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字在清朝以前的2000多年,沒有得到簡化?

枝枝葉葉


漢字從先秦到三國時代一直都在激烈變化但楷書形成之後。漢字已經定型了,就像英文有26個字母一樣,英國人會覺得26個字母太多了嗎?但是很久以前肯定不是26個,而是經過長時間的變化最後定型的!所以文字有繁到簡卻不會一直簡化,到某個時間某個程度它就定型凝固了!網友經常講的漢字一直在簡化來作為支持簡體字的論據,這是不正確的!所以楷書可以說是終極文字了!那古人為什麼不繼續簡化楷書了?難道古人修養都很好,有耐性地慢慢寫?

那是因為古人在日常中很少寫楷書,楷書只在正式場合才用,像科舉考試,寫奏章,發佈文告才用。日常大家用的是行草書。尤其印刷術普及之後,楷書的範圍又大大縮小了,所以唐之後只有個趙子昂堪稱楷書大家,可是大家稍微看一下趙體字,也能看出趙體字幾乎都是行楷!我們當代人有個印象,認為書法追求'尚古',但事實相反,書法中有句名言叫'筆墨當隨時代',它的意思是說書法應該追求'流行',追求現代,越是書法大家越能代表當時流行書體,趙體字的流行,可以看出正式楷書在元代就已經很少用了!主流還是行草書!現在大家很少有人會寫行草書了,尤其是草書!好多人會把草書和潦草劃等號,卻不只是草書是有章法的,它的書寫非常自由同時它的章法非常嚴格,否則寫出來的字就沒有人認得,可惜現在的草書已經變成了'藝術'了,寫一副字已經叫搞創作了!忘記了它的實用功能!

現代的簡體字實際上漢字拉丁化的過渡產物,錯誤道路上的遺留物!古代各種書體的形成是書法家不斷修改不斷捨棄,要耗時幾百年才完成的,中間不合理的字會被丟棄,好的寫法會流行,慢慢形成的!而簡體字是一幫政治家幾年生造出來的,然後依靠國家機器強行推廣的所以大家不要把簡體字跟古代書體相比!


布衣149151421


漢字的簡化不是從民國開始,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我們知道一種語言和文字使用它的人越多就會越簡單。

普通話相對方言簡單,現代規範字相對古文簡單,實際上正是知識,從精英普及到普通人的結果。歷史上推動漢字簡化的力量在於讓他書寫更方便,更快捷。比如王羲之時代給人寫書信,常用一個敬稱【卿】字,他的筆畫實在太多,草書就乾脆簡寫成一筆。
這樣的寫法,幾乎沒有什麼文字學依據,但大家都接受。對抗這種簡化力量的是文字的一種疊床架屋的過程,比如:這個【𦥑(ju)】字,表示雙手相叉,後來這字少用了,再給他再添兩隻手,變成【舁(yu)】又加只勺子變成【與(yu)】,再來隻手變成了【舉(ju)】字,所以,【舉(ju)】字雜七雜八五隻手外加一個勺子,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同時,【與(yu)】字又從實詞變成虛詞,書寫任務非常繁重,所以草書裡乾脆給他減去幾隻手,恢復最古的簡單寫法也是常理。
而它作【舉】的這個意思,只在一些成語中保留下來,比如:【選賢與能】,其實就是【選賢舉能】,而像氣息的氣,雲朵的雲,這些實際上都比後來帶個【米】,帶個【雨】的所謂【繁體字】要早。

在古代讓人接受簡化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小學語文課上經常用來舉例的這個【明】字,日月明大家很熟悉了。實際上,這也稱的上【簡化字】。雖然上古文字中比較早就有日月明這種寫法,但後來人們並不認可,可能日月當空的異象,難以解釋吧。在小篆中明字左邊,其實寫作囧是窗戶格子,漢代人理解的【明】就是月光,從窗戶中間照下來,後來他隸化變成一個目字,跟肉字旁隸化成月一樣方便書寫,到唐代刻石經的時候,考訂文字,才確立說古代如果有簡單寫法,就採用古代寫法,所以日月明這才開始流行開來,但幾千年來並沒能完全蓋過其他兩種寫法。

所以跟現在一樣,阻礙文字簡化的力量在於習慣和認為某種寫法更科學的觀念。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大部分文字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都是將錯就錯的結果,沒有經過文字學的訓練,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一個字最初的含義,比如:簡單的一個【盡(jin)】字,繁體字【盡(jin)】下面一個皿,大家知道是器皿,但上面是啥,古人基本沒有概念。

近代的文字學家認為,這個字從戰國開始就寫錯,後來人幾乎沒搞明白過。羅振玉認為,他實際上是像個刷子,這個字表示吃完東西洗刷餐具,然後衍生出結束的意思。但是這種刷盤子的意思,有文字以來基本沒有用過。既然如此,拿草書字體【盡】字來簡化有何不可呢?所以我們現在的簡化字基本都是古代這幾種力量對抗之後的產物。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簡化。比如鄰居的鄰,現在的簡化字應當來自漢代。他忽略了聲旁令和㷠字,讀音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這些不合理的簡化字,將來可能需要改進。

所以簡漢字,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化裡一直在簡化。


公元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文字的簡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有原因的。

遠的不說,新中國建國以後,1956年,《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

這個簡化字,就是我們今天用的簡體字。

至於為什麼推行簡化字,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掃盲。

由於滿清的愚民政策,以及民國的長期戰爭、分裂,中國的文盲率極高。

建國時統計,當時農村男人文盲率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婦女文盲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五。

薩沙的奶奶就不怎麼識字,說起來她還是商人家的小姐,並不是家裡沒錢,而是沒有讓女孩子學習的風俗,只需要認識自己的名字和基本數字、地名就行了。

所以,中國平均文盲率超過百分之八十。

根據我國研究,漢字掃盲想要成功,至少要能比較熟練使用2000個漢字,認識3500個字,這是最低要求。

如果識字不到2000個,就無法完成最基本的日常閱讀和書寫。

這個書寫還不是寫文章,而是寫非常簡單的信件。

3500個字很容易學嗎?

當然不容易了。我國小學五六年級,才能達到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孩子們上五六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成年人掃盲通常只能學習1年左右。

如果學習繁體字的話,掃盲難度確實比較大。

打個比方,繁體字的《開學了》有30多筆。

但如果使用簡化題,簡體字的《開學了》就變成了10多筆。

所以,我國簡化字主要是針對常用字,共有1634個常用簡化字,基本覆蓋了2000個必會漢字。

這樣一來,我國1950年文盲率高達80%。到了14年後的1964年,中文盲率下降到了52%,有了很大進步。

然而無論唐宋元明清,不存在大規模簡化漢字的問題。

因為,這些朝代,人口絕大多數是農民,而統治者認為農民不需要識字,越有知識越反動。人不識字,沒文化,就容易被愚弄。

所以,中國古代雖然科舉盛行,民間很多讀書人,但識字率很低。

各大朝代,中國識字率在10到20%。但是,這種識字率同我們今天並不是一回事。

所謂識字的人,只有10%能夠讀書和寫字,其餘大部分是略識幾個字,看得懂招牌、便條、官府的簡單榜文之內,認識的字只有幾百個而已。按照今天的標準,這些人就是半文盲。

既然是刻意愚民,當然沒有必要簡化字了。


薩沙


“漢字在清朝以前2000多年沒得到簡化”,這個說法不對,因為不符合事實。

實際上,現在的簡化字,相當大部分是在清朝以前已經被簡化了的,不過是很多沒經由“官方”公佈而已。

現在的漢字,至少來源於殷商時期,這一點,全世界皆有共識。甲骨文中的1500個字左右,與現在的漢字,不管是簡化過的還是沒簡化的,有內在的延續關係。

甲骨文,同時存在的金文,再到後來的六國文字和秦的小篆,這屬於古文漢字階段。這個階段裡,金文一般比甲骨文繁複;六國文字,其實還要加上秦國的大篆,一般比金文簡約;而秦統一六國後的小篆,相對來說,又回到繁複。

(“無”字的隸變)

“隸變”,是古文漢字和今文漢字的分水嶺。

通過“隸變”,把小篆圓轉不斷的線條,變成了點、橫、豎、撇、捺;還改變了偏旁;混同了小篆中形體不同的構件,同時也分化了小篆中形體相同的構件。

自此,發生了兩種情況,第一,是漢字失去了象形色彩而變成符號性質的文字;第二,開啟了由繁趨簡的大門。

隸變以後的隸書和楷書,屬於今文漢字。今文漢字裡,又包含近代漢字和現代漢字。即便魏晉時期的隸書,也叫“近代漢字”,因為是與“古漢字”相對而稱的。

隸變,是漢字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簡化,幾乎所有的小篆字體皆有簡化。所以,不能說清以前2000多年漢字沒有簡化。

隸變以後,今文漢字還有簡化嗎?還有。

比如,漢朝,“東”,已經有人簡化為“東”,此人為漢元帝時期的黃門令史游,他是個書法大家,據說章草由他所創。在《急就章》裡,他把隸書的“東”,寫為“東”。

東晉的書聖王羲之,也多次把“東”寫為“東”——

這大約就是現代把“東”簡化為“東”的最早依據。

再比如,至少在東晉,人們已經把“門”簡化為“門”。王羲之和王獻之都這麼寫。

這也是現代簡化字“門”的來源。

還比如,“長”,金文和大篆裡,有兩種寫法——

隸變吸收了後一種寫法,大概是為了使其方方正正。但在漢代開始,已經有人“返古歸真”,寫為“長”了,到了東晉,依然如此——

現代簡化字的“長”,顯然不是胡來。

還有不少字,不再一一例舉。

約略算下來,清以前,至少約有400字左右的漢字被簡化。

著名學者葉籟士做過統計,他認為,現在的簡化字總表中,有360個字,是清代以前已經被簡化了的。如果這樣算,清以前已經簡化過的字可能會大大增加,因為,被簡化過了的字,很多不用再進簡化字表,已經約定俗成在使用了。

關於古代漢字的簡化,原來曾回答過類似問題,說到,官大的、影響大的文人功不可沒。

上面說到的這400個左右的字,皆出於對這些人的統計。

比如史游,一篇《急就章》裡,至少簡化了30個字。

再比如王羲之,所用過“簡化字”,不少於60個。“書”簡化為“書”,他有十幾種寫法。大概受他的影響,王獻之、王凝之、王導一干人,都簡化著寫。

還比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等,既為大官又是著名書家,都沒少用“簡化字”。

有意思的是,唐代皇帝高宗、太宗、玄宗,也都使用過“簡化字”。

(唐太宗寫的“愛”已無心)

概括清以前的“簡化字”,大體上採用了使用古字、俗體字、異體字,以及行、草書楷化等方法。

俗體字,是非大官和著名文人、書家,即民間在使用中簡化的。

另外,唐宋以後,特別是明代,印刷逐漸成熟,印刷體也隨之出現,製版工匠亦推進了漢字簡化進程。

套用一個說法——“房子是用來住的”;那麼,“字就是用來寫的”。

金文,是因銘刻在王公貴族所獨有的青銅器等上面的需要形成的,其繁化,是為體現神聖、尊貴。

隨著文字緩慢的普及,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寫字,是為了記錄和交流,因而,便於學習、書寫,肯定會成為主流。

這是漢字簡化的根本推動力,誰也無法逆轉。

當然,作為有如此之大使用基數的漢字,本身,其又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所以,簡化,只能是個約定俗成的過程。這個過程肯定是緩慢的、不可強行推進的。

有沒有必要退回到簡化之前的繁體字去呢?應該沒有必要。

退回去,必然造成華文圈巨大的混亂,浪費人力物力時間。已經用的好好的了,幹嘛畫蛇添足?不如集中精力謀發展。

以後,漢字要不要繼續簡化,不必過度操心,有了這種社會需要,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一老沈一


為什麼漢字在清朝以前的2000多年,沒有得到簡化?提問者應該對於簡化的概念簡單化了,估計將簡化理解為繁體字簡化為現在使用的簡化楷體字。

實際上,若從2000多年的時間河流中,中國文字從有據可考的殷商“甲骨文”到周朝的“金文”到戰國的六國古文(包括籀文、石鼓文等)到秦代小篆、漢代隸書、魏晉草書、楷書、行書。

也就是說,漢字在清朝以前的2000多年中已經經歷了從大篆到今楷的演變,而漢字的演變規則是:由繁至簡的。所以,提問者所問的沒有簡化是不正確的。

(另注:關於大篆,文字學與書法學對此有不同的定義,從書法學的角度來說,秦篆也稱為小篆,以前的所有文字統稱為大篆)


我是書法有云,一個書法愛好者,從事書法軟、硬筆基礎教學,偶爾有點瘋,喜歡,就關注我吧。


書法有云


簡體字大多竟然是古人發明 漢字已堅持“瘦身”五千年


眾所周知,簡體字和白話文是近代思想文化革新的兩大潮流,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先後分四批公佈簡化字徵求社會意見。1964年歸納成《簡化字總表》正式向社會推廣使用,中華大地正式進入簡體字時代。那麼,是不是簡體字就是近代才出現呢?是不是文字簡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呢?實際上並非如此。

簡體字竟然是古人發明?

有兩個很有意思的事實,卻少有人知。

第一個是新中國《簡化字總表》中大量都是“古字”。在第一表、第二表484個字中,只有1個字是1949 年以後出現的,388 個字是古已有之。其中,111 個字來自漢代前,佔28.61%;55 個字在三國至唐代出現,約佔14.18% ;宋代到清代出現的有175 個字,佔45.1%。

第二個是簡化字本就是傳統所有。文獻考古研究發現,古代皇帝硃批、民間書信、雕版印刷、石刻碑帖,簡體字隨處可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1/3是簡體字,歐陽詢《九成宮》貼中1/6是簡體字,王獻之《鴨頭丸帖》出現了簡體“與”字,北魏“書聖”鄭道昭《鄭文公下碑》用了12個簡體字。據考證,敦煌文書中也有大量的簡體字。

由此,不難推斷,漢字的簡化並不是突變的行為,而是一個時空延續性過程。今天我們看到和使用的大量簡體字,其實都是古人的遺產。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中國歷史上漢字已經經歷了四次大簡化。


中國漢字已經經歷四次大簡化


第一次簡化 書畫同文到甲骨文

和所有的文明一樣,最初的文字都是表現意思的圖畫轉換而來,所謂書畫同源就是這個意思。傳說,倉頡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創造了中華文明最早的文字。今天我們可考的最早文字就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是漢字之母本。金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兩種文字都脫離了圖畫表義的原始狀態,完成了初期文字形體簡化,但是仍然保留著描繪物象特徵的表義式樣。

第二次簡化:小篆實現書同文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一大政績就是實現了書同文。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所謂史籀大篆就是金文。值得注意的是,小篆的出現是大篆的“省改”,也就是簡化。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官方簡化文字。

秦始皇給小篆定型、定位、定音、定義,結構統一,為一個嚴密規整、相對固定的集成系統:書寫採用線條化,偏旁更為簡單化,筆畫刪減固定化,字形規整長方形,“方塊漢字”由此肇始。


第三次簡化:隸書轉折分古今

秦隸是大篆的簡寫版本,和今天看到的隸書形態相差不大。隸書全面摒棄了篆體象形的羈絆,以筆畫部件取代方形線條,將篆書的圓轉變為方折,從“隨體詰詘”需要描畫的字符,變成了橫平豎直的文字,形成了起新的文字結構和書寫規範。

隸書的確立讓漢字從“仿形”文字原始狀態徹底脫離出來,進入“完全符號”的成熟階段,成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奠定了近兩千年來一直沿用至今的漢字形體的基礎,是漢字發展的關鍵節點。

耐人尋味地是,文字研究學者考據認為,始皇帝推的小篆因為書寫不夠方便,在實際應用中沒有佔據多久的統治地位,為簡便而生的隸書才真正完成了書同文的使命。


第四次簡化 楷體真書為現代簡體字創造條件

東漢出現的楷體是簡化隸書和章草結合的產物。相對隸書,楷體筆畫進一步簡化,而且書寫清晰好寫好讀, 世人學習書法都以為楷模, 因此有了楷書、真書、正書等等稱謂。建國前使用的繁體很多也在那個時代基本定型。

從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中, 我們可以發現,漢字發生發展總體趨勢是由繁到簡, 由難到易,從象形到符號。這個過程是貫穿過去未來的,可以說,漢字從形成之日起就一直在進行抽象和簡化。


那麼為什麼東漢以來到近代的2000年左右,漢字都沒有再出現成規模的官民共識的簡化潮流?這也許要從文字簡化的深層次推動力去尋找答案。


文字簡化的第一推動力竟然是“懶”!

有學者提出,文字是傳播媒介,書寫簡單便捷是其本質屬性決定的發展必然。而推動文字簡化發展的關鍵取決於兩個因素:媒介動力和媒介技術。

媒介動力就是文字作為傳播媒介功能的發揮程度。在殷商時期,文字作為溝通上天的媒介,只掌握在上層核心手中,“以卜應天命,以銘紀天年”,涉及的都是黃鐘大呂的社稷之事,所以雖然寫起來麻煩無比,但是因其神聖性,卻能適應當時文化壟斷的現實。

而隨著國家的成熟,文化經濟的發展。文字逐漸在日常行政、商賈流通、文化傳播中都日益發揮其不可取代的媒介功能。複雜、難以書寫的文字無法適應日益加快的信息傳遞速度,必須加以簡化。

據考證,秦始皇時期,李斯為代表的文臣要寫奏章給皇帝議事,有時候一天要寫上幾千字,如果寫大篆小篆,彎來彎去的半天才能寫上一個,沒有百十個秘書恐怕是做不到的。特別是如果剛寫好,領導批條讓重寫,整個府上的門人都得上吊。因此,智慧的大人們就搞出了簡寫的隸書。所以,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偷懶……哦不,提高效率,永遠是是世界發展的根本動力。

皇帝寫日記吹牛還要找人鑄鼎

媒介技術就是文字書寫紀錄的技術手段。殷商時期的巫者長老要寫點東西,一個要手勁好,一個是要刀工好,否則在龜甲上一篇100字的“大作文”一天之內無論如何是寫不完的,說不定還要弄傷手。

皇帝要紀錄自己的豐功偉績更加麻煩,要找幾個大漢來澆模鑄造,或者使大鑿在青銅器上生刻。刻好了也就算了,如果不小心刻一個錯別字,就得重新鑄造一個。為啥帶銘文的青銅器都是寶貝啊,這玩意實在太難弄!

這個時期要怎麼簡化都是很難的,也不是很有必要。為什麼呢,總共就寫那麼幾個字,如果還要簡化,皇帝肯定以為這傢伙一心想偷懶,還想不想幹了?哦不,還想不想活了?

隨著技術發展,秦朝開始廣泛使用竹簡、毛筆,為字體簡化提供了新的技術推動力,柔軟的筆鋒孕育了跨時代意義的隸書。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紙張的普及,讓潑墨揮毫成為士林雅好,書籍開始進入非士族人家,文化的進一步普及,信息交流的速度指數提升,將隸書再瘦身已經是歷史所趨,於是楷書出現了。

活字印刷術終結“手抄本”時代:技術進步緩解了簡化的衝動

北宋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結束了“手抄本”的時代。雕版印刷要在木板上雕刻文字,用刀要直來直去,宋體出現了。但是宋體相對楷體並沒有結構上、筆畫的簡化。也許只是雕版印刷比手抄省力多了,技術解放了雙手,當然也就消解了有識階層進一步簡化的衝動。至於宋元民間曇花一現的印刷簡化字現象,只是曲藝行業火熱造成的區域信息流加速的偶發,明清以後都作塵散,沒有真正影響漢字發展的進程。

結語:太平天國與日本的文字默契

回到我們今天的簡化字上,我們必須不得不提到太平天國。據不完全統計, 太平天國時期所使用的簡體字約有一百多個,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被《漢字簡化方案》採用,可以說太平天國的英雄們才是開近代簡化漢字潮流的先行者。而差不多時期,日本也在著手開展漢字的簡化工作,最終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確定了日本規範的簡化字。冥冥中,同文的兩種文化似乎被一根看不見的線牽引,構成了漢字簡化浪潮共振的奇妙景象。


謝謝你看完全文,有啥想說的咱們評論裡面說道說道。我是江南莫氣(莫氣在我的家鄉話中,就是傻子的意思),愛好攝影、碼字、中醫、傳統文化,喜歡我的東西的話加個關注吧,有時候有些好的文字和電子書可以分享給好朋友們。


江南莫氣


首先我們要明確漢字,對於漢族人(當然今天是指全國各族人,仍至全世界人),的主要功能是什麼?!最最主要功能是什麼?這交流,是記錄,是傳承。如果失去這麼些功能,再古再接近原創又有什麼用!?契丹文字沒簡化,更蒼古!全國能認的的專家超不過三個,試問沒簡沒化,多古多近原創,有用嗎?清朝(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是愚民,奴欲人民的時代,統治者!怕勞動人民知書識字,也不把字的簡化放在心上,只有為功名,進身仕途的極少數富人才有機會讀書識字,其餘都是文盲,統治者的愚民!只有共產黨得天下後,為掃除文盲,人人可看書讀報寫信日常字據,才在國務院下設文字委員會,對日常用字頻率高的繁體字進行簡化,有利推進文字普及和掃盲運動,極大地推進了文字的普及應用!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功績,文字創造來之於民,人人能讀寫是最基本的權利!當今有些人自已不知幾錢幾兩,更不知有幾毫幾釐,妄談簡化漢字。一味贊繁體字好,你能寫出幾個繁體字!?鸚鵡學舌,人云亦云,今天文化教育普及如此深廣,確切地講簡化漢字功不可莫!對書法牌扁及特殊用途也作了明確規定,可用繁體字!簡化漢字也有遵循原則,即參照草書例,民間約定俗成例等,參與簡化字的專家學者都是當時文學,歷史,社會學大家!非泛泛之輩!且是後人可妄談的!?


小年輕160


漢字從形式到內容一直在簡化,怎麼說兩千年沒變化呢?就像現代服裝一樣,變得簡潔大方時尚。

發展才是硬道理。繁體字就如過去娘娘的服飾,看上去端裝、端正,可那得是足夠閒的娘娘能花上半晌把繁瑣的服飾穿戴齊整,怎麼能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呢?

文字只是記載信息的符號,日語片假名只用漢字偏旁部首,照樣能表達完整信息。解放後簡體字方案的推行,大大增加了人民群眾的識字率,總惦記繁體字那點餘香有什麼意思。



閒著聊聊天呀


1949年文盲率為95%。

歷史早期是生產力水平底下,不允許大量人口脫離生產去讀書,所以不需要簡化漢字;宋以後是統治的需要,“知識越多越反動”,不可以有太多讀書人,所以不能簡化。這是馭民術的作用。

1949年之後,為了提高全民素質進行了掃盲教育,漢字的繁體成為障礙,所以有後來的簡化字。簡化字對十幾億中國人來說是必要的和積極的。港臺繁體的保持很大程度是國民黨到臺灣後為了維護“道統”地位而為之。當今很多書法愛好者喊著恢復繁體,實屬螳臂當車,但有一點,越複雜的漢字,書法越好表現,僅此而已。


漢水冷雨夜


漢字的簡化不是從民國開始,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我們知道一種語言和文字使用它的人越多就會越簡單。

普通話相對方言簡單,現代規範字相對古文簡單,實際上正是知識,從精英普及到普通人的結果。歷史上推動漢字簡化的力量在於讓他書寫更方便,更快捷。比如王羲之時代給人寫書信,常用一個敬稱【卿】字,他的筆畫實在太多,草書就乾脆簡寫成一筆。

這樣的寫法,幾乎沒有什麼文字學依據,但大家都接受。對抗這種簡化力量的是文字的一種疊床架屋的過程,比如:這個【𦥑(ju)】字,表示雙手相叉,後來這字少用了,再給他再添兩隻手,變成【舁(yu)】又加只勺子變成【與(yu)】,再來隻手變成了【舉(ju)】字,所以,【舉(ju)】字雜七雜八五隻手外加一個勺子,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同時,【與(yu)】字又從實詞變成虛詞,書寫任務非常繁重,所以草書裡乾脆給他減去幾隻手,恢復最古的簡單寫法也是常理。

而它作【舉】的這個意思,只在一些成語中保留下來,比如:【選賢與能】,其實就是【選賢舉能】,而像氣息的氣,雲朵的雲,這些實際上都比後來帶個【米】,帶個【雨】的所謂【繁體字】要早。

在古代讓人接受簡化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小學語文課上經常用來舉例的這個【明】字,日月明大家很熟悉了。實際上,這也稱的上【簡化字】。雖然上古文字中比較早就有日月明這種寫法,但後來人們並不認可,可能日月當空的異象,難以解釋吧。在小篆中明字左邊,其實寫作囧是窗戶格子,漢代人理解的【明】就是月光,從窗戶中間照下來,後來他隸化變成一個目字,跟肉字旁隸化成月一樣方便書寫,到唐代刻石經的時候,考訂文字,才確立說古代如果有簡單寫法,就採用古代寫法,所以日月明這才開始流行開來,但幾千年來並沒能完全蓋過其他兩種寫法。

所以跟現在一樣,阻礙文字簡化的力量在於習慣和認為某種寫法更科學的觀念。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大部分文字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都是將錯就錯的結果,沒有經過文字學的訓練,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一個字最初的含義,比如:簡單的一個【盡(jin)】字,繁體字【盡(jin)】下面一個皿,大家知道是器皿,但上面是啥,古人基本沒有概念。

近代的文字學家認為,這個字從戰國開始就寫錯,後來人幾乎沒搞明白過。羅振玉認為,他實際上是像個刷子,這個字表示吃完東西洗刷餐具,然後衍生出結束的意思。但是這種刷盤子的意思,有文字以來基本沒有用過。既然如此,拿草書字體【盡】字來簡化有何不可呢?所以我們現在的簡化字基本都是古代這幾種力量對抗之後的產物。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簡化。比如鄰居的鄰,現在的簡化字應當來自漢代。他忽略了聲旁令和㷠字,讀音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這些不合理的簡化字,將來可能需要改進。

所以簡漢字,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化裡一直在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