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很受孩子喜歡是怎麼回事?

心如止水1873096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英文名《Peppa Pig》,是一部英國動畫片。每集僅五分鐘,講述的是小豬佩奇一家的日常生活。國內引進了前四季,共156集。豆瓣評分達到了9.2,好於90%的動畫片。

《小豬佩奇》的畫風走簡潔可愛的路線,配合鮮豔的馬卡龍色,一看就讓人覺得陽光明媚心情不錯。雖然故事都非常簡單,但節奏明快,笑點突出,不僅寶寶痴迷,大人也不會覺得無聊。《小豬佩奇》2004年在英國首播,很快席捲了全球,全世界超過120個國家的電視頻道都播映過。中國大陸於2015年8月由CCTV引進,隨後登陸優酷和愛奇藝,僅一年時間播放量就超過了100億次,單就優酷而言,每天的瀏覽量都在600萬次以上。

很多人不懂《小豬佩奇》為什麼這麼火,可以說他們因為不懂兒童心理活動的特點。《小豬佩奇》的成功,就在於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把握極為精準。

《小豬佩奇》的特色

1、簡單

《小豬佩奇》的畫風就是簡筆畫,粗線條大色塊,常用色彩大概不超過二十種,但是選擇和搭配得很細心,運用明亮溫暖的馬卡龍色,而且範式很固定,比如佩奇總是穿著紅衣服,而喬治總是穿著藍衣服(個別派對等場景除外),辨識度很高。

動畫對於造型上的細節一概簡化、抽象化,比如對四肢和手指的處理,又比如對山坡的處理,幾乎是垂直於地面。比如動畫中的豬奶奶和羚羊夫人的睫毛是白色的,睫毛是區別人物年齡的重要標識,同樣地,孩子和爸爸媽媽的臉部線條是圓潤飽滿的,而爺爺奶奶輩的臉部線條則是皺皺的。像這些不超出孩子認知能力的細節,他們能非常敏銳地捕捉到。

2、“社會”題材

《小豬佩奇》確實致力於建造一個“社會”,儘管主人公們是一群擬人化的動物,但動畫片裡的世界並不是天馬行空般的奇幻大陸,而是一個非常“寫實”的小鎮。

比如各種社會關係,孩子們除了往返於家和幼兒園,還去拜訪親戚,去鄰居家串門,還會寄宿在朋友家裡,會互相打電話、寫信,甚至還會交外國筆友,遇到問題需要去請教專業人士。朋友也會自然分化出“最好的朋友”和“普通朋友”。比如各種場所和場景,動畫片裡出現的,除了家,幼兒園,還有超市、醫院、寵物診所、公園、遊樂場、公共汽車……等等,而且不同的場所都表現出了相應的功能和秩序。

3、語言

由於背景設定高度還原了現實世界,《小豬佩奇》所運用的語言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的口語,詞彙和句式足以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複雜的長句和過分誇張的語氣,也很少出現難以理解的專有名詞,是兒童很容易理解的語言,在這基礎上,又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個稍微有點難度的詞或句子,但是接下來的劇情會立即在具體場景中予以解釋和運用。這種“比現有水平略難一點點”的設計,非常符合教育學的原理。

這裡不得不說,《小豬佩奇》的中文翻譯和配音做得很好,把原作的優點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來。

4、不同年齡段的特點

佩奇和她的朋友們都是5歲,他們的弟弟妹妹如喬治大約2歲,佩奇有個叫克洛伊的堂姐,6—7歲,克洛伊家後來又添了一個小弟弟,整個學齡前基本上都覆蓋到了。動畫片並非只追求諧趣而製作了這麼多角色,而是有意識地描繪出了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們不同的特點,甚至專門用了一集來表現一家人怎麼通宵達旦地照顧剛剛出生的嬰兒。

比如,兩歲的喬治經常哭,但是佩奇就很少哭了,她很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難過或是提出要求。

5、“不完美”

動畫片裡的“人物”們都是不完美的,佩奇和喬治有很多小缺點,豬爸爸愛自吹自擂、愛偷懶、邋里邋遢,而且是個路盲,豬媽媽有點爭強好勝,豬爺爺和狗爺爺非常固執,倉鼠獸醫粗心大意,等等。

動畫片在描繪他們閃光點的同時,也有意地指出了這些缺點,並且讓他們在適當的時候受到了困擾和教訓,但是並沒有讓他們去完全糾正,而是保留著缺點,也保留著性格的真實性。我真羨慕從小就能看這部動畫片的孩子,他們會因此知道,沒有缺點的高大全是不存在的,把家人和朋友維繫在一起的力量不是完美,而是愛和包容。

《小豬佩奇》的教育意義

1、首先是英語學習

《小豬佩奇》是被視為國內最好的英文學前教材,沒有之一。它純正的英式英語,速度適中、發音清晰、用詞純正,孩子很愛看,浸泡在這種英文語境中,英語進步的飛快。漢語版的英語學習放在最後講述。

2、《小豬佩奇》寓教於樂的教育意義

從溫馨平實的小故事中,流露出各種關於親子溝通、生活經驗、親情與友誼的細節,不是說教的形式,卻比什麼都管用。好的家庭教育離不開良好的親子閱讀。德國兒童閱讀專家可絲登·波伊說,孩子3歲前,父母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會帶給孩子力量——這力量會伴隨孩子一生。

3、《小豬佩奇》中,豬爸爸和豬媽媽的互動表現了父母的相愛對孩子的重要性。

豬媽媽的生日,豬爸爸給豬媽媽放假一天,和孩子一起為媽媽準備生日驚喜,又是準備早餐,又是做蛋糕,折騰了一天,最後豬爸爸送給媽媽的禮物是兩個人的單獨約會。

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約會,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種子,這對他們未來自己建立的家庭提供了一個模仿的範本,核心就是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愛。對於孩子來說,爸爸愛媽媽,會給他們最大的感全感。到了豬爸爸的生日這天,豬媽媽和孩子給爸爸送上了一雙靴子和一個自制的大泥坑,豬爸爸像孩子一樣開心。

(1)溫柔而有原則的豬媽媽

佩奇的媽媽是一位溫柔而有原則的媽媽,她從來不生氣,對孩子說話和顏悅色,就算是不高興,過一小會就心情就平復了。而這種溫柔,正是當下這個浮躁、缺乏耐心的女漢子時代,眾多媽媽身上所缺少的。

並且,豬媽媽一直奉行的是堅定且和善的態度,這種態度,在佩奇和犯錯後,能夠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絲毫不減對媽媽的愛。所以說,孩子喜歡小豬佩奇,是因為豬媽媽滿足了孩子對完美媽媽的幻想。

(2)寬厚有愛的豬爸爸

豬爸爸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富有知識涵養,卻不失幽默童真。喜歡帶著佩奇和喬治,去嘗試不同的事物,能夠理解孩子的胡鬧,又能夠從遊戲中,幫助孩子啟發道理。這樣的爸爸,是當今社會,整天忙於工作,很少陪伴家人和孩子的爸爸所欠缺的。

因此,孩子們喜歡看小豬佩奇,是喜歡豬爸爸的陪伴、寬厚、有趣且富有擔當,當然更重要的是“陪伴”。

(3)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在動畫片的第一集當中,佩奇和喬治坭坑裡玩耍,弄髒了全身。雖然豬媽媽有些不高興,但是並沒有訓斥孩子;豬爸爸更是風趣且大智若愚的,寬容理解孩子的行為,之後全家人穿上雨鞋,一同在泥坑裡高興地玩耍。

這種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滿足了孩子童年生活的所有嚮往。有句話說得好,越是得不到東西的越是美好。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是豬爸爸,媽媽是豬媽媽,能夠陪伴自己,理解自己,和自己一起玩。

所以說,在瞭解了這部動畫片背後的教育意義後,我們做父母的,要從中察覺到自己的不足,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些陪伴,讓孩子在一個快樂童年中茁壯成長。

一點感想

動畫片不好做,尤其看起來簡單的故事,其實更紮根於生活。相比之下,喜歡打打殺殺哇哇大叫的國產動畫,都不如外國來的這頭小豬離孩子們更近。也許,我們給不了孩子小豬佩奇那樣的童年,

有人說跟父母之間最理想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不要離得太遠不要太近,如果你做好一碗熱湯,送到對方手裡的時候喝起來溫度剛好,那麼這就是最適合的距離。至少我們能做到:認真陪伴孩子,享受做父母的快樂。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我覺得不是不光是家長讓看,其實小朋友本身也喜歡看,我家孩子2歲半,也會給他看一些兒歌、動畫片,選擇的時候我會選適合0-3歲的寶寶的動畫片,【小豬佩奇】名列前茅。

個人覺得看動畫片不像有些專家說的那樣恐怖,家長控制好時長,孩子的確也能從一些優良都動畫片學到東西,比如說詞彙的積累,比如說禮貌用語…個人感覺小豬佩奇有幾點值得一看:

1.小豬佩奇畫面簡潔明快,讓人感覺清新幹淨,不像其他動畫片五顏六色,對太小的孩子來說顯得過於花裡胡哨,刺激眼睛。

2.故事簡單卻飽含溫情,每集時間控制在5分鐘,不至於讓孩子過於痴迷。

3.情節簡單,對於2歲的孩子已經能差不多看懂一些情節,並且也從中學會了一些詞彙,比如說“晚安,媽媽”“晚安兒子”這是我和兒子睡前必說的。

4.整個動畫片圍繞“家”這個主題鋪展開來,作為大人都能感覺到小豬佩奇一家溫馨和睦的氛圍,豬媽媽善解人意,豬爸爸糊塗可愛,而真實的家庭能做到如此和諧快樂並不多吧!

5.沒有暴力渲染沒有暴力渲染沒有暴力渲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些國產動畫片製作粗俗,致使孩子模仿其中情節導致悲劇發生的新聞不少見。

因為看了跳泥坑那節,特意給兒子買了雙靴子,我最喜歡在泥坑裡跳來跳去。😊其實如果換做一些家長,看到孩子跳泥坑弄得渾身是泥會大聲訓斥,但豬爸爸沒有,反而一家認都加入但條泥坑的隊伍裡了。好和諧好幸福的一家三口!



潤澤花園


我家女兒從小就喜歡看,原來我是很不贊同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女兒學了很多小豬佩奇上的詞語,每天下班見到我都會說:你好,爸爸

晚安,爸爸!等等很多

有時候玩玩具突然會說,佩奇也有個恐龍,

別人給東西吃,他會說: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當時我還納悶,還沒上學,哪來的老師啊,後來陪孩子看小豬佩奇發現有這麼一段。

1.改變最大的我是覺得孩子變的愛笑了,特別愛笑

2.普通話說的非常溜,因為一直生活在農村,沒想女兒從小學會了普通話

兩歲時候,我給女兒買了一套小豬佩奇全套玩具,買回來發現她竟然能把裡面的人物全部叫出來名字,相反其他動畫片貌似一個也沒有記住

有人會覺得怕孩子會沉迷於電視,但是我覺得不會,剛開始看的時間長,現在看的少了,估計也是膩了


奮鬥的闊


最近也聽到很多關於此動畫片的負面消息,有人希望《小豬佩奇》禁播,原因是孩子跟著動畫片學會了跳泥坑和模仿豬叫,對此,我只能表示呵呵。

《小豬佩奇》很火,小朋友們很喜歡,原因我分析如下:

1.小豬佩奇充滿了童趣,整個動畫片很歡快,家長可能會覺得很幼稚,可是孩子們的視角和理解力跟成人是不一樣的,小豬佩奇就是採用兒童視角,通過很誇張的方式來處理,符合孩子的感官理解和接收能力

2.小豬佩奇家庭氛圍很溫馨,家裡有不生氣的豬媽媽和老是裝糊塗的豬爸爸,他們會陪著孩子一起跳泥坑、一起玩下蛋小雞,孩子弄髒衣服媽媽從不會生氣,佩奇和喬治想要做什麼,爸爸媽媽也是給予足夠的支持與鼓勵,這點正是現在大多數家庭確實的,孩子們渴望爸爸媽媽的陪伴和理解包容

3.小豬佩奇教學環境很自由多變,孩子們不需要做那麼多的作業,不需要去輔導班,他們有很多的小夥伴陪伴,有善解人意的羚羊老師教導,現實中達不到的,動畫片中全都幫他們實現

這個感覺就跟我們成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是一樣的,現實社會我們生活的很苦很累,我們也想追求一種沒有苦累,沒有加班,沒有經濟壓力的世界,兩相對比,是不是就能對孩子們多謝理解了?

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多陪陪孩子,爸爸媽媽不生氣,一家其樂融融,再不陪孩子,他們就長大了


欣然育兒


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當時孩子看小豬佩奇的時候大概一歲半左右,慢慢發現她會模仿裡面的對話,聲音,動作,甚至歌曲。重複裡面的對話。突然有一天她自己拿茶壺,把蓋子當茶碗,假裝喝茶。我想起來佩琪說開茶會,她在模仿!然後在生活中看到小蟲,書裡看到蝴蝶,蜜蜂什麼的都會想到佩琪裡也有!喜歡豬爺爺的小火車,看到火車就會哼唱那首佩琪坐火車唱的歌。我覺得只要不是每天都蹲在那裡看電視沒有什麼大影響。可能學到挺多東西的,但大人最好也要一起看,不然很多情節不瞭解孩子一說都不知道,這樣久了孩子就不願跟你講話溝通了。我和我媽整天陪她看佩琪,基本她說的我們都能接上,她姥爺平時上班也沒看過佩琪,有時我孩子說什麼就跟不上了,很明顯有代溝沒有溝通語言。。。

看電視也是學習的過程,沒必要看成洪水猛獸一棒子打死。但我不會給孩子看打打殺殺或者邏輯思維不好的國產動畫,經典的除外。


可悲可喜可狂哉


我家寶貝三歲三個月了基本上沒看過電視,我從孩子出生基本上沒看過電視,所以很多動畫片我只聽過,我記得之前給我女兒看了幾天熊出沒,她倒是不會暴力,但是自從看了電視她會很專注電視,性格也會出現不好的反應,我就決定不給她看了。她也不鬧著看電視,每天就是自己玩玩或者出去和小朋友玩,我個人覺得能不看最好不看,實在不行看一會兒也行,但選擇好一點的看還是有必要的。由於沒看過小豬佩琪所以不對動畫片發表任何言論了


花好折桂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近幾年風靡國內的一部進口動畫片。

我女兒今年五歲了,在她三歲以前最愛的就是《小豬佩奇》,整整看完了我可以找到的190多集。

隨著今年賀歲電影版的宣傳和上映,這部動畫更是家喻戶曉,深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幾乎沒有哪個小朋友是不知道這個粉色小豬形象的了。

通過我的經驗來說,《小豬佩奇》是十分適合學齡前孩子觀看的,在控制好觀看時長的條件下,這部動畫十分完美。如果想讓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看英文原版的《Peppa pig》也是特別好的啟蒙內容。

在熱播之下,也有些家長會有疑問,這隻粉色小豬究竟有什麼魔力,就幾隻小動物在電視裡哼哼唧唧地,為什麼孩子那麼喜歡?

編制優秀,製作用心,獲得多項大獎,符合孩子年齡特點

1.

《Peppa pig》是一部講述一隻名為佩奇的小豬的家庭、學校等生活趣事的英國學前電視動畫。

由英國E1 kids於2004年5月31日首播以來,已於全球包括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北歐地區等在內的180個地區播放,現已播出6季。

它曾榮獲2005年法國Annecy國際動畫展、意大利CartoonsontheBay動畫展、 等多項大獎。

2.

從孩子們的角度來看,不難發現,這部動畫最大的特點就是畫面色彩簡單明亮、場景簡單、情節簡單,但人物之間的語言和動作特別有趣。

佩奇中使用的色調是明亮的,但又比常見的鮮豔色彩降低了一點彩度,從而呈現出治癒的感覺。

在簡單的各種元素構成下,自然而然地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故事的情節、細節和人物之間的表達上。在四歲前的孩子大腦是屬於單任務處理模式,就是短時間的注意力只能放在一件事情上,而《小豬佩奇》的表現方式就特別符合孩子們的這個年齡特點。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大人看著比較容易理解的事情,孩子卻看得津津有味的原因。

模擬幼兒最常見的環境,有代入感

1、角色設置、環境貼近生活

《小豬佩奇》裡的故事情節主要就是講述佩奇一家四口的家庭生活和佩奇在學校的生活,還涵蓋了祖孫、郊遊、學習等場景,就是小朋友們最常接觸的環境和人際關係。

而角色設置上也特別接地氣:

豬爸爸:有擔當、幽默大度有親和力,但也常常搞砸事情

豬媽媽:溫柔美麗、擅長處理各種棘手事務

佩奇:聰明、勇敢、好學但也會有小性子

喬治:活潑可愛,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是姐姐的小跟班

爺爺奶奶(從情節上推敲其實可能是姥姥姥爺):有愛、開朗、喜歡種地養花

朋友們:性格各不相同,有閨蜜蘇西羊、男孩子丹尼狗、兔子瑞貝卡等

相信在看電視的小朋友們都會覺得這隻粉色小豬和自己就像朋友一樣,或許說不定就住在自己家的旁邊呢。

2、情節簡單但細膩,溫情而自然

佩奇的故事中講述的大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例如佩奇學騎自行車啦、一家人去遊樂場啦、去姥姥姥爺家玩耍看到以前媽媽用的東西啦,爸爸的眼鏡找不到啦等等,在成人看來這些真是微不足道。

但編製成了動畫後,讓孩子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呀,原來佩奇也會害怕騎車,也會闖禍,也會和弟弟吵架,那它們是怎麼面對的呢?

而在片中,豬媽媽和豬爸爸的幽默和愛、長輩對孩子們的包容、佩奇和弟弟的相處以及和小夥伴們之間的交往,都十分自然而真實,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就感受了溫情的正能量,並接受和學習到了正面的解決辦法。

在片中,編導還設置了許多小細節,例如:

  • 除了佩奇的親人之外,每個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它們這個種類的第一個字母開頭,例如蘇西羊(S)、丹尼狗(D)等,這與孩子學習英文時的自然拼讀相關;

  • 豬爸爸和豬媽媽會在固定的時間請姥姥姥爺來幫助照看孩子們,而夫妻倆出去約會。這是告訴孩子和家長們,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父母這間的愛情也很重要;

  • 在場景中,講述特定節日的傳統禮儀和習俗、各種動植物的生長環境等等。


值得提醒的是,再優秀的動畫影視作品,如果能夠有家長的耐心陪伴和過後的分享,相信孩子們能夠在時長控制、心理滿足感都會加倍吸收。

所以,別讓電視代替陪伴,選擇更多的優秀影視作品來作父母的好幫手吧。

您還發現什麼特別好的幼兒動畫推薦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我是差不多太太,歡迎關注我@差不多太太說育兒,一起共讀育兒哦

悅媽讀書匯


我閨女兩週四個月超級愛看,她也從佩琪裡學到好多東西,從最開始的摔倒了就說我受傷了,到現在見到小朋友會先跟他們介紹這是我媽媽,然後拉著小朋友的手說我們是好朋友。我也跟著看,感覺自己也從豬爸爸豬媽媽身上學到好多東西:豬媽媽真的好溫柔,無論孩子多鬧,她都不會吼孩子,有一集佩琪把豬爸爸的白襯衫染成了紅色,豬媽媽豬爸爸都沒有發飆,值得學習,豬媽媽非常尊重豬爸爸,不會在孩子面前說爸爸的不是;而豬爸爸則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好多集都有豬爸爸參加佩琪學校活動的劇情。閨女還學會了裡面的英文歌(雖然唱不全)。看牙齒仙子那集後,每天睡前不用提醒,她自己都記得她沒刷牙。我個人覺得時間控制好,看看還是挺不錯的。


是一朵小紅花啊


我也陪孩子看小豬佩奇。從18個月看到22個月了。變化挺大的。一開始看只是高興,樂。之後看會學說好多話。爸爸摔倒了她就會心疼的說倒倒。開心的跳舞她也就跟著跳。第一次讓我覺得看這個對孩子有好處的是豬媽媽生日那集,豬媽媽親了喬治和佩奇,她也趕快撅著小嘴過來親了我好幾下。心都化了。只是學壞的地方是看到喬治在爸爸肚子上跳來跳去。就非要在我肚子上跳,我很苦惱。教了好幾遍,現在只跳她爸了。總的來說。真的學到了不少。尤其學說話。很不錯的。


倩兒倩倩


小豬佩奇真的是個很神奇的動畫片,我家小女兒兩歲半到三歲的半年時間天天吵著要看,不過在裡面有學到很多,喜歡和人打招呼,離開見到的小動物或玩具時會和它們道別,還有一些我完全沒教她的語句,還有很喜歡模擬跳泥坑,還要我和她一起跳😂然後說姐姐是佩奇,她是喬治,說爸爸媽媽是豬爸爸和豬媽媽,覺得孩子愛看小豬佩奇以後變得特別可愛ớ ₃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