發語音,我就是這麼做的,當然有急事的時候就是直接電話了,也不發語音,畢竟你感覺發語音方便了,但是你要考慮一下對方,對方方不方便接聽語音,比如有的白領一族,辦公室很安靜,怎麼聽你的語音,一聽,整個辦公室都知道了,你想說的事情也被很多人知道了,一般的事情還好,要是涉及到隱私,那麼就暴露了,對你也不好,還有一些寶媽帶孩子,孩子睡覺了,也是不方便聽語音的,還有很多場合都是不方便聽語音的,所以能發文字的時候儘量發文字,如果是商業夥伴,在發生糾紛時還可以拿來做證據,是很有用的。能發文字的時候還是發文字吧,方便你我他


時尚健康生活廣場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在通訊方面更是日新月異。如今的微信更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視頻,可語音,也可文字。

但我個人認為,一般的日常問侯常用文字加圖片,方便快捷,同時可以讓接受者有一種實實在在的感受。親友之間的節日問候,視不同情況用文字或視頻,我覺得這樣更令人感到親切。同事之間也是,能用文字交流的儘可能的用文字,這樣比較正規,也不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