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考試結束了,家長怎麼面對孩子不好的成績?

漸行漸遠xing


別太當回事,幫孩子糾正做錯的題就是了,太多因素可以導致考試發揮失常..


置身事外上善若水


混血小侄女期末考試第二名卻更加忙了

上一年級的混血小侄女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英語和數學都是滿分💯,語文出了點差錯,總分在全班四十多個學生中排名第二位,我們都認為很好👌了。因為考試前幾天,小侄女因為上課時感冒而不停的咳嗽,老師要求休課回家休養,當然聽小侄女說前後已經有好幾個同學回家了,考試當天還不太舒服,我還建議孩子媽媽不要讓孩子去考試了,才一年級的學生用不著把考試太當真了。但是孩子還是去了,結果也不錯,我們認為本來一年級的孩子才七歲,能夠認識一些簡單的字詞句,會簡單的加減法就算完成學習任務了。沒有必要去過度在意考試成績,但是事實上光我們滿意是不行的。

本來以為孩子可以在假期放鬆一下,哪裡料到,還沒等到長假,學校通知就下來了,要求全班同學都要去學校補課,提前學習下學期的課程,不去後果自負赤裸裸的讓孩子家長們不得不送孩子去學習。當然不是免費給學生補習,而是按照考試成績收補課費。

快過年了🧨,天氣又冷,我們真的的不想讓小侄女去補習,但是弟媳婦害怕😱別人都去了,自己孩子不去不合適,怕被別人誤解,所以雖不情不願,也只能送到學校補習了。唉,這些孩子們壓力太大了,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發現並及時阻止這種現象延續下去。本來就是以玩為主的小孩,那麼就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沒有學習壓力的寒假。


風景一角658


期末考試已經落下帷幕,隨之而來的就是考試成績的公佈。孩子的成績一直是家長心裡的一根刺,牽動著家長的每一根神經。最近,家長見面時候的寒暄直接變成了:

“你們家兒子這次考試怎麼樣啊?”

“甭提了!那點分說出來都嫌丟人,我告訴他,暑假一天也別想玩了,到輔導班老老實實補課去!你兒子呢?”

“我兒子倒是挺爭氣的,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這不剛剛去給他買了一部手機當獎勵!”

在中國,不重視孩子分數的家長几乎沒有,但絕大部分家長,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問題上卻有失偏頗。無論考得好考得差,怎樣處理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回應,幫助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呢?

1

家長如何正確應對

孩子考得好

炫耀型:真厲害,不愧是我的兒子!零花錢翻番!

盲目樂觀型:孩子的智商就是高,只要一學成績上去得真快。

孩子考好了,家長往往就會放鬆戒備,讓孩子在假期裡為所欲為,想怎麼玩怎麼玩,想買什麼買什麼。一個假期過後,孩子該複習的沒複習,該預習的沒預習,到了開學一測驗,分數一下子下降很多。

孩子一次考試成績好了,並不代表他所學的知識都紮實了,牢固了。也許孩子是幸運的,出的題恰恰都是孩子會的,更有幸運的孩子很多題都是蒙對的,而不是自己就學會了。而家長不瞭解真實情況,盲目樂觀,會讓孩子學會投機取巧,不刻苦努力,總想著靠僥倖取勝。雖然一次考好了,卻往往埋下了隱患。

孩子考得不好

暴躁型:瞧瞧你的分,給老子把卷子每張抄五遍!

領導型:對於你的考試成績,你應該深刻檢討。

懲罰型:期中考試你考好了獎勵了一個飛機模型,期末考成這樣,暑假的娛樂活動全部取消!

揪住不放型:你看看你的成績,你怎麼還看電視?別忘了你的分數!

焦慮型:天哪,你考成這樣可怎麼辦哪!這成績可考不上好初中,上不了好高中,進不了好大學,將來怎麼會有好工作?

到處求助型:我家孩子考得太差了,幫幫我家孩子吧!有認識的好的補課老師嗎?

強壓型:還是你不夠努力,給你買了十套試卷,做完寒假作業就做這個吧!

這些態度統統不可取!正確的態度只有一個:平和!

1. 我們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不以成績好喜,不以成績差悲”。

2. 要記住孩子的成績不可能因家長的一頓怒吼和一頓胖揍而提高,所以,都應冷靜面對。

3. 考得好,要平和,給予肯定和鼓勵,總結經驗,制訂計劃,鞏固勝利果實。

4. 考得不好,更要平和。一定要找到考得不好的原因,對症下藥。

2

家長最該做這3件事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麼怎樣解讀期末考試分數,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幫助他進步呢?

第一步,分析試卷,找出丟分原因、擬定對策。

原因1: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深。

對策1: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複習鞏固,真正理解透徹。

原因2:對運用基礎知識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真正融會貫通。

原因3: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有意識鍛鍊自己的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保持平常心,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第二步,分析分數漲跌趨勢。

單科成績:

要把前後幾次成績縱向比較,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盪不定?

如果孩子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和外在原因(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適當?和該科老師的關係?)適時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總體成績:

把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打遊戲、網癮、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都會令孩子分心,這時家長要沉著冷靜,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隱私,與孩子耐心、真誠交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績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這四個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從孩子實際出發,找出短板,進行專項訓練。在少年時期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未來智力全面發展。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接納和幫助。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考試範圍,比考試範圍更寬廣的是看到孩子成績時家長的胸懷!



寵生活


考試結束了說說我的看法,我有兩個小孩現在都是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和一年級的。我覺得考試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平時會按時完成老師的部署的作業會努力學習。當然面對成績不良好我們家長也勇敢的接收。給自己的孩子打打氣抱抱他們煮一頓好吃的鼓勵。下次再努力,好好學習爭取好的成績


苗苗婦女


對於孩子的考試成績,我歷來是不關注的。我很佩服兒子,他是一個出色的孩子,我看他寫的作業,考的試卷都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他寫的數學卷子特別乾淨、整潔,我經常把這樣的試卷當作書籤。兒子喜歡閱讀,寫的文章既生動有趣,又充滿了真情。所以,我不關注結果,只欣賞過程。我感受著兒子的成長給我帶來的無限快樂。


水墨丹青華


家長很自私啊!你在苦心的琢磨該如何面對孩子,但是你想到沒有,這個時候的孩子該如何面對家長呢?作為家長,都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孩子,一個自卑心理的孩子是很孤獨,很無助的。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並且是在春節,孩子心理壓力很大。孩子自己也知道,好的成績,孩子的心理也很愉快。成績不好,孩子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家長,不知道如何面對一年一度的團圓佳節。讓一個本來就有心理壓力的孩子度過春節,是一種傷害,因為孩子不但得不到親人的理解與安慰,有可能還要面對家長的“冷嘲熱諷”式的打擊。

過一個春節,不優秀的孩子就像“罪犯過堂一樣”心生怯意,戰戰兢兢,無奈的承受家長隨意的“嚴格管教”,家長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大權在握的七品縣令芝麻官”!

家長還有心情向別人幫你建議,如何面對孩子,好像讓社會上所有的力量都幫你該怎麼“管教”幼小的孩子似的。你這個家長到底是狠心還是無知呢?

我給你提醒一下,不管孩子上學與否,家長都有責任和義務善待自己的孩子,這是孩子應該得到的人身自由和權益。不要拿孩子的學習好壞充做自己的“面子”

安慰和理解受傷的孩子,才是做父母的良知,這和孩子的年齡大小和是否優秀沒有絲毫關係!並且還是一個小學生!!!



元之創客


無論考多考少,都有孩子的努力在裡面,都要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成績可以補,唯有語言傷害難以挽回!望每個娃都能被寵、被善待!


逐日的早晨


考試結束,成績拿到手以後,幾家歡喜幾家愁。

首先,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優秀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小學的成績決定不了中學,高中甚至孩子的未來。

其次,小學生的考試重在考察基礎知識,特別是低年級,分數相差不大,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可能是馬虎,不認真,也有可能是知識點沒掌握,還有可能沒有發揮出來,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一起來幫孩子分析一下原因,不要著急去質問分數。在學校孩子已經不高興了,回來還要看家長的臉色,孩子太難了……

第三,小學階段的內容,大部分家長是可以輔導的,家長們可以利用假期,下班以後的時間,放下手機,多關注孩子,幫他輔導落下的功課,不會的知識點,這樣做比起嘮叨和質問要明智得多。

最後,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但是想一想優秀的孩子又怎能離開我們父母的培養,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也得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給孩子樹立個榜樣。



教語文的小梁老師


首先呢,我覺得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高分,而是學到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在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問題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

第一應該和孩子認真、耐心的、心平氣和的把你內心的觀點和態度告訴孩子。

第二,認真聽聽孩子的想法,聽聽他對自己成績的看法,與孩子交換意見。

第三,給孩子鼓勵,讓他沒有太大的壓力去面對下一次的學習和考試。



影視淘淘王子


沉下心應對,考慮一下孩子的,自身自學能力強不,自己陪孩的時間,方式對不,找客觀原因 ,在去做,鼓勵學習。讓孩子舒心面對自己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