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是正確的嗎?為什麼我會覺得好累?

快樂人生54152964


這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關,如果你從小對孩子比較嬌慣,孩子生長在蜜罐中,她不會體會父母的辛苦,自然長大後就不會體貼人,也就不能稱之為“小棉襖”。

女兒和兒子對比之所以被稱為“小棉襖”,原因是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現象,把兒子捧在手心,當成未來的繼承人,而女兒沒有受重視,從小體會世態炎涼,由於成長過程中所處環境不同,心裡承受能力不同,女兒反而更懂事,兒子卻成了“白眼狼”。

所以要想讓你的女兒成為“小棉襖”,要從小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這個“苦”並不是苦難、勞累之類的,而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獨立性,要讓孩子學會去分擔父母的辛勞,比如幫父母做頓飯,打掃衛生之類的。


冀寧的微觀察


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話,也是老百姓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意思是說很貼心,很保暖。但並非都是那麼貼心,家有女兒,感覺到很累,應該就是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一般來說,女孩子在幾歲,十幾歲的時候,都比男孩子懂事省心。但是隨著歲數的增長,到了二十幾歲,處在戀愛結婚的階段,有的就不是很省心了。

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因為長得漂亮,追求者特別多,今天這個請吃飯,明天那個送禮物,凡是對她女兒有所表示的,他女兒都來者不拒,最後弄得幾個男人為她爭風吃醋,甚至最後大打出手,最後她女兒還跟一個有老婆的男人跑了,鬧的是滿城風雨,我這個朋友也覺得沒臉見人,提到這個女兒就唉聲嘆氣,你說累不累?

我還有一個同學的女兒,跟這個情況正好相反,因為學歷高,讀到了博士,也許是高處不勝寒吧,心高氣傲,過了30歲了,還沒找到合適的對象。他父母急得頭髮都白了,每到逢年過節,都為這個事發愁,也跟自己的女兒沒少嘮叨,他女兒受不了父母的嘮叨,搬出去住了,也很少回家。

你說這種情況,哪是小棉襖?簡直就是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呀。



沒事聊聊天


我和你一樣的困惑,女兒並不溫暖。據我的經驗,女兒是不是小棉襖,得3個方面看:

1.如果從小給她愛太多,卻沒有培養她獨立能力,沒有培養她如何幫助和關愛他人,她可能不太會關心人,只會索取;

2.如果正在青春叛逆期,她可能心煩氣躁,愛抬槓,不溫暖;

3.如果家庭氛圍不好,完全感受不到愛,家是冰冷的,這件“小棉襖”也可能不暖和。



半山半塵禪意民宿


我有兩個女兒 老話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 但是在這個年代來看 更多注重的是家庭教育 如果家庭教育的不是很好 那就沒有所謂的小棉襖一說了 老話說的小棉襖是指女孩子心思細 貼心 知道疼人 但是現在的社會我們這一代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而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就比較寵愛 重愛 加上雙方老人的溺愛 讓這一代孩子行成了嬌生慣養 獨霸一方 唯我獨尊 逆來順受的生活習慣 所以現在不確定女孩就是小棉襖一說了 這一定要看家庭教育了 要有責任心 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懂得分享 要懂得尊老愛幼 對於尊老愛幼這一點 我相信我們在各種地方都會見到有些孩子跟長輩大喊大叫 甚至辱罵 大打出手的都有 傷害親人的都有 甚至活成了寄生蟲 現在的社會風氣也不是很好 攀比心重 誘惑力多 所以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教養很重要





兩公主與巫婆


不但是棉襖還是羽絨的棉襖。



高帝


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都是因人而異。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係。有的孩子善解人意對媽媽關懷有佳,的確是小棉襖。有的女兒的確讓母親不省心,感到很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ba0003a132de62398f\

wang12一葉舟e


一般女孩比較感性,容易情感共鳴,比較貼心。但同時女孩心細敏感,會多思多慮,所以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隨性。


娜妮254872673


搖錢樹 [馬思純的微笑][馬思純的微笑]


tt20192020


有女兒!當然是媽媽的,小棉襖了!不要覺得累,有媽媽在,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昕宇0712


自己感受。也可能是孽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