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水滸傳》中最壞的好漢是誰?

臺上談水滸臺下打噴子


水滸中寫的是布衣出身的小官史與朝中以皇帝為首的宦官集團鬥爭而失敗的故事!無論是宋江,林沖,武松,魯智深等皆是做過官的,但都沒有依附於朝中權貴,遇到被權貴欺壓都感不平,奮起反抗,感脅到權貴集團的利益,而被打壓。到後來權貴集團怕反抗勢力影響過大被迫招安他們,但權貴集團不放心他們,遂被逐一剷除,其實說到底,這還是一個農民出身的布衣官史不得志與以皇室為主的傳說權貴鬥爭而失敗的故事,小說中暗示的是皇室才是奸臣佞黨的頭子,與百姓口中的奸臣佞黨鬥爭其實是與皇室鬥爭,註定會被皇室剷除的


夢-----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以前小時候讀水滸傳的時候,只覺得這部小說寫得實在是太好了!

裡面的兄弟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替天行道,給我展示了一片不一樣的天地。

可是現在長大了,再讀水滸,卻讀出了不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在水滸傳中,最壞的人當屬及時雨宋江了。

為什麼呢?

黑旋風李逵在江湖上兜兜轉轉,最終在水泊梁山落下了腳。

這個時候,他看到梁山上,有的人將自己的父母接到了梁山上。

黑旋風李逵也起了這種心思。畢竟自己在江湖上漂泊半生,現在有了落腳之地,也是該將自己的老母親接到梁山上,享享清福了。

可是誰知道,在半途之中,李逵的母親被老虎給吃了。

李逵無奈殺死了老虎,最終一個人返回了梁山。

李逵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宋江。我本以為宋江會安慰李逵。

可是誰知道宋江聽說了之後哈哈大笑,說什麼,李逵又打死了幾隻老虎之類的話。

全然沒有顧及李逵剛剛失去親人的心情。

不得不說宋江冷血至此啊!

還有就是在水滸傳大結局的時候。宋江怕自己死後,李逵鬧出什麼妖蛾子,竟然讓李逵也喝下了毒酒,陪自己一起共赴黃泉。

所以我才說,在整本水滸傳之中,宋江是最壞的人。

以上觀點,僅代表本人,若有不足,還請斧正。


相思非酒歲月成空


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宋江上梁山之後,梁山就變味了。江湖上各類殺人越貨,姦淫婦女的人渣子紛紛衝著及時雨的名頭前來投奔,宋江自是來者不拒,給他來個兼包並蓄,晁蓋對這些人很是不屑,然而礙於宋江的面子,沒法子不收這些垃圾。

當然最大的,隱藏最深的壞蛋要數宋江莫屬,此人面黑心更黑

宋江在江湖上號稱“及時雨”,“呼保義”,我就呵呵了,身為大宋的公務人員,在作奸犯科的江湖中人面前那麼吃得開,他能做到秉公執法?怕是沒少幹開後門,徇私枉法的事!

宋江平日裡一口一個忠君愛國,暗地裡和匪人眉來眼去,私相授受,簡直是個不作為的蛀蟲,你這樣胡作非為對的起東京汴梁城的趙當家嗎?

宋江這個人很會投其所好,若是當了太尉,太師這樣的大官,有可能比高俅和蔡京更受寵,說不定哪天宋徽宋一高興就把宋江閹了,留在身邊當個貼心的太監。

黃文炳舉報宋江寫反詩確實是為了一己私利,但宋江不是好人,死了不冤,黃文炳也算變相為民除害了。可惜宋江命大,被忠厚的晁天王救回了梁山。

宋江這個白眼狼,不思回報晁蓋,反而加緊培養自己的勢力,為了這個目的,他臉都不要了。

晁蓋最初當山大王的時候,只許手下謀財,不準害命。宋江一山上不把這個規定放在眼中,你看他為了賺秦明,朱仝,李應等人上山,盡幹些燒殺搶掠喪盡天良的事,虧他有臉自稱替天行道!

最後他為了忠義的虛名,毒死了對自己最忠心的小弟李逵,暴露出自己虛偽的一面。

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的戴宗和李逵

戴宗是獄中的節級,官職不大不小,但縣官不如現管,新犯人肯定都要孝敬他的,沒眼力界的,你就等著戴院長的“款待”吧,不死也讓你扒層皮!

幹這種工作沒個小弟不行,戴宗看上了皮糙肉厚的李逵,這人是個十足的無賴,但好處是有奶便是娘,只要給他錢花,包他吃住,他便會死心塌地的當你的孝子賢孫。

不用說李逵肯定為戴宗幹了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

後來戴宗和李逵遇到了宋江,宋江更大方,為人看起來也更仁義,李逵轉而投靠宋江,搞得戴宗也不得不拜宋江為大哥。

李逵在宋江手下沒少腌臢事,江州劫法場砍無辜百姓,殺死小衙內,屠殺扈家莊,總之宋江一聲令下,李逵萬死不辭。

軟蛋秦明

秦明看著是個糙漢子,其實是個膽小鬼。他全家因為梁山“好漢”慘死在慕容知府手裡。秦明他怕打不過樑山好漢,選擇苟且偷生。以為你是條龍,誰知道是個蟲。

殺人越貨的惡賊孫二孃,李立,張橫

這三個人都是幹無本錢買賣的,謀財害命,還以此為樂。孫二孃更是賣人肉包子,對屍身二次利用,李立和她差不多,也吃人,還把人油拿來做燈油。

像這種沒底線的人,如果讓晁蓋抓到了,必定推出斬訖來報。

梁山上惡賊的罪行真是罄竹難書,寫著寫著就氣的的我發抖,今天到此為止,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去看原著,我們下回再見。



西堤君


《水滸傳》中最壞的好漢是誰呢?

如果用現在的標準來看,《水滸傳》大部分的人都是人渣。但是如果回到《水滸傳》中那個時代,一切都再正常不過了。或者說哪怕是在21世紀的今天,《水滸傳》中的有些問題,現在仍然沒有辦法解決。

宋江的梁山水泊肯定是沒有幾個好人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正常情況下的人們誰都不願意落草為寇。所以梁山108將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沒辦法在正常社會里生活,他們被逼的沒有辦法才上的梁山 。

比如說豹子頭林沖,在《水滸傳》中是一個比較窩囊的人。雖然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但是又能怎樣?當高衙內看上他夫人的時候,無論悲劇的命運就註定了。很多人說林沖沒有用,不敢保護自己的妻子。

可是放到現在,真正的在生活中,當我們的利益被侵犯的時候,又有多少人不是像林沖那樣委曲求全呢? 假如林沖毆打了高衙內,或者殺了高衙內,他的結局難道就能好多少嗎?他真的就能保護得了自己的妻子嗎?

我想,結局沒有什麼不一樣。 林沖還算有點底線。假如是生活中的某些人,比如像陸虞侯這樣的貨色,恐怕會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自己的老婆都奉獻出去,然後自己飛黃騰達。 所以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當高衙內看上林沖夫人的時候,林沖無論怎麼做,多半是悲劇的。林沖家境不錯,個人也安分守己,在當時的社會尚且如此難活,更何況其他人呢?


武松是打虎英雄,原本有個不錯的前程。可是他哥哥被殺,他想通過正常的渠道替他哥哥申冤,能做得到嗎? 梁山水泊中大部分的英雄好漢都是人渣,可是當時的朝廷難道就比梁山水泊好嗎?假如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能夠靠著自己的努力在這個社會活下去,誰由願意上梁山呢?


西藏說


這要看怎麼定義好壞,梁山人的價值觀是和我們不太一樣的,不評論好壞,說幾個特色人物。

變態殺人狂李逵,砍江洲百姓,殺小衙內,後邊和鮑旭、項衝、李袞組成砍人四人組,瘋狂的時候,連自己人都砍;

無底線先生吳加亮,吳用號稱智多星,實則無啥軍事才能,破遼時候,識陣不如朱武,往往都是設一些毒計賺人上山,比如賺盧俊義,還有賺朱仝,就是吳用設計,還有哈,竟然勸宋江投降大遼,你不知道大遼馬上也就要玩完了嗎?

冷血無情獸秦明,老婆孩子前腳被人砍殺,自己後腳跟著上了梁山娶了花榮妹妹,說到這裡,花榮妹妹和秦明老婆多悲劇,嫁給這種冷血動物;

窩窩囊囊貨林沖,林沖休妻,說是為了妻子好,那為啥自己上了梁山不把妻子接去?他岳父再三說,你去坐你的牢,你老婆我幫你養,林沖還是休妻,其實就是徹底與妻子刀割水清,不要連累自己了,後來你看他招安後多賣力;

兩個廢物,杜遷、宋萬,這兩個不用說,開始都叫王倫這種貨叫大哥,之後下山也基本扮個乞丐啥的,排座次從第二第三把交椅一路滑落到七十靠後,而宋萬還是徵方臘第一個死的;

湊數的傢伙百勝,除了賣了一通蒙汗藥酒,別的,記不得了;

徒有其表呂芳郭盛,什麼小溫侯賽仁貴,這措號真敢叫……


我是評論人員


記得小的時候看完《水滸傳》,當時最佩服的就是梁山108好漢的領頭人宋江。

那時候非常單純,只能跟著作者的意願走,無論宋江干什麼事,都是應該的,正確的,誰叫人家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能當神仙的總不會有壞人吧,劫富濟貧的好漢總不會是壞人吧,對抗封建統治的官家的總不會是壞人吧。

但是現在我知道錯了,宋江其實就是一位亂世的混混,骨子裡還是一副奴才命。

在江湖鬧的風風雨雨,其實就是為了要朝廷的招安。

犧牲那麼多兄弟的性命,就是為了換自己的一生榮華富貴。

可惜到頭來,卻被朝廷耍了,落得人財兩空,留下永生永世的罵名。

宋江本就是一個在職的“押司”,一個朝廷的官員。

在這裡我們無論朝廷是否值得效忠,但是吃誰的飯,就該忠誰的事。

他卻為晁蓋幾位強盜,透風報信,這就是不忠。

他殺自己的小妾,以求自保,更是錯上加錯,這就是薄情寡義,確實不是一個善人。

特別是在梁山好漢三打祝家莊之後,這群土匪想血洗整個村子。

經過石秀的勸阻,宋江又擺出一副仁義的面孔,大言不慚的說:看在為善的鐘離老人的面上,就饒了你這一村的人吧。看看吧,這種土匪的羅輯思維真的是非常的殘忍。

只有殺才是正理,不殺就是仁慈。

而這樣的宋江,居然還被描繪成忠義的化身,真是天大的諷刺。

而宋江當梁山108將首領最大的招數就是精神上的控制,“聚義堂”的名字,就是突出一個“義”字。

只要是不聽我宋江話的,就是不義,反之亦然。

比如在接收招安之前,宋江把朝廷貶得一文不值,整天都說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恨不能推翻了他,替天行道。

把自己的不法行為,都當成了理所當然,那是老天讓我做的,視朝廷的法律如兒戲。

可是在被招安之後,卻立刻變得效忠朝廷了。

在眾多好漢並不願意的情況下,宋江卻耍盡手段,強迫眾好漢接受招安。

特別最殘忍的是,最後為了成全自己的“愚忠”,竟然將對自己忠心耿耿,還是自己救命恩人的李逵毒殺了。

這下,宋江最醜惡的內心終於暴露了出來,可恨的宋江。

所以看宋江的一生,他其實就是一個不忠,不義,不孝的壞人。

他在自己表面的假仁假義下,其實是為了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種嘴上說著仁義道德,私底下卻是齷齪卑鄙之人,確實是最招人恨的人。

我們在現實中,也是時刻遠離這樣的壞人。


宇哥帶你讀原著


宋江

水滸傳108將有許多的流氓地痞,懶漢賴漢。要說最壞我覺得是宋江,其他人比如李逵,比如董平,在壞呢他們的腦力有限,也只是能殺人而已。而宋江就不一樣了,智商高的壞人最可怕。

水滸傳中都說宋江仗義疏財,仗義疏財只是對那些所謂的江湖好漢,和身邊的人。。他要是壞起來那真是一個十足的惡魔。

清風山上,為了賺秦明上山,他用計叫人屠村。打扮成秦明的模樣將青州城外的百姓屠殺了,還燒了村寨。。多少無辜的生命!!這還害的秦明全家被殺。。回過頭還笑呵呵的對秦明說這就是我看上你的本事了,為了留下你就用計把你全家害死,還搭上城外大票的百姓。。而秦明居然在宋江給他又許諾了一個老婆的前提下居然就過去了,認了宋江做大哥。畜牲都不如。。宋江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還有賺朱仝上山,就讓李逵殘忍的把一個四歲的小孩兒,頭劈成兩半。。李逵最後都說了這事兒是兩個哥哥主使,可見就是宋江。

再三上梁山後處心積慮架空晁蓋,最後逼的晁蓋帶著滿腔怒氣去打曾頭市,丟掉了性命。

賺盧俊義,還的他家破人亡不得不落草為寇。

宋江刺配江州,曾經被黃文炳告發,黃文炳有理有據,依據國法。而宋江懷恨在心最後在被法場救出後耿耿於懷非要去打無為軍,陷兄弟中於危險之中。最後張順活捉黃文炳。。。他口口聲聲說黃文炳是黃蜂刺,而他呢,害死的無辜那多了去了吧。

所以我說宋江最壞,水滸裡真正的好人,就魯智深一個


錦繡時代


一來宋江此人本就是官場之人,雖然被逼上梁山。卻把官場那官僚的作風不知不覺帶到了梁山,拉幫結派,蠅營狗苟。起初極力打壓晁蓋一方的勢力。在晁蓋身死後憑藉自己勢力被推上梁山泊主之位,但卻從來不為眾兄弟著想,一心的忠君思想。儘管兄弟們對他忠心耿耿。卻把兄弟們帶著走上一條不歸路。



再者宋江此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不會走揭竿而起的判君之路,只會走上受招安後替朝廷賣命的道路。而他沒想過自己的這幫弟兄大多為草寇出身,在梁山的這麼多年又養成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直接性格,怎麼能忍受朝廷的條條框框,完全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致兄弟於不顧。或許晁蓋當初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才有誰能擒拿住那害我的賊子,誰才能坐這梁山泊主。正是不想讓那宋江當扛把子。

然而時也命也,最終還是讓這梁山君子帶領眾兄弟走上陌路。所以我認為他是最壞的人


依史為鏡


我認為《水滸傳》中最壞的好漢非吳用莫屬了!晁蓋的一生可以說就是被吳用給毀了:先是鼓動、慫恿、誘導晁蓋挑頭劫取生辰綱,逼得晁蓋無路可走,只能上梁山落草為寇;宋江上了梁山後,吳用馬上甩了晁蓋倒向宋江一邊,最終間接逼死了晁蓋。吳用和晁蓋自幼相交,可以說對晁蓋了解得非常透徹,知道晁蓋只是個“仗義疏財”的草莽英雄,而非能幹大事的雄才,足見吳用對晁蓋只有利用,晁蓋的價值利用完了之後,對晁蓋只剩下了打壓,由此造成了晁蓋一生不可逆轉的悲劇,也折射出吳用用心之歹毒。

先是慫恿、誘導晁蓋挑頭劫取生辰綱,逼得晁蓋無路可走,只能上梁山落草為寇。

晁蓋是鄆城縣東溪村的保正,祖上是本縣本鄉富戶,可謂家資豐厚,又兼勇武過人,江湖好漢送他一個“托塔天王”的名號,由此看來,晁蓋明明就是個孔武有力、雄霸一方的土財主,小日子過得十分滋潤。也就是說晁蓋其實是最沒有必要劫生辰綱的人,可是,他卻偏偏成了劫生辰綱的頭頭。

這裡面有個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個人就是吳用。吳用和晁蓋自幼相交,可謂感情深厚的故交,他只是個教書先生,可想而知,他的日子遠遠沒法和晁蓋相比,所以他對生辰綱心動了——十萬貫之巨(鄆哥父子五兩銀子可以用度三、五個月,十萬貫就是十萬兩銀子);梁中書去年的十萬貫生辰綱就不知被什麼人劫了,至今也沒查出來,或許,劫了生辰綱還能全身而退。這個教書先生不安分了,想要改變命運,但他有自知之明,憑自己的力量怎麼也不可能動得了生辰綱,於是,想起了這個自幼相交的晁蓋。

吳用鼓動、慫恿、誘導晁蓋,生辰綱這等不義之財當取!晁蓋架不住吳用、劉唐、公孫勝等人的一陣吹捧和一頓高帽子狂戴,熱血上湧,挺身而出、義不容辭地當了這劫生辰綱的七人小團隊的“法人代表”。吳用找晁蓋是出於好心嗎?他只不過是要利用晁蓋的名聲和實力,由晁蓋牽頭組織打劫生辰綱。如果東窗事發,晁蓋是主犯,他們是從犯,誰更該死?當然是晁蓋!如果打劫成功又和去年一樣安然無事,他們個個都有好處,因為他們知道晁蓋仗義疏財,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可憐的晁蓋本是最沒有必要劫生辰綱的人,卻偏偏成了劫生辰綱的頭頭。晁蓋就此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家園,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宋江上了梁山後,吳用馬上甩了晁蓋倒向宋江一邊,最終間接逼死了晁蓋。

《水滸傳》中第二十回林沖火併王倫後,推舉晁蓋為梁山之主,從這時起,吳用一行便跟著晁蓋在梁山站穩了腳跟,吳用作為梁山軍師,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到第四十一回晁蓋率領梁山兄弟劫法場救下了宋江,宋江隨後跟著晁蓋上了梁山。在這二十一回當中,吳用作為軍師努力獻計,晁蓋作為山寨之主負責拍板,兩人搭檔也算頗為得當,自從火併王倫後,晁蓋給梁山定下了“不得濫殺無辜”的鐵律,打起了“劫富濟貧”的大旗,梁山在這個時期事業進入一個較快發展時期。

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坦誠讓位於宋江,宋江不敢,也不能接受。在鄆城縣時,晁蓋是東溪村保正,而宋江則是縣裡押司,晁蓋和宋江的關係就如同現在的村幹部和縣裡的科級幹部一般,宋江冒險給晁蓋通風報信,就是因為宋江把晁蓋看作了自己的“心腹兄弟”,可見宋江內心從來就認為是自己罩著晁蓋的。雖然自己名望、才學、權謀、志向皆遠勝晁蓋,晁蓋的確不配為梁山之主,但自己乍上梁山,豈能喧賓奪主?晁蓋年長自己十歲,又是先上梁山,自己就是坐了頭把交椅只怕眾人也是不服。所以宋江上山伊始就開始了架空晁蓋的權謀:晁蓋名下的九名舊頭領和宋江名下的二十七名新頭領各坐一邊,看日後出力多寡,再另行定奪。

吳用是善於察言觀色的人,一看這情形就知道在宋江面前,晁蓋遠不是當一把手的料:宋江一上梁山就“越俎代庖”,代替晁蓋做了決定,新舊頭領看日後功勞大小再行排座次。這麼重大的原則性問題身為梁山之主的晁蓋居然被宋江給做了主,而且力量對比懸殊,晁蓋名下的舊頭領只有九名,而宋江名下的新頭領則有二十七名,足足是其三倍。吳用知道,梁山之主早晚非宋江莫屬,更要命的是,宋江把秘不外宣的天書也和吳用分享,吳用很快就甩了幾十年交情的大哥晁蓋,倒向了宋江一邊。

從此,但凡遇事,只要是晁蓋說什麼,吳用總是搶先附和宋江做主;即便偶爾晁蓋先聲奪人,多半也是“無效發言”,三下五除二就被宋江或者吳用給否掉了。但凡宋江開口定調,吳用必定率先附和:哥哥所言甚是!宋江的鐵桿粉絲花榮、李逵等人立馬跟著齊聲附和,一下子把晁蓋的大哥形象衝擊得蕩然無存。就這樣,晁蓋鬱郁不得志,終於逮住個機會帶兵下山,想要一戰立威,偏偏既不懂得用兵又剛愎自用,聽不得林沖建議,被毒箭射中面頰以致身死!吳用力挺宋江、打壓晁蓋,間接導致了晁蓋之死,可見吳用何其歹毒!


喬鞅


吳用吧,號稱神機妙算“智多星”,其實是一肚子壞水的坑貨,而且無節操,無下限。

先說他乾的最明顯的兩件缺德事吧!

一是為了討好宋江,用陰損毒辣的方法賺取盧俊義上山。

為什麼說他是為了討好宋江呢?因為其實盧俊義上不上梁山,和包括吳用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關係都不大,而最大受益者是宋江――此時他正為不能名正言順的上位發愁呢。

如果盧俊義上山後捉住史文恭,那麼,宋江就可以在吳用等人的煽動下順坡下驢,坐上梁山頭把交椅,相對而言比較名正言順,事實上也是這樣。

反之,如果盧俊義沒有入夥,宋江當然也可以當老大,但在法理上缺乏合理性,在江湖道義上也有點兒好說不好聽。

吳用領會宋江的意圖後,用讓盧俊義家破人亡的手段逼迫這位河北首富上了梁山,具體過程就不囉嗦了,大家都知道。

二是為了讓朱仝上山,授意李逵斧劈了小衙內。

李逵雖然也很殘忍,很可惡,但是這種毒計絕不是他的腦殼能想出來的。

朱仝找他拼命時,他也對朱仝說過:這是公明哥哥和軍師的主意。

李逵的話沒理由不相信,但是,宋江即使想出這種陰招,也不會說出來,肯定是吳用領會他的意圖後實施的。

小衙內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兒童啊!

真特麼可惡。

再說他背叛發小兒晁蓋的事。

當他還是個窮學究時,發小兒晁蓋對他生活上是百般照顧,人格上十分尊敬,把他當老鐵。

你看,他去石碣村撞籌三阮的時候,是從晁蓋處“討了些銀兩”。臉不紅心不跳,看來他平時應該沒少從晁蓋這兒拿銀子。

晁蓋從劉唐口中得到生辰綱的消息後,第一個想要商量的人就是吳用,可見他對吳用的信任和尊敬。

可是,慫恿本不該趟生辰綱這渾水的晁蓋下水的是他,後來見宋江上山勢大,背叛晁蓋的也是他。

最後搞得晁天王不明不白的死在曾頭市。

吳用的良心何在?

最不能容忍的是,他還曾勸宋江降遼,相當於做漢奸。

當然,他說是詐降,等到時機成熟再反水,助宋江成就一番皇圖霸業。

可是,到底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大腹黑宋江心裡也沒底,所以斷然拒絕了他。

這可是有前車之鑑的啊!當初,一向縝密的加亮先生就在印章上出了錯,差點兒就讓宋江命喪江州,這等雨於是借刀殺人。

這屬於陰謀論,就不展開說了。不過,不得不防啊!


以上可以看出,吳用就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兩句的註腳,他的壞是浸入骨髓的,不知有多少好漢心中把他恨的咬牙切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