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唯美詩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信陵君無忌


怎樣理解唯美詩句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這兩句詩出自白居易的《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元稹,字微之。和白居易是多年至交,年輕時同為校書郎,意氣風發,未曾出頭便針砭時弊,都得罪權貴,貶出京城。其後多年為官,一直詩來詞往,互相唱和,算得上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名的至交。兩人不但性情相投,詩風筆觸也相合,一起用詩歌作為諷諫工具,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

白居易被貶黜之後,吸取了教訓,圓滑了起來,後來仕途亨通,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後期詩歌也不復激進,淺近溫和,乾淨利索,宋人多學白居易,稱為“白體”。元稹在詩歌史上,更像白居易的影子,詩風相近,經歷相近,仕途相近,但是官兒做得沒有白居易大,詩也沒有白居易好。他的風流韻事倒是更為後人瞭解,比如《會真記》、與中唐各個大才女的愛恨情仇。

他比白居易小七歲,卻同年及第,同年授官,兩人關係是如膠似漆,好到穿一條褲子,而且並不是一時興起,兩人的詩作酬答極其豐富,貫穿了他們整個人生。直到元稹五十三歲任上暴病去世,之後很多年白居易都時常想起這位年少好友,唏噓成詩。

金石膠漆,未足為喻。死生契闊者三十載,歌詩唱和者九百章。——《祭微之文》

而這首《夢微之》就是大約元稹過世後八年的某一天清晨,滿頭白髮的白居易從和元稹少年遊的夢中驚醒過來,想起舊時情境,不知好友魂歸何處,又念起死者已矣,生者將去,有感而發,寫的一首七律。

先看平仄。起句“夜來攜手夢同遊”,平仄為“中平中仄仄平平”,實際上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為平起押韻格式,推出整首七律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沒有問題,“對”、“粘”也沒有問題。頜聯“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頸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對仗。尾字“遊、收、秋、頭、不”押平水韻“十一尤”。所以這首七律的格律是完美的。

我們來看內容,首聯敘事開頭“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交代時間,寫詩原委,和感情狀態。直承標題《夢微之》,昨晚上夢見和元微之攜手同遊,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吟詩唱和,輕萬戶侯,是多麼痛快啊!早上起來想起元稹寫給自己的詩“唯夢閒人不夢君”,淚水止不住沾滿了枕巾,也無心擦拭。

頜聯承句“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續寫自己現在的狀態。在漳浦我病了好幾次了,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這裡說明元稹已經離開八年了,自己在世間苟活,任時間蹉跎,終會與君一見,就是不知道還要幾個秋。

頸聯轉換一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寫兩個人的不同狀態。你在九泉之下已經化作泥沙,我呢?還滿頭白髮苟活於世。這一句和前兩句自敘不同,使用了對話形式。對好友的思念,認為好友依然能聽到自己的話,才會使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傾訴自己的感情。簡單,直白,淺近,卻情意張力巨大,內涵深刻,正是白居易“白體”的特色。

尾聯收合“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合到首聯,我為什麼老淚縱橫?又承接頸聯的對話,你的小兒子阿衛,你的女婿韓郎都去陪你去了,黃泉昏暗渺茫,你能得知這些消息麼?好朋友先走了,好朋友的小一輩也先自己而去,白髮人送黑髮人,悲莫大焉。

整首七律就是白居易一個人的絮絮叨叨,跟故去的好友講敘自己的狀態和跟元稹相關的人的事情,希望元微之地下有知。不但寫出了對好友的思念,更是表達了白樂天隨著年歲已老,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離開時內心的荒涼。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兩句因為對仗、漂亮、直白、意味深遠又實用性強,流傳成為紀念過世好友的經典句子,但是說到“唯美”,也許只是“雪滿頭”三個字給現代人帶來的意象美化吧。

其實本意就是滿頭白髮而已。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是一句很悲傷的詩句,這陰陽兩界的思念是何等感人!這又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事。我的好朋友萬革非因尿毒症,在他不到25週歲的時候就離開了我們。1994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幫詩友來到他的墳頭,把我們寫的詩燒在他的墳前以寄哀思。我寫的一首《清明雨》在今年清明節來臨之際,又淋溼了我的心空……


清明雨

周忠應

革非,我們來到你墓前

看見清明雨正飄向你飄遠的季節

你墓前的青草在一滴滴灑著清淚

這是你另一旅程上清純超脫的詩句麼

把她發表在你冷寂的依戀的家園

染亮你虛弱的靈魂膚色

革非,我們把你交給上帝去照顧吧

既然我們不能脫俗的詩心

喚不醒你的微笑

我們只能用情感的密碼

在燃燒的紙錢上給你寫詩寫信

希望你能破譯我祈禱的憂傷

清明雨呵,可是通給逝者的郵路

在這條路上我們的悲傷和懷念擁擠不堪

革非,你那兒的春色也正濃麼

清明雨徘徊在你空空的故鄉路


周忠應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味得知不。

看到此詩句,使我聯想起我的二哥(一爺之孫)

他的離去也有五年多了,從得病到去世一個多月的時間,表現的特別頑強,和病魔做鬥爭。

他的音容面貌,時時浮在我的眼前。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二哥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我。在我不開心的時候,是二哥來及時勸解逗我開心,這樣的好哥哥,為什麼這麼早就離我而去。每當想起,就淚溼衣襟。正應詩中,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白頭。謝謝!



孫黎35


這是我國晚唐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夢微子”中的兩句詩。微子:唐朝詩人元稹的字,他與白居易同時考上進士,並結為終生好友。白居易寫這首詩時元稹已去世九年!為了更好的瞭解這兩句的詩意,特將全詩抄寫如下:“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夜裡我還夢到你,與你拉著手一起遊歷,一起暢談天下大事,黎民蒼生的痛苦。清晨醒來不由的眼淚就流出來了,淚水沾滿了手巾還是止不住的流。想我這幾年在漳浦疾病纏身,大病就有三次,長安城的草也榮枯了八回了。想你逝去的屍骨已經化成泥土了吧,而我拖著病體,白髮蒼蒼的暫時還住在人世間,怎麼能不讓人傷感痛哭。阿衛和韓郎也相繼去世了,在那昏暗陰沉的地府你知道不知道?“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兩句詩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白居易寫這兩句詩時是這是怎樣的悲傷痛苦無奈呀?元稹有白居易這樣的知己好友也該知足了,可是讓人遺憾的是他們的理想,那些讓他們彼此欣賞共同奮鬥的理想卻化為塵煙。可憐的賣炭翁還受著宦官的剝削,觀刈麥中的百姓正受著科捐雜稅的盤剝。而像白居易、元稹這樣的好官死的死,病的病,登不上治國理政的舞臺,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糟,這一切的一切怎麼不讓白居易悲傷。不過歷史還是公平的,白居易、元稹至今都是人民熱愛的詩人,而那些靠剝削起家的官僚們,早就變成一堆糞土,讓世人唾罵。


霞飛19660901


這首詩哪裡唯美了?明明是充滿基情,要說美,那也是悽美好不好!

白居易跟元稹之間的愛(ji)情(qing)故事感動了古往今來多少人。大家都說白居易花心,養了幾十個小姐姐在家,天天換著花樣兒撩,又說元稹是大渣男,從少女到熟女,沒有不慘遭毒手的,你們吶,只看到表面,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夢微之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已經不是白居易第一次夢見元稹了,在很久之前,他就寫過“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元稹對於白居易經常夢見自己,回道:“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閒人不夢君”。這首詩詩題為《酬樂天頻夢微之》,由此可知,白居易是經常在夢中與元稹相會的。

初識

白居易比元稹大7歲,他們初次見面那年,白居易30歲,元稹小朋友23歲。那是公元802年,兩人一起中了科舉,又同時被封官校書郎,然後他們就一眼萬年了。

愛情中,花前月下是不可少的,白居易就在日記中寫下了這一句:

月夜與花時,少逢杯酒樂。——《寄元九》

你可能會說,哎喲,別人不就是和哥們兒一起喝個酒而已,你至於這樣說嘛!嘖嘖嘖,還真不是我胡說,人兩個小夥子一起睡過啊,同樣寫在白居易的日記本中:

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贈元稹》

不知道後來白居易在寫到“春宵苦短日高起”的時候,腦中浮現的是不是元稹同學的倩影呢?

生離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他們在一起三年之後,白居易被調離去了別的地方,被痛苦籠罩的元稹,所有的情感在這一刻噴發,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
……
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
……
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
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酬樂天》

我們在一起三年了,從來沒有分開過,而如今我只能跟你遙遙相望,不能隨你而去。我家裡管得可嚴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牽起你的手。

最後一句,重點來了,要知道,雲雨一般是指啪啪啪的意思啊!元稹說,老白,等我們再次牽手之日,就是我與你雲雨之時!

如果你還覺得我在胡說,那我們再看幾句詩,依舊是元稹寫的:

今來雲雨曠,舊賞魂夢知。——《和樂天秋題曲江

這時,已經是他們相識的第10個年頭,元稹再次在對白居易的和詩中,提到了雲雨。

既然元稹已經豁出去,赤裸裸地求歡了,那白居易也就不再掩飾,直接宣佈出櫃:

好去鴛鸞侶,沖天便不還。——《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

這白紙黑字地寫著鴛鴦兩字,還有誰不承認的?

哼哼,看到這裡,你還會以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真是元稹寫給妻子的嗎?

關懷

後來,元稹的結髮妻子韋叢去世,元稹寫下了那三首著名的《遣悲懷》,你知道白居易做了什麼嗎?他竟然……以韋叢的語氣,寫了一首《答謝家最小偏憐女》!

《遣悲懷》中,元稹說: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答謝家最小偏憐女》中,白居易和道:

身病憂來緣女少,家貧忘卻為夫賢。

我愛你,不論你身邊人是誰,我都願意為你付出,這樣真摯的愛情,真是讓人嫉妒到心顫。

死別

再往後,兩人的官場生涯也不好過了,先是元稹被貶到通州,大病了一場,只能躺在床上養病,似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於是把自己的詩文整理了,交給白居易保管。

沒多久,白居易也被貶到江州,病重纏身的元稹聽到這個消息的反應是: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你的深切念想。

沒過多久,元稹就在病痛中去世了,白居易聽聞噩耗,先寫了一篇《祭微之文》,其悲痛、其情深,真是字字泣血,聞者落淚,之後他又寫了一首詩,就是開頭那篇《夢微之》。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我昨晚還夢到和你攜手同遊,早上醒來已經淚流滿面,卻也無心擦拭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白天一天一天地想你,到了夜晚,就一夜一夜地夢你。當年我們相隔兩地,雖不能見,還能託夢相思,而如今,死亡切斷了我所有的念想,每一次夢到你,都是悲傷的又一次疊加。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如今我也已經老啦,身體越來越差,已經病了好幾次,長安城裡的草已經生長了8個春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可我就是不死呢!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不知不覺,你已經離開了9年,在這9年裡,你的身體埋在黃泉之下,想必已經被泥土侵蝕,化作塵土了吧?我這條老命也只是暫且寄放在人間,在想你的這9年中,我已經滿頭白髮啦。

這句詩,遣詞造句十分淺顯,是白居易的特點,但是其中蘊含的深情和情誼,古往今來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在黃泉路上,你遇到阿衛和韓郎了嗎?他們也已經去世啦。

阿衛和韓郎,分別是元稹的兒子和女婿,連晚輩都相繼而去了,白居易內心的荒涼寂寞可想而知

他在詩中告訴元稹這件事,就像咱們在祭奠亡人的時候,總會跟講一些人間最近發生的事,也不知道能不能聽見,但我就是想要說,因為這裡面是我的寄託。


也可自話


這句詩出自白居易的《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已是風燭殘年,一生的摯友元稹去世已經有九年時間了。這是白居易作的一首悼念摯友元稹的悼亡詩。

白居易和元稹從相識、相知,再一同步入仕途,最後都被貶謫,直到元稹先於白居易去世。

白居易比元稹大7歲,白居易從小在作詩上非常有天賦,17歲作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很多詩被廣為傳誦。可以說非常有名氣。

元稹是一個謹言慎行非常有才華的人,平時不愛開口,但是隻要一開口說話,就非常有水平。

他倆因為一場詩會相識,他們從第一次看到彼此時,就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攀談過後,才發現他們對於詩詞有共同的看法,甚至政治上也有相同的主張。那場詩會讓他們成為一生的好朋友。

後來他們都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803年,同時被授予校書郎的官職,其實就是一個閒職。二人便一起遊山玩水,飲酒吟詩,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

但是後來他們在官場上卻並不順利,起起伏伏的,他倆幾乎同時升官,又同時被貶。即使這樣,他們依舊保持書信往來,從未間斷過。

他們互相尊重,相處非常默契。一次元稹被召回長安,途經藍橋驛站,於是在驛亭壁上留詩,八個月後,白居易自長安被貶江州,經過這裡,讀到了元稹的這首詩。詩中有一句“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因為驛亭太多,所以白居易才“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由此可見,元稹,白居易之間的感情甚篤。他們經歷了很多人生磨難,卻依然互相扶持著,他們是靈魂上的知己。

以上簡單介紹了一下他倆之間的關係和感情,下面再回到白居易的這首《夢微之》這首詩。

這首詩的大意如下:

“夜裡夢見了你,和你攜手同遊,醒來時才想起和你早已陰陽兩隔,我不禁老淚眾橫,卻不願擦拭。

現在的我自己也年老體衰了,在漳浦多次生病,長安城的草生草長也有八年了。

想你九泉之下屍骨早已化成泥沙了吧?我還拖著病體頂著白髮暫時寄住在人間。順便告訴你一下,你小兒子和愛婿已經先後去世了,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整首詩白居易都在回憶,回憶曾經一起同遊,也許是暢談天下大事,黎民眾生,官場汙濁,詩詞歌賦……如今我白樂天的一切,你元稹都無法參與,無法知道,元稹你能懂我的心痛麼?

白居易有很多朋友,也有李商隱這樣的忘年之交,人越老越懂得真正朋友的珍貴。

白居易我目睹了後輩們先後離去,活著的人想知道死去人的情況,活著的人總是想把人間發生的新鮮事告訴死者。雖然徒勞,卻還要這樣做。

沒了元稹,白居易對這個世界也少了一份眷戀,也只能用詩來思念元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白居易認為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元稹陪伴自己走過磨難坎坷。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生死都無法阻擋白居易我對你元稹的念想。

偉大的友誼總是讓人心馳神往。比如馬克思和恩格斯;伯牙鍾子期,而元稹白居易感情是最熾熱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一首詩,一段情!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出自白居易《夢微之》,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讀起此句而心懷感傷!

公元801年的一天,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城一見如故,“此一眼”,便結下了“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的終生摯友,後來,世人又稱二人為“元白”。

後因政治原因,兩人先後被貶外放,至此便相隔天涯異地,唯寄情於書信往來,公元831年,白居易60歲時,元稹病逝。

在元稹逝世的九年後,白居易依然還會真切的夢到元稹微之:

我在夜裡做夢又與你攜手同遊,早晨醒來,淚水已溼滿了巾帕。我上次在漳浦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有八個年頭。你在九泉之下的肉身想必已經化成了泥土,而我還暫時寄宿在這塵世間,卻已是白髮滿頭。阿衛和韓郎已經先後去世,黃泉下渺茫昏暗,你可能夠知道嗎?

一首《夢微之》,一千多年來,敘不盡“元白”之情誼

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矣!


趣味疏談


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全詩如下: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與元稹相識於長安城,兩位文采斐然的大家不僅才情了得而且同時參加科考同時當上校書郎,在朝堂上有相同的政治主張,兩人很快便惺惺相惜結為知己。

後來兩人被貶到不同地方當官,封閉的交通條件使兩人只能互通書信,白居易60歲時驚聞元稹病逝,悲痛不已,揮淚寫下此文!

大意:夜晚夢中與元稹重逢,二人攜手同遊,意氣風發地高談闊論......夢醒時,淚水打溼了手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白居易在漳浦已經生病幾次了,長安城的草樹不知不覺已有八個年頭。元稹埋在黃泉之下,泥土侵蝕著他的身體,也許早已和泥化作塵土,白居易也只是頂著滿頭白髮暫時居住在人間。阿衛是元稹的小兒子,韓郎是元稹的女婿。他們都先後死去了,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道這些嗎?


閱讀散記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陰陽兩界的思念是何等感人!僅這兩句就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情誼是多麼的深厚。古時,八拜結交的一句話是,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生死之交是朋友的最高境界,詩人的一個寄字表現的淋漓盡致。讓讀去聯想他們的情意是多麼深厚,這就是詩的魅力。一\\


秋陽昊昊


夕陽高照春意暖:萬物復甦又一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