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的主要特色是什麼?

露餡的紅豆包


中國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之一,不僅是進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獨放異彩的藝術瑰寶。中國書法的歷史源遠流長,歷經千年而不衰,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藝術。

中國書法具有工具性和藝術性,既是記錄語言、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又具有觀賞審美價值,給人以美的享受。它採用精煉的線條造型和情感上的平、仄、頓、挫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

中國書法是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而產生,又伴隨著漢字的發展而發展。它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形片,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種文字形體逐漸形成。中國書法注重達意暢神與線條造型,以結構組織為主、點線墨色為輔,集詩、書、印、款、意結合的藝術特徵。在世界藝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既有著悠久的歷史,又有著優良傳統。既具有自身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又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墨趣樂緣


中國書法的特色是什麼?這個問題可泛談,也可從不同角度詳談。

中國書法 有何特色?書法誕生至今歷史最久,書法作品、書學理論書籍和書法評論等文化寶庫最大,使用學習的人數最多,是中國特有,世界共享。

中國書法不僅是一門技藝,更上升為文化,或許還能形成一種思潮或信仰。他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統。大量的創作作品,流傳的歷代名家名帖,名碑及其拓片,拓本,各種書帖及書法理論吉及評論書籍的電子文本文檔等,構成一個文庫系統。有基礎教學輔導培訓系統,有市場交易系統,場外交易系統,機構評估系統,作品影印裝裱系統,有筆墨紙硯等工具及耗材產供銷系統,學院鑽研教學系統,和博物館及個人收藏系統,有賽事評展系統,有社群和多媒體交流系統。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體系。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產業和事業,最後形成書法文化藝術的大系統。

具體到書法藝術特點看,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書法是黑白藝術。傳統書法以黑白為主,至今仍以白紙黑字為主流。但隨著各種科技進步和創新,墨色和紙色及裝裱色彩,也逐步豐富起來,電子影印件的變色裝裱版本更是豐富多彩。

這裡順便插幾句,筆墨紙硯更加豐富多彩。筆,不僅有傳統的各種毛筆(羊毫,狼毫,鼠毫,兼毫等),還有各種硬筆,鋼筆,圓珠筆,中性筆(水筆),鉛筆等。墨,除了毛筆用的墨塊,墨汁,繪畫用的顏料,有時也可挪用為書法添彩,更有硬筆書法的墨水。書法用紙,有宣紙(白色宣紙,各種色宣等),毛邊紙(練習用紙),硬筆書法的各種書法用紙。硯臺或許逐步淡出,但也有各種名硯,單獨作為收藏品的。



二,書法是線條藝術。書法主要依靠筆跡線條及其組合、變化來表達,雖然有“書畫同源”之說,但書法與繪畫有所不同,主要通過用筆,用墨,字法結構和章法,筆跡的各種線條的“神秘”組合變化搭配而呈現的。運用毛筆但軟毫,硬毫和兼毫等,再配合選用所需的相應的墨性和紙質的墨和紙,從而創作出線條有粗細,剛柔,墨色有濃淡,虛實,厚薄的書法作品。



三,書法是方圓藝術。用筆及形體上,都講究方圓之術。筆法上,方筆與圓筆配合運用,產生書法筆跡形體的方圓變化。從用筆上講究方圓之術的,如元代劉有定《衍極?注》稱:“執筆貴圓,握管不可不直,直則方。字貴方,得勢不可轉,轉則圓。篆圓也,圓其用而方其體;隸方也,外雖方而內實圓。”從字的形體上講究方圓之術的,如南宋姜夔《續書譜》稱:“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方中寓圓,圓中有方,既有矛盾,又能統一,才能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若“舍方求圓,則骨氣莫全,舍圓求方,則神氣不潤;方不變謂之鬥,圓不變謂之環,此書之大病也”。(《變通異訣》)故方圓也可用來評價書法藝術的優劣。



四,書法是具象與抽象統一的藝術。中國文字,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有八千多年。而從河南南陽考古發現的殷墟和甲骨文算起,發展至今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文字形體的不斷簡化,伴隨著中華歷史的演進,先後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最後形成主要書體:真(楷書)、草、行,隸、篆五種常見的書法字體。中國文字起源於象形,點畫具有象形性,且文字的字形結構也具有形象特徵。因此,漢字書法具有了一定的具象性。但是儘管書畫同源,但漢字的具象性與繪畫中的具象大不同。即使是象形構造的文字 也已脫離了事物具體形象。以線條點畫為主但書法藝術,主要還是抽象地表現書法的形式美。是抽象與具象的藝術統一體。




五,書法是人文的統一和情感的載體。書法藝術 是“有情的圖畫 無聲的樂章”,具有抒情性,它能夠表露主觀意念、情趣、感受和理想,構建一個性靈的世界。比如王右軍《蘭亭序》的灑脫,顏魯公《祭侄文稿》悲傷,蘇東坡《寒食帖》的傷感,都在文句和書法中得到體現反應。書法作品,不僅能反應書家的情感,還能反應書法家的人格、品性,俗話說“字如其人”,比如啟功先生的謙遜,慈祥,善良,正直,曠達、幽默的品性,反映在書法作品中的簡捷,明快,剛健,線條富有彈性,文句總現謙詞。對於市面出現仿啟老的作品,他甚至笑答“他們有的比我寫得好”。啟老說,好多歷代名家名帖,好多不是真跡,好多仿品,大多出自書法高手,仿得很嚴謹,有的甚至比原作寫得還好。只是仿者名氣不夠,幸好有這些仿品,才得以流傳下來。譬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唐太宗時曾令人鈎摹,幸好有這些鉤摹本,才流傳下來。當然,個別人拿著仿品當真跡賣,動輒幾千幾萬(筆者注:說話當年幾千幾萬算天價了,如今高仿估計該是會騙十百千萬吧),謀取暴利,那是坑人!不過,買家也要注意,提高眼力。這就是啟功老先生。

好,就此打住。


林默之健龍達人


中國書法是由特製的毛筆書寫出來的線條藝術,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載體。它的主要特色體現在;

1.用筆,提按使轉,藏鋒、露鋒、中鋒、側鋒都體現出節奏韻律。

2.結構,顧盼呼應,承上啟下,穿插避讓。

3.章法,疏密安排。

4.神韻,精神面貌,字如其人,道法自然,禪宗頓悟,得意忘言。

中國書法為中國人所獨有,其藝術魅力歷久彌新,勝過一切其它藝術!它既有實用性,又有欣賞性,無聲而具音樂的節奏,無色而有繪畫的燦爛。它是抒情詩,它是抽象畫,它是天籟曲,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這就是中國書法藝術有別於其它藝術所不具備的特色!





平定山人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閃耀於世界文化星宇,她銘刻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雕硺著中國文人的精神境界。

人們常喜歡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之全面。

而其中的“書"即書法,是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

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書法以筆墨紙硯,加持書寫人的內在精神氣質,由心而手,由意麵形,由中國文人手手相傳,心心相映,而成為人類文化寶庫的璀璨明珠。

它的特點表現為以下幾點:

1,無言的詩,書法首先表現在書寫者的氣質精神。是書寫人不言說的詩,“詩以言志",某人的書法便是某人的心志,故“字如其人"。

所以人們才會用“顏筋柳骨"、“張顛醉素"、“二王氣象"來形容,實指書法,意在於人。

2,無形的舞,中國書法是有筆法、章法,也有書寫技藝的,合而成為一種美的藝術。

由於字的用筆或中鋒或偏鋒,結構欹側呼應,章法錯落有致。

靜態的字便有了動態的美,便有了“筆走龍蛇"之美,宛如舞動的精靈。



3,無圖的畫,中國書法是有畫面美感的。

就如俠客島上的石破天,看石壁上的蝌蚪文,便能看出武功圖譜來。

亦如王羲之的《初月帖》,會給人“老攜幼孫,顧盼生姿"之視覺感受。

4,無聲之樂,中國書法亦會讓觀書者有美的享受。她無聲,但觀書法者可以通過筆墨瞭解書寫者的心靈之曲。

如“芝(張芝)動繇(鍾繇)靜,義神獻韻,蘇厚黃奇……"

總之,中國書法兼具詩舞畫樂之特點,是藝術“平天冠"上的最閃亮的明珠,散發在每一個熱愛中國書法者的心裡夢裡,眼中口中。


赤靈


中國書法是靠點與線組合成的,由於墨加水後在宣紙上會表現出不同的色階,所以古人稱“墨分五彩”。中國書法是抽血的藝術,是歷代先民智慧和審美的結晶,真行草隸篆皆是中華文化積澱的具體顯現,是無數先賢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的結果,流派眾多,異彩紛呈。“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錐劃沙、屋漏痕”都是古人對書法的實踐積累。現在有些江湖藝人稱自創“宇宙體”這體那體的都是騙人的鬼話。


粟豐堂主人


所謂的書法,從專業而言,它是文化它是藝術;從生活角度來講,它是興趣愛好。從某個層面理解,它是人性情感釋放的某種最佳方式,無關審美,筆轉鋒動,剛柔並濟,字跡吐露印記,吐露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心靈軌跡,帶給人一份慰籍,我想這是它的最大特色。


翔安92580


中國書法的特色是以中華漢字為根本表現形式,創造符合藝術審美的字型,線條,章法為整體的作品。


22蔡清陽


樓上諸君所言極是,我只想說,書法是國粹,必須嚴謹治學,當下出現了一股邪教,什麼醜書,亂書,江湖體,名星作品(其實就是毛筆字)等,都是不可取的,絕不可以使我國的書法傳承誤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